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7)
- 2023(7523)
- 2022(6117)
- 2021(5902)
- 2020(4850)
- 2019(10786)
- 2018(10674)
- 2017(19877)
- 2016(11064)
- 2015(12220)
- 2014(12805)
- 2013(12168)
- 2012(11164)
- 2011(10229)
- 2010(10466)
- 2009(9659)
- 2008(10085)
- 2007(9439)
- 2006(8412)
- 2005(7568)
- 学科
- 济(43231)
- 经济(43073)
- 管理(28738)
- 业(28044)
- 企(24576)
- 企业(24576)
- 方法(18546)
- 学(15016)
- 理论(14754)
- 业经(12706)
- 农(12681)
- 中国(12414)
- 数学(11737)
- 财(11639)
- 数学方法(11546)
- 和(9443)
- 制(8850)
- 农业(8729)
- 教育(8260)
- 地方(7578)
- 务(7556)
- 财务(7537)
- 财务管理(7510)
- 企业财务(7189)
- 银(6914)
- 银行(6899)
- 经济理论(6873)
- 行(6572)
- 融(6334)
- 金融(6332)
- 机构
- 学院(162857)
- 大学(162015)
- 济(57404)
- 管理(56765)
- 经济(55824)
- 研究(53755)
- 理学(47562)
- 理学院(46887)
- 管理学(45897)
- 管理学院(45547)
- 中国(39732)
- 科学(34749)
- 京(34628)
- 财(31106)
- 所(27416)
- 江(26582)
- 范(26356)
- 师范(26091)
- 农(25038)
- 研究所(24580)
- 财经(24343)
- 中心(24004)
- 北京(21907)
- 经(21830)
- 州(21729)
- 业大(21327)
- 师范大学(20944)
- 农业(19351)
- 院(19109)
- 技术(18289)
- 基金
- 项目(99782)
- 科学(77822)
- 研究(74853)
- 基金(70479)
- 家(61171)
- 国家(60555)
- 科学基金(51382)
- 社会(48046)
- 社会科(44184)
- 社会科学(44167)
- 省(40215)
- 基金项目(36980)
- 教育(36116)
- 划(33115)
- 自然(32069)
- 编号(31473)
- 自然科(31271)
- 自然科学(31262)
- 自然科学基金(30760)
- 资助(29326)
- 成果(27091)
- 重点(22819)
- 课题(22633)
- 部(21537)
- 发(21287)
- 性(20992)
- 创(20105)
- 大学(19140)
- 项目编号(19104)
- 国家社会(18977)
共检索到24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采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旅游、现代性与怀旧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关系。文章认为:"旅游不仅是对现代性好恶交织的表现",其在本质、结构与功能上与怀旧也具有相似性,是现代性场域中的一种怀旧形式。进而借鉴社会人类学中"文本"(text)与"语境"(context)的研究范式,从旅游景观中的"互视结构"着手,尝试探讨旅游(文本)与社会结构(语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现代旅游的诸多形式表现为极富怀旧色彩的社会行动,而旅游的怀旧特质是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景观的嬗变过程构成了理解旅游、现
关键词:
旅游 怀旧 现代性 旅游景观 社会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肖洪根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旅游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志远 游姣
当前,怀旧旅游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四川安仁古镇为研究地,以58篇游记为研究文本,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讨论怀旧、现代性和古镇旅游场的关系,并剖析古镇旅游场中触发旅游者怀旧情感形成的媒介是什么,以及旅游者获得怎样的体验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性是造成现代怀旧的重要因素,传统古镇给现代的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可资回忆、思恋怀想的诗意栖居地;古镇中的场景、人物、物件和事件所构建的个人怀旧源和集体怀旧源能够触发旅游者的回忆,从而引发其怀旧旅游体验;对于怀旧旅游者而言,他们不仅在古镇里能够暂时性地获得日常生活逆转的、具有补偿性质的反结构式体验,还能感受到反思性的体验、精神层面上的"重返家园"体验以及身份认同建构的体验。
关键词:
怀旧旅游 现代性 旅游体验 身份认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熊剑峰 王峰 明庆忠
怀旧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怀旧旅游的终极动机在于对传统文化及人本主义"家园"的追寻;怀旧旅游的本质,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主体的自我认同,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对"家园"的追寻,在哲学维度上则是对主体生命线条的完善。
关键词:
怀旧旅游 内涵 本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秀菊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20世纪 30年代以来 ,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 ,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 ,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 ,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 4个阶段 ,即 (1)早期的起源阶段 (“二战”以前 ) ;(2 )过渡时期 (“二战”后至 2 0世纪 6 0年代 ) ;(3)形成和发展时期 (2 0世纪 70~ 80年代 ) ;(4 )系统经验研究时期 (2 0世纪90年代至今 )。认为 ,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 ,但随着旅游社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 进展 学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杨劲松
