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10196)
- 2022(8813)
- 2021(8157)
- 2020(6803)
- 2019(15216)
- 2018(15157)
- 2017(29018)
- 2016(16100)
- 2015(17922)
- 2014(18155)
- 2013(17358)
- 2012(16226)
- 2011(14721)
- 2010(15230)
- 2009(14458)
- 2008(14331)
- 2007(13398)
- 2006(12181)
- 2005(11279)
- 学科
- 济(57420)
- 经济(57317)
- 管理(54020)
- 业(48698)
- 企(41852)
- 企业(41852)
- 方法(20014)
- 财(19824)
- 制(18771)
- 农(18696)
- 中国(16568)
- 业经(15533)
- 数学(15213)
- 数学方法(14970)
- 策(13605)
- 体(13288)
- 银(12125)
- 银行(12107)
- 理论(12035)
- 地方(12013)
- 农业(11910)
- 学(11831)
- 务(11822)
- 财务(11775)
- 财务管理(11745)
- 行(11648)
- 企业财务(11138)
- 划(10833)
- 融(10714)
- 金融(10707)
- 机构
- 学院(231237)
- 大学(227673)
- 济(91755)
- 经济(89488)
- 管理(88486)
- 研究(78838)
- 理学(74562)
- 理学院(73744)
- 管理学(72606)
- 管理学院(72133)
- 中国(61330)
- 财(49363)
- 京(48323)
- 科学(45447)
- 所(39001)
- 江(38235)
- 财经(37076)
- 中心(36006)
- 农(35534)
- 研究所(34655)
- 经(33289)
- 范(31613)
- 师范(31290)
- 北京(30484)
- 业大(29952)
- 州(29758)
- 院(29041)
- 农业(27364)
- 财经大学(26937)
- 经济学(26651)
- 基金
- 项目(145109)
- 科学(115234)
- 研究(110599)
- 基金(104653)
- 家(90022)
- 国家(89218)
- 科学基金(76872)
- 社会(70276)
- 社会科(66528)
- 社会科学(66518)
- 省(57289)
- 基金项目(54750)
- 教育(51325)
- 自然(48213)
- 划(47700)
- 自然科(47062)
- 自然科学(47049)
- 自然科学基金(46248)
- 编号(46029)
- 资助(43156)
- 成果(39491)
- 课题(33118)
- 重点(32500)
- 制(32474)
- 部(32462)
- 发(31602)
- 创(29867)
- 性(29022)
- 国家社会(28448)
- 教育部(28107)
共检索到36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一、我国旅游伦理问题的突出表现道德(morality)是有关判断个人与组织行为正确与错误的原则。伦理(ethics)是指约束或影响个人与组织行为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个人与组织(企业、机构等)具有社会影响部分的行为,并具有个人自律与社会自律的性质。在最基本的行为层面,伦理也可以称为文明礼仪(civilized etiquette)。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晓琴
为解决困扰农村发展的"三农"难题,我国开始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将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主要的实施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但是在农村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同时,出现了乡村景观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状况,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特色,也极大的威胁到乡村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生态伦理建设视阈下发展和管理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晓琴
为解决困扰农村发展的"三农"难题,我国开始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将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主要的实施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但是在农村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同时,出现了乡村景观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状况,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特色,也极大的威胁到乡村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生态伦理建设视阈下发展和管理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本文主要从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策略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浙江省地区为例,对其农村休闲旅游景观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阳 祝木伟 韩玉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菲菲 何云梦
环境伦理观是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英文主流数据库期刊的文献回顾,对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体系主要包括环境道德、环境情感和环境信念三要素。现有研究往往不区分环境道德和环境信念,对环境情感的度量往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对环境伦理观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是价值观理论,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教育水平、媒体和广告影响、政策、国内和国际移民经历等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西方对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旅游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而国内以概念性研究居多,既有研究中往往仅关注旅游中的环境行为,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关注较少,缺乏对这一特定行为的概念界定,因此,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对环境伦理观理论内涵的度量;(2)对环境伦理观影响因素的研究;(3)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界定和度量;(4)文化因素对于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5)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探求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向杰 唐晓云 方忠权
<正>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旅游产业数字化,应用新一代数字科技,以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智赋能为主线,对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对构筑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此战略下,产业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晓平
目前,我国旅游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或是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不论从著作成果、影响力或是实际从事研究的学者数量上看,所占比例非常少。究竟,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旅游即旅游伦理的研究重要不重要呢?笔者认为旅游伦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而言)相当重要,原因在于当今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旅游伦理理论的指导性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本真性是一个由西方学者提出,并在西方旅游研究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关于旅游中的本真性问题,成为西方旅游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话题之一。这个研究话题也被介绍到中国,却在中国学者中引起了迥异的反应。一部分学者顺应学术研究国际化的趋势,接过这个话题,并用中国的经验事实来检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但是,也有很多学者质疑这个话题对中国的适用性。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游客并不关心本真性。因此,去研究中国旅游中的本真性,等于去研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中国游客是否真的不关心本真性?不论说"是",还是说"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天平
经济伦理实现的主体机制,是指经济伦理主体自身的内部调控机制,即主体内部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调节形式,主要包括:第一,价值牵引机制,即经济伦理主体以经济伦理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驱动经济行为,以使自身经济行为合乎伦理价值的机制,包括价值群化和准则制定环节;第二,宣教机制,即经济伦理主体为把组织核心价值观传播给组织成员而构建的宣传、沟通、教育、培训机制,包括宣传沟通、教育培训和领导示范环节;第三,自律机制,即经济伦理主体自觉地以经济良心来约束自己的经济活动的道德机制,包括选择命令、引导监控和奖励惩罚等环节;第四,校正机制,即经济伦理主体在践履经济伦理过程中对实施效果的...
关键词:
经济伦理 主体机制 经济伦理实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端旭 赵君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涛 牟宇鹏 周玲
以制度理论的合理性视角及印象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犯错品牌的合理化沟通策略。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品牌犯错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受到品牌合理性的中介作用。品牌犯错后企业应该以坦诚的态度承认错误,同时以与犯错相关的制度性因素作为沟通内容会更容易形成消费者的合理性认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引兰 王慧芳
旅游经济的发展呼唤着旅游伦理,孕育了旅游伦理。旅游关系是旅游伦理产生的客观基础,旅游活动、旅游伦理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旅游伦理调节的主要对象。旅游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旅游伦理不仅有利于旅游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而且也有利于整个社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伦理 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娟 赖斌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最本质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并且还没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仁礼观”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以儒家“仁礼观”为基础,从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构建一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理论基础,并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实践者的概念,界定了实现该体系的主体范围,从而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并透彻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更好地为生态旅游所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剖析。从社会认知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道德认同和组织氛围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学习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心理授权和组织政治知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交换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