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3)
- 2023(10512)
- 2022(8744)
- 2021(7801)
- 2020(6201)
- 2019(13922)
- 2018(13337)
- 2017(24389)
- 2016(13553)
- 2015(14618)
- 2014(14216)
- 2013(14204)
- 2012(13574)
- 2011(12388)
- 2010(12515)
- 2009(11275)
- 2008(11046)
- 2007(9928)
- 2006(8865)
- 2005(8138)
- 学科
- 济(57954)
- 经济(57898)
- 业(34854)
- 管理(34755)
- 企(24750)
- 企业(24750)
- 中国(19769)
- 地方(19058)
- 农(18955)
- 方法(18023)
- 数学(15689)
- 数学方法(15562)
- 业经(14540)
- 农业(13424)
- 贸(12342)
- 贸易(12332)
- 学(11952)
- 易(11919)
- 财(11745)
- 制(11469)
- 发(10655)
- 地方经济(10647)
- 银(10456)
- 银行(10409)
- 融(10382)
- 金融(10382)
- 环境(10364)
- 行(10063)
- 技术(9807)
- 教育(8615)
- 机构
- 学院(192674)
- 大学(191799)
- 济(79045)
- 经济(77279)
- 研究(76839)
- 管理(68877)
- 理学(58597)
- 理学院(57844)
- 管理学(56791)
- 管理学院(56460)
- 中国(55140)
- 科学(48872)
- 农(45393)
- 京(42188)
- 所(40585)
- 研究所(37113)
- 农业(35965)
- 业大(34963)
- 财(33825)
- 中心(33529)
- 江(30915)
- 院(28308)
- 省(27047)
- 北京(26962)
- 范(26420)
- 财经(26263)
- 师范(25976)
- 州(24610)
- 经(23884)
- 科学院(23535)
- 基金
- 项目(131478)
- 科学(101499)
- 基金(92680)
- 研究(91340)
- 家(84640)
- 国家(83864)
- 科学基金(69297)
- 社会(57759)
- 社会科(54795)
- 社会科学(54782)
- 省(54013)
- 基金项目(49203)
- 划(45692)
- 自然(45537)
- 自然科(44472)
- 自然科学(44452)
- 自然科学基金(43663)
- 教育(41093)
- 资助(36740)
- 编号(35372)
- 发(34947)
- 重点(30702)
- 创(28041)
- 部(27660)
- 成果(27501)
- 发展(26883)
- 计划(26689)
- 课题(26533)
- 展(26432)
- 创新(26274)
共检索到302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秋萍 孙威江
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茶树品种黄棪的生长与品质及茶橙瘿螨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黄棪的着叶数、百芽重、发芽密度和产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茶树的经济性状最佳.(2)施氮肥有利于提高黄棪的抗螨性.(3)N∶P2O5∶K2O配施比例为3∶1∶1时,鲜叶的生化成分较合理,毛茶感官品质得分较高,品质较优.
关键词:
黄棪 施肥 乌龙茶 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申巍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费学谦
研究施肥对25年生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腐熟鸡粪)混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结实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处理3(冬季施用有机肥5 kg.株-1,夏季施用复合肥0.5 kg.株-1)对油茶冠幅乘积、春梢长度、直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出籽率、含水率影响不大,但施用有机肥对出油率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油茶 施肥 生长结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国元 刘宝存 王美菊 吴静 孙明德
在褐土上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鸡粪、包衣尿素、尿素、硝铵 4种肥料对蕹菜硝酸盐累积以及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量施氮下 ,鸡粪处理表现缺氮症状 ,长势不及等氮量的尿素处理 ;在中量施氮情况下 ,蕹菜长势为 :鸡粪、包衣尿素 >硝铵 >尿素。在硝酸盐指标上 ,施用等量鸡粪可以明显降低其含量 ;在中量施氮情况下 ,植株的硝酸盐含量为 :尿素 >硝铵、包衣尿素 >鸡粪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植株硝酸盐呈增加趋势 ,以尿素处理增加更为明显。鸡粪的施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蕹菜的Vc及可溶糖含量 ,但尿素处理没有表现出类似的结果 ;在中量氮素投入情况下 ,硝铵及包衣尿素处理的Vc含量相对较高。中、高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宝华 范少辉 刘广路 蔡春菊 张大鹏 FEDEL
应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肥料配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硬头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硬头黄竹新竹数量、新竹生物量、繁殖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影响(p0.05);新竹生物量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配比,新竹数量、繁殖率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方式>施肥量>肥料配比;获得最大生物量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0.9 kg.丛-1、施肥方法为环施;获得最多新竹数量和最佳繁殖率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1.2 kg.丛-1、施肥方式为撒施(覆盖土和枯落物)。试验得到...
