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9)
- 2023(15834)
- 2022(13095)
- 2021(11848)
- 2020(9951)
- 2019(22241)
- 2018(21981)
- 2017(41075)
- 2016(22733)
- 2015(25440)
- 2014(25847)
- 2013(25307)
- 2012(23588)
- 2011(21184)
- 2010(21763)
- 2009(20673)
- 2008(20755)
- 2007(19284)
- 2006(17368)
- 2005(16194)
- 学科
- 济(99671)
- 经济(99520)
- 业(89109)
- 管理(81856)
- 企(79853)
- 企业(79853)
- 方法(36487)
- 业经(32348)
- 财(31356)
- 农(31105)
- 中国(28256)
- 数学(26380)
- 数学方法(25961)
- 制(24310)
- 地方(23787)
- 务(22303)
- 财务(22251)
- 财务管理(22211)
- 农业(22017)
- 企业财务(21061)
- 技术(19894)
- 理论(19564)
- 体(18485)
- 和(18451)
- 学(18073)
- 策(17031)
- 银(16954)
- 银行(16920)
- 划(16803)
- 融(16403)
- 机构
- 学院(333634)
- 大学(326695)
- 济(132653)
- 经济(129658)
- 管理(127732)
- 研究(114057)
- 理学(107376)
- 理学院(106174)
- 管理学(104410)
- 管理学院(103778)
- 中国(90063)
- 京(71379)
- 科学(69540)
- 财(67211)
- 所(58559)
- 农(58362)
- 江(55145)
- 中心(52300)
- 研究所(52226)
- 财经(51258)
- 业大(47717)
- 经(45997)
- 农业(45481)
- 北京(45401)
- 范(43772)
- 州(43766)
- 师范(43283)
- 院(42094)
- 省(38862)
- 经济学(38604)
- 基金
- 项目(210873)
- 科学(166134)
- 研究(156673)
- 基金(149812)
- 家(130066)
- 国家(128839)
- 科学基金(111216)
- 社会(98890)
- 社会科(93677)
- 社会科学(93653)
- 省(86287)
- 基金项目(78499)
- 教育(71199)
- 自然(70560)
- 划(70409)
- 自然科(68882)
- 自然科学(68859)
- 自然科学基金(67627)
- 编号(63835)
- 资助(61782)
- 成果(52434)
- 发(49735)
- 重点(47646)
- 课题(45945)
- 创(45897)
- 部(45268)
- 业(42753)
- 制(42222)
- 创新(42181)
- 国家社会(40323)
- 期刊
- 济(164893)
- 经济(164893)
- 研究(101490)
- 中国(76378)
- 财(55903)
- 农(55580)
- 管理(53623)
- 学报(49276)
- 科学(47130)
- 教育(39245)
- 农业(37899)
- 大学(37846)
- 学学(35726)
- 融(33637)
- 金融(33637)
- 技术(32140)
- 业经(29841)
- 财经(25633)
- 经济研究(24706)
- 经(22136)
- 业(21644)
- 问题(20727)
- 技术经济(17969)
- 统计(16306)
- 现代(15852)
- 财会(15774)
- 商业(15748)
- 科技(15705)
- 版(15529)
- 策(15436)
共检索到53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长海
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宏观评价旅游业发展运行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而且可以从旅游业发展环境角度、旅游者角度、旅游企业角度、旅游产业角度和旅游目的地角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为此,文章尝试从旅游业发展环境质量、游客旅游质量、旅游企业发展质量、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旅游目的地发展质量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质量指数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卫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相关理论指导的现实需求。本文分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解读了相应的指标,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进行了整体分析。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社会变迁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建赓 Po-Ju Chen 陶柯方
文章介绍了应用模糊粗糙集理论,结合旅游产业的产业要素、结构质量、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等七大要素,阐述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选取云南省9个旅游特色州市进行实证,并运用脸谱图对实证结果进行直观对比分析。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脸谱图 模糊粗糙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亚菲
本文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指出指标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多元目标为标准 ,全面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文章给出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的 4个层 :状态层、诊断层、趋势层和目标层 ,并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构筑可持续旅游目标判断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燕琳
文章综合分析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相关的准确数据以比较恰当的定量分析手段来开展分析研究,能够有效、合理地对旅游竞争力之间的内部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探究。以西南地区四川省为例,就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原则、具体指标选取、权重确定原则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产业竞争力 四川省 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波 靳晓双 程培娴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结构规模化、合理化、高级化的量、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五个维度构建结构视角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1)在结构视角下,以粤、京、沪为首的15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渝、桂、琼为首的16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高质量标杆型、高质量示范型、高质量奋进型、高质量稳健型、一般质量奋进型、一般质量示范型和一般质量追赶型七种。(4)我国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量两个方面的水平较高,但规模化、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的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科 刘文静 李华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文章选取发展环境、公共服务、发展效益、旅游竞争力、融合发展、保障体系等构建一套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选择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山东省各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越杰 张昱
基于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初步提出了一个基于县级行政区域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效益评价两方面入手,尝试用资源独特性对资源吸引力指标进行评价,对各层级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值计算,以期实现对县(含县级市)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选择我国东北地区3个典型县(或县级市)域进行了实证性的应用评价,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资源独特性”指标在资源吸引力各项指标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质量评价的首要因素;自然资源价值与总目标的比率为0.0896,得分较高,表明“自然资源价值”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评价目标和实际自然资源价值的影响较大。更进一步,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层面,“可进入性”对总目标的影响为0.1175,得分较低,表明可进入性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总体目标的影响不大。另外,研究中还发现,社会参与和就业情况对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系统地建立了适合我国东北地区的县(含县级市)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搜集相关数据对辽宁省恒仁县、吉林省通化县和黑龙江省海林市进行了相应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本研究丰富了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亦有望为推进我国县(含县级市)域农业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良健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旅游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 ,科学地制订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实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 ,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龙 陈池波
为了促进温泉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尝试构建温泉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增加产业自身经济效益这个一级指标,将温泉旅游产业市场潜力一级指标细分为本地市场潜力和外地市场潜力,同时补充部分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咸宁市温泉为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
温泉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昕 高彦淳
本论文基于旅游本质特征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力进行了再认识。从社会和经济利益群体协调角度,采取德尔非方法构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可持续发展力 指标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兆峰
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容量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旨在对区域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