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1)
2023(8098)
2022(6842)
2021(5986)
2020(4999)
2019(11045)
2018(10416)
2017(19095)
2016(10852)
2015(11753)
2014(11027)
2013(10945)
2012(10179)
2011(9133)
2010(9074)
2009(8162)
2008(7962)
2007(7169)
2006(6395)
2005(5530)
作者
(36840)
(30756)
(30639)
(28693)
(19274)
(14989)
(13553)
(11901)
(11806)
(10748)
(10560)
(10266)
(10084)
(9931)
(9724)
(9722)
(9463)
(9159)
(8888)
(8778)
(8041)
(7652)
(7485)
(7111)
(7011)
(6797)
(6766)
(6644)
(6299)
(6296)
学科
(39225)
经济(39174)
管理(28898)
(28336)
(21735)
企业(21735)
方法(18374)
数学(16492)
数学方法(16315)
(12349)
(11700)
(11491)
中国(10254)
(9413)
业经(9300)
(9206)
贸易(9205)
(8983)
税收(8826)
(8793)
农业(8711)
(7068)
技术(6873)
环境(6843)
地方(6457)
(6430)
财务(6428)
财务管理(6414)
企业财务(6102)
(5748)
机构
大学(156617)
学院(154506)
(60321)
研究(59790)
经济(59179)
管理(54299)
理学(47898)
理学院(47242)
管理学(46180)
管理学院(45959)
(43994)
科学(42732)
中国(42017)
农业(35726)
业大(33935)
(33399)
(33295)
研究所(31138)
(27167)
中心(25819)
农业大学(23686)
(23430)
(21762)
财经(21745)
(21724)
北京(20246)
(20008)
(19940)
科学院(19316)
(19218)
基金
项目(114590)
科学(87990)
基金(84030)
(79795)
国家(79178)
研究(70985)
科学基金(64802)
自然(46393)
自然科(45335)
自然科学(45309)
社会(45192)
(45029)
基金项目(44626)
自然科学基金(44567)
社会科(42901)
社会科学(42886)
(39671)
资助(33975)
教育(31943)
重点(26921)
计划(26317)
编号(25098)
(24440)
(24305)
(24277)
科技(23837)
科研(23488)
创新(22898)
(22644)
(20451)
期刊
(60384)
经济(60384)
学报(41732)
研究(41641)
(38815)
科学(32523)
中国(30282)
大学(29316)
学学(28409)
农业(26505)
(19491)
管理(18708)
(14279)
业大(13102)
教育(11960)
农业大学(11291)
(11036)
金融(11036)
经济研究(10987)
财经(10401)
技术(10331)
(10288)
业经(9669)
科技(8986)
(8948)
林业(8230)
问题(8126)
中国农业(7807)
国际(7200)
自然(7122)
共检索到222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天钰  张应榕  蔡方源  马悦  李伟  赵玉鹏  陈波浪  
【目的】研究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施磷水平和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施磷与菌根的互作机制,为新疆棉田盐碱地改良和减肥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新陆早57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盐水平(NaCl 0,6 g/kg ),不同施磷水平(0,50,100 mg/kg )和不同接种AM真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土壤pH,电导率,菌根侵染率,棉花干物质量和磷含量等指标。【结果】①非盐胁迫条件下,未接种AM真菌条件下,土壤电导率随着施磷处理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与对照处理(0 mg/kg),50和100 mg/kg处理棉花植株干物质量和磷含量显著增加(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伟  刘建玲  廖文华  苏晓红  康胜乐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高磷条件对花生生长及吸收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条件下,高磷浓度时花生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变化;花生地上部生物量随着铁浓度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增加磷浓度可以缓解高铁浓度对花生生长的抑制作用,花生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磷浓度为4 mmol/L、铁浓度为0.14 mmol/L(即P4Fe2)时。增加磷浓度花生根部全铁含量呈降低趋势,而植株中全铁含量和叶片中活性铁含量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花生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本试验结果说明在营养液条件下,过量供磷阻碍了花生根对铁的吸收,但是对铁素在花生植株体内的运移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红玲  崔新卫  鲁耀雄  高鹏  陈山  彭福元  
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解决当前化肥用量过高、防控畜禽粪污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结合点。以水稻—油菜轮作制中的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富磷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化肥(T1)、富磷有机肥替代25%化肥(T2)、富磷有机肥替代40%化肥(T3)和富磷有机肥替代55%化肥(T4)。富磷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试验结果表明,用富磷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磷肥,以25%替代比例为最佳,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3 231.0kg/hm~2和2 801.2 kg/hm~2,比100%化肥处理高14.6%和11.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油菜增产的主要机理可能在于:降低菌核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同阶段油菜叶片的SPAD值,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等产量构成要素。但是有机肥替代比例超过40%会显著降低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也会降低磷素表观利用率,并增加土壤磷素累积风险。本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确定化肥减量幅度及有机肥替代比例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雷昌  汤利  董艳  郑毅  
