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3)
2023(10703)
2022(9283)
2021(8299)
2020(7054)
2019(16311)
2018(16039)
2017(31242)
2016(16925)
2015(19147)
2014(19613)
2013(19679)
2012(19006)
2011(17465)
2010(17855)
2009(16709)
2008(16673)
2007(15323)
2006(13667)
2005(12590)
作者
(52262)
(43930)
(43824)
(41483)
(27593)
(21051)
(20001)
(17005)
(16368)
(15752)
(14802)
(14723)
(14018)
(13937)
(13567)
(13560)
(13370)
(13014)
(12732)
(12594)
(11030)
(10959)
(10708)
(9995)
(9987)
(9935)
(9891)
(9668)
(8886)
(8835)
学科
(84764)
经济(84695)
管理(45358)
(45029)
(33983)
企业(33983)
方法(32347)
数学(27132)
数学方法(26921)
地方(24996)
(24300)
中国(23477)
业经(19300)
农业(16556)
环境(16517)
(16372)
(16284)
(14752)
贸易(14742)
(14173)
地方经济(14127)
(13512)
(12939)
(12679)
金融(12677)
(12655)
银行(12628)
(12569)
产业(12531)
(12250)
机构
学院(257017)
大学(253259)
(108334)
经济(106013)
管理(95056)
研究(92516)
理学(80404)
理学院(79393)
管理学(78145)
管理学院(77643)
中国(69415)
科学(57684)
(55289)
(48403)
(47966)
(46365)
研究所(43767)
中心(42073)
(40973)
业大(37818)
财经(37502)
(36866)
师范(36507)
农业(36303)
北京(35584)
(33694)
经济学(33045)
(32977)
(32927)
经济学院(29872)
基金
项目(163301)
科学(127554)
研究(120503)
基金(115192)
(100054)
国家(99176)
科学基金(83841)
社会(76108)
社会科(72190)
社会科学(72168)
(66683)
基金项目(61702)
(55060)
教育(53653)
自然(52300)
自然科(50938)
自然科学(50921)
自然科学基金(49996)
编号(49311)
资助(47478)
(42585)
成果(39823)
重点(37246)
(35259)
课题(34975)
发展(34515)
(33939)
(33800)
创新(31645)
科研(30947)
期刊
(128821)
经济(128821)
研究(75792)
中国(53408)
(43367)
学报(38636)
科学(37149)
(36219)
管理(33511)
农业(29493)
大学(28573)
教育(26957)
学学(26854)
(24332)
金融(24332)
业经(23316)
技术(22522)
经济研究(20112)
财经(18232)
问题(17702)
(15836)
(15795)
技术经济(13752)
商业(13536)
(13191)
资源(12877)
图书(12375)
统计(12000)
科技(11920)
(11783)
共检索到39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元斌  朱静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动态性、综合性、敏感性等特点,尤其是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和政府、企业及居民关系等微观环境,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其结构具体表现为社会-文化、技术-生态、经济-市场、政策-法律四要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旅游环境支持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  
生态环境相关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然后借助SPSS软件计算了我国30个省份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分,建立了分析体系,并基于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30个省份的生态环境呈现不同的水平,而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符合双门槛模型,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倒"V"形,旅游产业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综合提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明珠  徐松浚  
以旅游体验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以广东中旅南海旅游产业园为例,梳理并总结旅游产业园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误区。研究认为:旅游产业园的核心和本质是提供或服务于提供旅游体验,按内容可划分为主题型、工业型和混合型;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关键因素(资源、产业、区位、制度)与运行规则(市场引导、企业合作、区位重构、政府推动、自我发展);一般而言,旅游产业园由一系列通过纵向支持或横向合作紧密联系的网络组织组成,并形成核心层、主体层、辅助层、外部层四个层级结构。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园发展面临的两大误区是机会主义引致的盲目开发和理论欠缺引致的偏离发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结合将有助于旅游产业园的科学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飞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仍处于旅游企业的集聚阶段,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和交易费用增加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此,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必须以旅游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为基础,消除市场壁垒,扩大市场规模;健全法制,规范行业内竞争,引导游客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崴  
旅游产业,是一个被誉为和平产业的新型综合性产业,一个不分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可以利益共享的产业,一个不受民族及地域限制广受青睐的无国界产业,当其与文化产业达成完美融合之时,一定会成为一个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文化修养与精神享受的幸福产业。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慧娟  
文章将提出一种Pareto改进型的灰色评估方法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冲击进行综合评价。对已有的端点型三角白化权函数进行帕累托改进,构建了一类基于双重灰类隶属点垂直滑脱的Pareto改进型白化权函数。针对灰色评估的聚类特性,提出三条帕累托改进有效性准则:区分度增强准则、规范性准则以及隶属度清晰准则,进而对改进之后的白化权函数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白化权函数表现出了很好的灰色评估聚类特性。文章提出的改进后的白化权函数以及帕累托改进有效性准则能够为灰色评估方法的发展演进提供有益的方向性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傅莉莉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发展成果显著,流通产业与旅游业也是如此。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先导产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旅游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巨大助力。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流通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梳理了流通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成果,并进一步从流通产业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主要从流通产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模型与理论分析两个层面展开,最后提出了流通产业发展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明  陈佳娜  
山西经济结构存在过度依赖煤炭行业的弊端,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山西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并结合该关联度指标及旅游业本身的特性论证了山西应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并提出山西重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林  
本文从会展旅游理论与实际角度出发,对会展、会展旅游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研究。并以广州的会展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同时,对发展会展旅游的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椿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2005—2015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旅游产业系统、城镇化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并选取3个时间截面利用GIS软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市3个系统指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均呈上升态势,但上升速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耦合协调度最高的为太原市,最低的为忻州市。截面数据的分析表明,山西各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总体表现出失调衰退—中间过渡—协调提升的转化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红梅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以及运用中国2004~2013年数据,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下几个细分行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相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最高,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最低。因此,应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加强市场营销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兆峰  
旅游交通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2000年到2007年的交通和旅游数据,以全国数据为参照,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张家界旅游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并提高旅游交通管理水平,以加快张家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柳  李君轶  马耀峰  
为研究各省区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然后,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大陆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综合评价值;最后,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耦合分析,达到帮助旅游目的地制定正确的旅游网络营销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目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梦  
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但要真正实现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演变,还需要解决好许多问题。本文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