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
 - 2023(1698)
 - 2022(1503)
 - 2021(1417)
 - 2020(1119)
 - 2019(2451)
 - 2018(2156)
 - 2017(4237)
 - 2016(2248)
 - 2015(2194)
 - 2014(2138)
 - 2013(2052)
 - 2012(1759)
 - 2011(1682)
 - 2010(1670)
 - 2009(1623)
 - 2008(1466)
 - 2007(1283)
 - 2006(1299)
 - 2005(1001)
 
- 学科
 - 济(9973)
 - 经济(9973)
 - 方法(4285)
 - 地方(3670)
 - 管理(2901)
 - 数学(2614)
 - 数学方法(2586)
 - 农(2522)
 - 业经(2463)
 - 理论(2249)
 - 业(2238)
 - 农业(2227)
 - 环境(2000)
 - 学(1906)
 - 中国(1869)
 - 经济理论(1858)
 - 旅(1845)
 - 游(1753)
 - 旅游(1729)
 - 发(1632)
 - 农业经济(1545)
 - 地方经济(1440)
 - 城市(1302)
 - 资源(1257)
 - 产业(1173)
 - 发展(1140)
 - 生态(1140)
 - 展(1139)
 - 企(1093)
 - 企业(1093)
 
- 机构
 - 学院(33300)
 - 大学(31251)
 - 管理(11479)
 - 研究(11279)
 - 游(10074)
 - 旅(10035)
 - 旅游(9914)
 - 理学(9867)
 - 理学院(9607)
 - 济(9368)
 - 管理学(9332)
 - 管理学院(9260)
 - 经济(9011)
 - 科学(8766)
 - 范(8192)
 - 师范(8137)
 - 中国(7298)
 - 京(7042)
 - 师范大学(6901)
 - 所(5124)
 - 江(5045)
 - 中心(4954)
 - 研究所(4804)
 - 院(4484)
 - 旅游学(4459)
 - 游学(4459)
 - 州(4447)
 - 环境(4400)
 - 北京(4363)
 - 财(4327)
 
共检索到42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关键词:
                                
                                    
                                    
                                        实体要素  他者  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张若阳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为获得精神愉悦、享受生活、追求经历等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引发的穿越他人生活空间的过程;发展旅游业则是为获得经济收益、促进地区进步等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利益的驱使而引发了旅游者、社区居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具有能动作用的旅游相关者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实际是利益与道德(或责任)的博弈问题。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建立基于利益均衡原则的旅游立德机制,以保障各个旅游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一聪  张兴国  
                                    
                                
                            
                            当下世界经济快速分裂与整合,影响文化格局日新月异,通过时空背景的叙述对于文化遗产类型提出了"城市空间遗产"的概念,并从新定义了城市空间遗产的文化类属与意义。通过实例解析深化与清晰了概念,试图提出从时空格局的演变中找寻城市空间遗产的存在价值,并从当下社会现象透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建立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保护模式,从而达到城市空间遗产从"概念—实体"的多维度保护与展示。
                            关键词:
                                
                                    
                                    
                                        城市  空间  遗产  价值认定  问题  活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晖教授在《从三个视角观职教热点》学术报告中提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方法比知识重要、思路比结论重要、问题比答案重要、体验比接受重要。职业教育研究者首先要拓宽思想,从更多的视角观察思考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她认为,当前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大连第47中学于静:优胜劣汰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但对于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群体来说,量化不应该也不可能过细。以人为本同样体现在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更何况每校都应该有2%的比例吗?杭州商贸职业高级中学王黎明:学校健全了制度,就必须按制度办事。李老师的量化分低,则他不能聘用,这是一种规则意识。学校管理中要慎用末位淘汰制。在定性与定量中,我认为定量比较科学,且操作公开、公平、易受监督。而定性评价有一定的个人好恶及不公平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大平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大平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