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8)
- 2023(2382)
- 2022(2077)
- 2021(1985)
- 2020(1751)
- 2019(4124)
- 2018(3836)
- 2017(7230)
- 2016(3733)
- 2015(3900)
- 2014(3781)
- 2013(3779)
- 2012(3426)
- 2011(3342)
- 2010(3389)
- 2009(3314)
- 2008(3261)
- 2007(2971)
- 2006(2901)
- 2005(2634)
- 学科
- 济(15910)
- 经济(15901)
- 管理(6980)
- 方法(5975)
- 业(5742)
- 企(4627)
- 企业(4627)
- 学(4444)
- 理论(4168)
- 农(3824)
- 数学(3651)
- 数学方法(3558)
- 地方(3469)
- 业经(3464)
- 中国(3358)
- 关系(3240)
- 农业(2932)
- 经济关系(2556)
- 对外(2461)
- 经济理论(2343)
- 外经(2321)
- 对外经济(2311)
- 贸(2218)
- 贸易(2216)
- 易(2115)
- 教育(2111)
- 财(2087)
- 策(1868)
- 和(1853)
- 旅(1850)
- 机构
- 学院(54078)
- 大学(53426)
- 研究(21107)
- 管理(18139)
- 济(17367)
- 经济(16913)
- 理学(15374)
- 中国(15001)
- 理学院(15001)
- 科学(14806)
- 管理学(14448)
- 管理学院(14314)
- 京(12269)
- 所(11220)
- 范(10599)
- 师范(10494)
- 研究所(10320)
- 游(9781)
- 旅(9741)
- 农(9701)
- 旅游(9614)
- 江(9096)
- 财(8790)
- 中心(8708)
- 师范大学(8660)
- 北京(8223)
- 院(8002)
- 业大(7847)
- 州(7532)
- 农业(7421)
共检索到84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传东
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
关键词:
旅游 进化心理学 适应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吴必虎对是否存在旅游科学、什么是旅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90年代以来引起较多注意。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时,试图取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群慧
文章从旅游心理学的感知觉、情绪情感等理论角度,阐述民族村寨体验产品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在理论层面上探索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心理学理论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体验产品设计的范式。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心理学阐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建 王剑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我们通常会注意到这一情况: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个体一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但当外界情境、条件突然改变,使人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身体反应,继而可能引发身体机能的失调,这时人会充分感觉到自我身体的存在。对于这一现象,莱德提出了病显(dys-appearance)概念,用以指称身体复显为人们体验的主题焦点和感觉焦点,但却是以病态的或偏离的形式~([1])。旅游活动伴随着从日常世界到旅游世界的转变,蕴含着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迎军 邹旸
管理工具日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受这种现象的启示,本文从进化论视角讨论了管理协同进化体的构成和管理工具进化的动因,并得出管理学科属性更接近于技术学科的结论。这种思考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学科领域教学、科研活动的意义。
关键词:
管理工具 管理协同进化体 多样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嬿嬿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而其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要体现我国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它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旅游心理学及其精品课程特点出发,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设和改革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本涛
旅游心理学应用研究成果丰富,然而其基础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旅游心理学不应是旅游的心理学研究,而应是关于旅游心理现象及其研究的科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局限于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而应指向整个旅游心理现象及旅游心理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特点不但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还体现在研究意义和概念范畴上。逻辑起点选择有误是目前旅游心理学及许多旅游学分支学科定位欠准确、名实不相符、体系无特色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现象 旅游心理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Philip L.Pearce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探索人类的美德,主张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不仅契合社会发展背景,而且迎合民众追求幸福的心理,因此其在学术研究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加。在澳大利亚旅游心理学家菲利普·皮尔斯等(Philip Pearce,et al.)的引荐下,旅游学,一门致力于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幸福指数的学科,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注重条理化归纳,然后对积极心理学与旅游学的融合研究做重点述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旅游学 研究应用 福祉 幸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其价格决定除受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影响外,购房者的心理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在国内讨论的还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购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因素对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最近我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一些典型性事实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购房者 过度自信 心理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陈璇
职业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当前职校生职业精神存在职业价值认知偏差、职业理想目标模糊、职业情感态度消极、职业责任意识淡化、职业行为习惯弱化等问题。职校生职业成长中的"空心人"现象,折射了现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消极误区与症结,职业精神教育的缺位与低效问题亟待改进。培育当代职校生职业精神,职业院校教师要读懂职校生的精神世界,秉承为积极而教的教育理念,引导职校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与价值取向,善于发掘学生职业心理潜能与优势。职业院校更要注重职业心理辅导与健康服务,优化职业心理体验与情感教育,注重职业行为习惯与人格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卫 刘玉新
绩效管理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其目的是促进员工发展、实现组织目标。在发展心理学视野中考察绩效管理的概念、问题及趋势,尤其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探讨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间的关系,无疑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中月 向景
纳税遵从是实现税制设计初衷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研究纳税遵从的论文逐渐增多,其中大多从经济、制度和外部环境等层面进行探讨,并进而提出创新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旻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产生的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在社会群体中发生累积效应,并经企业组织的反馈和政府组织的引导进行强化,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心路径,即提高职业教育对个体需求的反应能力,通过改善个体的学习动机、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来提高学习个体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另一种是周边路径,即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激励企业、政府等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改变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态度与消极行为,增强正向的累积效应、反馈效应和引导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任何一种资产的泡沫都会经历从形成到破裂过程,房地产泡沫也不例外。综观历史上著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一般都经历六个阶段:即无泡沫理性涨价阶段、泡沫的形成阶段、非理性膨胀和恶化阶段、泡沫的颠峰和突然破裂阶段、信心崩溃和价格非理性下跌阶段以及市场平静和价格回归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的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度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然后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房地产泡沫产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测度方法 心理学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