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0)
2023(14801)
2022(12710)
2021(11730)
2020(9786)
2019(22405)
2018(22291)
2017(42911)
2016(23550)
2015(26280)
2014(26510)
2013(26257)
2012(23929)
2011(21177)
2010(21167)
2009(19337)
2008(19102)
2007(17096)
2006(15074)
2005(13355)
作者
(67545)
(55652)
(55573)
(52725)
(35672)
(26815)
(25241)
(21806)
(21124)
(20117)
(19339)
(18834)
(17875)
(17726)
(16943)
(16841)
(16832)
(16641)
(16167)
(16014)
(13904)
(13674)
(13372)
(12883)
(12692)
(12459)
(12456)
(12279)
(11207)
(11081)
学科
(96093)
经济(95977)
(90740)
管理(82515)
(81692)
企业(81692)
方法(43399)
数学(33109)
数学方法(32753)
业经(31044)
(30315)
(29231)
中国(22455)
(22090)
财务(22023)
财务管理(21988)
农业(21656)
企业财务(20801)
理论(20285)
技术(19619)
(19317)
(18687)
地方(18328)
环境(18135)
(18051)
(17514)
(16552)
贸易(16538)
(16034)
(15430)
机构
学院(336971)
大学(330010)
管理(138402)
(130170)
经济(127293)
理学(118793)
理学院(117544)
管理学(115759)
管理学院(115146)
研究(103383)
中国(79959)
(70465)
科学(65255)
(60855)
(53628)
(51382)
(51186)
业大(49271)
财经(48674)
中心(47357)
研究所(46400)
北京(44403)
(44057)
(43304)
师范(42921)
农业(41872)
(41769)
(38011)
经济学(37268)
商学(37034)
基金
项目(223889)
科学(176139)
研究(167516)
基金(160621)
(138182)
国家(136911)
科学基金(119314)
社会(103679)
社会科(98131)
社会科学(98106)
(90091)
基金项目(86352)
自然(77752)
自然科(75887)
自然科学(75873)
教育(75602)
自然科学基金(74540)
(73517)
编号(70075)
资助(65697)
成果(55074)
重点(49125)
(48520)
(48338)
(47829)
课题(47380)
创新(44511)
项目编号(43337)
(43096)
科研(42508)
期刊
(150256)
经济(150256)
研究(96158)
中国(61110)
管理(53861)
(49536)
(49140)
学报(47929)
科学(46236)
教育(36805)
大学(36536)
农业(34737)
学学(34374)
技术(31449)
业经(28276)
(26614)
金融(26614)
财经(22944)
经济研究(21867)
(19960)
(19636)
问题(19318)
技术经济(18129)
图书(17612)
现代(16916)
科技(16320)
商业(16275)
财会(16212)
理论(16047)
资源(15036)
共检索到49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一兵  
以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旅游业碳汇潜力。首先对旅游业中碳源现状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及旅游活动中碳源的存在现状,综合分析其存在的碳汇潜力。研究表明,以交通运输和餐饮为最大碳源;旅游业各要素碳消耗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旅游交通的碳消耗在行业内消耗比例中占72.4%,旅游交通与旅游住宿的碳要素消耗合计占94.72%;其余的消耗则来自于人类的旅游活动。数据还表明,碳消耗中前两大类消耗相对较为稳定,而人类旅游活动的碳消耗则呈现上升的趋势,旅游业存在涉及面广的碳汇潜力。人类的碳汇实现途径较为复杂,通过建立健全碳汇机制、生产消费的"源头"管理、旅游活动过程管理等措施实现碳汇潜力,最后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慧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的"吸纳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就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行业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促进效应,并根据全国就业人口、GD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以及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值,对旅游经济就业总量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旅游就业空间的开拓应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分区域、有侧重地进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伟凯  
近年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天津市正在塑造"渤海明珠、魅力天津"与"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形象品牌。在旅游形象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天津市的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产业的关联作用日益显现。通过对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行业服务素质、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易银飞  张韵君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反映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后续能力和未来前景,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先对2009年全国各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静态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2004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动态测评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如何加快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文章选择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四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含义与带动要求;(2)上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对位置与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3)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4)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成果不仅对上海,而且对全国各地如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布仁呼  韩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分析旅游业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旅游地的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历程,分析和评述了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区域旅游和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测度、旅游碳足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应对旅游业碳排放影响的对策等5个方面,综述旅游业碳排放主要的研究内容。最后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崔莉  
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加强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的方式来减少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对中国出境旅行市场和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梳理,发现具有潜力的跨国(境)经营区位是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对服务业跨国(境)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述评基础上,对基于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的潜力区位与基于投资引力和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潜力区位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潜力区位的旅游投资引力系数,对潜力投资区位的投资价值进行分类,认为中国香港、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秀平  王睿  
“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分析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界定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域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动态定量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ArcGis空间分析软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别研究。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整体呈现协调演进上升态势,但区域间仍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和不均衡分布状态,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2)省域间旅游发展潜力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聚集效应不断加强,且高值聚集型区域范围逐渐扩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旅游发展潜力重心均在河南省内,重心转移路径总体向西方向移动,呈现明显的东北(偏北)—西南(偏南)空间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澄  
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经济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区域旅游潜力研究分析方法,利用该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展开宏观性分析与研究。针对曲线分析深度不足的缺陷,展开模型化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过程,构建了拓展的引力-斥力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分析。由此,找到了如何解决长三角区域旅游短板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对如何扩大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提出了整体对策,为该区域旅游产业稳定、深入发展提供了决策思路与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向农  
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空间积聚的趋势。基于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对西安旅游产业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讨论了波特产业集群理论在西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适应性,并提出促进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萍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个维度,研究和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作用权重系数问题,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或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晓梅  张鑫  高淑春  
从养生资源、养生环境、旅游基础和社会支撑条件4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包含45个评价指标的森林养生旅游评价体系,利用熵技术修正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养生环境权重最大;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安徽省5家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潜力最高,为最佳开发区域。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较为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琼英  冯学钢  胡小纯  
国内有关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业竞争力理论也逐步形成。但竞争力衡量的是现实能力,并不能用来断定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研究还比较少,也很零散,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旅游产业潜力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它行业中潜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全面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王琼英  于秋阳  
旅游产业潜力在不同时态下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文章主要研究已转化成为现实竞争力的那部分过去潜力的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的来源及影响程度,并基于演绎法的原理说明旅游产业潜力影响因素及其影响途径。文章从构建旅游产业需求和潜力供给影响因素系统入手,利用数据驱动原理得出各影响因素在过去阶段对旅游产业潜力的影响程度;继而以可衡量的过去旅游产业潜力的显性指标作为因变量,以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验证了文章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类及其权重的量化结论;最后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