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0)
2023(8383)
2022(7029)
2021(6167)
2020(5215)
2019(11483)
2018(10910)
2017(20135)
2016(11325)
2015(12226)
2014(11600)
2013(11440)
2012(10643)
2011(9339)
2010(9206)
2009(8347)
2008(8092)
2007(7321)
2006(6518)
2005(5650)
作者
(37076)
(30956)
(30943)
(28868)
(19325)
(15074)
(13702)
(12060)
(11879)
(10805)
(10756)
(10389)
(10196)
(9936)
(9715)
(9601)
(9557)
(9283)
(8967)
(8907)
(8076)
(7562)
(7430)
(7180)
(7073)
(6821)
(6782)
(6618)
(6396)
(6364)
学科
(41155)
经济(41102)
管理(30995)
(30867)
(23950)
企业(23950)
方法(19393)
数学(17452)
数学方法(17269)
(12810)
(12139)
(11642)
中国(10732)
(9843)
贸易(9841)
业经(9699)
(9618)
(9572)
农业(9129)
税收(8968)
(8933)
(7419)
技术(7239)
(6915)
环境(6911)
财务(6909)
财务管理(6895)
地方(6610)
企业财务(6567)
(6164)
机构
大学(161078)
学院(159301)
(63525)
经济(62341)
研究(60467)
管理(57221)
理学(50281)
理学院(49670)
管理学(48587)
管理学院(48352)
中国(43286)
(42324)
科学(42068)
农业(34269)
(34245)
(33126)
业大(33039)
研究所(30825)
(28701)
中心(26672)
(23997)
财经(23012)
农业大学(22547)
(22001)
(21230)
(21157)
北京(21013)
经济学(19850)
科学院(19216)
(18904)
基金
项目(117250)
科学(90561)
基金(86310)
(81322)
国家(80704)
研究(74210)
科学基金(66486)
社会(47747)
自然(46967)
自然科(45915)
自然科学(45893)
基金项目(45790)
(45650)
社会科(45336)
社会科学(45321)
自然科学基金(45143)
(40183)
资助(34991)
教育(33325)
重点(27358)
编号(26606)
计划(26051)
(25169)
(24966)
(24832)
科研(23931)
创新(23386)
科技(23315)
(22922)
国家社会(20737)
期刊
(63537)
经济(63537)
研究(43460)
学报(40162)
(37083)
科学(31938)
中国(31055)
大学(28342)
学学(27396)
农业(25354)
(20816)
管理(19815)
(14140)
教育(12595)
(12179)
金融(12179)
业大(12090)
经济研究(11605)
财经(11083)
技术(11018)
农业大学(10301)
业经(10084)
(9960)
(9538)
科技(8861)
问题(8525)
林业(7908)
(7521)
国际(7500)
中国农业(7476)
共检索到23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云霞  苏必孟  黄洁  徐海强  宋恩亮  闫庆祥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木薯产量、大中微量元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为木薯合理施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SC205"为材料,K_2O施用量设0,60,120,180,240kg/hm2共5个水平,于收获期测定木薯薯块、茎秆、叶片的生物量及N、P、K、Ca、Mg、Mn、Cu、Zn含量,并测定薯块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1)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薯块、茎秆和叶片鲜产量,其中鲜薯增产9.87%25.57%;随施钾量增加,鲜薯产量先增加后降低,K_2O施用量为60120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静  王菲  张晓玲  王正银  蔡国学  王洋  
在重庆市江津区鸳鸯2社和石佛3社两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增施各中微肥料均能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增施镁、硼均能提高维生素C含量,其余各种肥料的作用因试验地点不同其效果各异;各中微肥均可使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各中微肥对甘薯淀粉、粗蛋白、磷、钾含量的影响在两试验点的差异较大;增施锰均使两试验点甘薯藤氮含量提高最大,其余各处理对甘薯藤氮含量的影响各异;增施各中微肥均可使甘薯藤磷含量降低;各处理对甘薯钾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暴增海  马桂珍  徐晓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介晓磊  郭孝  刘世亮  鲁剑巍  董县中  肖金帅  化党领  刘芳  
研究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配施肥料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13.70%~28.71%,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氮磷钾肥和微肥,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磷、锰、钼、硼、钴、硒的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粗脂肪、铁、铜、锌含量的提高,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未施肥处理,导致了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在肥力水平不高的土壤上,对初种植的紫花苜蓿应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微肥和有机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坤  喻华  冯文强  秦鱼生  蓝兰  廖鸣兰  王昌全  涂仕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污染土壤上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3种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水稻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水分管理方式中,晒田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淹水,最低为湿润灌溉。淹水处理比湿润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籽粒中的Cd浓度,其中以Zn处理降幅最大;淹水处理还明显抑制了Cd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与之相反,湿润灌溉处理促进了Cd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因此,在Cd污染土壤上,水稻栽培应尽量采用全生育期淹水的水分管理方式,污染程度较轻的稻田亦可考虑在灌浆期进行晒田,但不宜水稻旱作。采用Cd抗性品种,结合优化的肥、水管理措施,可以使稻米中Cd含量低于国家无公害大米的限量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木  胡承孝  孙学成  刘金山  陈青云  张影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et(蛋氨酸)、Zn、Mo、B、Gly(甘氨酸)的处理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其中喷施Met、Zn、Mo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而各喷施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白菜硝酸盐的含量,最高降幅达35.0%,其中喷施Mo、B、Zn、Met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喷施Gly、Pro(脯氨酸)、Se的处理能同时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或氨基酸是提高蔬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娟子  钱晨  刘智微  钟小仙  
