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8)
- 2023(7904)
- 2022(6585)
- 2021(5809)
- 2020(4810)
- 2019(10695)
- 2018(10119)
- 2017(18480)
- 2016(10426)
- 2015(11310)
- 2014(10734)
- 2013(10623)
- 2012(9854)
- 2011(8861)
- 2010(8714)
- 2009(7776)
- 2008(7618)
- 2007(6812)
- 2006(6016)
- 2005(5163)
- 学科
- 济(39088)
- 经济(39038)
- 管理(28479)
- 业(27287)
- 企(21207)
- 企业(21207)
- 方法(18621)
- 数学(16766)
- 数学方法(16578)
- 农(11690)
- 学(11434)
- 财(10377)
- 中国(10038)
- 贸(9240)
- 贸易(9239)
- 业经(9113)
- 易(9026)
- 农业(8154)
- 制(6957)
- 环境(6818)
- 技术(6646)
- 地方(6416)
- 务(6222)
- 财务(6216)
- 财务管理(6202)
- 企业财务(5909)
- 银(5720)
- 划(5672)
- 银行(5663)
- 产业(5572)
- 机构
- 大学(151283)
- 学院(149359)
- 济(59036)
- 经济(57946)
- 研究(57767)
- 管理(53506)
- 理学(47094)
- 理学院(46494)
- 管理学(45436)
- 管理学院(45215)
- 农(41187)
- 中国(41030)
- 科学(40978)
- 农业(33435)
- 京(32490)
- 业大(32380)
- 所(31930)
- 研究所(29895)
- 中心(25342)
- 财(24550)
- 江(22433)
- 农业大学(22100)
- 院(21360)
- 省(20174)
- 财经(20047)
- 北京(19920)
- 室(18756)
- 科学院(18558)
- 经(18455)
- 经济学(18227)
- 基金
- 项目(111494)
- 科学(85823)
- 基金(81801)
- 家(77717)
- 国家(77121)
- 研究(69436)
- 科学基金(63185)
- 自然(45226)
- 社会(44337)
- 自然科(44213)
- 自然科学(44191)
- 省(43685)
- 基金项目(43519)
- 自然科学基金(43459)
- 社会科(42085)
- 社会科学(42070)
- 划(38585)
- 资助(33065)
- 教育(31260)
- 重点(26289)
- 计划(25362)
- 编号(24377)
- 发(23783)
- 部(23748)
- 创(23511)
- 科技(23084)
- 科研(22879)
- 创新(22123)
- 业(21627)
- 农(19399)
共检索到213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刘德辉 林江辉 代静玉 李辉信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猪粪、菜籽饼和无机肥的不同配施,研究了施肥对丹参的生长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影响。试验设2个营养水平:Ⅰ.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Ⅱ.每盆含N 2.50 g、P 1.98 g、K2.92 g。结果表明:施用1/2猪粪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最高;施用1/2菜籽饼Ⅰ+1/2无机肥Ⅰ混合肥料(每盆含N 1.25 g、P 0.99 g、K 1.46 g)的丹参,其根干质量最大,单株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总量最高。表明,N、P、K用量分别为每盆1.2...
关键词:
施肥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王凯辉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关键词:
丹参 氮、磷、钾肥 根系生长 养分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红云 梁宗锁 舒志明 兰晓继 曹让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丹参叶片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丹参大田高产栽培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移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CK(对照)、MX(混合肥)、N10(施用尿素215.5 kg/hm2)、N20(施用尿素431.0 kg/hm2)4个处理,通过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丹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结果】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丹参的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N20处理显著增加了丹参的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丹参的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在N10处理下降低,N20处理下升高,而混合肥处理下前者升高后者降低。【结论...
关键词:
丹参 施肥 光响应 光合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林江辉 李辉信 刘德辉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菲处理对丹参根生物量、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影响及菲在丹参根内的累积。结果表明:丹参收获后,土壤中的菲残留量为0.09~0.26mg·kg-1,丹参根内菲含量为0.45~0.57mg·kg-1;添加菲处理的丹参根生物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丹参酮含量随土壤菲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菲含量在31.1和234.8mg·kg-1时,对丹参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丹参酮在丹参根内的累积。
关键词:
菲 丹参 根生物量 丹参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 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28.7%;P2O5的各时期吸收百分比为:2.6%~7.8%、37%~63.7%、28.5%~59%;定植生长30~90 d时丹参对K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总吸收量的86.3%~95.3%。形成100 kg丹参产量需N量为1.89~2.26kg,需要P2O5的量为0.57~0.69 kg,需要K2O的量为1.35~2.14 kg。氮肥对丹参根长影...
关键词:
丹参 施肥 数学模型 根性状 养分吸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婧 王树才 夏凯 周燮
Ti转化的丹参组培物在MS NH4 培养基 (MS中不含硝酸铵 ,含蔗糖 30g·L-1)上经 2 5℃暗培养 18d ,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对照 (CK) ,2 0 0 μmol·L-1水杨酸 (SA) ,4g·L-1酵母激发子 (E)和E +SA处理。其中CK和SA处理的组培物仅产生痕量的丹参酮类物质 ,而E和E +SA处理的总丹参酮产量分别增加到 12 2 3mg·L-1和 15 0 7mg·L-1,表明E处理能促进组培物产生丹参酮类物质 ,而SA可以强化E的这种作用。与上述差异有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是 :培养 6~ 18d ,E +SA处理的ABA和iPAs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 ,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双 张顺仓 杨东风 梁宗锁
【目的】研究6,7-V和MS培养基中不同营养元素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及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探求更有效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6,7-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将MS培养基的大量、微量和有机元素替换6,7-V培养基的相应成分,取培养21 d的毛状根测定其鲜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培养基和毛状根中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6,7-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其大量元素为基础,分别用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KNO3、NH4NO3、MgSO4.7H2O、K2HPO4替换6,7-V培养基的相应大量元素组分,取培养21 d的毛状根测定其鲜质量,利用HPLC法测...
