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5)
- 2023(12266)
- 2022(10811)
- 2021(10207)
- 2020(8678)
- 2019(20089)
- 2018(19953)
- 2017(38500)
- 2016(21042)
- 2015(23382)
- 2014(23207)
- 2013(22955)
- 2012(21103)
- 2011(18937)
- 2010(18776)
- 2009(17065)
- 2008(16438)
- 2007(14299)
- 2006(12666)
- 2005(10976)
- 学科
- 济(80786)
- 经济(80700)
- 管理(56663)
- 业(53653)
- 企(45336)
- 企业(45336)
- 方法(38745)
- 数学(32677)
- 数学方法(32274)
- 学(21567)
- 农(20566)
- 中国(20242)
- 财(19335)
- 业经(18241)
- 地方(16635)
- 理论(14815)
- 制(14087)
- 贸(13983)
- 贸易(13976)
- 农业(13937)
- 易(13536)
- 和(13459)
- 务(12420)
- 财务(12357)
- 财务管理(12336)
- 技术(12240)
- 环境(12221)
- 企业财务(11749)
- 划(10952)
- 银(10863)
- 机构
- 大学(298548)
- 学院(295141)
- 管理(116321)
- 济(109267)
- 经济(106709)
- 研究(102501)
- 理学(101281)
- 理学院(100042)
- 管理学(97979)
- 管理学院(97476)
- 中国(73623)
- 科学(69207)
- 京(65164)
- 所(52715)
- 农(51936)
- 财(48892)
- 研究所(48841)
- 业大(47920)
- 中心(45432)
- 江(42537)
- 北京(41386)
- 范(41385)
- 农业(41122)
- 师范(40872)
- 财经(39889)
- 院(38012)
- 经(36328)
- 州(34821)
- 师范大学(33289)
- 技术(32024)
- 基金
- 项目(210435)
- 科学(164681)
- 基金(152883)
- 研究(147593)
- 家(136174)
- 国家(135126)
- 科学基金(114803)
- 社会(90503)
- 社会科(85603)
- 社会科学(85577)
- 基金项目(82322)
- 省(82303)
- 自然(78811)
- 自然科(76965)
- 自然科学(76943)
- 自然科学基金(75596)
- 划(70483)
- 教育(67195)
- 资助(63842)
- 编号(58997)
- 重点(47816)
- 成果(47141)
- 部(45244)
- 发(44927)
- 创(43216)
- 科研(41247)
- 课题(41020)
- 计划(40394)
- 创新(40323)
- 大学(38340)
- 期刊
- 济(117554)
- 经济(117554)
- 研究(83528)
- 学报(54046)
- 中国(52665)
- 科学(49190)
- 农(45661)
- 管理(41687)
- 大学(39535)
- 学学(37153)
- 财(34348)
- 农业(32224)
- 教育(32144)
- 技术(23695)
- 融(20218)
- 金融(20218)
- 业经(19470)
- 经济研究(18583)
- 财经(18337)
- 图书(17375)
- 业(16727)
- 经(15537)
- 科技(15380)
- 问题(15181)
- 资源(14260)
- 理论(14229)
- 版(14215)
- 业大(14084)
- 林业(13437)
- 技术经济(13414)
共检索到420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王金莹 唐澜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城市采集入境游客信息;运用地图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华外国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外国团队旅游流以北京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流动地区集中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②外国团队旅游流的有向流动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有向流动产生在20%的城市对之间;③外国团队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网络,核心区包括北京、西安、上海等13个节点;④旅行社设计的线路对外国团客出入境口岸选择、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流动均具有决定性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网络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唐澜 王金莹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采集数据,研究样本总量1451份,运用地图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散客以北京、广州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以香港为辅助口岸,旅游线路以单目的地、短线为主,平均到访目的地数量较少;北京和广州是单目的地散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点散客旅游流集中分布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以"北京—西安"之间的流量最大,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滇3个区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瑞萍 吴晋峰 王奕祺 韩立宁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金莹 吴晋峰 唐澜 杨新菊
亚洲入境旅游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研究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在全国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对于巩固和拓展亚洲入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转移及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网络关系互惠性、子群内外部联系等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①亚洲入境中国的游客中以男性为主,散客居多,青少年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学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重访率高、停留时间长、选择相同的城市出入境等特点;②亚洲入境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集群现象,集群内目的地城市间旅游流联系更紧密,集群间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晓莉 徐雨晨 陆林 赵海溶
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作为都市旅游发展新要素,具有强烈旅游辐射效应。从旅游者视角研究上海迪士尼旅游流空间分布与流动对于主题公园类旅游者空间行为及流动提供理论认识,对合理有效地组织城市内部和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开发提供实践借鉴。文章基于实地调研获得旅游活动空间数据,研究上海迪士尼旅游者在上海市、长三角区域和全国不同尺度目的地内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旅游流流动特征。研究表明:(1)上海迪士尼国内旅游者在沪内有向高禀赋旅游景区集聚趋势,沪内旅游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2)旅游者在长三角区域内较多活跃于江浙省份的热门旅游城市,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嘉兴核心旅游城市间进行旅游客流的集聚和扩散。(3)旅游者在全国范围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性,旅游流集散有明显的"东部指向性"和"大中城市指向性"特征。热点区主要位于长三角区域,旅游者在沪外的目的地选择呈现明显的"近沪性"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金伟 王国权 刘乙 雷婷 孙洁 王欣
