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4)
2023(13962)
2022(11354)
2021(10241)
2020(8634)
2019(19671)
2018(18750)
2017(36910)
2016(19494)
2015(21793)
2014(21361)
2013(21705)
2012(20014)
2011(17981)
2010(18083)
2009(17026)
2008(17152)
2007(15401)
2006(13616)
2005(12438)
作者
(55567)
(46576)
(46529)
(43926)
(29779)
(22098)
(20933)
(17841)
(17622)
(16643)
(15899)
(15854)
(14925)
(14673)
(14449)
(14155)
(13725)
(13545)
(13417)
(13306)
(11520)
(11305)
(11232)
(10574)
(10437)
(10435)
(10211)
(9995)
(9198)
(9158)
学科
(104646)
经济(104551)
(84826)
(75069)
企业(75069)
管理(68483)
方法(49272)
数学(39655)
数学方法(39496)
业经(31679)
(30232)
(28285)
中国(25275)
农业(21793)
(20184)
财务(20178)
财务管理(20159)
(19530)
贸易(19516)
企业财务(19153)
技术(19040)
(18967)
(18089)
地方(17066)
(15654)
(15389)
(15256)
理论(15216)
产业(15049)
(14479)
机构
学院(298187)
大学(293077)
(143240)
经济(141285)
管理(122802)
理学(106104)
理学院(105136)
管理学(104091)
管理学院(103525)
研究(97257)
中国(79337)
(63970)
(60222)
科学(53103)
财经(52094)
(47596)
(47194)
(46744)
经济学(45938)
中心(43707)
(43136)
研究所(42365)
经济学院(41820)
业大(39139)
财经大学(38714)
北京(38065)
农业(36687)
商学(35985)
商学院(35658)
经济管理(34601)
基金
项目(193415)
科学(157312)
基金(147224)
研究(143072)
(126193)
国家(125148)
科学基金(110498)
社会(98953)
社会科(94459)
社会科学(94439)
基金项目(77783)
(73305)
自然(68447)
自然科(66964)
自然科学(66949)
自然科学基金(65931)
教育(62953)
资助(60558)
(60028)
编号(53754)
(44601)
(43396)
(43371)
国家社会(43028)
重点(42416)
(40992)
成果(40934)
创新(39749)
教育部(39347)
人文(39042)
期刊
(157660)
经济(157660)
研究(89190)
中国(51397)
(50204)
管理(49048)
(43045)
科学(40294)
学报(36825)
(30502)
金融(30502)
农业(30100)
大学(29662)
学学(28521)
财经(27395)
业经(26876)
经济研究(26254)
技术(24839)
(23845)
问题(21247)
(19126)
(19079)
技术经济(18492)
世界(17449)
教育(17421)
国际(16304)
商业(16032)
统计(15056)
现代(14641)
(14282)
共检索到440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本文基于中国与8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2000—2010年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从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对规模,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新源泉。本地市场效应主要存在于印刷类和视觉艺术品贸易中,对贸易相对规模的影响明显高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雪飞  赵磊  
新常态下,寻找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因素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有益探索。本文在理论阐述旅游业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条件的基础上,首先定量识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然后构建了关于旅游业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推进产业结构变迁,并且旅游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边际促进效应大于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边际促进效应。另外,市场化和城镇化是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渠道,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城镇化效应"要大于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化效应"。上述发现表明,政府通过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以及适度实施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化策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奕芳  
在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通过本地市场效应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新思路,而贸易过程中互联网优势的提升及产品质量的改善可成为影响本地市场效应形成与扩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互联网、产品质量及本地市场效应三个变量同时置于一个贸易分析框架,并从数理模型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互联网和产品质量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与30个样本国(地区) 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发现中国互联网优势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有利于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与扩大,且互联网在贸易中的运用能够显著强化产品质量对本地市场效应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和产品质量对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效果会随产品种类和进口国(地区)信息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加强互联网贸易建设,努力改善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本地市场效应形成与扩大的关键,而本地市场效应则是中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的有效保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静  甘宇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市家庭经济禀赋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财富水平以及家庭经济预期均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现期收入和财富水平对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有重要影响之外,家庭预期收入对现期的旅游消费决策影响也十分显著。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满足城市家庭差异化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毛聪玲  
旅游业是否具有贫困减缓效应一直是政府和各种发展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践认知领先于与此相关的经验研究,主要是因为旅游业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始终未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估。文章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技术,对旅游业和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业可以显著地减缓贫困,所以旅游业可被视为目的地减缓贫困的有效产业工具。另外,旅游业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旅游业门槛效应。具体而言,旅游专业化与旅游减贫效应显著负相关,而旅游人次比则与旅游减贫效应显著正相关,同时,旅游专业化对贫困的减缓效应要远大于旅游人次比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因此,贫困地区可以通过避免旅游产业收入漏损和增强旅游经济活动频率来保持旅游减贫效应处于高影响状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悦  钟廷勇  安烨  
文章使用2005—2012年全国各省份的旅游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旅游业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8.4%,其中技术进步实现增长10.2%,但是技术效率退化了1.6%,表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第二,旅游业产业集聚对各省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第三,旅游业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但是对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磊  全华  
旅游产业集聚作为旅游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空间组织形态,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复杂的影响机制。近年来,此领域逐渐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传统的产业外部性理论主要适用于产业间的空间作用关系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却鲜有研究深入到单一产业内部来探究细分行业间的外部性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一般性的产业外部性分析方法,在旅游产业内部,探究外部性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多样化的旅游业发展环境显著促进旅游业发展,支持了Jacobs外部性,但拒绝了MAR外部性与Porter外部性假设;旅游专业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在与旅游多样化和旅游市场潜能等因素相互配合作用下,旅游专业化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思明  
文章以中国2007—2016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的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出口存在显著的出口外溢特征。即在中心-外围的发展模式下,由于服务产品的集聚而扩大出口份额。并且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鸿雁  李林波  
随着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如何构建协调的区域竞争关系及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俨然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代课题。为此,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地级市层面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究了区域竞争与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区域竞争显著抑制了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专业化集聚与区域政府税收竞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拥挤效应会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外部性,而多元化集聚与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相互作用所导致的集中排放效应会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且两者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区域异质性的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不利影响更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建立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竞争体系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震  杨勇  程玉  
数字经济时代,能否借助互联网提升产业效率,对于中国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文章采用我国2006—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评价体系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察了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能显著驱动旅游业效率提升,并且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其影响效应得到进一步增强,说明中国旅游业实践中并不存在“索洛悖论”。(2)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能通过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增强旅游业密集度、提高行业竞争性的方式促进产业效率提升。(3)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其影响系数大小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4)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效率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互联网能显著提升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效率,但对星级酒店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以上结论为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互联网+”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亭颖   韦锋  
自然保护区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有利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使周边地区旅游开发面临较高的生态规制压力。论文基于国土资源管制与生态环境管制双重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通过使用份额移动法所构造的Bartik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显著抑制了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不明显;(2)自然保护区的管制效应随保护区级别、地方履行管制职责意愿与执行管制措施能力的提高而增强;(3)在旅游资源禀赋较高、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旅游业发展的抑制作用将被弱化。研究既为自然保护区通过管制效应抑制周边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又为优化中国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温永林   张阿城   王巧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个产业部门的转型方向。低碳城市试点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以旅游业发展为切入点,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将低碳城市建设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试点地区旅游业发展,能够显著增加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激发旅游创新和丰富游览方式等途径影响旅游业发展;(3)低碳城市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水平、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差异而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服务完善地区及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低碳城市建设有助于实现污染减排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目标,这为新时期国家推进绿色转型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