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8)
- 2023(10437)
- 2022(8671)
- 2021(7730)
- 2020(6123)
- 2019(13738)
- 2018(13301)
- 2017(24574)
- 2016(13499)
- 2015(14539)
- 2014(14174)
- 2013(14071)
- 2012(13381)
- 2011(12273)
- 2010(12326)
- 2009(11163)
- 2008(10955)
- 2007(9798)
- 2006(8846)
- 2005(8043)
- 学科
- 济(59514)
- 经济(59457)
- 业(35658)
- 管理(34939)
- 企(25316)
- 企业(25316)
- 中国(19730)
- 农(19661)
- 地方(19333)
- 方法(18421)
- 数学(15902)
- 数学方法(15796)
- 业经(14741)
- 农业(13789)
- 贸(12383)
- 贸易(12373)
- 学(12366)
- 财(12027)
- 易(11945)
- 发(11028)
- 环境(10811)
- 地方经济(10751)
- 银(10494)
- 银行(10451)
- 制(10406)
- 融(10361)
- 金融(10361)
- 行(10137)
- 技术(9859)
- 产业(8184)
- 机构
- 学院(192841)
- 大学(189911)
- 济(79754)
- 经济(78176)
- 研究(74236)
- 管理(70141)
- 理学(59693)
- 理学院(58924)
- 管理学(57947)
- 管理学院(57616)
- 中国(55294)
- 科学(47907)
- 农(45563)
- 京(41718)
- 所(39427)
- 农业(36139)
- 研究所(35986)
- 业大(35119)
- 财(34292)
- 中心(33146)
- 江(30198)
- 院(26683)
- 财经(26673)
- 北京(26437)
- 范(26167)
- 师范(25770)
- 省(25769)
- 经(24249)
- 州(24185)
- 科学院(23808)
- 基金
- 项目(131483)
- 科学(102304)
- 基金(93847)
- 研究(90872)
- 家(85539)
- 国家(84763)
- 科学基金(70501)
- 社会(58455)
- 社会科(55457)
- 社会科学(55444)
- 省(53092)
- 基金项目(50174)
- 自然(46407)
- 自然科(45300)
- 自然科学(45283)
- 划(45244)
- 自然科学基金(44478)
- 教育(39975)
- 资助(36792)
- 编号(35179)
- 发(34881)
- 重点(30367)
- 创(27836)
- 部(27656)
- 成果(27000)
- 发展(26992)
- 展(26541)
- 计划(26408)
- 创新(26110)
- 课题(25550)
共检索到299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从 孙会峰 徐春花 王站付 张继宁 张鲜鲜 陈春宏 周胜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菜地氨(NH_3)挥发过高的问题,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设施菜地NH_3挥发特征,分析各施肥方式下影响设施菜地NH_3挥发的重要因子,为以减氮增效为目标的设施菜地肥料管理模式制定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次基肥和2次追肥的施肥方式,设置了不施氮处理(Control)、常规施氮处理(CF)、20%减氮缓释肥处理(SF)、20%减氮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OF)、20%减氮复合微生物菌肥/无机肥配施处理(MF)和20%减氮水肥一体化处理(IM),共计6个田间试验处理。除Control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氮磷钾的全季施用比例均保持一致。使用通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菜地NH_3挥发进行了原位监测,并同步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可能影响菜地土壤NH_3挥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的菜地NH_3挥发动态基本一致,NH_3挥发峰值均出现在肥料施用后。基肥施用阶段,除IM处理在基肥施用1 d后NH_3挥发即达到峰值外,其余处理均在基肥施用后3 d达到NH_3挥发峰值,峰值范围为0.12—0.26 kg NH_3·hm~(-2)·h~(-1)。在追肥阶段,各处理NH_3挥发峰值出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前,各处理的NH_3挥发通量在追肥-Ⅰ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08—0.19 kg NH_3·hm~(-2)·h~(-1),追肥-Ⅱ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13—0.18 kg NH_3·hm~(-2)·h~(-1)。NH_3挥发累积排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F、MF、OF、SF、IM、Control。与CF施肥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分别降低菜地累积NH_3挥发量24.2%和42.4%(P0.05)NH_3挥发累积量。此外,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由高至低依次为MF、OF、CF、SF、IM。与CF处理相比,MF处理始终具有较高的肥料NH_3-N损失率,而IM处理下则始终低于CF处理。与CF处理相比,SF和OF处理在基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较低,但在追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则均高于CF处理。【结论】与CF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可显著降低设施菜地NH_3挥发量。从不同施肥阶段来看,IM处理在基肥和追肥施用阶段均可显著降低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而SF处理对菜地NH_3挥发的减缓作用主要是在基肥施用阶段。因此,缓释氮肥施用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减缓设施菜地NH_3挥发和农田减氮增效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设施菜地 施肥方式 氨挥发 氮肥损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闫鹏 张靖 沈健林 朱潇 王伟 王娟 吴金水
我国设施菜地化肥施用量大,造成了大量的氧化亚氮(N_2O)和氨(NH_3)损失。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种养体系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化肥施用及其环境损失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长沙近郊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试验种植奶白菜,试验共设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ON)、30%牛粪有机肥氮+70%化肥氮(CM)、30%鸡粪有机肥氮+70%化肥氮(NM)4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法和密闭室间歇抽气法测定奶白菜生长季内的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分析土壤N_2O排放和NH_3挥发动态,探讨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设施奶白菜的N_2O排放、NH_3挥发的减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CM和NM处理的N_2O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38.5%和33.1%,NH_3挥发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5%和17.0%,N_2O排放和NH_3挥发的总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38.4%和33.0%。