为探究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 purpureum)对镉(Cd)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必需微量金属元素铁(Fe)、锌(Zn)、锰(Mn)、铜(Cu)的吸收、转运。结果表明:Cd处理下杂交狼尾草株高、分蘖数和生物产量均显著降低(P 0.05),60 mg·kg~(-1) Cd处理下根中Fe、Zn含量显著增加、 Mn含量略有增加,70 mg·kg~(-1) Cd处理下根中Fe、 Zn、 Mn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高达97.69%、45.14%和13.00%。Cd处理显著降低地上部分Mn含量,对地上部分Fe、Zn、Cu含量无显著影响。Cd胁迫增大了根部Fe和Zn吸收系数、减小了地上部分Zn和Mn吸收系数,降低了Fe、Zn、Mn向上运输的能力。60~70mg·kg~(-1) Cd胁迫下杂交狼尾草根中Cu含量略有增加、地上部Cu含量略有下降(P> 0.05),Cu向上转运能力被显著抑制(P <0.05)。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对Cd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地上部分Fe、Zn、Cu水平无显著变化、Mn水平被抑制,Mn相关酶活性变化大;这为开发缓解Cd毒害的生理阻控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璞帆  勾薇  陈富彩  张立新  金保锋  刘海轮  扈强  唐永红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为提升烤烟品质提供支持。【方法】在陕西汉中烟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设置了团棵期和现蕾期各喷施1次、团棵期和打顶后2d各喷施1次,2种喷施时期(即X、D)及硅、钼、钛、钴(即Si、Mo、Ti、Co)4种肥料种类(XSi、XMo、XTi、Xco和DSi、DMo、DTi、DCo处理)与对照(喷施清水,即X0、D0处理)共10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研究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烟叶光合特性、氮和钾含量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硅、钼、钛、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娜  谢畅  黄海云  姚瑞  徐爽  宋海玲  于海秋  赵新华  王婧  蒋春姬  王晓光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产地速效钾含量偏低,钾肥施用量不足的现状,探究不同钾水平对花生根系、根瘤特性、主要养分吸收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最佳的钾肥施用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设0(CK)、112.5 kg·hm(-2)(T1)、225 kg·hm(-2)(T2)和337.5kg·hm(-2)(T3)4个钾肥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根瘤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花生根系干重影响不大,各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未施钾肥的CK相比,T2处理的施钾量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根瘤对钾素较敏感,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时,根瘤数量及干重在各时期均达到最大,钾素的施入促进了根瘤在花生结荚期的衰老;增施钾肥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量,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施钾225 kg·hm(-2)时单株荚果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钾量为225 kg·hm(-2)(T2)时,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增产效果最好;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T1)时,最有利于根瘤的生长,增产效果次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孙芳  孙锐锋  芶久兰  钱晓刚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氮、钾肥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营养对脱毒马铃薯会-2产量及钾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中钾处理的平均单窝重、大薯块单窝重和产量均最高。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直线上升,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水平,产量维持在一个最高水平,再增加钾肥产量不再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直至达最高水平,继续增加氮肥用量,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过多的施用钾肥使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吸收的钾素属于奢侈吸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瑞国  姚艳平  杨国宝  王玉莲  
以产奶的黑白花奶牛 2 0头 ,分为两组 ,每组 10头。在同一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下 ,一组投丸 ,为试验组 ;另一组不投丸 ,为对照组。预试期 10 d,正试期 32 d。试验结果 ,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 17.76 kg,对照为 16 .30 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 8.95%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凤真  
【目的】研究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黄瓜矿质元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黄瓜的优化施肥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春季在拱圆大棚内,以"中农2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无机基质栽培方式,研究浇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不同的营养液对黄瓜功能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钾肥施用量和配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氮磷用量,可使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升高,但钾含量降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多,促进了黄瓜叶片对钾的吸收,抑制了对氮磷的吸收。增加氮的用量和配比可以提高黄瓜叶片中的镁、钙和锌含量,而铁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增加磷和钾的用量和配比均抑制了黄瓜叶片对钙、镁与锌的吸收,促进了对铁的吸收;氮、磷对锰的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蒙蒙  陆覃昱  张卫  李立  肖未  任杰  顾明华  梁琼月  何冰  
【目的】探究IAA对木薯生长及氮(N)素吸收的影响,为木薯栽培的化学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华南205为材料,分析低N处理94 d条件下外施IAA对木薯形态、干物质量、N含量和N积累量的影响及木薯各部位内源IAA含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低N处理)相比,低N条件下喷施IAA可使木薯株高、各部位N含量及N积累量显著提高; 94 d内,喷施IAA处理使木薯叶面积、总根系表面积及总根长分别增加8. 26%、20. 48%及20. 67%;通过比较木薯各部位内源IAA含量,发现叶面喷施IAA后根尖内源IAA含量下降,茎尖及叶片内源IAA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低N条件下叶面喷施IAA可显著提高木薯茎尖内源IAA含量,维持顶端优势和叶片代谢强度,促进木薯对N素的吸收以及转运,进而促进干物质累积,加快木薯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平  贺学礼  赵丽莉  马丽  郭辉娟  
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对黄芩幼苗生长、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同一施氮水平,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黄芩根系侵染率、地上部Ca、地下部全氮、全磷、黄芩苷和Fe元素含量;不同施氮水平,接种株侵染率、地下部黄芩苷、地上部K和地下部Ca含量差异显著,并在N2~N3达到最大值。AM真菌能与黄芩形成良好共生关系,接种AM真菌有利于黄芩植株生长,提高黄芩幼苗化学成分含量。在施氮量为0.08~0.12 g/kg土时接种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