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1)
2023(6462)
2022(5338)
2021(4728)
2020(3970)
2019(8730)
2018(8372)
2017(15155)
2016(8731)
2015(9247)
2014(8788)
2013(8679)
2012(7988)
2011(7009)
2010(6719)
2009(6178)
2008(6071)
2007(5368)
2006(4516)
2005(3729)
作者
(29391)
(24967)
(24704)
(23029)
(15449)
(12241)
(10801)
(9813)
(9429)
(8592)
(8575)
(8208)
(8060)
(7973)
(7952)
(7575)
(7552)
(7430)
(7204)
(7089)
(6639)
(6121)
(5881)
(5698)
(5505)
(5479)
(5461)
(5422)
(5127)
(5110)
学科
(29854)
经济(29806)
管理(24177)
(23524)
(18433)
企业(18433)
方法(14643)
数学(13230)
数学方法(13114)
(9749)
(9544)
(9189)
(7582)
贸易(7582)
(7420)
中国(7248)
业经(7105)
农业(6626)
(6107)
财务(6099)
财务管理(6091)
企业财务(5809)
环境(5525)
(5470)
技术(5315)
地方(4569)
(4535)
(4456)
银行(4400)
产业(4254)
机构
大学(123164)
学院(122920)
(46191)
研究(45665)
经济(45339)
管理(44250)
理学(39321)
理学院(38828)
管理学(37923)
管理学院(37743)
(37136)
科学(34153)
中国(32439)
农业(30025)
业大(29223)
(25884)
(25707)
研究所(24226)
农业大学(20256)
中心(20002)
(19485)
(17872)
(17389)
(16766)
(16488)
财经(16104)
(15896)
北京(15705)
实验(15549)
科学院(15356)
基金
项目(94341)
科学(71787)
基金(69245)
(66407)
国家(65913)
研究(56440)
科学基金(53731)
自然(39349)
自然科(38469)
自然科学(38449)
自然科学基金(37814)
基金项目(37446)
(37166)
社会(35744)
社会科(33938)
社会科学(33926)
(32785)
资助(27493)
教育(24776)
计划(22456)
重点(22079)
科技(20847)
(19787)
(19712)
(19607)
科研(19524)
编号(19359)
创新(18673)
(18639)
(17411)
期刊
(44951)
经济(44951)
学报(35110)
(32769)
研究(28006)
科学(27542)
大学(24403)
学学(24001)
农业(22105)
中国(21880)
(15016)
管理(14127)
(12740)
业大(11195)
农业大学(9393)
(9000)
(8403)
金融(8403)
业经(7968)
科技(7966)
林业(7929)
经济研究(7775)
技术(7696)
财经(7684)
中国农业(6612)
自然(6544)
(6502)
问题(6315)
教育(6069)
资源(6017)
共检索到16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李国雷  王文全  刘勇  谢军波  侯富强  许永新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益母草生长发育、根系土壤酶活性及水苏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母草各项土壤酶活性、生长指标及水苏碱含量基本上为复肥型高于单肥型,复肥型中又以营养平衡型大于营养失调型,但单施氮肥对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复肥型中,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氮的肥效。以益母草株高、叶片数、产量及水苏碱含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二次肥料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益母草的合理需氮量为0.32-0.42 g.kg-1,需磷量为0.22-0.29 g.kg-1,需钾量为0.09-0.12 g.kg-1,氮、磷、钾最佳配比为3∶2∶1(质量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萍  文庭池  董玲玲  魏成熙  石俊雄  李波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以施用烟草专用肥+菌液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是不同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养分相比,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变化更加敏感,其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铭章  辛励  刘树堂  南镇武  刘锦涛  陈晶培  
为了给提高耕层肥力、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提供良好的依据,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非石灰性潮土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以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为基础,设5个试验处理,施氮肥条件下设小麦、玉米秸秆还田(WCN)、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2个处理,同时设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秸秆还田条件下,2015年各处理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别平均较2009年提高了117.68%,102.5%。与CK相比,秸秆还田模式各处理土壤腐殖酸总含量(HE)平均增幅21.8%~4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熊有强  万细瑞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振兴  周怀平  解文艳  关春林  车丽  
【目的】探究褐土区长期施肥农田土壤重金属Pb、As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基于22年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对0—20及20—40 cm土层及2013年玉米籽粒Pb、As含量的测定,分析褐土农田Pb、As的累积状况、年际变化特征、剖面分布特征及对玉米籽粒Pb、As含量的影响。【结果】不施肥处理土壤Pb、As含量均有所减少,其他施肥处理均有所累积;土壤Pb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较基础土样升高了1.77—8.41 mg·kg-1,升高幅度为4.42%—20.95%;土壤As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较基础土样降低了17.10%—41.54%;Pb具有表聚性,As在20—40 cm土层的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刚  殷浩  黄盖群  张建华  危玲  佟万红  林超文  郭涛  
以四川丘陵蚕区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研究氮(N,X1)、磷(P,X2)、钾(K,X3)肥不同施用量对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春秋两季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在秋季8月20日含量最高,总黄酮和1-DNJ在春季5月15日含量最高;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其含量均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X12X22X32)时达到最大。通过建立目标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分别获得了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万盼  刘芸  黄小辉  熊兴政  欧阳  孟祥江  周恺  
以三峡库区油桐幼苗为材料,研究盆栽条件下施用适量(1000g/盆)的猪粪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油桐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土壤(CK)相比,施用猪粪有机肥3个月后土壤p H值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期施有机肥可以防止土壤酸化;猪粪有机肥处理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全氮和碱解氮含量(p<0.05);却降低了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说明施有机肥有利于油桐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施猪粪有机肥促进了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增长及其单株生物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油桐幼苗根系生长,有利于油桐幼苗在后期生长保持较高的根系吸收养分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茜  张小梅  梁斌  毕明浩  李俊良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大棚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寿光市长期定位设施番茄试验大棚为基础,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鸡粪+秸秆施肥(M+S)、鸡粪+尿素施肥(M+U)及鸡粪+尿素+秸秆施肥(M+U+S),对设施番茄生长期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番茄生长的初果期;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盛果期;拉秧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增施高碳氮比作物秸秆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浓度,明显缓解土壤p H值的下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威威  周再知  张青青  黄桂华  韩强  王先棒  