<正>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论域。我国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有蔚然之势、且渐成“显学”之虞。其中的部分研究已进入国际视野,并获得国际关注与影响。限于篇幅,笔者仅从理论角度概括国内学者(兼及少量海外华人学者)在参与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形成的理论突破,借以管窥其中的中国贡献。挂一漏万和主观臆断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出境旅游者的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法,分析出境旅游对旅游者、旅游输出国和旅游目的地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即其文化价值,得出文化因素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出境旅游过程加强了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明之间的对话,出境旅游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等结论。由此提出,需要将出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应用于旅游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实践中。
关键词:
出境旅游 文化价值 文化认同 文化资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关巧玉
随着新技术迭代速度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怀旧文化逐渐盛行,旅游中的怀旧现象也日益凸显。通过中国知网及Google Scholar的搜索和整理,发现关于旅游研究中的怀旧问题讨论仍较为匮乏。学术研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实践的发展。为了弥补旅游学术研究在怀旧领域重视不足的问题,该文对旅游怀旧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可以大致划分为旅游怀旧的内在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3个模块。其中,旅游怀旧的内在结构研究包括旅游怀旧的概念界定、分类标准、测量方式
关键词:
怀旧 旅游 现代性 综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璟 李梦姣 吴必虎
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怀旧旅游热潮背景下,以知青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揭示出知青怀旧旅游的基本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得到怀旧情感、地方依恋和活动偏好3个变量的构成因素,探讨了知青的怀旧情感、地方依恋、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知青在下乡地的怀旧旅游具有组团特征明显、重游率高、住宿方式较为特殊且与当地居民联系紧密等特征。知青对下乡地的怀旧情感显著且正向影响地方依恋、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而地方依恋对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仅有微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璟 李梦姣 吴必虎
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怀旧旅游热潮背景下,以知青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揭示出知青怀旧旅游的基本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得到怀旧情感、地方依恋和活动偏好3个变量的构成因素,探讨了知青的怀旧情感、地方依恋、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知青在下乡地的怀旧旅游具有组团特征明显、重游率高、住宿方式较为特殊且与当地居民联系紧密等特征。知青对下乡地的怀旧情感显著且正向影响地方依恋、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而地方依恋对活动偏好和旅游意愿仅有微弱的正向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仓理新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从社会学角度,观察旅游文化现象,介绍了旅游社会学形成的渊源和研究的问题,探讨了旅游行为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社会成员的收入和闲暇时间,使多数社会成员把旅游消费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也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社会结构,引起社会变迁。
关键词:
旅游消费 符号互动 社会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奎
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旅游和文化有效融合的最佳途径,按照旅游者在"旅游体验模式"产生的感觉差异将旅游者确立为物种类型,由此对应产生五种旅游产品模式。但是这五种理论模式并不能与实际相契合,因此在现实中,应当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从旅游者体验需求的角度出发,从而探寻文化与旅游耦合的最佳产品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