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7)
- 2023(7490)
- 2022(6267)
- 2021(5581)
- 2020(4610)
- 2019(10289)
- 2018(9779)
- 2017(17535)
- 2016(10339)
- 2015(11216)
- 2014(10801)
- 2013(10364)
- 2012(9422)
- 2011(8490)
- 2010(8513)
- 2009(7501)
- 2008(7208)
- 2007(6364)
- 2006(5554)
- 2005(4625)
- 学科
- 济(34260)
- 经济(34219)
- 管理(26611)
- 业(25481)
- 企(19322)
- 企业(19322)
- 方法(16033)
- 数学(14524)
- 数学方法(14372)
- 农(11506)
- 财(10382)
- 学(9937)
- 中国(9303)
- 业经(8152)
- 农业(7963)
- 贸(7883)
- 贸易(7883)
- 易(7703)
- 理论(6916)
- 技术(6584)
- 环境(6371)
- 制(5993)
- 教育(5836)
- 务(5659)
- 财务(5655)
- 财务管理(5648)
- 地方(5636)
- 教学(5559)
- 企业财务(5383)
- 划(5301)
- 机构
- 学院(143297)
- 大学(142105)
- 济(53172)
- 研究(52152)
- 经济(52065)
- 管理(50196)
- 理学(44181)
- 理学院(43618)
- 管理学(42615)
- 管理学院(42405)
- 农(38395)
- 科学(37229)
- 中国(36241)
- 农业(31089)
- 业大(30918)
- 京(30504)
- 所(28579)
- 研究所(26849)
- 中心(22646)
- 财(22471)
- 江(21647)
- 农业大学(21153)
- 院(19065)
- 北京(18586)
- 范(18438)
- 财经(18405)
- 省(18354)
- 技术(18135)
- 师范(18078)
- 科学院(17077)
- 基金
- 项目(106692)
- 科学(81945)
- 基金(76398)
- 家(71623)
- 国家(71047)
- 研究(69199)
- 科学基金(58594)
- 省(43244)
- 社会(42661)
- 自然(41465)
- 基金项目(41067)
- 自然科(40544)
- 自然科学(40524)
- 社会科(40457)
- 社会科学(40444)
- 自然科学基金(39819)
- 划(37647)
- 教育(33370)
- 资助(30323)
- 编号(26300)
- 重点(25338)
- 计划(23363)
- 创(22917)
- 部(22600)
- 发(22454)
- 创新(21470)
- 科技(21298)
- 科研(21198)
- 业(19879)
- 课题(19500)
共检索到201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国 张昊 李林 刘登望 万书波 王飞 卢山 郭峰
为解决南方红壤旱地花生空壳问题,探明花生对钙素吸收及分配的特性,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和南方典型缺钙红壤为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施钙375 kg/hm2、施钙750 kg/hm2,分别标记为Ca0、Ca375、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与覆膜栽培),采用土柱栽培,测定成熟期花生产量、钙素含量、积累、分配特性及钙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施钙与覆膜栽培提高花生单株生物量、荚果产量。增施钙肥显著提高叶、茎、020 cm土层根系、生殖器官的钙素含量,而覆膜降低叶钙素含量。施钙与覆膜栽培显著提高营养
关键词:
花生 钙 红壤 积累 分配 钙肥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国 张昊 李林 刘登望 万书波 王飞 卢山 郭峰
为解决南方缺钙红壤旱地花生空壳问题,探明施钙与覆膜对花生干物质生产、熟相、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和南方典型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缺钙红壤为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施钙375 kg/hm~2、施钙750 kg/hm~2,分别标记为Ca0、Ca375、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与覆膜栽培),采用土柱栽培,测定花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熟相、干物质、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提高了花生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而施钙更好地促进了生殖器官生长,提高收获指数,降低根冠比。其中,Ca750-OF、Ca750-PF生殖器官干物质比对照(Ca0-OF)增幅达74. 0%,94. 3%。增施钙肥,叶片净光合速率在苗期和花针期逐渐升高,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降低。露地栽培处理(OF)叶片SPAD值在苗期:Ca750> Ca375> Ca0; 2015年覆膜栽培(PF)叶片SPAD值在苗期、花针期、饱果期、成熟期中施钙处理高于不施钙(Ca0)。成熟期花生单株产量与SPAD值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关系(y=-0. 020x~2+1. 034x-1. 930,R~2=0. 308**),且极显著相关。Ca0处理生育后期贪青晚熟,植株不能正常衰老;随施钙量增加,花生熟相明显,叶色由青转黄,正常衰老、成熟,产量较高。施钙与覆膜栽培增加了单株总果数、饱果数,提高了出仁率、荚果饱满度、脂肪含量及油亚比,降低了烂果数、空果数、每千克果数,进而提高了荚果产量和改善了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唐兵 张萌 肖厚军 安江勇 郑常祥 祝云芳 芶久兰 秦松
