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5)
- 2023(4195)
- 2022(3493)
- 2021(3035)
- 2020(2549)
- 2019(5616)
- 2018(5283)
- 2017(9575)
- 2016(5413)
- 2015(5821)
- 2014(5456)
- 2013(5560)
- 2012(5335)
- 2011(4883)
- 2010(4818)
- 2009(4459)
- 2008(4274)
- 2007(4112)
- 2006(3655)
- 2005(3272)
- 学科
- 济(20743)
- 经济(20712)
- 管理(14028)
- 业(12668)
- 企(9945)
- 企业(9945)
- 方法(9341)
- 数学(8281)
- 数学方法(8184)
- 学(6972)
- 中国(5752)
- 财(5672)
- 农(5648)
- 业经(4593)
- 贸(4153)
- 贸易(4152)
- 制(4092)
- 易(4044)
- 农业(3877)
- 壤(3793)
- 土壤(3779)
- 地方(3665)
- 环境(3627)
- 融(3361)
- 金融(3361)
- 银(3207)
- 银行(3177)
- 技术(3120)
- 行(3054)
- 及其(2950)
- 机构
- 大学(80902)
- 学院(79488)
- 研究(33824)
- 济(31444)
- 经济(30781)
- 管理(25690)
- 科学(23929)
- 中国(23745)
- 农(23708)
- 理学(22094)
- 理学院(21802)
- 管理学(21229)
- 管理学院(21126)
- 农业(19304)
- 所(19250)
- 京(18004)
- 研究所(17917)
- 业大(17512)
- 中心(14411)
- 财(14341)
- 江(12698)
- 省(12619)
- 院(12403)
- 农业大学(12203)
- 科学院(11431)
- 财经(11381)
- 北京(11294)
- 室(11223)
- 业(11180)
- 经(10515)
- 基金
- 项目(58829)
- 科学(44820)
- 基金(43106)
- 家(42087)
- 国家(41810)
- 研究(35390)
- 科学基金(33376)
- 自然(24340)
- 自然科(23801)
- 自然科学(23786)
- 自然科学基金(23374)
- 省(22598)
- 基金项目(22343)
- 社会(22036)
- 社会科(20931)
- 社会科学(20923)
- 划(20820)
- 资助(18076)
- 教育(15802)
- 重点(14611)
- 计划(14251)
- 科技(13146)
- 发(12975)
- 部(12646)
- 创(12174)
- 科研(12099)
- 编号(11789)
- 创新(11558)
- 业(11326)
- 专项(10546)
共检索到12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和利钊 张杨珠 刘杰 孙楠 曾希柏 廖超林
采用连续4年盆栽试验,研究了无机和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对强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施氮磷钾化肥(NPK)、NPK+有机肥(NPKM)、NPK+土壤调理剂1(NPKR1)和NPK+土壤调理剂2(NPKR2)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CK)比较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NPKM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NPKR2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以NPKR2和NPKM处理提高土壤ECEC效果最显著。各施肥处理均明显提高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以NPKR1和NPKR2处理效果最佳。各施肥处理的大豆和油菜生物产量均明显...
关键词:
施肥 调理剂 侵蚀红壤 修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利钊 张杨珠 刘杰 廖超林 黄运湘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的修复效应,研究了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化肥+土壤调理剂2号(NPKR2)与不施肥(CK)处理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NPKM及NPKR2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各种酸性土壤的pH缓冲能力,NPK处理效果则不明显;NPKR2可改良和降低土壤酸化程度,NPKM处理则只能增大土壤的pH缓冲容量,对改良土壤酸化的效果不显著;NPKM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缓冲能力不成正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板页岩红壤、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铝离子的活性,但只有NPKR2处理能明显降低花岗岩红壤的铝离子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姗姗 张杨珠 李洁 雷盼 黄运湘 廖超林 盛浩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和酸调理剂对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酸性红菜园土的酸性、有效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辣椒季、小白菜季均以化肥(NPK)处理(40d)最高,辣椒季为(156.80±23.38)mg/kg,小白菜季为(349.35±7.29)mg/kg;有效磷含量辣椒季以化肥处理(60d)最高,为(160.35±31.21)mg/kg,小白菜季以化肥+氧化镁(NPK+MgO)处理的最高,为(211.13±7.34)mg/kg;速效钾含量以化肥+酸化调理剂1号(NPK+SR1)处理的最高,辣椒季均值为(155.6±16.65)m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天一 逄焕成 李玉义 王伯仁
基于湖南祁阳红壤试验站长达19年的定位试验,于2009年进行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与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NPKM)对春玉米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有机肥处理不仅能够显著增加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主要生育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其穗粒数、百粒重及收获指数均显著增加,表现为最终产量增加333.23%。在本试验处理条件下,单施有机肥处理与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除苗期净光合速率有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他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土壤养分及历年平均产量来看,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富仓 康绍忠 李志军 胡田田
陕西渭北旱塬土壤剖面中不同土层土壤的供水能力不同 ,呈现出“波”状分布。施肥处理均表现为“低 -高 -低 -高”形 ,CK在小于 12 .5 %含水量时为“高 -低 -高 -低”状 ,大于 12 .5 %含水量时为“低 -高 -低 -高”状。土壤剖面中有一水势最低的土层 ,该土层有随施肥量增加而下移的趋势 ,对旱农区有限水分的吸收和保持有重要作用 ,土壤剖面中不同土层土壤供水能力的“锯齿”状分布也很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施肥提高了土壤水势 ,降低了土壤的水容比 ,增强了土壤的供水能力 ,从而提高了土壤对干旱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土壤比水容量更好地反映了土壤的保水性能 ,而土壤水势和土壤水容比则更好...
