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9)
2023(10393)
2022(9361)
2021(8903)
2020(7393)
2019(17415)
2018(17254)
2017(34095)
2016(18326)
2015(20634)
2014(20652)
2013(20397)
2012(18504)
2011(16431)
2010(16246)
2009(14793)
2008(14440)
2007(12480)
2006(11033)
2005(9462)
作者
(51408)
(42269)
(42121)
(40211)
(27017)
(20365)
(19325)
(16652)
(16136)
(15234)
(14669)
(14045)
(13380)
(13296)
(12962)
(12901)
(12705)
(12681)
(12169)
(11968)
(10464)
(10225)
(10164)
(9562)
(9508)
(9424)
(9361)
(9273)
(8424)
(8318)
学科
(70749)
经济(70674)
管理(51981)
(49042)
(41565)
企业(41565)
方法(36326)
数学(30941)
数学方法(30636)
(18663)
(17786)
(17710)
贸易(17703)
(17324)
中国(17116)
(15844)
银行(15812)
(15664)
业经(15546)
(14815)
(14487)
地方(14356)
理论(12642)
(12192)
农业(12049)
(11820)
财务(11761)
财务管理(11738)
(11312)
(11282)
机构
大学(254062)
学院(252620)
管理(106127)
(98735)
经济(96518)
理学(92258)
理学院(91282)
管理学(89863)
管理学院(89407)
研究(78978)
中国(62569)
(53844)
科学(49331)
(45550)
(38167)
(37722)
财经(37209)
中心(36736)
业大(36648)
(35681)
研究所(34959)
北京(34016)
(33877)
(33594)
师范(33330)
(30004)
农业(29591)
经济学(29351)
(28773)
财经大学(27940)
基金
项目(176830)
科学(139287)
研究(129977)
基金(129186)
(111128)
国家(110243)
科学基金(95913)
社会(81867)
社会科(77718)
社会科学(77699)
基金项目(69801)
(68777)
自然(62815)
自然科(61351)
自然科学(61340)
自然科学基金(60233)
教育(59046)
(57212)
资助(53948)
编号(53125)
成果(41913)
(38933)
重点(38382)
(37048)
(36515)
课题(35483)
创新(33906)
教育部(33767)
科研(33735)
人文(33693)
期刊
(103360)
经济(103360)
研究(74412)
中国(42045)
学报(37347)
管理(36404)
科学(35346)
(33608)
(33380)
(28664)
金融(28664)
大学(28338)
学学(26565)
教育(25545)
农业(22831)
技术(20736)
业经(17319)
财经(17117)
经济研究(16040)
(14325)
图书(14164)
理论(14009)
问题(13984)
实践(13166)
(13166)
科技(12127)
技术经济(12057)
(11397)
(11336)
现代(11116)
共检索到362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瑞芬  吴群琪  彭志敏  李敏  
本文为构建旅客出行成本测度模型,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研究旅客出行成本的成本构成并进行成本测度。将出行成本分为直接购票费用、其他相关费用、时间成本、生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五个方面。从疲劳恢复时间的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生理成本,从时间可靠性、运输方式安全性等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心理成本,最终形成旅客出行成本测度函数。对出行成本进行测度有利于从经济学角度更明确的梳理出行行为的经济性,从而为掌握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规律、优化综合运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对制定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花伟  
高速铁路线的开通以及快运网络的形成方便了旅客的长途出行,但目前旅客在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间换乘时,会由于换乘不便增加出行时间,降低旅客的总体满意度。通过调研,从高速铁路车站选址、不同交通系统间换乘设计、安检与购票等方面分析了旅客当前出行换乘的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与管理、实现联程售票、建立联检通道、明晰导引标识等建议与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褚衍昌   艾艳博  
智慧机场背景下,提高旅客在乘机过程中的体验感,成为现代化机场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以区域枢纽机场为例,采用网络平台识别机场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综合考虑旅客满意度和愉悦度构建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出行体验模型。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变量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乘机环境、值机安检、延误补救、购物饮食对感知质量有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和愉悦度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存在中介作用。所以,可以通过优化乘机环境和值机安检流程、提供有效的延误补救措施及丰富的购物饮食选择显著提高旅客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进而提升旅客整体出行体验。基于此,应提升机场服务感知价值、完善机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健全航班延误补救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维忠  黄金川  闫梅  张进英  
本文基于北京市大样本航空旅客问卷调查,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序数逻辑回归模型对398份普通旅客问卷和3942份航空旅客问卷定量分析发现:北京地区的旅客出行具有"近谷远峰"的空间性,其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具有"航进陆退"的发展趋势和"近汽远飞"的空间特征;基于票价、时间、舒适和自由等4大因素,旅客按照供需结构相似决策机制,选择出行交通方式;年龄和性别对航空旅客出行的影响不显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对航空旅客的"时间价值"、"乘机比例"和"乘机频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月收入水平影响最大;公商务旅客主要选择飞机和动车出行,度假旅游者主要选择动车和飞机出行,探亲访友者主要选择长途汽车和自驾车出行,学生主要选择火车和长途汽车出行。基于时间价值和效用函数,采用logit模型计算出北京新机场对北京市航空旅客的分担率为41.2%。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晨伊   侯若依   程程   李红昌  
绿色高铁具有快捷、环保、安全、舒适等诸多优点,不仅体现当代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强了乘客的幸福感。本文以绿色高铁出行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京张高铁旅客的出行幸福感进行研究,构建了由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构成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乘客乘坐高铁时对绿色高铁的情绪反应以及对绿色高铁车站和车厢设施的认知水平会综合影响消费者的幸福感水平,实证研究发现:顺利程度、乘坐心情、能耗设备智能管控等因素对出行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高铁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绿色高铁换乘流程、提升旅客在高铁乘坐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质量、针对不同群体的诉求改进服务等,以更好地提升旅客的出行满意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骆嘉琪  匡海波  杨月  刘龙方  
