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3)
2023(3667)
2022(3192)
2021(3017)
2020(2604)
2019(5429)
2018(5321)
2017(10271)
2016(5634)
2015(6466)
2014(6711)
2013(6618)
2012(6380)
2011(5701)
2010(5816)
2009(5621)
2008(5665)
2007(5333)
2006(4815)
2005(4247)
作者
(17375)
(14841)
(14574)
(13797)
(9291)
(7214)
(6635)
(5533)
(5383)
(5227)
(5119)
(4941)
(4664)
(4651)
(4505)
(4471)
(4438)
(4359)
(4319)
(4162)
(3726)
(3570)
(3536)
(3374)
(3337)
(3301)
(3292)
(3207)
(3050)
(2956)
学科
(25177)
经济(25149)
管理(14879)
(14505)
方法(13135)
(10811)
企业(10811)
数学(9350)
数学方法(9177)
(8115)
业经(6879)
理论(6355)
农业(6022)
中国(5738)
(5200)
地方(4466)
(4407)
贸易(4404)
(4221)
(4151)
(4138)
产业(4012)
文化(3925)
人民(3870)
经济理论(3799)
教育(3662)
结构(3589)
消费(3586)
(3466)
环境(3406)
机构
学院(89782)
大学(87270)
(32357)
管理(32154)
经济(31591)
研究(29145)
理学(27325)
理学院(26962)
管理学(26288)
管理学院(26121)
中国(22430)
科学(19462)
(18959)
(15248)
(15075)
(15031)
师范(14924)
(14818)
(13949)
研究所(13613)
中心(13339)
业大(12566)
农业(12038)
师范大学(11991)
北京(11984)
财经(11974)
(11644)
(10706)
(10321)
(10290)
基金
项目(55797)
科学(43641)
基金(40044)
研究(39753)
(35122)
国家(34760)
科学基金(29493)
社会(25995)
社会科(24561)
社会科学(24557)
(22408)
基金项目(21150)
自然(18935)
自然科(18501)
自然科学(18498)
自然科学基金(18159)
教育(18077)
(17985)
资助(17598)
编号(16292)
成果(12557)
(12484)
重点(12194)
(11616)
课题(11058)
(10655)
国家社会(10537)
科研(10431)
大学(10255)
人文(10125)
期刊
(42917)
经济(42917)
研究(24635)
中国(16612)
学报(14956)
(14511)
科学(14331)
管理(11869)
大学(11589)
学学(10903)
农业(10309)
(10238)
教育(10153)
业经(8282)
技术(7047)
(6995)
经济研究(6706)
(6590)
旅游(6590)
(6590)
商业(5783)
财经(5768)
(5755)
(5559)
金融(5559)
学刊(5314)
旅游学(5299)
游学(5299)
(5246)
(5157)
共检索到13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一、文化与旅游的讨论:日常生活与消费的视角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向",社会科学开始研究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文化变化和文化理论,文化研究因而被引入多种学科的讨论中,包括旅游。早期对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的讨论充满了张力,比如认为当文化价值为了游客便利消费的需要而被商品化为旅游产品时,其文化价值或是被削弱,或是被破坏了(1)(2)。文化价值保留和旅游产品开发似乎是零和效应的竞争关系,Mckercher和Du Cros在其《文化旅游》一书中将这种矛盾解释为文化学者(或文化遗产管理者)和旅游学者之间沟通的缺乏(3)。文化保护和遗产管理一般由公共部门负责,关注人类共同的遗产与福祉;而旅游活动则更多是一种商业活动,由私营部门主导,受利润和经济利益驱动。两者之间如何沟通和达成共识是促进旅游和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红罡  袁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城市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城市文化生产的速度逐渐加快,规模日渐扩大。在文化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其性质也从开始的教育、保存等功能向以旅游为主的商业功能发展。在城市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文化生产的旅游开展初显成效,但旅游功能仍严重不足。通过访谈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并借助城市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州文化生产的现状和广州文化生产的目的、特点及其缺乏旅游功能的原因,并根据国外现代城市文化生产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政府、规划部门与文化生产的管理者三个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禾  
精神文化生产在精神文化消费中的作用田禾很高兴被邀请参加"精神文化消费"座谈会。尹世杰教授创建了消费经济研究所,是我国消费经济学这一新学科的重要创始者和国家级的学术带头人。前不久读到尹世杰教授写的"消费力经济学"大纲(初稿),很受启发。从中得悉尹教授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李红缘   余凤龙   张爱平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典籍与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生产场域从传统的限定性场域向着规模化场域及多元化场域转变,生产模式在技术和流程两个层面呈现出由厨房生产技术向舞台化炫技表演以及多场景技术组合递进的特征,结构形态旨在实现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和媒介生产三者的协调统一;2)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形成重要影响,受到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形成生产主体响应机制、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文旅消费提质牵引机制以及主客协商机制等四重驱动机制;3)在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博弈中,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串联起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有机整合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生产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和分析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明文  黄平芳  郭晓敏  
古树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在旅游开发语境下,古树文化的生产不仅关系到地方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影响到古树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研究表明,作为旅游景观的古树文化,其背后隐藏着传承、创造及移植等生产机制,既促使古树文化得以恢复和保护,也诱发古树文化一定程度上偏离其内涵、最终遭受严重破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完善古树文化的传承机制、重构古树文化的创造话语、规制古树文化的移植行为,科学有序保护古树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邱国锋  曾志军  肖明曦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向坤  郭凌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王茜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文化部落实民族文化保护精神,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批准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地域。基于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等理论的研究,探索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探索了热贡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与市场潜力,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倩  曹安勇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蕴含丰厚价值。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需充分保护其文化生态,这也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坚持生态旅游观念,不但要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文化生态的市场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焕洲  
在体验旅游市场的背景下,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朗的前景。本文在讨论分析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平  
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在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1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总产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慧  曹虹剑  
旅游消费文化有很强的约束力与经济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有其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我们不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而且要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嘉丹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能够显著地改善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的科学布局。在本文中,笔者从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现状入手,总结乡村文化成生态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强化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