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7)
- 2023(15392)
- 2022(12835)
- 2021(11792)
- 2020(9537)
- 2019(20893)
- 2018(20253)
- 2017(38609)
- 2016(20975)
- 2015(22610)
- 2014(21834)
- 2013(20980)
- 2012(18810)
- 2011(16891)
- 2010(16607)
- 2009(15716)
- 2008(15103)
- 2007(13285)
- 2006(11402)
- 2005(10148)
- 学科
- 济(72361)
- 经济(72236)
- 管理(65527)
- 业(59545)
- 企(49970)
- 企业(49970)
- 方法(30339)
- 数学(25846)
- 数学方法(25569)
- 财(24354)
- 农(22450)
- 中国(21297)
- 制(20551)
- 业经(19275)
- 贸(15940)
- 贸易(15926)
- 学(15645)
- 易(15561)
- 务(15044)
- 财务(15016)
- 财务管理(14983)
- 农业(14763)
- 银(14333)
- 银行(14290)
- 企业财务(14271)
- 体(13844)
- 行(13594)
- 技术(13257)
- 融(13084)
- 金融(13080)
- 机构
- 学院(284348)
- 大学(281195)
- 济(113264)
- 经济(110975)
- 管理(106530)
- 研究(94066)
- 理学(92677)
- 理学院(91641)
- 管理学(90059)
- 管理学院(89537)
- 中国(70951)
- 科学(58521)
- 京(56933)
- 财(55915)
- 农(52441)
- 所(46982)
- 业大(45131)
- 财经(44003)
- 中心(43419)
- 研究所(42784)
- 江(42682)
- 农业(41443)
- 经(40107)
- 经济学(35546)
- 范(35298)
- 师范(34793)
- 院(34544)
- 北京(34541)
- 州(33534)
- 财经大学(32956)
- 基金
- 项目(198975)
- 科学(157089)
- 基金(145266)
- 研究(142609)
- 家(129079)
- 国家(128006)
- 科学基金(109174)
- 社会(93114)
- 社会科(88284)
- 社会科学(88265)
- 省(78836)
- 基金项目(76833)
- 自然(70650)
- 自然科(69068)
- 自然科学(69044)
- 自然科学基金(67849)
- 划(66470)
- 教育(66176)
- 资助(57174)
- 编号(56098)
- 重点(45506)
- 成果(44604)
- 部(43620)
- 创(43147)
- 发(42376)
- 制(40962)
- 创新(40238)
- 课题(39608)
- 国家社会(39215)
- 科研(38415)
- 期刊
- 济(122839)
- 经济(122839)
- 研究(79314)
- 中国(58250)
- 学报(50496)
- 农(48281)
- 财(44669)
- 科学(44132)
- 管理(40158)
- 大学(38031)
- 学学(36290)
- 农业(32217)
- 教育(30692)
- 融(26711)
- 金融(26711)
- 业经(22120)
- 财经(21943)
- 技术(21758)
- 经济研究(20622)
- 经(18918)
- 业(16769)
- 问题(16003)
- 版(15392)
- 科技(14146)
- 业大(13176)
- 贸(13171)
- 商业(13028)
- 现代(12046)
- 理论(12027)
- 技术经济(11876)
共检索到41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冠峰 陈清玲 唐杰
基于认知-情绪个性系统理论,考察了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对同事排斥的双路径模型,检验了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多阶段收集的436名被试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显著正向影响同事排斥行为;(2)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行为之间起双中介作用;(3)组织政治知觉正向调节上述双中介路径的间接效应,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高时,该影响加强;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低时,该影响削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千林 魏峰 杜恒波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相互依赖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员工遭受的职场排斥对旁观者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多阶段收集的226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旁观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合作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对旁观者同情的积极影响越强,旁观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竞争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对旁观者幸灾乐祸的积极影响越强;(2)旁观者同情对其支持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旁观者幸灾乐祸对其职场负面八卦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合作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通过同情对旁观者支持行为的间接影响越强,竞争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通过幸灾乐祸对旁观者职场负面八卦行为的间接影响越强。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职场排斥的研究视角,也为组织管理职场排斥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洪 涂红伟
国家公园在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也承受着游客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文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探讨他人不文明行为与游客道德认知在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间的调节机制。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326名游客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1)他人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当他人不文明行为较少时,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2)他人不文明行为负向影响道德认同,正向影响道德推脱;(3)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对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游客产生道德认同倾向时,能够增强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而当其产生道德推脱倾向时,这种正向影响被削弱;(4)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中介了他人不文明行为对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文章为游客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游客不文明行为和道德认知的作用机制研究范畴,也可为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在游客行为管理和道德认知引导两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福斌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不道德行为 利他行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詹姆斯·泰勒 王立勋
随着网上课程的大量涌现,我们亟须通过实证研究来获得强有力的依据,为网上教学的实践提供指引,为网上教学质量提出评价标准。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当今教学论中的某些元素的分析,架构一个基于实证研究的框架,进而发展教学设计的原理,成为网上教与学的实践基础。通过实证研究获得的结果,既信度良好,而且切实可行,可以成为发展远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关键词:
网上教学原理 网上教学设计 网上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林琳 张凤羽 涂艳 张璇