为筛选出玉米覆膜栽培条件最佳缓释肥用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及缓释肥减量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养分累积、品质、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T_1)处理:产量提高35.77%72.09%,其中,普通复合肥(T_6)最高,为8964 kg/hm2;缓释肥(T_3)处理其次,为8465 kg/hm2;缓释肥减量15%(T_4)第三,为8218 kg/hm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②穗行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2.06%34.55%、-2.77%13.66%;覆膜穗粗和行粒数分别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秀芬 房增国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花生的钙营养需求特性,以10个花生品种为试材,通过砂培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钙胁迫对不同品种花生产量、生物量、农艺性状及钙素吸收分配、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钙胁迫对绝大部分品种的花生分枝数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单仁果数和植株生物量,显著降低荚果及籽粒产量。不同花生品种植株茎叶、根系和果壳钙含量均表现为正常供钙处理显著高于低钙胁迫,但不同钙浓度处理间籽粒的钙含量无显著差异;低钙胁迫可提高茎叶和根系等营养体的钙分配率,降低钙素在果壳和籽粒等生殖体的分配率,且与果壳相比籽粒钙分配率降低幅度较大。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低钙胁迫 吸收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如 崔洁亚 侯凯旋 张晓军 王铭伦 王月福
明确花生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容重和探究土壤容重影响花生生长的作用机制,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柱栽的方法,设置020 cm和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1.3、1.2,1.4、1.2,1.5、1.3,1.3、1.3,1.4、1.3,1.5 g/cm36个处理,模拟大田不同土层容重的实际存在状况,研究了土壤容重对花生结荚期氮、磷、钾、钙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的条件下,花生茎秆、叶片、根系、果壳、果仁和果针的氮、磷、钾、钙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着214
关键词:
花生 土壤容重 结荚期 养分积累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世友 刘孟朝 王凌 韩宝文 茹淑华 贾良良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肥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措施的4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18.95%~51.21%。与习惯施肥相比,冬小麦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减少116.25,70.80,63.81,108.95 kg/hm2。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
施氮措施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张萌 刘海 肖厚军 秦松 崔宏浩 郑常祥 祝云芳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玉米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新型肥料品种,【方法】以玉米品种黔单24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探索不同养分释放原理的新型肥料(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沃夫特缓释肥、千里马缓控释肥和长效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施入新型肥料和传统多次追肥模式与不施肥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总量,其中沃夫特缓释肥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其他3种新型肥料则与传统施肥无显著差异。不同新型肥料的养分释放时期和释放速率存在差异,造成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
关键词:
新型肥料 玉米 养分吸收 氮素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惠萍 贾根良 冯佰利 屈继旗 孙三民 秦晓威 任学敏
以谷丰888为试验材料,在施氮水平80kg/hm2和基本苗120万~130万株/hm2下,覆草栽培、覆膜盖模式研究灌浆期谷子籽粒糖类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花后14d),在覆草栽培和覆膜条件下,可溶性总糖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和17%;蔗糖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2%和0.20%;淀粉分别比对照上升了6%和11%。表明在覆草和覆膜下谷子器官中可溶性总糖、蔗糖降解,快速积累淀粉,为最终实现较高的粒重和产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江长 戴求仲 贺建华
在18种常用肉鸭饲料原料中添加750 U/kg的植酸酶,通过鸭的强饲代谢试验来探究植酸酶对钙、磷及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等真利用率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与加酶前比较,加酶后供试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为0.92%~17.29%,其中,对次粉2、麦麸、米糠、玉米总磷的提高幅度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11.79%(P<0.05)、8.46%(P<0.05)、17.29%(P<0.05)、16.33%(P0.05);对钙真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为2.74%~22.12%,其中,对碎米(早)、玉米皮、小麦、麦麸、棉粕...
