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0)
2023(12797)
2022(10775)
2021(9860)
2020(7991)
2019(18014)
2018(17489)
2017(33331)
2016(17923)
2015(19753)
2014(19450)
2013(19178)
2012(17673)
2011(15974)
2010(16115)
2009(14958)
2008(14812)
2007(13373)
2006(12284)
2005(10874)
作者
(49889)
(42822)
(41771)
(39836)
(26598)
(20460)
(18899)
(16215)
(16015)
(14809)
(14438)
(14386)
(13647)
(13183)
(12933)
(12753)
(12562)
(12239)
(12173)
(11941)
(10560)
(10443)
(10235)
(9882)
(9574)
(9466)
(9462)
(9139)
(8446)
(8336)
学科
(78722)
经济(78614)
(57013)
(50491)
管理(46315)
(34657)
企业(34657)
农业(33793)
方法(24733)
业经(24714)
地方(20407)
数学(20245)
中国(20080)
数学方法(20029)
(18623)
(17076)
(14598)
(13763)
环境(13086)
农业经济(12690)
产业(12675)
(12645)
技术(12473)
(11824)
贸易(11818)
发展(11658)
(11648)
(11446)
(11129)
银行(11119)
机构
学院(256435)
大学(249222)
(107939)
经济(105582)
管理(97876)
研究(88401)
理学(84097)
理学院(83103)
管理学(81817)
管理学院(81335)
中国(67840)
(57831)
(53186)
科学(52852)
(48577)
农业(43620)
(43087)
中心(42011)
业大(41739)
(40600)
研究所(38713)
财经(37586)
(36049)
师范(35789)
(33905)
北京(32818)
(31780)
经济学(31704)
(31489)
经济管理(28955)
基金
项目(173024)
科学(137993)
研究(131558)
基金(125325)
(108710)
国家(107402)
科学基金(92673)
社会(86387)
社会科(81673)
社会科学(81651)
(70452)
基金项目(67890)
教育(57235)
(56718)
自然(56691)
自然科(55245)
自然科学(55233)
自然科学基金(54242)
编号(54115)
资助(48311)
成果(42511)
(40570)
重点(38393)
(37911)
(37794)
课题(36981)
(36600)
国家社会(36247)
创新(34175)
发展(33416)
期刊
(133330)
经济(133330)
研究(73893)
(62362)
中国(55652)
农业(42506)
科学(37312)
(36210)
学报(35955)
管理(32684)
大学(29136)
业经(28571)
学学(27778)
(24234)
金融(24234)
教育(23339)
技术(21227)
(20306)
问题(19179)
财经(17616)
经济研究(17399)
农业经济(15343)
(15316)
农村(15155)
(15155)
资源(14858)
(14497)
世界(14152)
经济问题(13402)
科技(12569)
共检索到389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智  
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8年张家界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05—2018年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②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中期呈现东南部滞后于西部的分布格局,但最终张家界整个区县达到优质协调;③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均GDP、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郑丹  王慧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青岛市城郊4区3市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布局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可持续生计水平呈现波动增长。从时空分异特征来看,2010年各区市多呈失调状态,2015年以中级协调为主,2019年黄岛区实现优质协调,其他区市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单一影响因子分析显示人口密度对2010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乡村旅游景点密度对2015年、2019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因子交互影响分析表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各地区应着力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集聚的推动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突出农村居民受益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与调控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周华  谭佳欣  张登霞  
以张家界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算1998—2018年旅游地成长与高级别景区形成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旅游地成长和高级别景区耦合阶段及水平,揭示旅游地与高级别景区形成的耦合路径和作用机制,为区域更好地利用旅游地成长规律和有效开发高级别景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耦合协调度从1998年的0.395提升至2018年的0.912,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优质协调阶段的转变。(2)张家界区县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为永定区与武陵源区的耦合协调度远高于慈利县和桑植县。(3)耦合路径主要分为自然路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差异化发展路径。(4)旅游地成长与高级别景区形成的耦合协调过程既有内部作用机制的影响,还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政府政策等外部作用机制的综合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刘玉林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结合张家界不同时期建成区统计资料,利用阈值提取的方法,提取张家界不同时期建成区面积,对张家界城市扩张方向进行分析;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及索洛模型,结合张家界市1989—2015年的基础数据,分析张家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产业成长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张家界城市建成区呈现外延性的扩张趋势;②张家界旅游景区分布呈现的"三星拱月"态势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③旅游产业成长对空间形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业组织形式的演替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对旅游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和功能要素产生影响;④张家界城市形态演变速度总体上较为稳定,但1995、2002、2009、2011、2014年城市空间变化率相对较低,而1990、1992、1999、2003、2012年城市空间变化率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完善旅游产业成长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和逻辑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尹贻梅  鲁明勇  
民族旅游发展有着巨大潜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亟待探索最佳的途径。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而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现状与趋势,其次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的基础与意义,然后提出了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应采取集群式发展的模式,最后,以湖南张家界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就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给出了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群  胡伏湘  
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可持续生计的森林公园边缘型乡村旅游扶贫绩效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加权平均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改模型对武陵源区的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武陵源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综合评价值为0.817 6,扶贫绩效成果显著;生计资本是武陵源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的核心评价指标;不同类型脱贫农户家庭的生计资本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脱贫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生计资本支持、推行"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防返贫模式、多途径保护好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等,有利于巩固森林公园边缘型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可实现已脱贫农户的可持续生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环宙  李秋成  吴茂英  
