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467)
- 2022(6240)
- 2021(5572)
- 2020(4700)
- 2019(10332)
- 2018(9940)
- 2017(18105)
- 2016(10294)
- 2015(11084)
- 2014(10481)
- 2013(10294)
- 2012(9615)
- 2011(8481)
- 2010(8209)
- 2009(7569)
- 2008(7314)
- 2007(6561)
- 2006(5691)
- 2005(4950)
- 学科
- 济(35899)
- 经济(35850)
- 管理(27454)
- 业(27239)
- 企(21390)
- 企业(21390)
- 方法(16967)
- 数学(15227)
- 数学方法(15069)
- 学(12149)
- 农(10989)
- 财(10228)
- 中国(9473)
- 贸(8936)
- 贸易(8934)
- 易(8738)
- 业经(8300)
- 农业(7663)
- 制(6790)
- 技术(6340)
- 环境(6304)
- 务(6231)
- 财务(6225)
- 财务管理(6212)
- 企业财务(5915)
- 地方(5756)
- 银(5653)
- 银行(5591)
- 融(5437)
- 金融(5437)
- 机构
- 大学(146440)
- 学院(144626)
- 研究(56911)
- 济(55668)
- 经济(54603)
- 管理(50739)
- 理学(44667)
- 理学院(44073)
- 管理学(42999)
- 管理学院(42792)
- 农(42242)
- 科学(41585)
- 中国(40788)
- 农业(34286)
- 业大(32677)
- 所(31930)
- 京(31758)
- 研究所(29975)
- 中心(24900)
- 财(23428)
- 农业大学(22571)
- 江(21641)
- 院(20941)
- 省(20253)
- 室(19608)
- 北京(19535)
- 财经(19061)
- 科学院(18761)
- 业(18556)
- 实验(18145)
- 基金
- 项目(108966)
- 科学(83526)
- 基金(80272)
- 家(76825)
- 国家(76261)
- 研究(66097)
- 科学基金(62246)
- 自然(45527)
- 自然科(44505)
- 自然科学(44480)
- 自然科学基金(43751)
- 基金项目(42797)
- 省(42520)
- 社会(41639)
- 社会科(39475)
- 社会科学(39461)
- 划(37780)
- 资助(32657)
- 教育(29350)
- 重点(25795)
- 计划(25564)
- 科技(23560)
- 发(23111)
- 部(22993)
- 创(22921)
- 编号(22860)
- 科研(22604)
- 创新(21623)
- 业(21360)
- 农(19430)
共检索到20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萍 文庭池 董玲玲 魏成熙 石俊雄 李波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以施用烟草专用肥+菌液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是不同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养分相比,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变化更加敏感,其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小兵 柳开楼 黄尚书 何绍浪 徐小林 周琦娜 钟义军
为探究南方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依托江西进贤35 a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NPKM)、单施新鲜猪粪(OM)4个处理,测定双季玉米成熟期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并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施肥(NPK、NPKM和OM)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春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67.05%~159.15%,3.33%~62.37%;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22%~79.71%,9.82%~59.51%,8.73%~82.37%,66.67%~538.89%;秋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36.30%~136.72%,17.09%~47.29%;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7.41%~74.55%,22.69%~57.39%,18.85%~58.98%,51.70%~216.67%,其中,以NPKM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总体上,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20~40 cm,秋玉米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春玉米时期。NPKM和OM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养分,长期增施有机肥后土壤磷素累积明显,而NPK处理则加速了土壤酸化。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较CK比增加了1.04~15.07倍。综上,有机无机配施(NPKM)是提升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产量的最佳培肥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 刘兴斌 韩晓日 杨劲峰 李娜