关键词:
硬头黄竹 肥料配比 施肥量 施肥方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梦雅 杨艳 汤玉喜 李志辉 叶传财 秦平书 吴兴华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栀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栀子幼苗施肥配比方案,为黄栀子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栀子实生苗进行土壤盆栽试验,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配比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栀子幼苗生长(株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K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株高、地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T7(N3P1K3)较大,较对照提高了65.73%、18.24%;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7最大,总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3.27%。除丙二醛外,各处理的生理指标也均有所增加,其中T7最为显著,叶绿素含量较CK提高了99.0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32.59%、44.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CK分别高出了26.45%、35.02%;丙二醛(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下降,T7含量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5.14%,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隶属函数综合排序来看,各处理均比对照组CK大,其中最大值是T7。【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营养代谢物质的吸收和抗氧化能力,促进黄栀子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本试验中T7的处理效果最好,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3.0、0.8、1.2 g。
关键词:
黄栀子 氮磷钾配比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冬南 胡玉玲 牛德奎 涂淑萍 张文元 郭晓敏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长林系列3个优良油茶无性系进行施肥配比和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B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品种是影响油茶各项生长指标的最根本的因素;(2)各因子对地径、冠幅、产量和净光合作用影响权重依次是品种、因子间互作、施肥和芸苔素内酯,施肥对叶绿度影响比因子间互作影响大,而对高生长影响刚好相反;对出籽率影响依次是品种、施肥、芸苔素内酯及因子间互作;(3)18号品系、N2P2K2和0.067mg.L-1芸苔素内酯浓度组合时,树高、冠幅和出籽率表现最好;4号品系、N1P1K1和0.067 mg.L-1芸苔素内酯组合时,地径增长、叶绿度和产量最大;4号品系、N2P2K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耀华 张思琪 李春玉 黄楚轩 王雨菱 钟成虎 李叶云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茶树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获取最优的底肥配比和叶面肥组合,为茶树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05-01至2022-12-15,以1年生龙井43容器大苗为试验对象,设置3个底肥处理,其中对照(CK)为复合肥(m(N)∶m(P_2O_5)∶m(K_2O)=20∶20∶20)滴灌处理,SRF1(m(N)∶m(P_2O_5)∶m(K_2O)=15∶15∶15)和SRF2(m(N)∶m(P_2O_5)∶m(K_2O)=15∶10∶15)为缓释肥拌入轻基质,同时配合喷施5 g/L的尿素处理;设置4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其中WT为清水对照,LF1为5 g/L的尿素,LF2为5 g/L的尿素+1.25 g/L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LF3为5 g/L的尿素+1.25 g/L的氨基酸肥混合液,叶面肥处理组均采用复合肥(5 g/L)与腐植酸水溶肥(0.11 mL/L)进行滴灌。测定茶苗2轮新梢物候期、新梢形态指标(新梢展叶数、新梢长度、新梢最大节间长和叶面积)、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2轮新梢结束后检测茶苗分枝指标(分枝总数、短枝数、长枝数、一级侧枝数和一级侧枝粗度)、生长量(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高径比和根冠比)以及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析不同底肥和叶面肥处理对茶树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组相比,缓释肥处理组茶苗新梢物候期提前了2~6 d,SRF2组展叶时间较SRF1组更早;缓释肥处理组2轮茶苗的新梢展叶数、新梢长度、新梢最大节间长及第1轮新梢叶面积与CK组均无显著差异,但第2轮茶苗新梢叶面积在SR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第1轮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增加,但第2轮仅在SR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的长枝数、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仅SRF2组显著增加,缓释肥处理组茶苗的分枝总数、短枝数、一级侧枝数、一级侧枝粗度、高径比和根冠比较CK组无显著差异;缓释肥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CK均显著增加,但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降低。与WT组相比,喷施叶面肥后茶苗的新梢物候期提前2~4 d,LF2和LF3组展叶时间较LF1组更早;LF2组2轮茶苗的新梢长度、新梢叶面积及第1轮新梢展叶数、新梢最大节间长均较WT显著增加;LF1和LF2组茶苗第1轮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增加,但第2轮仅在L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的分枝总数、短枝数、长枝数均显著提高,但3个叶面肥处理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叶面肥处理组茶苗的一级侧枝数、地下干质量、高径比和根冠比与WT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一级侧枝粗度和地上干质量仅在LF2组有显著提高。LF2和LF3组茶苗的苗高和地径显著提高,且均以LF2组效果最好。叶面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降低。【结论】适宜配比的底肥和叶面肥均能够提前茶苗新梢物候期,促进茶苗生长,施用NPK比例为15∶10∶15的缓释肥及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的效果均最好。