旅游流是红色旅游目的地产业运行的重要监测指标,对旅游地规划和经营管理具有显著的指针意义。基于网络游记数据,利用Arc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井冈山旅游流的时空分布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井冈山旅游流形成了以"茨坪—黄洋界"为中心的双核多点空间格局,而时间分布上则呈现出周期性循环的季节差异。(2)井冈山旅游流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层级结构,形成了西北—东南走向的"龙市—杜鹃山"密集流动区,其中黄洋界、龙潭、茨坪三个景区占据旅游集散枢纽的核心地位。(3)井冈山旅游流网络中的11个节点(景区)可划分为扩散型、平衡型和集聚型三类,其中"茨坪→黄洋界""黄洋界→龙潭"构成了核心路径。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旅游流 时空分布 网络结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雪兰 方叶林 苏雪晴 李经龙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旅游流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的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线路相关数据,构建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节点结构特征、网络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特征、结构洞等方面揭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层级性和位序—规模特征;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但各子群之间的互动较少;核心区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涓滴效应"有限;北京、厦门、青岛、广州、中山、杭州等城市在旅游流网络中的结构洞优势较为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认知"流空间"的内涵以及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娟 胡静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自助游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流动方式 武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对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凝聚子群和块模型等分析后发现,该网络具有集聚性、优势子结构有区域指向并具跨越之势、节点的功能各异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旅游空间政策的制订策略: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良性发育;发挥凤凰、张家界武陵源和天门山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治理;关注非邻接地区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裕祺 许艳 李冬花 蒋伟峰 吴锶梦 陆林
该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网络获得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旅游流数据,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时间距离划分长途游客与短途游客,对比分析了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两种类型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网络呈现不同特征。团队游短途旅游规模小且分散,长途旅游规模小而集中。自助游短途旅游规模广而密,长途旅游规模广而分散。2)黄山市旅游流具有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不紧密,且团队游分层特征强于自助游。3)团队游更加依赖与核心节点,而自助游中各景点联系紧密且均衡。基于此,从目的地管理角度分别对黄山市内外部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提出建议。黄山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基本稳定,且与高级别、强吸引力的“标志性”城市旅游资源区位之间存在着强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未来这应该也是判断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否是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借用重力模型思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对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等分析后发现,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表现出结构松散、省会中心性明显、旅游经济空间的吸引范围正在逐步突破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市场基础好等特征。因而,重视旅游经济空间的均衡发展、发挥省会长沙的带动作用、注重跨界空间的合作、分步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优化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 重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文章利用百度指数,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探索调控策略,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重大。立足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点强度、点度、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分析后可知,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主要是由我国东南半壁有关城市所编织,连接上具有空间跳跃性、多中心极核、层级明显、结构相对稳定的复杂网络。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信息流 城市空间网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鄢志武 陈依芳 赵孟莹 丁午阳
掌握城市内部旅游流的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是科学进行旅游规划和构建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的依据。以网络关注度和网络游记为旅游数字足迹的代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旅游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和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为重庆市未来旅游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旅游流 数字足迹 重庆旅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满璐
依据甘肃省旅游流的抽样数据与全省各市(州)旅游人次的统计数据,借鉴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方法,以全省各市(州)为节点,较为清晰地度量了甘肃省旅游流网络的中心性与凝聚性指标,描述了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显现了各市(州)在全省旅游流网络中的功能;借鉴通勤函数模型,给出旅游流网络的解释模型与估计参数。依据研究成果数据,提出各地旅游功能完善与甘肃省旅游网络改进的策略,为进一步规划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 网络结构 甘肃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琼鸽 刘大均 胡静 谢双玉 龚箭 陈小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内部不同区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及其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流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1湖北省旅游流网络节点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整体密度低,中心化趋势明显,核心节点偏少。2湖北省旅游流呈现出以武汉为核心,以宜昌、十堰、襄阳和恩施为次核心的网络结构。3区域内"两圈"旅游流网络结构差异明显,鄂西圈旅游流网络密度相对较高,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最后,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建设完善核心节点,加快边缘地区发展;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新的旅游空间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