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1)
2023(15257)
2022(12632)
2021(11672)
2020(9465)
2019(21716)
2018(21253)
2017(40287)
2016(21553)
2015(24151)
2014(23929)
2013(24004)
2012(22538)
2011(20369)
2010(20609)
2009(19135)
2008(19144)
2007(16914)
2006(15436)
2005(14338)
作者
(61755)
(51596)
(51511)
(48511)
(33129)
(24924)
(23318)
(19992)
(19769)
(18535)
(17713)
(17468)
(16616)
(16567)
(15945)
(15715)
(15215)
(14991)
(14987)
(14825)
(13012)
(12613)
(12401)
(11918)
(11519)
(11509)
(11493)
(11482)
(10364)
(10305)
学科
(107025)
经济(106910)
(82488)
(72357)
企业(72357)
管理(71887)
方法(39812)
中国(32771)
(31823)
业经(31531)
数学(30453)
数学方法(30201)
(27184)
地方(26521)
农业(22736)
(19375)
贸易(19354)
技术(19256)
(19251)
(18765)
(18676)
财务(18650)
财务管理(18625)
(17995)
企业财务(17553)
理论(16881)
环境(16795)
(16279)
(16258)
(16014)
机构
学院(314760)
大学(309943)
(139048)
经济(136417)
管理(123132)
研究(112029)
理学(104127)
理学院(102924)
管理学(101747)
管理学院(101103)
中国(88741)
(68055)
科学(64873)
(62686)
(55872)
(50657)
研究所(50099)
中心(50003)
财经(49056)
(48989)
(44485)
北京(43836)
(42243)
经济学(42139)
师范(41917)
业大(41833)
(40851)
农业(39209)
(39189)
经济学院(37839)
基金
项目(202268)
科学(161773)
研究(151931)
基金(147630)
(127377)
国家(126221)
科学基金(109605)
社会(100188)
社会科(95045)
社会科学(95021)
(79160)
基金项目(78209)
自然(67886)
教育(67030)
自然科(66308)
自然科学(66292)
(65705)
自然科学基金(65137)
资助(59903)
编号(59894)
(49354)
成果(47374)
重点(45254)
(44852)
(44484)
课题(42194)
国家社会(41996)
创新(40889)
发展(40654)
(40460)
期刊
(165820)
经济(165820)
研究(99772)
中国(66923)
管理(50153)
(49569)
(47554)
科学(43753)
学报(39980)
农业(33026)
大学(31324)
(31058)
金融(31058)
教育(30548)
学学(29315)
技术(29043)
业经(28403)
经济研究(25867)
财经(24530)
问题(23060)
(21466)
(20661)
(18465)
技术经济(18164)
世界(17549)
国际(16542)
资源(16202)
现代(16156)
商业(14654)
(14558)
共检索到495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新越  芦雪静  朱文亮  
以我国35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0、2013、201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不同区域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旅游内核因子、旅游交通因子、转型升级因子及经济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子;②从旅游业影响因子静态指数看,东部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普遍优于中西部旅游城市,旅游内核因子、旅游交通因子、经济支撑因子发展水平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特征,转型升级因子指数则与之相反;③从旅游业影响因子时空演变特征来看,各因子指数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特征,东部旅游城市驱动因子由旅游内核因子向旅游交通因子转变,中部旅游城市驱动因子由转型升级因子向旅游交通因子转变,转型升级因子始终是驱动西部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子。最后,就不同类型旅游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渊   于凡  
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是评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对耦合协调水平的定量测度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文旅融合现状,而且对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构建了包含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对2009—2019年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50个重点旅游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二,大多数城市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呈现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地区均衡发展。第三,2009—2019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协调等级较低,但是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渊   于凡  
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是评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对耦合协调水平的定量测度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文旅融合现状,而且对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构建了包含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对2009—2019年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50个重点旅游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二,大多数城市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呈现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地区均衡发展。第三,2009—2019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协调等级较低,但是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春梅  赵宝福  
追求更高的效率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选取2010年50个著名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业效率值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从0.661下降到0.559,规模效率值从0.865下降到0.634,纯技术效率值从0.761上升到0.872,42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效率值下降,33个城市的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值上升。从调整的数据可以看出,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最强,纯技术效率相对较弱。最后针对旅游业效率值分析,提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建军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应武  郑雪梅  
以过境免签为代表的签证便利化政策是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制度创新尝试,其效应评估有助于后续制度完善和拓展,但现有文献忽略了其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57个主要旅游城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有促进效应,政策效果的主要传导渠道是成本效应而非光环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于旅游资源、服务接待能力、地区经济活力、目的地品牌和货物贸易水平等基础性或配套性条件不足的城市尤为重要。文章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签证制度体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华  戴宏  
后开发旅游城市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开发市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业的城市。基于区域旅游空间判别视角,选取了20个指标构成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的二维矩阵模型,对后开发旅游城市在区域旅游空间范围的层级和级别进行了判断,揭示了后开发旅游城市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西安、宝鸡、延安、铜川等旅游城市对外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的指标分值与评分等级,并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了后开发旅游城市面临的空间屏蔽与竞争、市场培育及旅游成长性等问题。提出了后开发旅游城市应采取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相应对策,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本文通过明晰休闲与旅游的关系 ,着重探讨了旅游城市经济产业中休闲服务部门的概念与内涵 ,并从时空角度追索了休闲活动的演化进程 ,分析了休闲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探讨了我国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初步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康启智  
从对中、小旅游城市的饭店现状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并从组建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建立饭店核心竞争力、形成饭店集团化这三点来谈未来中、小旅游城市饭店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诗图  
宜昌———国际旅游城市发展之认识与构想□曹诗图一、宜昌市建成国际旅游城的科学依据早在1992年10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把三峡地区建成“东方瑞士”的意见,认为三峡地区与瑞士的地理条件很相似,瑞士是以旅游起家的,三峡地区的建设也可以由旅游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俊虎  安忠和  
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提出,“把承德市建成东方日内瓦”,这就把承德市列在了未来国际、国内会议旅游城市之行列。近几年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承德,会议旅游的发展日趋迅猛。到1990年,来承的会议旅游人数已占旅游总人数的25%,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住宿、交通、门票、购物等)已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5%左右。由此可见,借助旅游发展承德经济,会议旅游会起到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促使承德朝着会议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现特提出如下一些基本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晞  
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工具,以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五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对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旅游产业的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品位导向,城市化经济效应不强;而国内旅游目的地则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和区位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