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6)
- 2023(14018)
- 2022(12065)
- 2021(11125)
- 2020(9593)
- 2019(21916)
- 2018(21687)
- 2017(42333)
- 2016(22642)
- 2015(25026)
- 2014(24646)
- 2013(24674)
- 2012(22408)
- 2011(19870)
- 2010(19896)
- 2009(18688)
- 2008(18441)
- 2007(16228)
- 2006(14586)
- 2005(12984)
- 学科
- 济(96983)
- 经济(96873)
- 业(89579)
- 企(80853)
- 企业(80853)
- 管理(80009)
- 方法(43969)
- 数学(33754)
- 数学方法(33369)
- 业经(30476)
- 农(29823)
- 财(28821)
- 中国(21863)
- 务(21660)
- 财务(21594)
- 财务管理(21572)
- 农业(21317)
- 企业财务(20433)
- 技术(19314)
- 理论(19048)
- 和(18358)
- 地方(18123)
- 学(18055)
- 划(17698)
- 环境(17660)
- 制(17159)
- 贸(15914)
- 贸易(15904)
- 策(15597)
- 易(15400)
- 机构
- 学院(325226)
- 大学(321975)
- 管理(135853)
- 济(129842)
- 经济(127204)
- 理学(117230)
- 理学院(116029)
- 管理学(114285)
- 管理学院(113686)
- 研究(102837)
- 中国(78572)
- 京(69009)
- 科学(63927)
- 财(59918)
- 农(52401)
- 所(50957)
- 江(48277)
- 财经(48098)
- 业大(47695)
- 研究所(46212)
- 中心(46151)
- 经(43666)
- 北京(43532)
- 范(41499)
- 师范(41163)
- 农业(40986)
- 州(39100)
- 院(37638)
- 经济学(37388)
- 商学(36588)
- 基金
- 项目(219369)
- 科学(173749)
- 研究(162120)
- 基金(160068)
- 家(138147)
- 国家(136926)
- 科学基金(119549)
- 社会(102764)
- 社会科(97427)
- 社会科学(97400)
- 省(86443)
- 基金项目(85813)
- 自然(77966)
- 自然科(76144)
- 自然科学(76127)
- 自然科学基金(74771)
- 教育(72325)
- 划(71023)
- 编号(65937)
- 资助(65512)
- 成果(51771)
- 重点(47970)
- 部(47574)
- 创(47462)
- 发(47074)
- 课题(44070)
- 创新(43543)
- 业(42854)
- 国家社会(41843)
- 科研(41702)
- 期刊
- 济(147362)
- 经济(147362)
- 研究(94040)
- 中国(57988)
- 管理(53243)
- 农(48509)
- 财(47792)
- 学报(47157)
- 科学(45899)
- 大学(36199)
- 学学(34091)
- 农业(34023)
- 教育(31591)
- 技术(29010)
- 业经(26801)
- 融(25101)
- 金融(25101)
- 财经(23264)
- 经济研究(22160)
- 经(19873)
- 业(19637)
- 问题(19129)
- 技术经济(17913)
- 图书(16322)
- 现代(16053)
- 科技(15885)
- 理论(15302)
- 商业(15234)
- 资源(14668)
- 财会(14494)
共检索到475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匡林
在一个旅游目的地范围内,环境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生产因素,是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科学地理清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有关旅游业环境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与环境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突破地域界限;二是提倡科际整合;三是承袭国际旅游学术界既有的研究重点和已经形成的研究领域。通过取弃褒贬,为我国旅游业与环境研究划定了一个起始高度。
关键词:
旅游 环境 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吉林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一个拉动社会生产的巨大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迅速成长的产业,如何分析认知,如何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衡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吉林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一个拉动社会生产的巨大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迅速成长的产业,如何分析认知,如何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衡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伟 冯学钢
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使得其与国民福利的关系成为部分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回顾和总结旅游业与国民福利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找出实证和理论研究的主要视角和推进方法,并探讨下一步研究可能的空白点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问题是本文主要目标。理论研究上,旅游业与国民福利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结论不尽相同,税收、市场扭曲、外来资本、偏好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旅游业扩张是否会提升国民福利。实证研究方面应对上述因素对福利的影响做出确凿的回答。
关键词:
旅游业 国民福利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远好 谢德体 魏朝富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日渐强烈,并成为公众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旅游业的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年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的新成果。旅游业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旅游业影响下旅游地的未来环境变迁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将是未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关键内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雪琼 朱竑
社会性别研究已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旅游研究中的性别话题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对女性的单一研究发展到今天从社会性别视角对男女两性的全面对比,研究内容多样,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国内旅游研究中对性别的关注则多集中于对女性旅游市场、女性旅游者行为、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等几方面,且大多是在统计年鉴分析和文献归纳基础上的简单描述和总结。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旅游中的性别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关注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
生理性别 旅游研究 性别话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欧阳军 屈杰豪 肖玲 张远儿 陈朝隆 陈淳
居民对博彩旅游业在环境和青少年价值观方面的负面效应有着强烈的感知,在国际化和地方形象方面,有强烈的正面认同,在传统文化方面有较强烈的正面感知。在经济方面,相对于就业和增加家庭收入方面较高的正面效应,居民对提高生活成本压力的负面效应感知更为强烈。与5年前的历时性对比发现,居民的感知中变化最大的是环境和社会以及生活成本指标,其次是文化方面的指标,前者出现消极趋势,后者则是积极趋势。结合同期澳门社会现实数据分析,作者认为,5年间居民的博彩旅游的多维效应感知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很可能与赌权开放后博彩旅游业的规模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梅 汪德根
全社会共同承担环境责任是党和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体现出一种职责义务层面的环境责任观。文章以旅游业为例,运用同心圆理论研究环境责任的内在结构和规制体系。首先,解析旅游业环境责任的责任者、责任对象、产生原因和内容体系。旅游业环境责任者包括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企业和政府,他们基于7种可能的原因而承担环境责任;旅游业环境责任对象自内向外分布于人类、动物和无知觉环境3大圈层中,涉及旅游者、旅游社区、中国公众、外国公众、未来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和无知觉环境;旅游业环境责任内容包括不干扰人类和动物圈层对象的消极权利、增进人类和家养动物圈层对象的积极权利、有限度满足人类圈层对象的偏好和不贬损无知觉环境4项,具体涉及11项基本规则和21项具体准则。随后,构建旅游业环境责任的多元规制体系,并明确规制内容、规制相关主体和规制措施。从自我规制和政府规制两大方面,形成德性培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法律规制机制和行政规制机制等具体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我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赚取外汇、招商引资为主,到目前的以扩大内需、安置就业为重,主要都是将旅游作为一项经济事业和重要产业来发展。也就是说,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只是随着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彭丹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孟凯
一、前言评价或检验一个论断是否准确,通常是通过检验或驳斥该论断的理论或事实依据来进行。但由于我不懂普通话,我并不能得到评判中国旅游研究的证据。虽然我读了很多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但这些摘要的翻译技巧还尚不成熟,并没有让我真正增进更多的了解。我曾和许多经验丰富且胸怀大志的中国研究者一起工作过,并阅读了许多在中国旅游学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