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0)
2023(13724)
2022(11272)
2021(10498)
2020(8903)
2019(20360)
2018(19645)
2017(38059)
2016(20026)
2015(22279)
2014(21607)
2013(21687)
2012(19776)
2011(17523)
2010(17786)
2009(17154)
2008(17493)
2007(15737)
2006(13985)
2005(13187)
作者
(54443)
(45411)
(45358)
(43173)
(29292)
(21556)
(20661)
(17481)
(17205)
(16357)
(15519)
(15455)
(14602)
(14398)
(14195)
(13770)
(13520)
(13306)
(13237)
(12642)
(11088)
(10993)
(10832)
(10509)
(10283)
(10223)
(9905)
(9816)
(9004)
(8871)
学科
(97480)
经济(97382)
(92568)
(81853)
企业(81853)
管理(74851)
方法(47047)
数学(37532)
数学方法(37366)
(33173)
业经(29689)
(29271)
中国(25989)
(23742)
财务(23728)
财务管理(23699)
企业财务(22612)
(21652)
贸易(21638)
(21198)
(21193)
农业(20725)
技术(17377)
(16849)
银行(16842)
(16247)
金融(16245)
(16170)
(15575)
(15224)
机构
学院(296103)
大学(293087)
(141434)
经济(139411)
管理(124930)
理学(106591)
理学院(105700)
管理学(104687)
管理学院(104115)
研究(93657)
中国(82848)
(68973)
(60604)
财经(54889)
(50173)
科学(48242)
(44896)
经济学(44832)
中心(43145)
(42925)
财经大学(41024)
经济学院(40577)
(40217)
研究所(39688)
北京(38877)
商学(36485)
商学院(36155)
业大(34340)
(33968)
经济管理(33572)
基金
项目(185202)
科学(150844)
基金(142717)
研究(138648)
(120885)
国家(119877)
科学基金(106915)
社会(96130)
社会科(91569)
社会科学(91547)
基金项目(74460)
(67367)
自然(66504)
自然科(65103)
自然科学(65090)
自然科学基金(64093)
教育(60638)
资助(59995)
(55638)
编号(53207)
(43375)
国家社会(41644)
成果(41250)
(40918)
重点(39685)
(39233)
(38863)
教育部(38704)
人文(38563)
创新(37477)
期刊
(157026)
经济(157026)
研究(93027)
(57123)
中国(52134)
管理(50687)
(37431)
金融(37431)
(37040)
科学(36687)
学报(32458)
财经(28917)
大学(27000)
经济研究(25973)
学学(25770)
业经(25581)
农业(25507)
(24898)
技术(24750)
问题(20664)
(20460)
国际(18343)
技术经济(17947)
世界(17683)
(16911)
教育(15622)
财会(15072)
统计(14915)
商业(14852)
(14542)
共检索到453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王伟强  
文章以37家旅游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A股股票交易市场作为研究样本,从股票市场和公司两个层面研究了旅游业价值风险、旅游业资产流动性、交易量等对投资转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市场层面还是在公司层面上,旅游业价值链风险均会对投资转移产生双向且显著的影响,而交易量对投资转移行为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就旅游业本身而言,股票市场中该产业价值链上资产的流动性对投资转移行为影响显著,而从公司财务季报数据的检验中却未得出同样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更深层次了解旅游业价值链风险与投资行为活动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满迎  吴琪  吴天都  
一、引言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是两个主要的金融子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两个市场往往受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即一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能够容易且迅速扩散到另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风险波动不仅受过去几期波动程度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另外一个市场波动程度的制约,这种市场之间的扩散传导即为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溢出效应能较好地反映两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过程和相互作用机理,从而为投资者和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借鉴。当一个市场受到风险冲击而发生价格波动时,投资者可以根据溢出效应推测另一个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和幅度,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超  韩菲  
本文采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等14个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所考察的股市和原油市场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总体来讲,2018年至今各经济体股市与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水平明显攀升;分区域来看,美洲股市与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最高。本文的研究对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者及监管机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新民   陈仁全  
基于2005—2021年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采用GED-GJR-GARCH-DCC模型考察行业波动的同步性,并借助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波动风险溢出层次网络,系统性分析风险的跨行业传染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波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特征,极端事件不仅加剧了行业间波动的同步性、非对称性和溢出效应,而且破坏了行业波动关联网络的原有结构。从行业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来看,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类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溢出能力,上游资源类行业和金融类支撑性行业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冲击,具有风险净吸收效应。行业波动溢出层次网络揭示出风险的跨行业传染沿循“风险输出型行业—风险中介型行业—风险吸收型行业”的传导渠道。鉴于此,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行业风险传染机制进行分类监管,平抑行业波动同步性,切断风险传染渠道,提高风险监控和处理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鑫韬  陈徐  黄党波  
笔者基于VAR-DCC-MGARCH模型研究了沪市股票指数与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两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辉  张朝晖  
本文通过对内地两大股票市场综合指数以及香港股票市场综合指数在2000年至2012年之间的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内地股票市场对香港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随着分位数q的不断增大(0.01—0.05)而降低;反之,香港股票市场对内地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随着分位数q的不断增大(0.015—0.05)而升高,但相比前者来说平稳。除此之外,内地A股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比内地B股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内地A股市场受香港股票市场影响也比内地B股市场受香港股票市场影响更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鑫韬  
本文基于VAR-DCC-MGARCH模型分析了沪市基金指数与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三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条件相关系数一直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以及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而且走势呈现相似性,但是统计检验显示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相关性不明显。基金市场对自身和股票市场存在显著波动溢出效应,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和基金市场存在一定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给定期望损失概率下,发现基金指数收益率的VaR波动最为剧烈;股票指数收益率的VaR变动风险与均值的比值是最高的;结合剔除其他市场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洁  雷良海  