基于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规范激活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生态行为的驱动模型。针对湖南张家界、浙江西溪湿地两个景区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所感知的"道德义务"对其实施生态行为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道德义务"受到旅游者关于景区环境问题的"后果认知"和"责任归因"两个认知因素的链状驱动;当旅游者对他人共同参与行动的信任度高时,"责任归因"更易转化为实施生态行为的"道德义务"。因此,在环保教育、惩罚规则等传统策略之外,自然旅游地还应该通过"认知引导"、"合作营造"等路径激发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实施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推动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全华  杨竹莘  
生态旅游区在扩大接待能力 ,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既要接待更多的过夜游客 ,增加旅游收入 ,又要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上 ,开发建设规模多大为宜 ,这是许多生态旅游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建设规模容限值计量模型 ,并在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张家界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的建设规模条件下 ,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总磷含量的变化状态。实证研究表明 ,宾馆规模容限值模型是分析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麻学锋  何颖怡  孙根年  
以张家界为例,分析了旅游投资决定机制的演变;运用旅游产业响应强度模型,分析武陵源区对旅游投资的时间响应特征,并阐述了在政府和市场作用下张家界旅游产业的空间响应和重构。结果显示:①从投资决定机制演变看,投资制度安排决定了张家界旅游发展不同时期的投资主体差异,并随制度的演变,凸显了阶段性旅游投资分工格局。②从时间响应看,在出现期,响应系数由1989年的0.1282增加到1992年的0.1341;在生成期,由1993年的0.1631提高到1999年的0.8511;在发展期,再从2000年的0.8767提高到2012年的1.1214,反映出旅游投资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响应系数的大小。③从空间响应看,在政府、世界遗产管理制度和市场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武陵源和天门山两个5A级景区为核心的空间格局,以及"景区游,城区住"的产业布局;经过重构后,旅游服务密度的排序为: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逸  陈銮  黄凯旋  张朝枝  
当前国内外旅游服务业的产业升级研究对动力机制关注不足。从经济地理学的微观视角出发,以张家界武陵源的餐饮服务业为例,揭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基本模式、特征和机制,并根据不同行为主体的主导力量,梳理出"政企混合主导""外来企业主导"和"本土精英主导"3种升级模式。研究发现:(1)政企混合主导模式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升级方面存在重大的技术和制度障碍;(2)外来企业主导模式的发展速度也较快,而且依靠技术转移能够持续实现升级,并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但缺乏特色,无法形成垄断优势;(3)本土精英主导模式的企业同样能够实现升级,技术进步来源于学习模仿和自主创新。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旅游服务业的知识生产具有较强的"空间粘性",单纯依靠资本、技术或者制度上的绝对优势并不能垄断市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张盈  
以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算2010—2019年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生态环境各系统皆有显著的增长,并达到较高水平,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前期增加幅度较为平缓,后期爆发式增加;民生改善呈现直线式发展,增加幅度最大;生态环境在不断波动变化,整体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2)旅游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现由低到高的梯度演进,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度增加最快,呈现良好的互助效果;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增加幅度较小;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增长居中,总体来看三个子系统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均趋于耦合协调的态势,仅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进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3)关联度分析中发现一级指标中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影响较大,旅游产业规模在关联度中占比最小;二级指标中星级宾馆、环保产业单位数、烟粉尘排放量关联度值位居前三,而旅行社、邮电业务总量、入境旅游人次排名靠后,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度影响作用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湘红  
基于熵值法建立协调评价体系,运用系统耦合模型定量测度张家界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关系,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复合系统要素预测并进行耦合态势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超前,而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步伐相对滞后,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较多,处于低水平耦合及低度协调发展状态,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当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强有力手段保障旅游、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张盈  
以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算2010—2019年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生态环境各系统皆有显著的增长,并达到较高水平,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前期增加幅度较为平缓,后期爆发式增加;民生改善呈现直线式发展,增加幅度最大;生态环境在不断波动变化,整体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2)旅游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现由低到高的梯度演进,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度增加最快,呈现良好的互助效果;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增加幅度较小;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增长居中,总体来看三个子系统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均趋于耦合协调的态势,仅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进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3)关联度分析中发现一级指标中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影响较大,旅游产业规模在关联度中占比最小;二级指标中星级宾馆、环保产业单位数、烟粉尘排放量关联度值位居前三,而旅行社、邮电业务总量、入境旅游人次排名靠后,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度影响作用有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麻学锋   孙洋  
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相适配对推进旅游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以典型旅游地张家界为例,将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核心需要理论(ERG理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理论分析框架中,构建二者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适配度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和障碍度模型,从时空维度剖析2002—2020年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关系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前者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后者则保持相对稳定发展;二者演绎过程经历了低水平不协调阶段、波动协调阶段和协调转型阶段,并与ERG理论的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相对应。(2)民生福祉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不同阶段受多因素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无法完全与民生福祉相匹配。(3)时间上,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不适配提升为良好适配;空间上,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呈先延伸后收缩的变化趋势,并将中心锁定在武陵源区。(4)旅游产业发展系统中的文化教育投入不足及经济贸易流量限制和民生福祉系统中的就业不稳定及社保、交通不完善是影响二者适配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余含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