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5)
- 2023(14954)
- 2022(12766)
- 2021(11799)
- 2020(10009)
- 2019(22929)
- 2018(22556)
- 2017(43922)
- 2016(23746)
- 2015(26548)
- 2014(26251)
- 2013(26254)
- 2012(24064)
- 2011(21534)
- 2010(21695)
- 2009(20007)
- 2008(19970)
- 2007(17594)
- 2006(15636)
- 2005(13842)
- 学科
- 济(101609)
- 经济(101488)
- 业(92048)
- 企(82174)
- 企业(82174)
- 管理(80739)
- 方法(47802)
- 数学(37521)
- 数学方法(37116)
- 农(31484)
- 业经(31280)
- 财(31115)
- 中国(23172)
- 农业(22439)
- 务(22171)
- 财务(22104)
- 财务管理(22078)
- 贸(21119)
- 贸易(21113)
- 企业财务(20902)
- 易(20549)
- 技术(19926)
- 学(19375)
- 理论(19316)
- 和(18423)
- 地方(18360)
- 制(18260)
- 划(16660)
- 策(15794)
- 环境(15109)
- 机构
- 学院(348545)
- 大学(346197)
- 管理(143201)
- 济(139855)
- 经济(137101)
- 理学(123991)
- 理学院(122657)
- 管理学(120750)
- 管理学院(120109)
- 研究(111205)
- 中国(84163)
- 京(73520)
- 科学(69910)
- 财(64827)
- 农(58344)
- 所(55773)
- 财经(52486)
- 业大(52108)
- 江(51574)
- 研究所(50859)
- 中心(49580)
- 经(47787)
- 北京(45973)
- 农业(45907)
- 范(44733)
- 师范(44335)
- 经济学(41482)
- 州(41429)
- 院(40281)
- 财经大学(38948)
- 基金
- 项目(236084)
- 科学(187121)
- 基金(173157)
- 研究(172319)
- 家(150254)
- 国家(148953)
- 科学基金(129441)
- 社会(109687)
- 社会科(104050)
- 社会科学(104023)
- 基金项目(92710)
- 省(92442)
- 自然(84873)
- 自然科(82953)
- 自然科学(82932)
- 自然科学基金(81492)
- 教育(77480)
- 划(76700)
- 资助(71219)
- 编号(69291)
- 成果(54796)
- 重点(51961)
- 部(51844)
- 创(50807)
- 发(50334)
- 创新(46793)
- 课题(46784)
- 业(45393)
- 科研(45065)
- 国家社会(45007)
- 期刊
- 济(155484)
- 经济(155484)
- 研究(100029)
- 中国(59080)
- 管理(54714)
- 农(53959)
- 学报(53117)
- 科学(50796)
- 财(50713)
- 大学(40250)
- 学学(38102)
- 农业(37895)
- 教育(32305)
- 技术(29668)
- 业经(27795)
- 融(27532)
- 金融(27532)
- 财经(25395)
- 经济研究(23675)
- 经(21705)
- 业(21504)
- 问题(20652)
- 技术经济(18797)
- 现代(16990)
- 科技(16747)
- 贸(16443)
- 图书(16300)
- 商业(16289)
- 理论(16264)
- 版(15885)
共检索到503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雷平
利用溢出模型,本文研究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溢出效应、时间滞后效应与相对边际要素生产率差异。结果显示,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直接经济贡献较低,但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溢出弹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但较长的产业链条使旅游业的溢出传递时间滞后明显。因此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增长必须持之以恒,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关联 溢出效应 滞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佳丽 董红梅
数字技术催生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揭示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时空变化,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与间接效应;时序变化上,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上,中部、东部地区的数字技术对本地旅游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旅游消费升级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
流通设施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地的空间可达性,降低了运输成本,能够带来更便捷、迅速的旅游观光体验。而且,批零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多样化,从而促进了旅游消费,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内贸市场一体化,促进邻边省市区域的旅游商品供给。本文借助了杜宾空间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邻边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通过区域贸易改善旅游市场的商品供给结构,提高多元化水平,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协同效应。第二,地方旅游市场应当打造联合区域性品牌,优化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促进区域旅游观光的一体化。
关键词:
流通业 旅游业 涓流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经济增长 区位优势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基于对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旅游经济的空间特征的研究,并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溢出效应与空间特征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省域旅游经济总体呈集聚、多中心,局部呈"中心-外围"的空间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阶梯递减分布;旅游经济空间依赖性显著,空间集群呈增强-降低趋势。旅游需求与产业发展环境显著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引致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合理引导旅游需求。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政府主导空间依赖 空间计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杨
本文结合中国旅游立法的现状,从旅游业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旅行社和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中国旅游立法的相对滞后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促使相关立法机关重视旅游立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的旅游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
关键词:
旅游立法 滞后 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山 王铮
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除了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和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外,还与它们之间的类型差异和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本文即是对上述溢出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借鉴经典知识溢出公式而构建了一个测度旅游业区域溢出的机理模型S(ji)=δje-1δ(jl)Gi(jl)2+δ(jk)G(ijk)-βrij,并在进一步的变量定义和参数估计后,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此外,本文还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三角洲"15+n"旅游城市之间的溢出情况进行计算,在验证模型可信度的同时也分析了区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圈 溢出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儒练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省域间差距逐步缩小。(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全局空间集聚程度增强。(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区位交通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究区域协同视角下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溢出效应。首先进行模型构建,进而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山东省 旅游业发展 溢出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开军 龙顺发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综合运用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2010~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空间差异大小及差异来源、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等。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明显的“W”型阶段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较为显著的集聚特征。(2)中国城市旅游业旅游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并且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高效率城市的倒退风险高于其他等级,主要向较高效率下移。(3)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总体基尼系数整体上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但是波动性较强,并且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在2013年之前,空间差异呈现逐渐扩大趋势,随后在2014~2017年,呈现较为显著地缩小趋势,而后呈现略微扩大趋势。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4)旅游专业化水平、交通通达度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而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对促进中国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