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0)
- 2023(18992)
- 2022(15809)
- 2021(14484)
- 2020(12164)
- 2019(27339)
- 2018(26806)
- 2017(51798)
- 2016(27603)
- 2015(30078)
- 2014(29618)
- 2013(29591)
- 2012(27241)
- 2011(24375)
- 2010(24534)
- 2009(22818)
- 2008(22213)
- 2007(19627)
- 2006(17588)
- 2005(15923)
- 学科
- 济(139950)
- 经济(139830)
- 业(98911)
- 管理(88049)
- 企(85758)
- 企业(85758)
- 方法(54935)
- 数学(44493)
- 数学方法(44058)
- 农(36947)
- 业经(36786)
- 财(33897)
- 中国(33470)
- 地方(31287)
- 农业(26668)
- 务(23440)
- 财务(23395)
- 财务管理(23361)
- 学(23005)
- 制(22887)
- 贸(22453)
- 贸易(22440)
- 技术(22439)
- 企业财务(22209)
- 易(21739)
- 和(20378)
- 理论(20030)
- 环境(18843)
- 策(18278)
- 划(18226)
- 机构
- 学院(399292)
- 大学(392289)
- 济(177852)
- 经济(174815)
- 管理(157846)
- 理学(135835)
- 研究(135215)
- 理学院(134391)
- 管理学(132432)
- 管理学院(131672)
- 中国(103775)
- 京(82009)
- 科学(80789)
- 财(78353)
- 农(68955)
- 所(67599)
- 财经(62576)
- 中心(61275)
- 研究所(61171)
- 江(60441)
- 业大(58680)
- 经(56866)
- 经济学(54692)
- 农业(53969)
- 北京(51304)
- 范(49112)
- 经济学院(49095)
- 院(48699)
- 师范(48499)
- 州(47402)
- 基金
- 项目(265047)
- 科学(211105)
- 基金(195071)
- 研究(190363)
- 家(170633)
- 国家(169166)
- 科学基金(146799)
- 社会(125852)
- 社会科(119677)
- 社会科学(119652)
- 省(104938)
- 基金项目(103604)
- 自然(94925)
- 自然科(92810)
- 自然科学(92788)
- 自然科学基金(91211)
- 划(86833)
- 教育(85507)
- 资助(79434)
- 编号(73708)
- 发(62019)
- 重点(59650)
- 部(57995)
- 创(57398)
- 成果(56803)
- 创新(53081)
- 国家社会(52838)
- 业(51142)
- 课题(50887)
- 科研(50651)
- 期刊
- 济(203749)
- 经济(203749)
- 研究(115676)
- 中国(74807)
- 管理(63843)
- 农(62933)
- 财(62433)
- 学报(59047)
- 科学(57729)
- 大学(45504)
- 学学(43861)
- 农业(42976)
- 技术(36730)
- 融(36557)
- 金融(36557)
- 业经(34366)
- 经济研究(32991)
- 财经(31855)
- 教育(31509)
- 经(27709)
- 问题(26639)
- 业(24655)
- 技术经济(23177)
- 贸(20189)
- 商业(20096)
- 世界(19580)
- 统计(19395)
- 现代(19009)
- 策(18414)
- 科技(18308)
共检索到59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燕
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前提,而旅游业基于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和产业关联效应能够促使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为了验证这一思路,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显著促进作用;按地区分析表明,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呈现东中西递增的趋势;按产业分析表明,旅游业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结构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增长也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基于此,本文选取2004-2017年西北五省区新旧动能的相关指标与旅游经济增长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的"新旧动能"总体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新旧动能"在不同分位数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常规动能相对于新动能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弱;新动能中,以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与技术进步对旅游经济增长最为明显,市场化进程与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应加快旅游经济增长的常规动能与新动能的有效转化等建议。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旅游经济 新旧动能 面板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文章设计了旅游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地位指数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3个指标,依据1990~2007年张家界有关统计资料,揭示旅游业发展在张家界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带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轨迹及特征。在定量测算张家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揭示了旅游开发从先富区到又能富民的过程。本项研究为张家界市和同类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 增长弹性 结构升级系数 张家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东
文章以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解决国内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为目的,力图找寻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找到发展动力。文章认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旅游产业发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提供新思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通过创新新模式、运用新技术、产业融合和打造品牌来促进发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旅游产业发展 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通过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iews软件,对旅游业总收入与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青海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旅游业进入了新常态,也有了新的特征和表现:旅游资源呈现"山多峰少"现象、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平衡、产品档次不高、优质创新型旅游产品较少、旅游市场结构不尽合理。过去的传统发展思路以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山东省为例,主要针对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可行性,提出转变传统的景区旅游模式为全域旅游新模式、通过产业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出优质旅游新产品、通过跨界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等措施,为山东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质量提升。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旅游 质量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哲 王明姬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置换,新旧动能交替更迭,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动能释放不充分、置换不彻底、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须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置换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应挖掘内需动能潜力,重塑外需动能引擎,全面优化生产结构,保障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创新等政策工具,释放新动能发展活力。
关键词:
新动能 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宋建 张玉昌 郑玉 姜青克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增长动能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从需求侧、供给侧及结构转换视角,探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构建了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同源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指数。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论述,揭示了现阶段"新动能"的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至2015年历史低谷时,经济增长动能指数在累积中已出现回升,但仍处于原有前沿下规模效率增长阶段;(2)"新动能"指数已于2013年超越"常规动能"指数;(3)供给侧动能2008年前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增长明显不足的需求动能与2011年进入停滞的结构转换动能,限制了供给侧动能的作用,并导致部分就业"迷失";(4)开放型发展动能在持续上升,对TFP增长率下降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但是出口产品空间上创新与升级动能由升转降;(5)创新动能、直接融资动能和金融发展效率动能处于低水平,有金融资源禀赋优势的上市公司增长动能趋缓;(6)持续上升的增长动能已转到要素、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动能上。顺应资源再配置动能变化趋势和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激发居民消费升级、要素替代与企业创新的动能,深化开放型动能,面向出口产品空间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领域的开放、技术及知识创新与扩散,应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政策重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近一段时期,国家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出现了积极转换,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未来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统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新旧动能转换,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鲁欣 周成 夏骕鹔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为研究目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利用山西省地级市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用2001—2020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同时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短期内不宜将旅游业作为替代性支柱产业,但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良好的空间格局,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提供条件。
关键词:
旅游业 资源型地区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智慧 李佳宾
[目的]海南当前处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此形势下,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海南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利于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运用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以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为基础,探讨了海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结果]从时间维度来看,海南省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从空间维度来看,海南省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并不突出;从市(县)域维度来看,海南省各市(县)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拉动效应持续增长,中部地区增长势头迅猛,北部地区增长缓慢。[结论]不断完善海南旅游基础设施与管理体系;要不断细分和规范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复购率,完善营销及咨询服务体系;注意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省内要因地制宜,挖掘各地旅游业发展特色,推动各市(县)均衡发展,以进一步加强海南省旅游支柱产业的作用,并快速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菊颖 王宗鹏
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得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对实际GDP增长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结合中部六省实际GDP自发增长率比值,找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部六省 旅游业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