两种有机肥处理中,NM处理氨挥发显著低于CM处理,降幅达到11.9%。N_2O排放和NH_3挥发日通量与土壤温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常规施肥和NM处理的N_2O排放和NH_3挥发日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仅常规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与土壤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CM和NM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6.8%和41.5%,且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30%等氮有机肥+70%化肥在降低设施菜地N_2O排放和NH_3挥发的同时,还能保障设施蔬菜稳产,对减少蔬菜生产中的氮素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希柏 王亚男 王玉忠 林志灵 李莲芳 白玲玉 苏世鸣 沈灵凤
【目的】研究设施菜地不同施肥处理下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的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施肥(CK)、1/2量氮磷钾化肥+1/2量有机肥(1/2 MNPK)、氮磷钾化肥+有机肥(MNPK)、有机肥(M)、氮磷钾化肥(NPK)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结果】147个阳性质粒测序结果显示设施菜地土壤中细菌主要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蓝藻门、硝化螺旋菌门及浮霉菌门10个门。其中变形细菌(26.53%)、拟杆菌(1...
关键词:
设施菜地 施肥 细菌 群落结构 丰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芳蕾 张杰 李阳 张伟伟 薄其飞 李世清 岳善超
【目的】通过两年田间氨挥发测定,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置0、180、300 kg·hm~(-2) 3个氮肥用量,同一施氮量下副区分尿素一次性基施(UR)、尿素分次施用(URT)(基肥40%,十叶期追肥60%)以及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基施(CRU)3种施氮方式,采用海绵吸收通气法进行原位测定。【结果】(1)对于施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3种施肥方式均出现挥发峰值,且UR处理的氨挥发峰值高于另外两种施肥方式,特别是在高施氮量的情况下;对于追肥后的氨挥发,只有URT处理出现峰值,且高于基肥后的挥发峰值。(2)氨挥发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施氮量处理下,URT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高(2.88—36.84 kg·hm~(-2)),且主要集中在追肥期(占整个生育期的72.2%—90.4%);其次是UR处理(1.08—10.07 kg·hm~(-2));CRU处理氨挥发累积量最低(0.96—5.69 kg·hm~(-2))。(3)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氨挥发的年间差异主要是受到施肥后的降雨影响。【结论】对于西北旱作覆膜春玉米,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性施用方式(CRU)既能减少追肥人工投入,又能减低氨挥发损失,可作为该区域值得推广的绿色施肥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伟红 刘文波 赵晨光 郭俊杰 孙博 陈健 周毅 郭世伟
【目的】探究3种主要水旱轮作系统下,优化施肥对当季稻田NH3挥发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水稻-小麦、水稻蔬菜与水稻冬闲田3种水旱轮作系统,每种轮作系统下设农民习惯施肥方式(FFP)和优化施肥方式(OPT) 2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其中农民习惯施肥方式氮肥以基肥与分蘖肥施用量比例5∶5施入,优化施肥方式氮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量比例5∶3∶2施入。于2015─2016年,采用传统抽气密闭室法,田间原位监测了不同处理以及4个环境因子(田面水NH+4-N质量浓度、水层pH、
关键词:
水旱轮作 优化施肥 氨挥发 氮肥利用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扣萍 郭茜 胡国涛 杨兴 许晓丽 王海龙
以动物源的猪炭和植物源的竹炭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原材料制备所得生物质炭的特性差异。同时以南方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的种类(猪炭和竹炭)和施用方式(一次施用和分批施用)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炭的含磷量较高,含碳量较低,灰分含量高,与竹炭的高含碳量和低灰分量差别较大。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空心菜季土壤氨挥发损失高于小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兵 李新慧 张琳 邹国元 高祥照 赵春江
用密闭室强制通气装置对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 (表施、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 )下的土壤氨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表施处理明显促进氨的挥发 ,该处理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达 4 6 0 8%。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处理都能有效地抑制氨挥发损失 ,2种施肥方式下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均未超过10 % ,表施处理的土壤氨挥发时期达 12d ,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的氨挥发时期仅为 6d。
关键词:
氨挥发 密闭室 冬小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翠民 梅新兰 商庆银 杨秀霞 沈其荣 郭世伟
采用密闭室法测定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氨挥发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双季稻田氨挥发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JF处理)的水稻产量与全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OM处理)和单施无机肥(NPK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单施化学氮钾肥(NK处理)的产量;双季稻氮素农学利用率(NUEA)以JF处理的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7.4和8.9 kg.kg-1,显著高于NK处理;双季稻氨挥发累积量以OM处理最高(86.2 kg.hm-2),NK处理次之(78.2 kg.hm-2),显著高于JF处理(60.7 kg.hm-2);氨挥发速率主要受田面水NH4+-N质量浓度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 姚莉 张奇 林超文 刘海涛 罗付香 王谢 杨璇 章淑群