近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为交通运输业的大方向,长距离、快速度和短时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共同秉持的发展意识,这在给高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航企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旅客出行也面临多种选择。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旅客出行的视角对高铁和民航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全年安全事故率、票价波动程度、区域人口总数等30个指标高铁民航竞争因素评价体系,通过云模型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权衡和比较,得出高铁行业和民航行业的最终云模型,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情形下两者的竞争能力,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敏  李宏伟  任怡凤  张聪伟  
公铁联程是我国重要的城际出行交通方式之一,但基于单一因素排序的城际票务出行方案推荐方法无法满足公铁联程旅客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为提升出行效率,该文基于旅客历史出行订单数据构建画像数据库,使用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K-means算法探究旅客异质性衍生的公铁联程出行需求差异,依据偏好得分、敏感特性设置奖励函数,使用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构建基于旅客异质性画像的公铁联程出行方案推荐方法。以天津-泗洪作为典型的特大城市-小城市公铁联程出行路线,与传统的城际出行方案推荐方法对比,为3类不同敏感特性的旅客推荐公铁联程出行方案。结果表明:该文推荐的公铁联程出行方案能够缩短20%的行程耗时,降低32%的行程费用,在契合旅客行为偏好和敏感特性、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雅丽  杨小宝  李虹慧  四兵锋  
以城市群内旅客城际出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潜变量、城市群属性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京津冀旅客城市群内部城际出行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突发事件下考虑心理潜变量的综合选择(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ICL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便捷性和乘车体验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对居民城际出行行为的拟合优度更高;城市群属性方面,起讫点城市类型、出行距离和起讫点间铁路车次数量对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突发事件方面,雾霾天气下选择铁路出行的概率提高25.69%,雨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提高31.63%,雪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相对降低,发生阻断事件时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升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群内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为突发事件下城际出行需求的差异化出行诱导和需求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何明  
在我国城镇密集区城际铁路旅客出行与其他空间尺度距离的旅客出行具有差异,其出行者属性、出行目的、出行频率等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沪宁城际铁路旅客出行为分析对象,研究沿线主要车站的旅客出行特征和集散交通特征,并提出接驳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刚  赵剑梅  
本文对铁路旅客运输生产过程中的车底运用对成本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车底运用对成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准确地计量不同的车底运用方式对旅客列车成本的影响,对于挖掘运输资源潜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作者结合铁路实际,分析研究了各种运用方式对列车成本影响的实质,并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车底运用方式下,列车成本计算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红  崔悦  冯迪  赵志发  
升舱作为航空公司主要的附加服务之一,其定价与销售对提升航空公司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旅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旅客对升舱的选择行为,进而结合回归结果预测旅客购买升舱的概率,最后构建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升舱定价模型。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升舱价格的增加会使旅客的购买概率降低,年龄越大、提前购票时间越短的男性越愿意购买升舱;不同类型的旅客对于升舱的选择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故购买概率也有所不同。基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旅客数据库,采用考虑旅客选择行为的升舱定价模型,测算出使航班升舱收益最大时不同旅客适用的升舱最优价格,采用该定价方法的升舱收益提升约59.93%。构建该模型旨在为航空公司附加服务定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光  
借助成都市快速公交智能卡数据,定义并定量研究了乘客出行的时空规律度,并且用熵定义了乘客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时空规律特征与可预测性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函数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光  
借助成都市快速公交智能卡数据,定义并定量研究了乘客出行的时空规律度,并且用熵定义了乘客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时空规律特征与可预测性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函数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东坡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旅客旅行时间价值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旅客旅行时间节省所带来的效益的量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测算方法,为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和客运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来晓春  
本文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并辅以实证研究,找出影响旅客列车服务的成本动因,以及成本动因的影响因素,以旅客列车服务支出为重点,建立更贴近实际运输生产的成本定额模型。最后将收集统计的数据代入模型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验证旅客列车服务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