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8)
2023(5717)
2022(4715)
2021(4199)
2020(3445)
2019(7516)
2018(7108)
2017(12948)
2016(7295)
2015(7591)
2014(7128)
2013(6989)
2012(6319)
2011(5516)
2010(5310)
2009(4816)
2008(4588)
2007(4013)
2006(3375)
2005(2736)
作者
(23779)
(19957)
(19898)
(18548)
(12484)
(9805)
(8652)
(7826)
(7610)
(6890)
(6771)
(6521)
(6472)
(6396)
(6253)
(6115)
(6079)
(5990)
(5833)
(5702)
(5291)
(4897)
(4678)
(4620)
(4433)
(4375)
(4364)
(4336)
(4127)
(4062)
学科
(25238)
经济(25207)
管理(20830)
(20204)
(15501)
企业(15501)
方法(12112)
数学(11053)
数学方法(10967)
(8244)
(7399)
(6831)
贸易(6831)
(6683)
(6641)
中国(6500)
业经(6223)
农业(5827)
技术(4884)
环境(4791)
(4659)
财务(4658)
财务管理(4653)
(4506)
企业财务(4421)
地方(4227)
产业(4062)
(3991)
(3825)
银行(3782)
机构
大学(101100)
学院(100666)
(39807)
经济(39139)
管理(38108)
研究(36743)
理学(34070)
理学院(33684)
管理学(33043)
管理学院(32897)
(28470)
科学(26486)
中国(25841)
农业(23155)
业大(22914)
(20691)
(20081)
研究所(19006)
中心(16277)
(16160)
农业大学(15725)
(14493)
(13683)
财经(13561)
(13272)
(12526)
北京(12363)
(12335)
(12131)
经济学(12060)
基金
项目(78463)
科学(60296)
基金(57775)
(55082)
国家(54625)
研究(48261)
科学基金(44916)
自然(31978)
社会(31800)
基金项目(31363)
自然科(31286)
自然科学(31271)
(30908)
自然科学基金(30760)
社会科(30275)
社会科学(30265)
(27141)
资助(22536)
教育(21284)
重点(18158)
计划(18066)
编号(16768)
(16746)
(16599)
(16528)
科技(16407)
科研(16257)
(15939)
创新(15745)
(14325)
期刊
(37382)
经济(37382)
学报(26553)
(24374)
研究(23434)
科学(21263)
大学(18482)
学学(18163)
中国(17421)
农业(16470)
管理(11928)
(11881)
(9158)
业大(8212)
农业大学(7006)
经济研究(6814)
业经(6809)
(6794)
金融(6794)
(6705)
财经(6299)
科技(6284)
技术(6093)
林业(5742)
教育(5590)
(5359)
问题(5311)
商业(5101)
中国农业(4950)
资源(4615)
共检索到135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迪  陈祖旭  黄世能  
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JAck)nielsen)为含羞草科(MiMosAceAe)猴耳环属植物[1-2],乔木,高达10 M,生长于海拔200~1 800 M的溪边、林内或灌丛中,是我国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一个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叶有凉血、消炎功能)。近几年,笔者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进行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浩  黄世能  王卫文  李樨  胡文强  刘敏  
设置了5种不同的遮阳处理,旨在探讨不同遮阳度对猴耳环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猴耳环苗木具有很强的避日性,其生长需要一定的遮阳度,但过高的遮阳度会导致较高的苗木死亡率和缓慢的生长,因此,遮阳度以不超过60%为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菲   杨模华   刘卫东   夏洋   曾思棋   何睿玉   王伟   颜丙虎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 K> 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 P> 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 N> 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钾)1.56~2.75 g·株~(-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彭颖姝  文仕知  何功秀  林立彬  
为了探讨肥料对青冈栎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当年3月份播种育苗的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苗木对氮素需求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苗木叶片氮素含量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高;青冈栎幼苗光合日变化随季节而变化,7、8、9月,光合速率高,10月与11月,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下降;7—10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1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勇  吴际友  刘球  陈明皋  张珉  陈家法  吴哲  廖德志  吴玲  陈德云  
通过设计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来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磷、钾的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N2P3K1处理即尿素5 g·盆~(-1)、钙镁磷15 g·盆~(-1)、氧化钾1 g·盆~(-1),可促进青冈栎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的积累,该处理下苗木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佳。(2)氮、磷、钾对青冈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氮元素影响最大,磷元素和钾元素影响较小。(3)青冈栎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各种肥料的施用量呈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从而求出青冈栎幼苗氮、磷、钾的施肥适用范围:尿素12.23~14.65 g·盆~(-1),钙镁磷9.35~22.91 g·盆~(-1),氧化钾5.73~14.17 g·盆~(-1),以及各项生长指标理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梦雅  杨艳  汤玉喜  李志辉  叶传财  秦平书  吴兴华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栀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栀子幼苗施肥配比方案,为黄栀子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栀子实生苗进行土壤盆栽试验,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配比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栀子幼苗生长(株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K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株高、地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T7(N3P1K3)较大,较对照提高了65.73%、18.24%;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7最大,总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3.27%。除丙二醛外,各处理的生理指标也均有所增加,其中T7最为显著,叶绿素含量较CK提高了99.0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32.59%、44.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CK分别高出了26.45%、35.02%;丙二醛(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下降,T7含量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5.14%,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隶属函数综合排序来看,各处理均比对照组CK大,其中最大值是T7。【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营养代谢物质的吸收和抗氧化能力,促进黄栀子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本试验中T7的处理效果最好,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3.0、0.8、1.2 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捷   朱宁华   杨海洋   谢功良  