随着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员工议价能力的增强,个别协议作为一项差异化的人力资源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个别协议是指员工与雇主之间协商的、自愿的、个性化的有利于双方的雇佣安排,牵涉到多方利益,如授予方(管理者)、接受方(员工)和旁观者(同事)。当前研究较多关注个别协议的协商双方,相对忽略了旁观者视角。实际上,旁观者经常受到他人个别协议的影响,其反应还会反作用于授予方与接受方。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个别协议对旁观者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机制。例如,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等阐述了个别协议对旁观者的消极影响,如偏差行为、退缩行为和职场排斥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等阐述了个别协议对旁观者的积极影响,如组织公民行为和争取个别协议等。未来研究可尝试从情感事件理论的视角探讨个别协议的双刃剑效应,从接受者角度探索影响旁观者感知过程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将职前个别协议纳入研究范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亚丁
确立我国对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战略具有紧迫性 ,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全方位的对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战略必须提到高层领导的议事日程。对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战略可以描述为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 ,以宣传改革开放的成绩为重点 ,以中国文化基金会为支撑 ,以文化中心为载体 ,以俄罗斯青少年为主要对象 ,以双边文化学术交流为纽带 ,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展开对俄罗斯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中俄 文化交流 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乐嘉昂 彭正龙
本文基于58名团队领导和563名团队成员的配对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跨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职场排斥行为对个体和团队层次的影响机制以及跨层次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个体层面,职场排斥行为在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下负向影响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在团队层面,职场排斥行为在团队情绪氛围的中介作用下负向影响团队效能;团队情绪氛围在职场排斥行为与员工积极组织行为之间存在跨层次的调节效应。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初兵 李天歌 常颖 张卓苹
企业如何响应与实用品有关的社交媒体抱怨关系着旁观者的感知和行为,然而,鲜有研究考虑企业响应策略作为信息线索如何影响旁观者心理。文章基于消费者推断理论,以实用品情境中的企业响应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企业响应策略对旁观者心理的影响:实验一证实了适应性响应对旁观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优于防御性响应,同时信任推断和实用利益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二则验证了不论抱怨是否合理,与防御性响应相比,适应性响应对信任推断和实用利益的作用都更有效。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社交媒体抱怨中旁观者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提供了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虹 杨红艳
本文在需求-威胁理论和补偿性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拟人化品牌选择倾向的双路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个体特质的调节作用。首先,参照前人研究将拟人化品牌划分为热情型和能力型;其次,采用两个实验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排斥能同时提高消费者对热情型拟人化品牌和能力型拟人化品牌的购买意愿。并且,在社会排斥情境下,互依自我更倾向于购买热情型拟人化品牌,而独立自我则更偏爱能力型拟人化品牌。归属感需求威胁和控制感需求威胁分别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不考虑拟人化元素的情况下,社会排斥对非拟人化品牌是否同样存在双路径影响机制的情况。研究丰富了社会排斥与拟人化关系的研究视角,为企业拟人化形象的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昱方 王君
根据情境强度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来自我国东部的10家企业的69个工作团队共571份调查数据,其中包括主管和团队成员两个不同来源,应用中介检验方法,结果表明:同事监督会促进团队绩效;同事监督积极影响团队信任和努力;团队信任和努力同时在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拓展同事监督在中国组织情境中的作用效果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昱方 王君
根据情境强度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来自我国东部的10家企业的69个工作团队共571份调查数据,其中包括主管和团队成员两个不同来源,应用中介检验方法,结果表明:同事监督会促进团队绩效;同事监督积极影响团队信任和努力;团队信任和努力同时在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拓展同事监督在中国组织情境中的作用效果研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桂平
员工在工作场所从事非伦理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有利于自己,也可能是为了报复或伤害组织和同事。根据这一逻辑,已有研究就职场排斥诱发的员工非伦理行为都是建立在利己动机的假设基础之上,而对于员工的利组织动机的非伦理行为研究不足。实际上,面对职场排斥,员工很可能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对人际关系进行主动修复,其中从事亲组织性质的非伦理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修复行为。基于道德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以组织认同为调节变量,检验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采用SPSS 18.0和AMOS 1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上下级配对调查的方式,收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梦楚 陈志霞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下属高工作绩效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结构性原因及其影响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优势,仿真模拟不同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动态发展趋势,直观揭示领导者个体因素、人际互动因素及组织因素对领导排斥的不同影响作用。仿真结果表明,领导低权力感知是促使领导者早期产生排斥行为的重要因素;领导高敌意归因偏差是加剧领导排斥行为持续恶化的关键因素;低质量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对领导排斥加速恶化起到催化作用;组织差序氛围的降低有助于缓和低质量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对领导排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从特定视角揭示了领导排斥行为的形成动因,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领导排斥这种人际偏差行为的发生和恶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豹 周星 郭功星
在当前我国酒店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发生在服务情境中的破坏行为日趋普遍。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和谐式工作激情为中介和心理顽强性为调节,探索了职场排斥对酒店员工服务破坏的影响。通过基于3个时间点获取了来自6家酒店的341份员工-领导配对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职场排斥能够对员工服务破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和谐式工作激情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服务破坏之间起中介作用;(3)员工心理顽强性对职场排斥与和谐式工作激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员工心理顽强性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4)心理顽强性还能够进一步调节职场排斥通过和谐式工作激情对服务破坏的间接影响,当员工的心理顽强性水平较高时,职场排斥通过和谐式工作激情对服务破坏的间接影响会被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