为了精确测度多重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本文在多维CoVaR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度量整个尾部预期损失的广义多维CoES方法,并基于分层阿基米德Copula(HAC)给出了广义多维CoES的计算公式。基于HAC–广义多维CoES模型对中国、美国、中国香港股票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与中国香港的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存在显著的叠加效应,失败率检验结果显示广义多维CoES相对于多维CoVaR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广义多维CoES的动态走势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受到美国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的多重风险溢出效应,呈现顺周期性;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基于HAC模型度量广义多维CoES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HAC–广义多维CoES模型为监管者和投资者识别多个金融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的风险溢出叠加效应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应用工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超   张薇  
本文系统研究中国碳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碳市场与股票市场具有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中长期频域尺度下风险溢出水平较高,时域尺度下具有四个明显的波动时段;碳市场与金融地产行业、公用事业行业的风险净成对溢出水平较强,主要消费行业等相对于碳市场的风险净成对溢出效应较强。(2)气候变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国际碳市场波动因素对市场间风险溢出的冲击效应在不同时间段内动态变化。(3)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时期,冲击效应随滞后期延长而动态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钰   苏民  
探究碳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尾部风险的溢出效应和溢出动因,对防范碳市场风险及推进“双碳”目标顺利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2年碳市场和股票市场数据,采用?CoVaR模型测度碳市场和股票市场间尾部风险溢出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碳市场和股票市场间尾部风险溢出动因。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对碳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程度大于碳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程度。从风险溢出动因的检验结果来看,信息不对称性、投资者流动性约束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均会影响碳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其中,信息不对称性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处具有异质性,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果显著高于低分位点处。基于上述结论,分别从监管部门、企业和投资者三个角度为有效防范碳市场风险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明涛  何浔丽  
本文首先应用模型刻划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特征,并以非预期流动性度量流动性风险;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M2的变化对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准M2、M1的变化次之,M0、准M1的变化最小;流动性风险对准M1变化影响最大,对M1、M2变化次之,对准M2和M0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与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很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李政  郝项超  
在全球股市的框架内,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基于多维信息溢出的视角,对1994—2013年间全球17个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市场的联动以及中国股市的国际一体化及其风险传导进行了研究,测度了中国股市信息溢出的方向、水平和动态趋势。研究发现:一方面,无论是样本股市间的总体溢出还是中国股市的方向性溢出,收益率和波动率溢出的动态特征都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后者更多地受到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的国际化在2005年后得到逐步提升,且具有显著的唯一性、阶段性、不对称性和区域性等特征。研究结论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跨国投资者决策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乾  杨景坛  吴治军  
欧洲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以及引发的股票市场波动一直广受关注。论文对此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评级下调对非事件国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有显著为负的溢出效应,而评级上升的这种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表明评级下调和上升的不对称效应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区域经济体内并不成立;经济总量越大的国家发生评级调整时,对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越小;区分子样本后,评级调整的不对称效应在债务危机期间存在,但危机期间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并不比危机之前更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永刚  
通过对Brent原油FOB现货价格与世界上28个国家和地区自有统计数据以来至2009年7月21日的股价指数和收益率的日数据进行因果关系和时变效力检验,发现:国际油价对不同国家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具有差异性;油价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率的作用并不一定对称。整体来看,国际油价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作用效力较低;与股票价格指数除个别市场外不存在均衡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国际油价对于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可能更为明显;溢出效应的大小也许与一定时期内一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关联。但并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国际油价对一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与其股票市场特征有必然联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彬  曾裕峰  
本文以中美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包括总债券、国债和企业债)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多元多分位数CAViAR(即MVMQ-CAViAR)模型研究了中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不同市态下(包括牛市、熊市和震荡)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并使用分位数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市场冲击对不同市场尾部风险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和债券在早期的牛市和熊市中不存在显著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分割的债券市场隔离了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股票和债券的极端风险传导效应在近年来得到加强;而美国股票和债券的互联互通程度相对较高,二者的尾部风险溢出关系随着债券的信用等级不同呈现出明显分化,其中企业债与股票始终保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