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1)
- 2023(15405)
- 2022(13020)
- 2021(11706)
- 2020(9934)
- 2019(22805)
- 2018(22195)
- 2017(42985)
- 2016(22714)
- 2015(25628)
- 2014(25787)
- 2013(25804)
- 2012(24564)
- 2011(22324)
- 2010(22871)
- 2009(21730)
- 2008(20996)
- 2007(19208)
- 2006(16907)
- 2005(15486)
- 学科
- 济(107646)
- 经济(107556)
- 业(70364)
- 管理(66869)
- 企(57963)
- 企业(57963)
- 方法(45307)
- 数学(38120)
- 数学方法(37866)
- 中国(34575)
- 地方(29320)
- 农(29033)
- 融(28582)
- 金融(28579)
- 银(26999)
- 银行(26972)
- 行(26101)
- 业经(25809)
- 财(25552)
- 技术(21644)
- 制(21370)
- 农业(20127)
- 贸(18973)
- 贸易(18955)
- 易(18281)
- 学(18019)
- 理论(17301)
- 务(16325)
- 财务(16289)
- 财务管理(16246)
- 机构
- 学院(334761)
- 大学(331275)
- 济(143389)
- 经济(140409)
- 管理(128939)
- 研究(113491)
- 理学(110004)
- 理学院(108761)
- 管理学(107234)
- 管理学院(106568)
- 中国(91363)
- 京(69705)
- 财(66688)
- 科学(66431)
- 所(56694)
- 中心(54063)
- 农(53313)
- 财经(52525)
- 江(52464)
- 研究所(50900)
- 经(47470)
- 范(45348)
- 业大(45213)
- 师范(44916)
- 经济学(44568)
- 北京(44560)
- 州(42660)
- 农业(41466)
- 院(40428)
- 经济学院(40369)
- 基金
- 项目(214436)
- 科学(170258)
- 研究(161082)
- 基金(154267)
- 家(132349)
- 国家(131138)
- 科学基金(113430)
- 社会(103956)
- 社会科(98851)
- 社会科学(98827)
- 省(86779)
- 基金项目(82018)
- 教育(73948)
- 划(71277)
- 自然(70224)
- 自然科(68603)
- 自然科学(68587)
- 自然科学基金(67441)
- 编号(65315)
- 资助(62969)
- 成果(53179)
- 发(52135)
- 创(49357)
- 重点(48422)
- 部(47461)
- 课题(46231)
- 创新(45382)
- 发展(42682)
- 国家社会(42639)
- 展(41985)
- 期刊
- 济(163262)
- 经济(163262)
- 研究(101813)
- 中国(70878)
- 财(51011)
- 农(49285)
- 管理(48585)
- 学报(45874)
- 融(45414)
- 金融(45414)
- 科学(45078)
- 教育(38167)
- 大学(35347)
- 学学(33098)
- 农业(32700)
- 技术(29864)
- 业经(28241)
- 财经(26563)
- 经济研究(25832)
- 经(22960)
- 问题(21709)
- 技术经济(18365)
- 业(18186)
- 贸(17162)
- 商业(16981)
- 科技(16337)
- 理论(15511)
- 统计(15435)
- 策(15318)
- 图书(14936)
共检索到51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皓 张玉蓉
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借鉴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从供给推动力、需求拉动力、环境引导力和融合发展成功程度四方面来构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及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255家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展开问卷调查。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别从需求拉动力、供给推动力和环境引导力三个维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以降低数据维度,进而构建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括社会与政府支持、建立产业对接机制、行业组织参与在内的环境引导力是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因。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业 文化创意产业 因子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静
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融合SOM网络的产业融合演化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权值,并根据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将SOM网络定量地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这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即使处于较高水平,新产生的融合障碍影响因素过大,同样会使产业融合水平重新回到融合准备阶段。
关键词:
SOM网络 文化创意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志勇 王伟年
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创意产业结合,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释产业发展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意产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两者在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3个方面可以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并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旅游产业 创意旅游 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柳
随着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逐渐面临经营单一困境,亟待突破完善。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如果能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对二者的双向进步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继而分析了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探索出了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发展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柳
随着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逐渐面临经营单一困境,亟待突破完善。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如果能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对二者的双向进步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继而分析了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探索出了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发展 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华 于静
经济新常态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这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认识和新思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对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剖析与述评,分析其国内发展的现状,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探寻中国目前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建男 廖军凯 廖合群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两者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有红色文化创意园、红色影视、实景演出、红色展览宣讲、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和现代媒体传播等。
关键词:
红色旅游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惠玲 江雨
[目的]通过对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类型、面临困境、融合路径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思路,从而为旅游服务业的创新性升级提供战略思想。[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从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式入手,以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结果](1)从游客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年轻游客占很大比例,29岁以下占68.2%,以大学生为主,且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的比重略大一些,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比老年人外出旅游几率大,精力充沛,且女性游客对于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以及农业观光旅游更感兴趣;(2)从游客的收入及从事的职业分析得出,游客的收入以及所从事的职业也会影响游客的出游偏好。[结论]常规的仅仅以景区欣赏为主流的形式和当代人们的需求脱节,在此形势下,强化旅游的形式多样性,趣味性尤其重要。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创新意识,通过结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等,才能推动我国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惠玲 江雨
[目的]通过对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类型、面临困境、融合路径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思路,从而为旅游服务业的创新性升级提供战略思想。[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从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式入手,以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结果](1)从游客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年轻游客占很大比例,29岁以下占68.2%,以大学生为主,且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的比重略大一些,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比老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崴
旅游产业,是一个被誉为和平产业的新型综合性产业,一个不分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可以利益共享的产业,一个不受民族及地域限制广受青睐的无国界产业,当其与文化产业达成完美融合之时,一定会成为一个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文化修养与精神享受的幸福产业。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多元文化 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波 陈静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得到稳步落实的背景下,科学引导休闲创意旅游业的有序发展,能够进一步释放农村经济的巨大潜力与活力,充分带动农业与关联产业的提档升级。受制于创新性不足、运作模式单一、经营机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乡村休闲创意旅游业并未与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紧密、高效的对接与互动。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休闲创意旅游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旅游生态链,突出观光旅游的文化品味、提升消费者的人文体验,从而为农村经济的转型优化开辟全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陈瑾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互补性。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索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西省2010-2012年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与融合的基本情况,发现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都在稳步提高,但两者协调发展度得分比较低,属于初步协调,这说明江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最后从制定融合发展规划、推进机制创新、实施空间合理布局、利用先进技术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改善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业 融合发展 江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