关键词:
施肥 土壤供水特征 土壤水势 比水容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杰 张杨珠 曾希柏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
关键词:
施肥措施 侵蚀红壤 有机肥 土壤调理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小兵 柳开楼 黄尚书 何绍浪 徐小林 周琦娜 钟义军
为探究南方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依托江西进贤35 a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NPKM)、单施新鲜猪粪(OM)4个处理,测定双季玉米成熟期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并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施肥(NPK、NPKM和OM)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春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67.05%~159.15%,3.33%~62.37%;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22%~79.71%,9.82%~59.51%,8.73%~82.37%,66.67%~538.89%;秋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36.30%~136.72%,17.09%~47.29%;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7.41%~74.55%,22.69%~57.39%,18.85%~58.98%,51.70%~216.67%,其中,以NPKM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总体上,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20~40 cm,秋玉米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春玉米时期。NPKM和OM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养分,长期增施有机肥后土壤磷素累积明显,而NPK处理则加速了土壤酸化。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较CK比增加了1.04~15.07倍。综上,有机无机配施(NPKM)是提升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产量的最佳培肥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文石林 李冬初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 ,设立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 ,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 (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 P和 Bray- P含量 .在施磷的条件下 ,土壤磷的积累主要表现为 Ca2 - P,Ca8- P和 Al- P增加 .土壤中 Olsen- P和Bray- P含量与土壤中各磷组分的相关性以 Ca2 - P最好 ,Al- P和 Ca8- P次之 ,O- P最差 .土壤 Olsen- P和 Bray- P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土壤磷素 相关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臻杰 陈效民 张佳宝 邓建强 王伯仁 黄晶
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2007年3、5、7、9和11月湖南地区红壤旱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时间变化和剖面中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小区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均在表层较高,而底层较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在3月至9月和9、11月分别呈降低—升高的趋势,其中在3月份氮磷配施处理表层土壤的含量最高,达121.87 mg.kg-1。土壤有机质、团粒结构以及pH值均是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重要因子,其中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产中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对照小区各层土壤团聚体与速效磷含量呈指数曲线变化。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速效磷 时空变异 影响因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岚 杨少海 邹献中 巫金龙 宁建凤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调节作用和对辣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能降低酸性土壤活性铝对辣椒的毒害作用,提高辣椒品质,使辣椒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和辣椒产量增加,辣椒根系鲜重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碱渣+菇渣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该处理辣椒叶片SPAD值、株高、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辣椒产量分别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增加了17%、32%、244%、45%、189%,辣椒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何忠全 郭云建 刘富平 谢安详
为解决蔬菜基地土壤酸性化问题,恢复土壤的生产力,通过在韭菜酸性土壤上追施不同调理剂的小区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石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韭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不同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调理剂对土壤pH的提高效果为生石灰>田师傅>BGA。BGA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弥补了酸性土壤中钙、镁和硼的缺乏;田师傅调理剂能疏松土壤,使土质黝黑,提高有效氮、磷和钾含量;生石灰处理能提高有效氮和磷含量,降低有效钾含量。3种调理剂对防治韭菜干尖效果明显,提高了韭菜株高、茎粗、叶长叶宽,从而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但对光合指标和品质影响不大。因此,3种调理剂都可在...
关键词:
调理剂 酸性土壤 韭菜 干尖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耿川雄 马心灵 杨景华 武建林 周敏 陈安强 郭永杰 周金华 孔垂思 郑毅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 hm~(2))、处理T2(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3000 kg/ hm~(2))、处理T3(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 hm~(2))、处理MT3(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 hm~(2)+生物菌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收获期生菜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以及土壤pH、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处理T3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尤以对全磷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增幅为22.56%;处理T3与处理CK相比,pH值、盐基饱和度和生菜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7个单位、257.14%和14.4%,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00%、75%和37.27%;处理MT3与处理T3相比,水解性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生菜株高分别显著提高44.56%、4.01%和11.29%;影响设施生菜地主要细菌群落(门水平)的关键环境因子分别为有机质(29.8%)、pH(24.9%)和速效钾(16.3%)。【结论】施用6000 kg/ hm~(2)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设施红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消减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细菌群落结构,其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生菜株高和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障碍 土壤团粒结构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汤文光 汪柯 郭立君 张帆 杨光立
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和常规施肥加钾肥)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和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云峰 王擎运 屠人凤 李霞 刘明学 李庆阳 樊剑波 赵怀燕
依托长期(1989―)定位试验,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氮磷钾(NPK)、氮磷钾+花生秸秆(NPK+PS)、氮磷钾+绿肥(NPK+FR)、氮磷钾+腐熟猪粪(NPK+PM)、只施氮钾(CK),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红壤剖面磷素形态变化与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施磷肥显著增加红壤中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提升土壤磷活化系数(PAC);相关分析表明,中等活性有机磷(MAOP)和无机磷中的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与有效磷呈显著相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红亮 于维水 朱平 张水清 赵雅雯 刘婧 王士超 孟繁华 卢昌艾
【目的】土壤易分解氮库和耐分解氮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矿化能力的大小可反映土壤有机氮的周转性能。论文旨在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易分解氮库与耐分解氮库的矿化特性,为了解不同培肥措施及其氮素供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2种旱地土壤(黑土和潮土)为例,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采用颗粒密度法,将土壤有机氮分为易分解氮和耐分解氮2个组分,室内培养分析不同组分氮的矿化特性。【结果】筛分及培养结果显示,黑土和潮土的平均质量回收率和氮回收率均超过97%,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量之和占原土矿化量的平均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