[目的]探明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来实现根系互作效应,共设3个处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间作玉米大豆。处理13、31、45、57 d时采样分析植株各部位的氮、磷含量。[结果]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各器官与地上部氮、磷累积量,而大豆各器官及地上部氮、磷累积量则表现出了根系互作劣势。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地上部氮累积量在处理13和31 d分别提高了224.6%和24.0%(P<0.05)。与单作相比,处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红安  潘春翔  杨蕊  李裕元  石辉  彭佩钦  
以环洞庭湖区平湖旱地为研究区域,采用田间原位监测方法,通过设置常规施肥(N375kg/hm2和P67.5kg/hm2)、减量10%、20%、30%和不施肥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对棉花植株发育性状、产量以及土壤氮磷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肥会不同程度地减少棉花蕾数、果枝长度,降低株高,而增加花铃期铃数和吐絮初期的成熟铃数;NP减量10%-30%棉花产量会降低3.4%-7.0%,但上述各指标统计差异均不显著(p>0.05)。常规施肥处理地表径流磷含量较高,范围值0.059mg/L-0.139mg/L,其形态主要以无机磷为主;土壤溶液中总氮含量在22.57mg/L-51.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玉川  陈明昌  程滨  李丽君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磷素营养对山西省审定的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株高、主根长、根体积、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植株的磷吸收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在低磷条件下其差异不显著。晋豆11号、晋豆4号和晋豆23号在低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表明它们适合于低磷土壤种植;晋豆10号和晋豆11号在高磷条件下磷的利用率较高,说明它们适合于磷有效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合理利用大豆品种资源,有利于发挥品种利用磷素的潜力,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郭利双  李景龙  肖才升  
为研究油棉连作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试验,设置了5种施氮量:0,90,180,270,360 kg/hm~2。结果表明: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棉株氮素、磷素、钾素养分累积逐渐提高;氮素的积累分配与磷素、钾素的积累分配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均在施氮360 kg/hm~2条件下最大,其中在90~360 kg/hm~2施氮量内,棉铃氮素、磷素、钾素的分配比例均在施氮270 kg/hm~2条件下最大。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棉株对磷素与钾素的吸收则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棉花产量的提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到270 kg/hm~2后,其增施效果不再显著且生物量与产量均为最高。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齐度和伸长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在180~270 kg/hm~2施氮量内,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最高。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棉株对氮素、磷素、钾素的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施氮量250~270 kg/hm~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春芳  唐琴  段鸣鸣  谢从新  
磷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养殖水体磷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提高饲料磷的利用效率是降低水产养殖过程磷排放的最重要的措施,但其前提条件是需要摸清鱼类对磷的吸收代谢规律。本文综合现有文献,阐述了鱼类对饲料磷的吸收特点、转运机理和代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旨在为国内低磷饲料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  李国雷  刘勇  马履一  祝燕  姜长吉  刘福森  李学莲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通过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于磷胁迫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幼苗,接种30d后进行低磷胁迫。在胁迫15,30,45 d后取样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3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进行生物量测定和植株含磷量测定。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接种真菌菌株G,菌株E和菌株J的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69.24%,53.87%和53.87%。在磷胁迫处理1条件下,接种菌株E,菌株G和菌株J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50.00%和27.78%。在磷胁迫处理2条件下,接种菌株J,菌株G和菌株E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37.50%和25.00%。接种菌株J...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佳  候银莹  陈波浪  
以磷高效基因型棉花新海18号(XH18)、中棉42号(CCRI-42)、新陆早19号(XLZ19)和磷低效新陆早13号(XLZ13)、新陆早17号(XLZ17)为材料,通过特殊土培系统,研究不同磷效率棉花在不同磷水平下(磷胁迫0 kg·hm-2、正常供磷150 kg·hm-2)干物质及养分吸收变化,旨在为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各基因型棉花生物量较适磷降低了38.6%,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2.9%、44.9%和41.25%。低磷胁迫环境下,磷高效基因型棉花整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颖  吕家珑  张雅倩  胡良  宫欢  