关键词:
肉鸭 植酸酶 钙 磷 养分真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康 曾宁波 张晚晴 张昊 万书波 刘登望 李林
花生是喜钙作物,中国南方花生产区酸性红壤缺钙已经成为限制花生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学胁迫因子之一,筛选耐性种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南方地区典型酸性低钙土壤(pH值5.44,交换性钙376.0 mg/kg,水溶性钙11.2 mg/kg),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施钙和施钙(CaO)750 kg/hm~2处理对105份不同地域来源花生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SPAD值)、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24项指标及其耐低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钙相比,自然低钙处理下花生出苗率、SPAD值、荚果产量、单株饱果数、单株总果数、出仁率、荚果饱满度及籽仁品质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荚果产量和空果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24项评价指标的耐低钙系数降维为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001%,对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大小以单株产量(26.396%)和饱果数率(24.951%)最高,表明在低钙酸性条件下单株产量和饱果数率最能代表不同花生品种对低钙的响应状况。以花生相对产量和产量耐低钙系数为特征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05个品种的耐低钙性划分为五个等级:极强耐低钙、强耐低钙、中度耐低钙、敏感和高敏感,各类型所占品种比例分别为1.90%,0.95%,18.10%,78.10%,0.95%,说明我国绝大部分花生种质资源对低钙敏感,但也存在极强和强耐种质,这为开展耐低钙生态育种奠定了良好种质资源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波 鲁剑巍 李小坤 丛日环 吴礼树 叶川 郑伟 徐维明 姚忠清 任涛
【目的】在油菜种植主产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度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开展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施用田间试验,比较氮肥表施(表面撒施)、翻施(撒施后旋耕)和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和直播油菜条施覆土)3种不同施氮方式对两种栽培模式(移栽和直播)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同条件下,移栽油菜产量水平显著高于直播油菜,两者的产量差达到299.1—544.2 kg·hm~(-2),从干物质动态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生育期移栽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直播油菜,此外,移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巧云 李学垣 徐凤琳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钙的问题,而交换性铝含量低于1.8cmol/kg的土壤,铝毒亦不明显。酸化土壤中,随着土壤pH值的下降,土壤溶液铝、水溶性铝及吸附态铝等成倍增长,而某些低活性铝的数量呈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土壤酸化,铝形态,铝毒,缺钙,小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曹全全 胡亚东 王涛 张宏叶 顾杰 王丹 李欣茹 尹绍武
为探究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应对极性钙浓度环境下体内的应激机制,检测了花鳗鲡成鳗从对照组(2 mM Ca~(2+))转移到高钙组(10 mM Ca~(2+))和缺钙组(0 mM Ca~(2+))时第1、4和7天的血清钙浓度、血清渗透压和5项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数目),采用qRT-PCR技术对NCXs和PMCAs基因在花鳗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花鳗鲡应对极性钙浓度下NCXs和PMCAs基因在鳃组织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血清钙浓度和血清渗透压与周围钙离子浓度成正相关,第1、4天处理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高钙环境下各项指标由高到低,低钙环境下各项指标由低到高,至第7天达到稳态;5项血液指标,第1、4天各处理组数值均比对照组高,第7天达到稳态。对于组织表达,NCX2和NCX3在皮肤中表达最高,而NCX1、PMCA2和PMCA4在肾脏中表达最高。对于各亚型的mRNA时序表达,NCX1和PMCA4在极性钙处理情况下相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NCX1在高钙条件下随着时间增长表达量逐渐升高,在低钙环境下随着时间增长表达量逐渐降低,即NCX1的表达对于极性钙环境具有指示作用;PMCA4在高钙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在低钙环境下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在第7天达到稳态,即PMCA4的表达对于钙环境的稳态具有指示作用;其它亚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NCX1和PMCA4在花鳗鲡洄游过程机体内钙稳态的调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甜荣 汤静 祝竞芳 游万里 金鹏 郑永华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氯化钙(CaCl_(2))处理对鲜切火龙果在10 ℃、72 h贮藏期间的品质及γ–氨基丁酸(GABA)积累的影响。[方法] 鲜切火龙果片分别在0、5、10、15、20 g·L~(-1) CaCl_(2)溶液中处理10 min,测定其贮藏期间品质及GABA含量变化,以筛选最佳钙处理浓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钙调蛋白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处理进一步研究钙调控GABA积累的机制。[结果] CaCl_(2)处理可有效延缓贮藏期间鲜切火龙果褐变指数和菌落总数的上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促进GABA的积累,其中10 g·L~(-1) CaCl_(2)处理能最有效地延缓鲜切火龙果品质的下降和诱导GABA的合成。CaCl_(2)处理可显著提高鲜切火龙果中钙调蛋白(CaM)含量,并诱导谷氨酸脱羧酶(GAD)、二胺氧化酶、多胺氧化酶、4–氨基丁醛脱氢酶等酶活性提升,促使更多的谷氨酸和多胺转化生成GABA,而TFP处理降低了CaM含量,抑制了GAD及胺氧化酶的活性和GABA的积累。[结论] CaCl_(2)处理不仅可显著延缓鲜切火龙果的品质下降,同时可能通过调控Ca~(2+)-CaM复合体的形成进而促进GABA的合成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