【目的】探讨紫色丘陵区水稻秸秆还田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磷酰三胺[NBPT, N-(n-butyl)thiophosphrictriamide]联合使用,对油菜地氨挥发通量、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定8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尿素、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和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分两次施用,基肥期施60%,薹肥期施40%。通过通气法测定油菜地氨挥发量,并且分小区测定油菜产量。【结果】水稻秸秆用量从0增加到8000 kg/hm~(2)时,油菜地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由4.67 kg/hm~(2)增加到8.60 kg/hm~(2),而且随着秸秆用量的增加,氨挥发的损失也增加。添加1%NBPT之后,油菜地氨挥发损失率显著下降,而且基肥期相比于薹肥期下降更明显。与传统施肥对比,秸秆用量为8000 kg/hm~(2)时才能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但是水稻秸秆还田联合添加1%NBPT之后,水稻秸秆还田量为2000~8000 kg/hm~(2)均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而且秸秆用量越多产量越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NBPT用量为1%时,水稻秸秆还田量8000 kg/hm~(2)左右时,油菜产量和环境效益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熊静 王改兰 曹卫东 白金顺 杨璐 高嵩涓 志水胜 曾闹华
在二月兰-春玉米体系中,运用土壤氨挥发原位测定方法,分别在玉米基肥和追肥时期测定土壤氨挥发量,以探索二月兰翻压后土壤氨挥发特征。结果表明,基肥时期氨挥发量在0.94~3.27 kg/hm2,氨挥发导致的氮损失率为1.34%~2.91%,占玉米季氨挥发总量的3.12%~6.80%;相同施氮水平下,有绿肥处理氨挥发量高于无绿肥处理,平均高出1.04 kg/hm2。追肥时期,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为27.17~46.81 kg/hm2,氨挥发引起的氮损失率为34.50%~41.61%,占氨挥发总量的93.20%-96.88%,相同施氮水平下有无绿肥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从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来看,氨挥发随着...
关键词:
二月兰 氨挥发 春玉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小雨 高伟 王玉军 金继运 黄绍文 唐继伟 张志强
【目的】在大幅减施肥料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芹菜-番茄轮作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监测土壤氨挥发速率特征动态变化。【结果】施基肥后2—3 d出现土壤氨挥发峰值,8—10 d接近对照水平;追肥第1天出现氨挥发峰值,10—11 d接近对照水平。土壤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基肥和前两次追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70%—80%。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茬(番茄茬),春茬(番茄茬)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总量是冬茬(芹菜茬)的3.0倍。芹菜茬和番茄茬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0.0%和47....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料 配合施用 日光温室 氨挥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东风 邱孝煊 李卫华 王果
采用农户问卷调查、田间取样及实验室化验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的蔬菜施肥现状及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生产上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化肥以俄罗斯进口复合肥最为普遍;每茬不同类型蔬菜的平均施肥水平(N、P2O5和K2O总养分)在493.6-1212.2 kg.hm-2之间,氮磷钾比例(平均1∶0.77∶0.75)不协调,磷肥施用量明显偏高;各轮作类型蔬菜平均施肥量(N、P2O5和K2O总养分)在2002.3-3455.2 kg.hm-2.a-1之间.(2)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的全磷(2.04 g.kg-1)、速效磷(182.9 mg.kg-1)、C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兴位 闫辉 倪明 李技武 王炽 胡靖 胡万里
为了解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洱海流域蔬菜地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连续10茬作物在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和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数据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洱海流域蔬菜地地力肥沃,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作物的产量仍然能达到优化施肥产量的40%以上;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实现作物持续稳产,同时提升土壤肥力,洱海流域蔬菜当前的习惯施肥量为579 kg/hm2,超过了作物吸收量,施肥量降低30%也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扩充土壤氮库、活化土壤磷素的作用,对提升蔬菜地的生产力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蔬菜地 有机肥 生产力 经济产量 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斌 胡万里 刘宏斌 段宗颜
本试验设计了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增施氮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对青笋各个时期的生长性状和产量都不利;常规施肥和增施氮肥处理的施氮量过剩,增施的氮肥并未显著提高青笋生长性状和产量,增施氮肥处理对青笋的苗期生长还有抑制作用;优化施肥处理因有机肥的施用量少,优化施肥的青笋采收期株高在4种处理中并未达到最优。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建议施肥量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与氮肥比例,有利于氮肥在土壤中的保留,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青笋 氮肥 生长性状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