为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风沙土质量的影响,以风沙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始于2009年)为平台,研究连续5年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氮肥配施(MN)、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NP)、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MNPK)处理耕层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其中MNPK处理效果最好,比CK分别增加104.1%,201.2%,68.9%,34.2%,57.5%;并且其3种酶与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波 李琴 朱炜 陈文海 祝虹梁 沈泉 朱安明 赵建诚
【目的】探讨覆盖经营(稻草+竹叶+砻糠)毛竹林的退化原因,此期为退化毛竹林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不同覆盖年限(1,2和3年)毛竹林,以未覆盖毛竹林作对照,分别测定0~40 cm土层的土壤pH值、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随着毛竹林覆盖年限增加,土壤pH值降低(即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升高趋势;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均显著高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覆盖1年的最高,且显著高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覆盖3年后显著低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结论】与覆盖1年毛竹林相比,长期连续覆盖经营导致土壤酸化明显,养分比例失衡,酶活性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劣变,竹林退化。生产中建议采用休养式覆盖经营模式,即隔年覆盖(覆盖1年休养1年),同时,在自然出笋时要及时清除覆盖物并减少残留量,还需合理使用化肥。
关键词:
毛竹 覆盖 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楠 张燕钊 滕秋梅 何成新 孙英杰 张中峰 徐广平
【目的】探索复合微生物肥配施农家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复合微生物肥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火龙果园开展施用农家肥、复合微生物肥、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田间试验,设9个施肥处理(T1~T9处理),以不施农家肥和不施复合微生物肥为对照(CK),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火龙果园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氮(AN)1、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增加,抑制真菌生长,增强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中,T9处理(复合微生物肥3.0 kg/株+农家肥2.5 kg/株)对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其土壤SOM、TN、TP、TK、AN、AP和AK含量分别较CK提高65%、31%、83%、37%、62%、47%和31%,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分别增加22%、86%、63%和84%,真菌数量减少49%,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51%、60%、162%、55%和83%。【结论】在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配施复合微生物肥和农家肥,可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酵母菌数量及抑制真菌数量和增强土壤酶活性而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尤其以施用2.50 kg/株农家肥+3.00 kg/株复合微生物肥的效果最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恩平 陈聪 张淑红 王中魁 陈志霞
为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菜田-蔬菜生产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中选取5个代表性处理,模拟了蔬菜施肥的不同生产体系:维持平衡体系(BN0)、肥力破坏体系(BN2)、逐年减产体系(AN0)、高肥中产体系(AN2)、高产稳定体系(ANK),对土壤微生物变化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在盛果期达到最高峰,不同酶的活性受季节及番茄生育时期影响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并且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差异显著。高产稳定体系(ANK)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为26.10mg.10g-1.72h-1,脲酶活性为29.06mg.100...
关键词:
定位施肥 生产体系 菜田 土壤生物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珍 牛伟 戎宏立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三氯卡班(TCC)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mg/kg三氯卡班(TCC)处理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作用,20.0~70.0 mg/kg的浓度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对于真菌,2.5~20.0 mg/kg的浓度表现为激活作用,40.0~70.0 mg/kg的浓度开始阶段表现为激活作用,随时间推移,激活作用逐渐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随后又表现为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逐渐增强。各个浓度TCC处理对土壤中蛋白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 d时抑制作用最大...
