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4)
- 2023(17499)
- 2022(15363)
- 2021(14300)
- 2020(12154)
- 2019(27654)
- 2018(27527)
- 2017(52779)
- 2016(29341)
- 2015(32916)
- 2014(32780)
- 2013(32187)
- 2012(29512)
- 2011(26671)
- 2010(26584)
- 2009(24640)
- 2008(24070)
- 2007(21290)
- 2006(18324)
- 2005(15631)
- 学科
- 济(111038)
- 经济(110913)
- 管理(80675)
- 业(76659)
- 企(62935)
- 企业(62935)
- 方法(54407)
- 数学(46900)
- 数学方法(46391)
- 农(31163)
- 财(28829)
- 中国(28259)
- 学(26212)
- 业经(24727)
- 贸(22098)
- 贸易(22091)
- 地方(22067)
- 易(21445)
- 农业(20838)
- 理论(20285)
- 制(19348)
- 务(18714)
- 财务(18638)
- 财务管理(18598)
- 环境(17928)
- 和(17892)
- 企业财务(17539)
- 技术(17309)
- 银(16147)
- 银行(16060)
- 机构
- 学院(415968)
- 大学(414634)
- 管理(160073)
- 济(157113)
- 经济(153530)
- 理学(139651)
- 理学院(138011)
- 研究(137309)
- 管理学(135358)
- 管理学院(134634)
- 中国(99033)
- 科学(91237)
- 京(87404)
- 农(77280)
- 所(70696)
- 财(70411)
- 业大(69051)
- 研究所(65233)
- 中心(62464)
- 农业(61597)
- 江(60031)
- 财经(57536)
- 范(55890)
- 师范(55209)
- 北京(54587)
- 经(52205)
- 院(49480)
- 州(49008)
- 经济学(46771)
- 技术(46242)
- 基金
- 项目(289452)
- 科学(223932)
- 基金(206435)
- 研究(205438)
- 家(182605)
- 国家(181070)
- 科学基金(153179)
- 社会(126222)
- 社会科(119377)
- 社会科学(119343)
- 省(115856)
- 基金项目(110813)
- 自然(102491)
- 自然科(100068)
- 自然科学(100035)
- 自然科学基金(98222)
- 划(97526)
- 教育(95656)
- 资助(85022)
- 编号(84668)
- 成果(67522)
- 重点(65445)
- 部(62238)
- 发(61797)
- 创(60115)
- 课题(58338)
- 科研(56267)
- 创新(56061)
- 计划(54988)
- 大学(53319)
- 期刊
- 济(166578)
- 经济(166578)
- 研究(112427)
- 学报(75284)
- 中国(73309)
- 农(69671)
- 科学(65004)
- 大学(54792)
- 管理(53618)
- 财(53156)
- 学学(51918)
- 农业(47956)
- 教育(46916)
- 技术(34448)
- 融(30144)
- 金融(30144)
- 业经(29589)
- 财经(26930)
- 经济研究(26713)
- 业(24793)
- 经(22990)
- 问题(22104)
- 版(21510)
- 科技(20936)
- 图书(20605)
- 业大(19564)
- 商业(19396)
- 技术经济(19355)
- 理论(18657)
- 资源(17901)
共检索到581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韵江 郑密
康养旅居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是在中国时代特色背景下休闲度假产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然而,康养旅居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机制尚未厘清。文章借鉴节奏分析理论,从单向度过程和循环过程两个时空尺度出发,探索旅居者生活节奏变化下康养旅居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从单次康养旅居的单向度过程来看,旅居者经历了日常节奏化-节奏中辍-节奏调整-节奏嵌入-节奏持存的节奏演进过程,康养旅居者节奏变化过程本身具有疗愈功效,其健康状态、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均呈现倒U形趋势,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相互作用,并影响旅居者身心健康;2)从持续性康养旅居循环过程来看,人们的身心健康状态越来越佳,这种健康状态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3)康养旅居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边界条件,分别是时间视角的停留时长、空间视角的柔性边界以及系统视角的自我调节与社会支持。该研究强调了身体反节奏化的革命潜能,为全民康养时代下康养旅居地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和理论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赵天予
农村退休迁移一度是西方多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话题,其兴起主要源自乡村生活价值重估、消费功能兴起以及老年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但在国内学术界一直缺乏相应关注。伴随中国进入到城市化高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方已开始出现与国外退休迁移相似的农村旅居康养动向。结合实地调查发现,相较于西方农村退休迁移的发展背景,国内农村旅居康养的产生是市场开发、政策引导、乡村建设和个体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国内农村旅居康养还存在全年段康养开发不足、医疗卫生基础薄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围绕城乡养老服务需求形成整合性框架,促进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舒适驱动型发展,开展城乡互益性养老交流,建立城乡养老服务联合体,以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富。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居 康养 农村养老 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拥军 段梦怡 郑楚钰
旅游体验对于改善旅游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改善作用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亟需深入研究。基于具身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旅游者身体、目的地情境、旅游情感交际多重交互对旅游者心理、生理恢复的协同影响,可以有效揭示旅游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复杂生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在感官体验、身体参与、资源质量、服务质量、同伴交往、自然联结的交互影响下生成,其生成路径可归纳为4种驱动类型:人地交互驱动型、情景交际驱动型、多维联动共驱型、深度浸入驱动型;感官体验和资源质量是身心健康恢复的核心,服务质量对心理恢复较为重要,身体参与对生理恢复更为关键;身心双重健康恢复可通过条件组合同时实现;同伴交往在身心健康恢复中更多发挥辅助作用。研究揭示了旅游情境下游客的身心互动规律对心理、生理恢复的协同影响机制,对于优化旅游目的地恢复性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对国民身心健康的恢复和改善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谨 白凯 孙星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出国旅居现象正逐步升温。本文通过梳理国外关于出国旅居问题的研究文献,总结出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海外留学、跨文化冲突与融合,及旅居者启程前与归国后的适应。相关文献显示,虽然以往的出国旅居研究没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介入,但其中却存在或隐含了一条明确的地理学"人—地—时空"研究脉络,旅居者随着空间改变对新地区文化的适应甚至认同,就是旅居者产生"地方感"的过程。由此提出,应将出国旅居明确纳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从地理学视角来关注这一现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聂景春 聂炜琦 祖丽胡玛尔·热合曼 庞晓鹏 李英