[目的]探讨磷、硒配施对小白菜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为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及两因素三水平设计,两因素分别为磷酸盐和硒酸盐,其中硒酸盐选择亚硒酸钠(Na_2SeO_3)和硒酸钠(Na_2SeO_4)2种,设置0,1.0,2.5 mg/kg 3个水平;磷酸盐选择磷酸氢二铵((NH_4)_2HPO_4)和磷酸二氢铵(NH_4 H_2PO_4)2种,设置0,75,150 mg/kg 3个水平,进行完全交互设计,共36个处理,分析不同磷硒配施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效P含量的影响。[结果]单施磷肥时,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根长、生物量以及小白菜地上部、地下部磷含量均增大。单施硒肥时,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生物量总体增加,根长先降低后增加,地上部磷含量减小,地下部磷含量先降低后上升。磷硒配施处理时,相同磷水平下,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小白菜株高、生物量均增大,地上部磷含量总体减小,地下部磷含量总体先减小后增大;施硒处理土壤的有效P含量总体均较无硒处理增大。磷硒配施处理时,相同硒含量下,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株高、根长、生物量以及小白菜地上部、地下部磷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磷硒配施时,施用硒肥会增强磷对小白菜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但也会抑制磷对小白菜磷吸收的促进作用,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提高土壤有效P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小雨  刘建玲  廖文华  李志伟  苏晓红  康胜乐  
为了研究磷锌配施对油菜养分吸收和土壤有效磷、锌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植株及土壤的养分浓度,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施用磷肥显著增加油菜的生物量,过量施用磷肥油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锌对油菜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增施磷肥显著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中全磷;施用锌肥,油菜地上部和根中全磷无显著变化。增施磷肥显著降低了油菜地上部和根锌的浓度。施用锌肥,油菜地上部和根中锌浓度均显著上升。施磷对土壤有效锌无显著影响;施用锌肥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锌,且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显著增加了土壤Olsen-P浓度;施锌不影响土壤Olsen-P浓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逐渐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兆君  李金峰  赵鹏  刘世亮  方先芝  刘红恩  
【目的】研究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生物量以及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的方式,分别设置3个磷水平(0. 31,3. 1,31 mg/L)和3个硒水平(0,0. 1,1 mg/L),共9个处理。【结果】中磷(P3. 1)和高磷(P31)处理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降低小麦幼苗根冠比; 2个施硒处理(Se0. 1和Se1)则降低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小麦幼苗根冠比,磷硒配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施硒(Se0. 1和Se1)抑制冬小麦磷向地上部的转运和累积,却在高磷(P31)水平下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在缺硒(Se0)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硒含量、累积量以及硒的迁移系数;在低硒(Se0. 1)和高硒(Se1)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显著降低小麦幼苗硒含量、累积量和迁移系数,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对于冬小麦幼苗磷、硒的吸收和转运,磷、硒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拮抗的效应,这种效应与磷、硒的施用水平有一定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晓玲  陈松鹤  杨洪坤  杨永恒  樊高琼  
【目的】冬干春旱、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缺乏是四川丘陵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休闲期秸秆覆盖还田和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及磷素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方案。【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在四川仁寿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覆盖(SM)和不覆盖(NSM)为主区;3个磷水平0(P0)、75 kg·hm~(-2)(P75)和120(P120)kg·hm~(-2)为副区。分析秸秆覆盖和施磷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高于施磷效应。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7.7%和8.48%,穗粒数增加15.6%和11.2%,产量提高18.6%和13.5%;两年度施磷75 kg·hm~(-2)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8.2%和8.79%,穗粒数增加21.1%和6.09%,产量提高30.2%和16.1%;施磷120 kg·hm~(-2)比不施磷处理有效穗分别增加21.2%和9.53%,穗粒数增加20.2%和4.03%,产量提高31.8%和17.9%。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磷素积累量,且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秸秆覆盖与施磷均可显著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花后干物质和磷素积累能力。秸秆覆盖显著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而施磷显著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和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秋闲季秸秆覆盖还田促进了磷的吸收利用,磷肥吸收效率2年分别提高27.3%和23.7%,磷肥偏生产力提高17.8%和14.7%。【结论】秸秆覆盖更有利于促进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同时促进花后磷素积累和提高磷肥吸收利用效率,通过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实现增产。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75 kg·hm~(-2)磷肥是适用于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的耕作栽培措施和磷肥管理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