关键词:
三氯卡班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丹梅 段玉琪 杨宇虹 晋艳 黄建国 袁玲
【目的】了解施肥与土壤培肥和作物真菌病害的关系,为烤烟科学施肥、保持农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累资料。【方法】利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设置长期不施肥(CK)、纯施化肥(CF)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CF)等处理,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磷脂脂肪酸(PLFAs)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就施肥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经16年长期施肥后,MCF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9.63%,有效磷增加;CF降低土壤有机质20.56%,碱解氮和有效钾减少。施肥显著增加微生物标记性磷脂脂肪酸(PLFAs)的种类和总量,尤以MCF最为显著,说明施肥尤其是MCF显著提...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烤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孙春河 桂言伟 陈启龙
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O3--N含量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制度 施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燕林 黄彩凤 包明琢 周垂帆 何宗明
【目的】探讨生物炭的输入以及经历老化后对杉木人工林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我国南方杉木林地施用生物炭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杉木叶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并对其进行水洗和酸化处理以模拟加速生物炭在自然环境中的长期老化,同时以2代杉木林红壤为供试土壤,设置土壤中未加生物炭(CK)、加入3%的生物炭(BC)、3%的水洗老化生物炭(WBC)以及3%的酸化老化生物炭(OBC) 4组处理,进行150天室内培养后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组成,并分析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与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相关性。【结果】生物炭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全碳、全氮、溶解性有机碳、速效钾和硝态氮的含量;老化后的生物炭降低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OBC对土壤溶解性有机氮含量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保华 符菁 赵远 赵利华 肖娴 张晟 卫国华 吉昕华
【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养分的潜在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方法】通过盆栽种植试验,选用化肥(CK)、光合菌剂配施化肥(P1)和复合微生物菌肥配施化肥(P2)作为供试肥料施用于水稻作物,研究对水稻产量、产量性状及土壤养分在各生长时期的变化情况;基于土壤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水稻生长各时期,与光合菌剂配施化肥、化肥处理相比,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达到最高峰时,分别高43.43%和9.75%、18.75%和23.91%、2.82%和4.29%;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和施用光合菌剂配施化肥处理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47.37%和21.05%;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相对丰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化肥处理相比,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光合菌剂配施化肥处理的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Planctomycetes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21.28%和42.78%、 24.47%和32.44%、33.34%和31.47%;在α多样性方面,不同处理的Shannon指数、Chao1和ACE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水稻土壤养分及产量,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效果最佳,可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及土壤养分,有效增加水稻养分的吸收,减少养分流失,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伟 周怀平 解文艳 关春林 郜春花 石彦琴
通过对山西寿阳长期定位试验田0~20和20~40 cm的褐土土壤测定和分析,探讨了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下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从0~20 cm土层到20~40 cm土层均呈减少趋势。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使微生物碳、氮量增加;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提高了褐土土壤脲酶活性;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可以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它们可作为综合指标来反映褐土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玉倩 米俊珍 赵宝平 徐忠山 陈晓晶 李英浩 张碧茹 刘景辉
为探究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重度盐碱地,分别设不施秸秆不施微生物菌肥(CK)、秸秆单施(G)、微生物菌肥单施(F)、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GF)4个处理,分别种植燕麦、高丹草、黍子、油用向日葵4种作物,分析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离子浓度及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生物量及作物体内盐离子积累量,其中土壤全盐量在种植油用向日葵的土壤中最低,为4 400.41 mg/kg,较CK显著降低了13.85%;作物生物量及盐离子积累量以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处理下的高丹草最大,生物量和盐离子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了68.32%,108.28%。此外,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增强了各作物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配施处理下燕麦对Mg~(2+)、Cl~-、SO_4~(2-)有较强吸收能力,分别较CK提高50.51%,72.74%,56.39%;高丹草对Ca~(2+)有选择吸收能力,较CK提高76.01%;油用向日葵则主要吸收K~+,其含量较CK提高12.90%。综上,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作物生物量、盐离子积累量及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并且能有效降低盐碱地土壤全盐量,4种作物中,以高丹草和油用向日葵表现较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李国雷 王文全 刘勇 谢军波 侯富强 许永新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益母草生长发育、根系土壤酶活性及水苏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母草各项土壤酶活性、生长指标及水苏碱含量基本上为复肥型高于单肥型,复肥型中又以营养平衡型大于营养失调型,但单施氮肥对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复肥型中,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氮的肥效。以益母草株高、叶片数、产量及水苏碱含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二次肥料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益母草的合理需氮量为0.32-0.42 g.kg-1,需磷量为0.22-0.29 g.kg-1,需钾量为0.09-0.12 g.kg-1,氮、磷、钾最佳配比为3∶2∶1(质量比)。
关键词:
益母草 施肥 生长 土壤酶活性 水苏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