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9)
2023(15579)
2022(13516)
2021(12545)
2020(10757)
2019(24327)
2018(24188)
2017(46616)
2016(25558)
2015(28568)
2014(28648)
2013(28425)
2012(26446)
2011(23298)
2010(23370)
2009(21828)
2008(21541)
2007(19136)
2006(16993)
2005(15009)
作者
(75334)
(62825)
(62563)
(59278)
(40254)
(30452)
(28200)
(24707)
(23833)
(22573)
(21713)
(21170)
(20109)
(19954)
(19249)
(18985)
(18931)
(18569)
(18064)
(17971)
(15746)
(15455)
(15288)
(14347)
(14122)
(14091)
(13955)
(13838)
(12664)
(12480)
学科
(106956)
经济(106831)
(93211)
管理(83275)
(82013)
企业(82013)
方法(46728)
数学(36312)
数学方法(35859)
(34934)
业经(32089)
(30577)
农业(24610)
中国(24574)
地方(23761)
(22688)
(22003)
财务(21936)
财务管理(21910)
企业财务(20698)
技术(20142)
理论(20052)
(19467)
(19408)
(17207)
贸易(17196)
(17108)
(16629)
环境(16392)
(15951)
机构
学院(365794)
大学(361659)
管理(147195)
(139833)
经济(136626)
理学(126511)
理学院(125001)
管理学(122929)
管理学院(122262)
研究(119807)
中国(91619)
(78418)
科学(78219)
(67635)
(64229)
(61358)
业大(58406)
(56227)
研究所(55855)
中心(55241)
农业(53281)
财经(51155)
北京(49225)
(48642)
师范(48205)
(46370)
(45321)
(43641)
(40520)
经济学(39682)
基金
项目(247614)
科学(194336)
研究(179341)
基金(178598)
(156202)
国家(154823)
科学基金(133346)
社会(111406)
社会科(105297)
社会科学(105263)
(99436)
基金项目(96335)
自然(88767)
自然科(86651)
自然科学(86630)
自然科学基金(85089)
(81766)
教育(80260)
编号(73846)
资助(72559)
成果(58042)
重点(55016)
(53452)
(52957)
(52675)
课题(50045)
创新(48605)
科研(47229)
(46823)
大学(45157)
期刊
(162864)
经济(162864)
研究(102820)
中国(71358)
(63473)
学报(59487)
科学(56122)
管理(55704)
(51116)
农业(44088)
大学(44084)
学学(41586)
教育(36507)
技术(32227)
业经(29647)
(28769)
金融(28769)
(24734)
财经(24315)
经济研究(23013)
问题(21439)
(20795)
图书(19538)
资源(19530)
技术经济(19181)
科技(18179)
(17903)
现代(17748)
理论(16904)
商业(15924)
共检索到542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依依  
为深入探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与机理,研究选择地处滇西北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的云南省玉龙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在旅游业起步的探索参与阶段(1988~1996年)和快速发展的发展巩固阶段(1996~2001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选择与玉龙县邻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永胜县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以旅游业为主的人类活动是玉龙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导致景观格局的不连续性以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旅游业发展更为快速的发展巩固阶段,旅游业相关的人类活动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玉龙县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业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宋子千  
近年来,生态补偿受到我国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补偿制度被纳入其中。在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当中,我国实施的是以政府为补偿主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生态补偿体制。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数量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也较少,从而决定了生态补偿资金的相对有限。以地处滇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能够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与合理程度。以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玉龙县作为实证研究区,以社区居民为补偿对象,以不同乡镇为空间单元,以单位土地的机会成本、游憩功能价值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为标准载体,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模型,对研究区内各空间单元的补偿标准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人均补偿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中等补偿区、临界补偿区与潜在补偿区5个等级,如果将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与中等补偿区作为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张敏  
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将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评价单元,定量评价全县旅游生态持续性状态的空间分异,以综合反映旅游地内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及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反映了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求满足程度,以及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反馈,能够辨识这些关联作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空间评价单元,能够直观反映与分析生态持续状态的区域差异与根本原因,有助于生态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空间落实;虽然旅游者的大幅增长导致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同时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丽娟  缪林  王豪  顾淑娴  
运用综合指数法、空间分析法等现代空间数据处理方法测算2009、2017年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下辖的16个乡镇的耕地利用转型指数、转型幅度、转型速度。结果显示:以县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县城核心区域耕地利用转型较显著;转型幅度小的乡镇空间分布格局较分散,转型幅度大的区域较集聚,分布于全县的东南、西北角;2009~2017年间全县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区域转型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谦  赵文博  支玲  
按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建立西部集体林区民生问题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模型评价法对玉龙县天保二期民生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玉龙县天保二期民生改善综合距离值较低,民生改善程度较高,但各单项指标的距离值存在差异,社会保障的改善程度最高,而收入的改善程度最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蓉  朱清科  孙永玉  