本文基于2019年和2021年在陕西省农村地区开展的孕婴营养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了祖辈作为主要照护人参与孕婴照护对农村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祖辈为主要照护人对农村孕产妇身体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孕产妇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家庭功能视角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当孕产妇自身养育照护能力更强、丈夫更多参与照护或养育照护社会服务更健全时,祖辈在孕婴照护中的作用会被替代,因而对孕产妇身体健康的正向影响会减弱。但是,孕产妇自身养育照护能力更强或养育照护社会服务更健全时,祖辈与孕产妇在养育照护方面的意见分歧可能增加,祖辈为主要照护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会增强,而丈夫介入可以起到调和作用。本文呈现了随着家庭现代化的演进,农村地区祖辈在核心家庭子代抚育中的作用变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 邹鸣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37‰,此后下降趋势明显,2016年我国正式放开二胎政策,当年和次年出生率出现小幅上扬,但很快又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19年人口出生率已降至10.48‰。另一方面,随着膳食营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华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池上新
文章基于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调查数据,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与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并分析文化适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随迁老人的生理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有待提升。(2)随迁老人的文化适应性较好,态度文化适应水平较高,行为文化适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文化适应对随迁老人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态度文化适应影响心理健康,城市认同与家乡认同分别起促进与阻碍作用;行为文化适应则与生理健康紧密相关。(4)运动参与和社会资本是文化适应影响随迁老人身心健康的两条路径。因此,提升深圳市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个人、家庭、社区与政府从增强文化适应性、培养积极生活方式、构建社会资本等方面施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培材
基于2015-2016年五个国定贫困县137所农村小学两期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总体上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分离效应"会显著降低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而"收入效应"会显著改善儿童的身心健康,抵消"分离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父母外出的"收入效应",减少"分离效应"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文娟,李树茁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研究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高龄老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进行的,而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子的代际支持在维持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
代际支持 高龄老人 身心健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耀疆 王欢 罗仁福 张林秀 刘承芳 易红梅 岳爱 Scott Rozelle
通过在陕西省8个贫困县54个样本小学对四年级学生开展随机干预试验,分析了微量营养素干预对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和学业表现的影响。文章指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存在严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贫血率高达38.8%,寄宿学生贫血情况比非寄宿学生严重。相对于对照组学生而言,在给微量营养素干预组贫困农村学生每天服用一片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服用半年后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标准化数学测试得分都有显著提高,贫血率也有显著的下降,学生的营养、健康和学业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建议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微量营养素补充纳入项目范畴,以改善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云 任国强 周云波
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居民健康不容忽视。虽然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的研究基本上证实了收入不平等对人口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采用跨地区和个体层面数据的研究仍未得出一致结论,因此本文利用CGSS2015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个体和群体收入不平等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收入不平等(Podder指数、Kakwani指数、全样本Yitzhaki指数)对农村居民自评和心理健康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群体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对农村居民自评和心理健康在整体上都存在"U型"影响关系,但这种"U型"关系的具体形状存在差异,在自评健康的"U型"关系中大部分样本位于其右侧,心理健康中大部分样本位于左侧。除此之外,部分个体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变量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鸣
治理校园欺凌专项政策的相继出台表明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日益重视。但目前的相关政策缺乏性别视角,使得校园性别欺凌的受害者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这部分是因为关注青少年学生性与性别身份和身心健康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屈指可数,从而缺乏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依据。因此,本文以性与性别少数学生这一典型易感群体为例,来讨论校园性别欺凌与校园安全、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基于2070份来自全国在校生的网络问卷数据,本文发现,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性与性别少数学生,较之未遭受欺凌的性与性别少数同伴,有着更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更高水平的风险行为。校园欺凌主要通过"身份疑虑"发生作用,校园环境与身份差异性会对校园欺凌实际产生的负面影响产生调节效应。这些发现提示我们,性与性别教育、完善学校预防和治理欺凌制度等是塑造友善安全校园不可或缺的元素。
关键词:
校园性别欺凌 性与性别少数学生 身心健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柏文 毛志睿
"定居社会""旅居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具体社会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的三大支撑点。随着现代商务活动的常态化,置业旅游的潮流化,休闲旅游的主流化,气候旅游规模化,现代人重新开始由"定居生活"走向"旅居生活",旅居社会成为当代的一种主流的社会形态。旅居社会本质上是对"旅游业发展全部"的完美表达,是对旅游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判断,也是对旅游业发展归宿的一个预言。
关键词:
旅游业 旅居社会 定居社会 网络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照料孙子女对城乡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身心健康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基于家庭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隔代照料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产品直销店对供货农民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基于日本福冈县的数据
互联网时代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保障模式影响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吗——基于对在京农民工的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问题探析——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社区健康教育何以影响健康:基于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分析
面向身心健康的精神与生理障碍知识库构建与图谱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