关键词:
茶树栽培 配方施肥 龙井43 容器大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烨 王学奎 周波 李沛 孙先忠 牟来明
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连的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黄连的养分和品质。施肥区黄连的质量均比缺素区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氮、磷、钾肥的配施N2P2K2处理,黄连的质量相对最好。本试验条件下,为达到优质黄连的生产,推荐施肥为:N150 kg/(hm2·a),P2O5150 kg/(hm2·a),K2O120 kg/(hm2·a)。本研究可为湖北利川黄连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黄连 配方施肥 发育 品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关键词:
油茶 施肥模式 春梢 养分含量 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刘德辉 林江辉 代静玉 李辉信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猪粪、菜籽饼和无机肥的不同配施,研究了施肥对丹参的生长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影响。试验设2个营养水平:Ⅰ.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Ⅱ.每盆含N 2.50 g、P 1.98 g、K2.92 g。结果表明:施用1/2猪粪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最高;施用1/2菜籽饼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根干质量最大,单株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总量最高。表明,N、P、K用量分别为每盆1.2...
关键词:
施肥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艳荣 蒋亚莲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与N、P、K配比对洋桔梗切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洋桔梗"露西塔"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方案:氮、磷、钾3个元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结果]洋桔梗最佳氮肥用量为0.4 g/L;最佳磷肥用量为0.1 g/L;最佳钾肥用量为0.3 g/L。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为4:1:3。[结论]洋桔梗为高需肥植物,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搭配施用能够很好的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切花品质及产量。
关键词:
施肥 洋桔梗 生长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政芳 陈孟珍 吴素芳 黄金淑 赵正云 宁波 吕宏斌 张顺平
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栽培试验,揭示了氮、磷、钾施用量对水稻内在品质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粘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对蛋白质及直链淀粉的需求高时,可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当对淀粉与粘稠度的需求高时,可增加磷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钾肥的施用量。本试验可为实现不同水稻内在品质需求的栽培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战丽莉 许艳丽 韩晓增 裴希超 赵刚 王建华
为明确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区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东北黑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区,以无肥(NF)、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MF)3种施肥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法分离0~5,5~10,10~15cm土壤甲螨,比较了3种施肥方式下土壤甲螨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的异同,分析了施肥方式对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可以影响甲螨的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甲螨的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施肥方式,且化肥配施有机肥土壤中甲螨表聚特征明显,而无肥处理中土壤甲螨垂直分布表聚现象出现逆转。施肥方式对土壤甲螨多样性的影响在7月体现较为明显,有机肥的施入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波浪 盛建东 李建贵 王泽 蒋平安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红枣生长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后的枣树梢长、梢粗、叶片厚度、树高的变化以及枣吊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吸收积累均呈增长趋势,但过量施肥并不显著促进红枣生长和营养吸收,当N、PO和KO分别为240~600、450、30~75 kg/hm2时,6年树龄红枣营养生长和枣吊养分吸收达最佳。
关键词:
红枣 枣吊 生长特性 营养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陈德艾 赵明寿 王萍
经5 a 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幼林生长,肥效在1.5 a时最大,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33.69% 、48.39% ,造林后5 a 时,生长反应已经呈下降趋势,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16.45% 、10.71% 。P肥是促进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 g 钙镁磷肥的几个处理增产效果较好,N、K 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在9 个施肥处理中,处理6(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65 g·株- 1 )、处理9(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130 g·株- 1,追施氯...
关键词:
蓝桉 施肥效应 幼林生长 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