【目的】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柚木幼树生长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柚木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柚木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配比施肥处理(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 kg/株钙镁磷肥(T1)、0.25 kg/株钙镁磷肥+2.50 kg/株有机肥(T2)、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0.25kg/株氧化镁+10.00 g/株硼肥(T3)、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T4)、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0 kg/株钙镁磷肥(T5)),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柚木幼树生长量及叶片养分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施肥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其中均以T5处理柚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44.81%,82.02%和108.72%。(2)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柚木叶片全N、全K、交换性C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叶片全P、交换性Mg含量显著提升,叶片N/P值显著降低。(3)与CK相比,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柚木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其中T5处理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4)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5种配比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由大到小排序为T5>T3>T2>T1>T4。【结论】5种配比施肥处理均可促进柚木叶片对钙、镁、磷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累积,加快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柚木幼树生长量的增加,其中0.25 kg/株氮磷钾复合肥+1.5 kg/株钙镁磷肥为最佳肥料组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媛姣  陆秀君  曾莞棋  雷鸣雷  李东升  万项成  解昀霏  张晓林  
蒙古栎为国家珍贵用材树种,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探究不同肥料、不同施肥量对蒙古栎幼林造林效果的影响,以2年生蒙古栎为研究对象,选用4种农用复合肥(A为洋丰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25%N、10%P、16%K;B为鄂中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2%N、18%P、15%K;C为东北丰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3%N、10%P、20%K;D为硝基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16%N、16%P、16%K),分别设置3个施肥量梯度(1,3,5g·株~(-1)),以不施肥(CK)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形态指标影响存在交互效应。仅B肥(鄂中复合肥料)对蒙古栎幼林两年的树高、地径增长量均影响显著(p<0.05),树高增长量(2018年和2019年数据)最大值均在B3处理(5g·株~(-1));总生物量最大值在B2处理,其次为B3处理。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养分浓度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B肥处理下,根和茎中N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于B2和B3处理中,根和茎的K浓度最大值均B3处理,且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形态和养分指标得出结论,B2和B3处理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即在1m×1m的密度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施肥量最佳为43.2~72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飞  温立玉  刘树堂  宋祥云  
利用1978年所建立的莱阳长期定位试验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以及年际变化量的影响,经10年研究发现,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总体顺序为:有机肥(M)>氮磷钾(NPK)>氮磷(NP)>氮肥(N)>氮钾(NK)>空白(CK)。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其年际变化量趋势波动前进,与脲酶变化量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土壤蔗糖酶、磷酸酶的年际变化量趋势较相似,均为小幅度波动前进。过氧化氢酶年变化量趋势中则含有明显的"V"型趋势,多有负增长量。脲酶的有机肥(M)处理年际变化量与施用化肥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化肥处理间的变化量却不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  刘兴斌  韩晓日  杨劲峰  李娜  
为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风沙土质量的影响,以风沙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始于2009年)为平台,研究连续5年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氮肥配施(MN)、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NP)、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MNPK)处理耕层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其中MNPK处理效果最好,比CK分别增加104.1%,201.2%,68.9%,34.2%,57.5%;并且其3种酶与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马永良  王迎春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氮磷化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和翻免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验证DNDC(脱氮—分解 )模型 ,说明其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好 ,证明DNDC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当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动态变化。对 2个试验长期 (10 0a)的模拟结果表明 :对于氮磷化肥配施试验 ,对照、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的处理SOC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 ,每年施用氮肥(纯N) 2 70kg·hm-2 配合施用磷肥 (P2 O5) 135kg·hm-2 的处理SOC含量与初始值相比增加了 31%。对于翻免耕试验 ,免耕并施用 112 5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燕  同延安  张树兰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个日光温室,均设5个施肥处理:对照(CK)不施无机肥;最佳施肥量处理(OPT)温室1施N675 kg/hm2、P2O5171 kg/hm2、K2O 810 kg/hm2,温室2施N 788 kg/hm2、P2O5200 kg/hm2、K2O 945kg/hm2;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1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1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菜农传统施肥处理(FP),温室1施N 848 kg/hm2、P2O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亚林  张旭博  任凤玲  孙楠  徐梦  徐明岗  
【目的】施肥是影响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的重要因子。探讨在不同利用方式、熟制、土壤pH等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碳氮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0—2019年已发表文献72篇,获得相对独立数据(510组DOC和208组DON),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利用方式、熟制和土壤pH下施肥对DOC和DON含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OC和DON含量,其中施有机肥(单施或配施)的提高幅度(60%和93%)是化肥(13%和29%)的4.6倍和3.2倍。不同利用方式下,施肥能显著提高旱地土壤DOC和DON含量,且旱地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DOC和DON的幅度显著高于水旱轮作。不同熟制比较,一年一熟下施用有机肥后DOC含量提高85%,显著高于一年两熟(38%);不同pH土壤比较,碱性土壤(pH>7.5)上施用有机肥后DOC和DON含量分别提高了85%和162%,显著高于6.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