【目的】旨在寻找最适合铁心杉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比。【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置14组肥料配比,以每组50盆的1年生铁心杉实生苗为材料,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的铁心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提高了42.01%,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提高了11.64%,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提高了13.81%,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11.25%;在N_2P_2K_1的肥料配方下,铁心杉幼苗的苗高、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达到最大值,地径、根表面积和总根长也处于中上水平。【结论】N_2P_2K_1(每盆施1.0 g N、1.0 g P、0.5 g K)是铁心杉幼苗最佳的施肥配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燕  董雯怡  张志毅  李吉跃  聂立水  沈应柏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  刘建辉  李世栋  武雁军  
以蚯蚓粪为主要原料,配合草炭、玉米芯制成3种复合基质配方,再添加不同量(10.0,12.5,15.0 kg/m3)的烘干鸡粪,以V(草炭):V(蛭石)=2:1混合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及施肥量对厚皮甜瓜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T5(750 dm3/m3蚯蚓粪+250 dm3/m3玉米芯+12.5 kg/m3烘干鸡粪)和T4(750 dm3/m3蚯蚓粪+250 dm3/m3玉米芯+10.0kg/m3烘干鸡粪)上栽培的甜瓜幼苗,其真叶面积、株高和茎粗增幅均大于对照,地下部干物质和叶干质量达到对照的水平;T5上栽培的甜瓜幼苗茎干质量显著大于对照,T4上栽培的甜瓜幼苗茎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景贵  粟春青  王凌晖  潘陆荣  滕维超  
【目的】探究氮磷钾指数配方施肥对假苹婆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假苹婆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假苹婆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案,结合指数施肥法进行配方施肥设计,测定其在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T1~T14)下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筛选适宜假苹婆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结果】T3处理(N_1P_2K_2)假苹婆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总根长、根尖数、生物量干重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均最优,分别为50.44 cm、5.73 mm、114.57 cm~2、1621.74 mm、5053.66个、59.92 g、3.10 mg/g、0.45 mg/g、7.88μmol/(m~2·s)、0.090 mol/(m~2·s)、253.20μmol/m和1.67 mol/(m~2·s),分别是T1处理(N_0P_0K_0)(对照组)的267.24%、217.87%、155.41%、416.32%、302.01%、492.76%、223.02%、225.00%、258.36%、321.43%、107.98%和305.36%,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K>P,对地径增量、根尖数和生物量干重的影响排序为N>P>K,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排序为K>N>P,对P_n、G_s、C_i和T_r影响排序为N>K>P,即总体上氮素对是假苹婆幼苗各生长指标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最重要,磷素对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和总根长无显著影响(P>0.05),钾素显著影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论】氮素是影响假苹婆幼苗各生长指标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首要因子。每株施用纯N 0.9 g、纯P 2.0 g和纯K 1.8 g是最适宜1年生假苹婆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进行光合代谢活动的氮磷钾配方施肥组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杰   王利宝   李宇昊   简佶沛   张兵   管晶晶   朱宇轩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施肥对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川黄柏的科学应用提供适宜的种源与施肥方案。【方法】以1年生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设计,对3个种源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测定其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和生理特性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川黄柏苗高、地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活性(SOD、NR、GS),对抑制丙二醛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效果明显。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种源综合表现最差的均为 CK,其中重庆江津种源在T6(N2P3K1)处理下综合表现最好;湖北恩施种源在T4(N2P1K2)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佳;湖南湘西种源在T8(N3P2K1)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优。【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改善川黄柏幼苗的生理代谢水平,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研究表明3个川黄柏种源中湖北恩施种源综合表现最佳,为优选栽培种源,其次为湖南湘西及重庆江津种源。本试验条件下,生产上适宜重庆江津种源的最佳氮磷钾施入量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5 g·株-1、氯化钾2 g·株-1;湖北恩施种源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1 g·株-1、氯化钾3 g·株-1;湖南湘西种源为尿素8 g·株-1、过磷酸钙3 g·株-1、氯化钾2 g·株-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葛根塔娜  梅梅  洪晓松  李克壮  
为探究不同N、P、K水平施肥处理对优良景观树种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的影响,选取1年生改良美国红枫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3种不同N、P、K施肥配比(N、P、K比例为1∶1∶1、3∶1∶2、3∶2∶1),每种配比设3水平施肥量(15、30、45 g/pot),共9组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下,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状况均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配比施肥对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有促进作用;在促进幼苗生长方面,以处理9(N、P、K比例为3∶2∶1,45 g/pot)植株长势最盛,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高达8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玮  周运超  
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H值及Eh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肥马尾松幼苗苗木质量较好,苗高、地径分别达到8.08 cm及1.38 mm,根系发达,侧须根较多,根表面积大,且施磷肥根际土壤pH值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宽,下降快,10 h时从6.0下降到5.2,关于MnO2的Eh变化不明显;而施氮肥则相反,苗木质量较差,侧须根不发达,主根长,为7.47 cm,根表面积小,pH值变化范围窄,变化缓慢,高锰酸钾显色法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苗木根际范围内褪色,为还原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盈盈  张珍明  任春光  张玉武  贺红早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朋  李吉跃  王军辉  何茜  苏艳  
为探求楸树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2011年3—8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科所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1-4、7080和015-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尿素设置CK、6、10、14g/株4个处理,研究指数施肥对3个楸树无性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尿素在10g/株达到峰值;苗高分别为142.1、120.0、142.0cm,比CK上升49%、67%、67%;地径为16.94、16.13、18.28mm,比CK提高18%、36%、30%;总生物量为193.13、188.91、230.71g/株,比CK上升6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