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8)
2023(10882)
2022(8914)
2021(8106)
2020(6875)
2019(15592)
2018(15192)
2017(29877)
2016(15987)
2015(17672)
2014(17501)
2013(17264)
2012(15347)
2011(13525)
2010(14003)
2009(13250)
2008(13163)
2007(11911)
2006(10526)
2005(9579)
作者
(44720)
(37435)
(37314)
(35161)
(23964)
(17856)
(16885)
(14471)
(13879)
(13443)
(12796)
(12645)
(12196)
(11963)
(11407)
(11316)
(11266)
(10873)
(10869)
(10839)
(9225)
(9070)
(9049)
(8747)
(8409)
(8289)
(8258)
(8214)
(7399)
(7312)
学科
(79862)
经济(79789)
(75218)
(69186)
企业(69186)
管理(60547)
方法(37457)
数学(28590)
数学方法(28068)
业经(26926)
(24249)
(23342)
农业(18005)
(17437)
财务(17406)
财务管理(17389)
技术(16845)
地方(16451)
企业财务(16347)
(16345)
贸易(16338)
(15953)
理论(15770)
中国(15686)
(13837)
(13440)
(12991)
(12715)
(12005)
经营(10956)
机构
学院(235843)
大学(225939)
(99626)
管理(98680)
经济(97859)
理学(85275)
理学院(84440)
管理学(82988)
管理学院(82549)
研究(68838)
中国(55593)
(46585)
(44908)
科学(41750)
(36333)
(36280)
财经(36058)
(33567)
(32670)
业大(32169)
中心(31993)
研究所(30174)
经济学(29640)
(28932)
北京(28784)
农业(28439)
(28184)
师范(27938)
商学(27935)
商学院(27665)
基金
项目(155433)
科学(125795)
基金(114576)
研究(114435)
(98218)
国家(97370)
科学基金(87057)
社会(75431)
社会科(71866)
社会科学(71850)
(63715)
基金项目(60706)
自然(56308)
自然科(55095)
自然科学(55085)
自然科学基金(54145)
教育(51953)
(50783)
资助(47537)
编号(45504)
(35486)
(34875)
(34861)
重点(34501)
成果(33503)
(33435)
创新(32269)
国家社会(31376)
课题(30897)
人文(29731)
期刊
(112385)
经济(112385)
研究(63033)
中国(40629)
管理(40594)
(37053)
(34201)
科学(30538)
学报(28124)
农业(24177)
技术(24154)
大学(22550)
业经(21891)
学学(21606)
教育(19178)
(18445)
金融(18445)
财经(17445)
经济研究(17380)
(15380)
(15135)
技术经济(14897)
问题(14760)
统计(13532)
(13173)
商业(12731)
(12621)
(11747)
现代(11624)
财会(11373)
共检索到34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山  王铮  
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除了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和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外,还与它们之间的类型差异和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本文即是对上述溢出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借鉴经典知识溢出公式而构建了一个测度旅游业区域溢出的机理模型S(ji)=δje-1δ(jl)Gi(jl)2+δ(jk)G(ijk)-βrij,并在进一步的变量定义和参数估计后,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此外,本文还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三角洲"15+n"旅游城市之间的溢出情况进行计算,在验证模型可信度的同时也分析了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晓莉  李山  
在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城市)之间的旅游溢出效应广泛存在,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在力量。基于供给-需求对旅游溢出的划分中,源于多目的地旅行的旅游需求溢出受到了更多的学术关注,并形成了包括缺口模型在内的4种不同的定量测度思路。文章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将催生多目的地旅行的原因总结为满足多样性偏好、满足高等级偏好和降低单位成本等"三假设";将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的影响因素提炼为"六因子",即两地间的旅游类型差异、旅游等级差异、空间距离等3个缺口因子,以及溢出接收方的旅游吸引力与旅游承接力、溢出产生方的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究区域协同视角下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溢出效应。首先进行模型构建,进而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文章基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以市场范围假说和市场竞争为理论基础,从需求角度分析有效市场规模影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机理,以解释国内旅游业省际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我国大陆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效市场规模显著影响了国内旅游业发展,一省有效市场规模越大,其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越高。同时,有效市场规模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溢出的程度与省域间的通达度正相关。因此,各省区可通过扩大本省有效市场规模、改善与其他省区的通达度以促进其国内旅游业发展,缩小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德  戴克清  王磊  
本文通过构建旅游业轴-面评价模型,对区域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以安徽省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合区域特征对皖西地区旅游资源品质、旅游业包括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的结构及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定位。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皖西地区旅游业在全省所处位置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虽然旅游产业发育程度不高,但因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提升较快,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进行培育,并给出加快发展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运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11年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研究收获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在DEA评价指标的筛选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使指标筛选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二是研究结论: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分析,规模效率是影响区域旅游业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是次要因素;我国旅游业发展效率呈现"椭圆形"聚类态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4大地区的旅游业平均效率表现为倒"N"型空间分布特征;除了上海、宁夏、湖南、甘肃、北京、浙江和福建等7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效率达到了DE...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宋广蕊  
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前后的我国各省级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能够甄别出传统DEA模型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高估或低估的偏误;调整后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各省级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度较大;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中西部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提高的瓶颈,各区域平均的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接近或处于我国旅游业技术效率的前沿面;按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各地区旅游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按各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雷平  
利用溢出模型,本文研究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溢出效应、时间滞后效应与相对边际要素生产率差异。结果显示,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直接经济贡献较低,但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溢出弹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但较长的产业链条使旅游业的溢出传递时间滞后明显。因此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增长必须持之以恒,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金金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儒练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省域间差距逐步缩小。(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全局空间集聚程度增强。(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区位交通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