关键词:
丹参 毛状根 丹参酮 大量元素 有机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峻 孟平 吴斌 张劲松 褚建民
该文以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药用植物丹参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合和蒸腾作用,其目的是探讨林药复合系统中药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发展果药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杏--丹参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强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5.6%6、8.5%、62.6%;统计分析表明各测点光照强度达显著差异.②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得到丹参叶片的光饱和点...
关键词:
林药复合系统 丹参 光合特性 蒸腾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化文平 刘文超 王喆之 李翠芹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普遍参与植物各类胁迫反应。前期从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中筛选得到了一条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中cr orca3高度同源的erf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命名为sm ora1)。论文旨在通过干涉丹参sm ora1的表达,进一步明确sm ora1在植物抗病反应与丹参酮合成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扩增sm ora1基因片段,构建sm ora1基因干涉载体pk-orai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丹参,经抗生素抗性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阳性转...
关键词:
丹参 乙烯响应因子 抗病性 丹参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佳丽 舒志明 孙群 魏良柱 傅亮亮 薛泉宏 于妍华
【目的】探讨施用生防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用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产量、品质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结果】①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9.7%,35.5%,丹参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6.3%,33.3%。在大田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单株根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0.1%,8.2%,丹参产量提高了7.2%,增产2 022.0kg/hm2。②...
关键词:
放线菌剂 丹参 中药材栽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杭亮 王俊儒 杨东风 舒志明 梁宗锁
【目的】探讨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Cl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和叶中均较高,而在茎中较低。其中紫花丹参叶部总丹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5倍、3.8倍和3.5倍。白花丹参叶部这3类成分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4倍、1.8倍和1.9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地上...
关键词:
紫花丹参 白花丹参 不同部位 有效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转 田红彦 袁翔宇 贺陆洋 徐绍忠 赵昶灵 陈天凤 殷举娇
【目的】探索丹参类正交后代不育类型及不育的原因,为丹参类药材新种质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以丹参与滇丹参正交后代作为试验材料且以亲本作为对照,利用TTC和I_(2)-KI对3者进行花粉活力鉴定、花朵形态学观察以及不同发育时期花蕾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测定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测定。比较3种材料各指标的变化后分析引起不育的原因。【结果】花粉活力测定表明正交后代花粉粒无活力,判定其为雄性不育;观察不同材料花部特征可知:正交后代花丝长度介于亲本之间但3者无显著性差异;花药长度3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正交后代的花瓣上唇长和宽均介于2个亲本之间,正交后代和滇丹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丹参下唇长和宽均大于正交后代及滇丹参。在花的整个发育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正交后代高于丹参与滇丹参;可溶性糖含量正交后代相较于亲本略有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正交后代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OD活性正交后代比亲本高。而从单核期到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正交后代急剧下降而滇丹参与丹参则依然呈现上升趋势;CAT活性正交后代变化不大,2个亲本略有下降。【结论】丹参与滇丹参的正交后代的不育类型为雄性不育,其花部形态上均无异常变化。在花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导致正交后代的花营养不足,而脯氨酸的含量低导致花药抗逆性差,MDA含量、CAT、SOD及POD等酶活性的异常造成细胞内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活性氧等对细胞膜造成伤害的物质,最终导致正交后代不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芳 张宗申 杨斌
以稳定的丹参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与酵母提取物组合对丹参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与酵母提取物的组合均对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过氧化氢对丹参酚酸和丹参酮的生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的细胞中丹参酚酸含量达到最大值94.85 mg/g干重,为对照组的2.43倍;过氧化氢与酵母提取物的组合对丹参次生代谢物的积累作用效果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是丹参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积累的有效诱导子。
关键词:
丹参 悬浮细胞 次生代谢物 过氧化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潮 王小平 白吉庆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红花药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丹参红花配比(质量比)为3∶1、2∶1和1∶1的药液(以生药计药物的质量浓度为0.6 g/mL)。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丹参红花3∶1、2∶1、1∶1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 mg/kg和冰水浴复制急性血瘀证模型,然后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采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确定造模成功后,对丹参红花3∶1、2∶1、1∶1组大鼠灌服给药3 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9 mL/(kg·d),模型对照组...
关键词:
丹参红花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潮 王小平 白吉庆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红花药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丹参-红花配比(质量比)为3∶1、2∶1和1∶1的药液(以生药计药物的质量浓度为0.6g/mL)。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丹参-红花3∶1、2∶1、1∶1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和冰水浴复制急性血瘀证模型,然后禁食,自由饮水,12h后采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确定造模成功后,对丹参-红花3∶1、2∶1、1∶1组大鼠灌服给药3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9mL/(kg·D),模型对照组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