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2)
2023(10242)
2022(8204)
2021(7388)
2020(6251)
2019(13596)
2018(13305)
2017(25890)
2016(14211)
2015(15553)
2014(15642)
2013(15551)
2012(14403)
2011(12817)
2010(13289)
2009(12853)
2008(13159)
2007(12470)
2006(11290)
2005(10442)
作者
(40760)
(34376)
(34122)
(32012)
(21946)
(16453)
(15428)
(13120)
(12774)
(12335)
(11848)
(11677)
(11280)
(11042)
(10596)
(10329)
(10251)
(10058)
(9974)
(9941)
(8538)
(8494)
(8328)
(7991)
(7754)
(7730)
(7676)
(7562)
(6826)
(6716)
学科
(71962)
经济(71878)
(71408)
(66072)
企业(66072)
管理(57290)
业经(26708)
方法(26234)
(23261)
(21706)
农业(17644)
数学(16954)
(16899)
财务(16881)
财务管理(16864)
数学方法(16751)
地方(16267)
技术(16091)
企业财务(15914)
中国(15654)
理论(14857)
(14514)
(13602)
(13127)
(12824)
(12649)
企业经济(10801)
(10494)
贸易(10484)
技术管理(10396)
机构
学院(216708)
大学(209743)
(89080)
经济(87313)
管理(85083)
理学(71813)
理学院(71031)
管理学(70055)
管理学院(69626)
研究(68459)
中国(55053)
(44209)
(43089)
科学(41150)
(35686)
(34880)
(34522)
财经(33367)
中心(30798)
研究所(30702)
(29962)
(29647)
师范(29430)
(28534)
业大(27974)
北京(27715)
农业(26900)
经济学(25927)
(24529)
商学(24525)
基金
项目(132331)
科学(106763)
研究(100496)
基金(96243)
(81997)
国家(81158)
科学基金(71714)
社会(66291)
社会科(62782)
社会科学(62765)
(54280)
基金项目(51216)
教育(44713)
自然(44428)
自然科(43390)
自然科学(43379)
(43163)
自然科学基金(42672)
编号(40487)
资助(38426)
成果(32302)
(31865)
(30729)
(30394)
重点(29423)
(28597)
课题(27890)
创新(27446)
国家社会(27194)
(26131)
期刊
(113670)
经济(113670)
研究(64125)
中国(42782)
(36956)
管理(36380)
(34449)
科学(29390)
学报(28449)
农业(23757)
大学(22420)
教育(22078)
学学(21235)
业经(21186)
技术(20255)
(19453)
金融(19453)
财经(17798)
经济研究(15905)
(15549)
问题(14595)
(14164)
技术经济(13018)
(11525)
现代(11226)
商业(11073)
(11057)
世界(11039)
财会(10337)
国际(10175)
共检索到336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旅游接待地一般要经历自然发展、接待要素发展、吸引物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发展和区域发展等6个递进的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有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等4种基本模式,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力量。中、日、韩三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荣富  
促进区域旅游与合作加速发展福建旅游业□郑荣富改革开放18年来,福建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数连续七年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四位,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旅游业日益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浩  黄思齐  黄富文  
本文对促进澳门旅游业向多元化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发现,澳门旅游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旅游业与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转型。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且拥有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澳门博彩旅游带动能力较强并与文化旅游有一定关联性,其旅游业转型可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以博彩旅游带动文化旅游,使二者成为澳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翼。文章最后提出澳门旅游业转型的相关措施,如挖掘和开发"博彩文化"旅游,建立"澳门促进文化旅游基金",发展婚庆、节事和娱乐秀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博彩与多元互补的旅游线路,鼓励博彩企业将经营范围向文化旅游扩展,政府主导营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奇华  
重视与澳门旅游业的合作澳门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南濒南海,北接珠海,东北与香港隔海相望.是连接欧亚的桥梁。80年代以来,澳门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每年到澳门的旅游人次从80年代初的300多万增加到1994年的800多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晓云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不断改善的旅游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等,为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基础。应通过旅游产品、旅游客源、旅游品牌、旅游管理、旅游人才、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做大做强江西旅游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琪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南通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优化合作环境、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和优势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区域旅游市场、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融入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霞  冯鸿周  
山西与陕西相邻 ,区域旅游合作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两省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旅游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学  桂拉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中国跨国(地区)的旅游合作范围由近及远形成港澳台、亚洲(主要是东亚)和欧美三个空间层次,在旅游企业协作、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从跨省(区、市)旅游合作到省区内的跨县(市)旅游合作,形成了若干旅游合作区域,有力地整合了国内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还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都将在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与范围、合作领域与层次、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相对优势的阐述,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实务,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其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本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背景和各自的利益不尽相同,在近年的实际进程中,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步伐却仍不理想,一些地方甚至踟躇不前。本文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着手,分析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机遇和必要,并进而提出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实操建议,期望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牟红  杨梅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斌  王学典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辽宁旅游业的区域间合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即针对辽宁旅游业的区域间合作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辽宁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对辽宁旅游业区域合作的阻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辽宁旅游业在区域合作上的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东北亚区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然而一直未能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单纯利益驱使下的双边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政治缺信、体制差异、历史纠葛等多种特殊不易逾越的沟壑;也存在区域内缺乏有效的合作机构,协调能力并不突出的问题;加之许多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制约了东北亚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东北亚区域内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优势越来越突出。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旅游开发战略;减少障碍,使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完善软硬件设施,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开发跨国旅游项目,推广特色旅游等项措施,全力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本文对研究者建立的一个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新的理解。本文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理解为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市场对旅游企业或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他们采取合作行为的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燕  卞显红  秦萍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一直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双方共同所做的旅游交流方面的工作促进了两国旅游合作的蓬勃发展。本文从中韩文化相近、旅游合作文化驱动力、中韩地理位置接近、地缘驱动力,中韩经贸联系、经济推动力,中韩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吸引物推动力,中韩两国政府力量的干预和推动力,中韩旅游利益共享拉动力等方面分析了中韩旅游合作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