基于RS和GIS理论和方法,以干热河谷区云南省元谋县为例,对2008年和2016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下降。建设用地转入特征和未利用地转出特征较为明显。2008年和2016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静态价值分别为25.98亿元和26.54亿元,总动态价值分别为9.179亿元和16.004亿元。虽然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仅为同期总静态价值的35.40%和60.30%,但其增长率为74.01%,明显高于总静态价值变化率(2.27%)。土壤形成与保护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最高,2008年和2016年其值分别为4.91亿元和5.03亿元。农业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建设用地的扩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水土保持和生态综合治理促进了林地面积的恢复。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的增长。因此,应强化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调控,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工作,以维护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对多民族共居的云南省丽江玉龙县九河白族乡的语言调查发现:多种语言能够和谐共存,民众能够和谐相处;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各族居民的社会交际、情感联络、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各自功能;一些少数民族民众不但能兼用汉语,还能不同程度地兼用别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各民族交往范围的扩大,语言生活呈现出汉语作用日益突出,母语在民族内部交往中有顽强生命力,以及曾经作为区域优势语言的民族语兼用程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英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比较低,阻碍了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理顺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并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的实践为例,试图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建华  许懿豪  陈运春  李尤亮  余建新  
[目的]农业产业化能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推动乌蒙山区扶贫工作,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选择云南省寻甸县,以乡镇为研究单位,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rc GIS、SPSS等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定性修正,确定其土地利用分区结果,并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及建议。[结果]寻甸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由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方面中的耕地比重、林地比重、林业产值、渔业产值、人口密度等指标因子构成,服务于寻甸县的土地利用分区可划分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区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区。[结论]分区结果符合分区域现状与实际,需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入手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对探索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楼燕敏  冯柏栋  
解译浙江省德清县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县土地城镇化过程显著,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与未利用地的变化速度在加剧,水域面积的增加速度有所减缓,建设用地的增加对区域农用地、林地等影响强烈;德清县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地形、经济、交通、区位、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综合结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庆虎  刘艳芳  刘茜  黄浦江  
为了更好地完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了1995年和2006年青海省刚察县土地覆被变化情况。通过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转移矩阵模型及转化倾向性模型,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1年间刚察县土地利用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受政策、经济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并考虑了自然因素的限制,其利用方式逐渐走向生态、集约;通过挖掘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倾向,寻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更好地阐明了土地景观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保一  明庆忠  
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DEA模型、熵值赋权法、旅游发展强度指数及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2016年云南省旅游发展效率与强度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旅游发展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变化均呈现出先增长后稳定的特点,规模效率的提升是促进综合效率增加的主要因素;(2)云南省旅游发展强度主体发展类型为上升型,旅游产业发展逐步由区域非均衡状态转向相对均衡状态,逐渐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3)云南省旅游发展效率与强度的协调发展程度持续提升,区域耦合协调的"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其空间分布格局也由以昆明为核心的"单极核心"空间布局向以昆明、丽江为核心的"双极核心"空间布局转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梁思贤  
文章以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利用网络游记与照片两种"数字足迹",研究入滇自驾车旅游客流的时空特征,并与一般入滇旅游客流的特征进行比较,为应用新数据方法研究旅游流时空提供参考,同时丰富时空二元视角下的自驾客流研究成果,也有利于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与管理。研究结果显示:(1)自驾客流出游时间分布集中度较高,黄金周及寒暑假内容易出现客流高峰,与一般入滇客流的时间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客源地空间分布上,一则呈现近域性显著、东部集中性明显;二则自驾客流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不明显,空间使用曲线出现多次波动,客源地分布与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敏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土地利用程度类型划分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在分类过程中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程度现状情况和影响土地利用程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最终将云南省土地利用程度分成高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压力-高经济压力区等六种类型,以为区域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