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4)
- 2023(6059)
- 2022(5027)
- 2021(4501)
- 2020(3776)
- 2019(7946)
- 2018(7604)
- 2017(13835)
- 2016(7706)
- 2015(8073)
- 2014(7709)
- 2013(7474)
- 2012(6840)
- 2011(5970)
- 2010(5812)
- 2009(5374)
- 2008(5210)
- 2007(4543)
- 2006(3906)
- 2005(3289)
- 学科
- 济(26498)
- 经济(26466)
- 管理(22261)
- 业(21500)
- 企(16254)
- 企业(16254)
- 方法(12517)
- 数学(11309)
- 数学方法(11227)
- 农(9311)
- 财(8178)
- 贸(7240)
- 贸易(7237)
- 易(7084)
- 中国(7081)
- 业经(6626)
- 学(6586)
- 农业(6497)
- 制(5400)
- 技术(5138)
- 务(5135)
- 财务(5131)
- 财务管理(5121)
- 环境(5048)
- 企业财务(4865)
- 银(4770)
- 银行(4730)
- 行(4408)
- 地方(4392)
- 划(4291)
- 机构
- 大学(108141)
- 学院(107915)
- 济(42256)
- 经济(41487)
- 管理(40265)
- 研究(39151)
- 理学(35703)
- 理学院(35284)
- 管理学(34559)
- 管理学院(34395)
- 农(31424)
- 中国(28579)
- 科学(27931)
- 农业(25549)
- 业大(24772)
- 京(22589)
- 所(21567)
- 研究所(20190)
- 中心(17657)
- 财(17622)
- 农业大学(17139)
- 江(15732)
- 省(14678)
- 财经(14563)
- 院(14114)
- 业(13531)
- 北京(13514)
- 经(13446)
- 科学院(13069)
- 室(12801)
- 基金
- 项目(82127)
- 科学(62957)
- 基金(60416)
- 家(57320)
- 国家(56872)
- 研究(50692)
- 科学基金(46819)
- 自然(33267)
- 社会(33194)
- 基金项目(32782)
- 自然科(32513)
- 自然科学(32496)
- 省(32273)
- 自然科学基金(31953)
- 社会科(31558)
- 社会科学(31548)
- 划(28029)
- 资助(23622)
- 教育(22208)
- 重点(18934)
- 计划(18537)
- 编号(17734)
- 创(17370)
- 部(17240)
- 发(17159)
- 科技(16961)
- 科研(16872)
- 业(16558)
- 创新(16351)
- 农(14981)
共检索到149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Miguel A.Altieri Clara I.Nicholls 孙钊 毛志强
本文通过对种植作物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后病虫害数量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施肥和虫害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力综合管理间的关系,从作物虫害防治的角度提出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亚楠 赵铭钦 王一丁 单圆圆 刘芳 毛亚博 康家豪
本文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料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2(增施芝麻)烟株上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025.76μg/g)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中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322.02μg/g)最高,且中、上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也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各部位烟叶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总量均最高,且上部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也最高(24.76μg/g);在感官质量评吸方面,以T5(豆浆灌根)各部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料 致香物质 评吸质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世娟 王成志
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坚持四年以上施用有机肥或实行秸秆还田后,在砂姜黑土及扁石泥田等土壤,含水量增加2%以上,田间持水量增加4%~5%,容重减少0.08~0.14g·cm~(-3),土壤总孔隙度增加3.5%~5%;在砂质两合土和马肝田上,土壤中大于0.25mm 的干团聚体增加了2.5%以上,大于0.25mm 的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3%左右。进一步证实了常年坚持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保墒供水性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创造高产稳产的物理环境。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形式的秸秆还田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是: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短茬还田;有机和无机肥结合施用比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更有利于土壤物理...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水分 容重 孔隙度 团聚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王永和 费乙晖 李敬峰 史瑞和
以黄泛冲积母质发育的黄潮土(淤土和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与盆栽试验,着重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石灰性土壤供磷的影响。供试的有机肥料有猪粪、紫云英和稻草(均为等量风干样品),其养分含量依次为氮(N%)2.57,2.87,0.52;磷(P%)1.74,0.47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诚 刘东海 乔艳 刘友梅 李双来 陈云峰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7年的施用15.0,7.5 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麦产量增加。施用化肥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壤脲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的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变化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堆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的变化趋势是:化肥处理<对照<堆肥处理。不同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酶 作物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丽 沈其荣 曹翠玉
通过培养与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和紫云英中有机磷的有效性比稻草高;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中4种有机磷组分含量,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土壤速效磷、小麦吸磷量及籽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是小麦最有效的有机磷源。
关键词:
潮土 有机肥 有机磷组分 生物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乐 高游慧 高永 徐鹏举 裴海军 胡跃高
为探索适合中药材有机生产的施肥技术,以山西省道地药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为研究对象,在山西省灵丘县设置化肥(C)、有机肥(O)、有机肥+矿物肥(OM)、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移栽时蘸根)(OMD)、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盛花期灌根)(OMI)、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盛花期喷施)(OMS)6个处理对二年生黄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OMD地下部产量最高,较C处理产量提高13.25%,较O处理产量提高了35.75%;OMD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芪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20.88%和98.50%;OMD和OMI处理对根体积、根长和根系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C处理;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OMD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综合考虑得出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移栽时蘸根)为最优处理方式。
关键词:
有机生产 黄芪 有机肥 矿物肥 微生物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科宇 段英华 徐明岗 张旭博
【目的】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NUE)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受到施氮量、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且多数研究只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条件下进行,对于全国不同区域施用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缺乏系统分析和比较。因此,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量化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氮肥利用率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可指导区域性的有机肥施用,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公开发表的文献110篇,建立了412组包含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化肥(NP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分析了全国不同区域的氮肥利用率在NPK和NPKM处理下的差异,定量化了施氮量、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有机肥正效应的贡献率。【结果】全国来说,相比NPK,NPKM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除东北地区外,在其他地区NPKM均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依次为西北>华北>南方>华东。土壤性状中影响有机肥"增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pH、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配施有机肥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越大;在碱性土壤上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中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的1.3和1.8倍。另外,不同气候类型下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存在差异,表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结论】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且在有机质含量较低、降雨量较少的西北地区配施有机肥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幅度最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莉 张矢的
随着国际上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肥料企业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有机肥料企业必然要面对国际化的转型。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心、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有机运动国际联盟等对有机肥料的统计数据,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对有机肥料企业国际化前景加以分析,旨在增加有机肥料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国际市场 有机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琳 张小莉 蒋小芳 王秋君 黄启为 徐阳春 杨兴明 沈其荣
【目的】试图探索出有机肥料氮替代化肥氮的最适替代率,为研制水稻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在江苏省常熟市进行,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个氮用量下(0、180、240和270kg·hm-2)有机肥料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水稻(4007和常优1号)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矿质态氮的影响。【结果】(1)与单施化学氮肥相比,氮用量为180kg·hm-2并且有机肥料氮的替代率在15%~30%或氮用量为240kg·hm-2并且有机肥料氮的替代率在10%~20%时,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稻谷产量。两个水稻品种(4007和常优1号)的稻谷产量分别达到8242~10187kg·hm-2和10048~11654kg·...
关键词:
有机肥料氮 化肥氮 替代率 水稻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蒋健容 朱红梅 刘强 张富强 刘觉民 岳振华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 .结果表明 ,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 2 5 %~ 5 0 %有机肥加 75 %~ 5 0 %化肥 .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 ,促进玉米生长 ,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
关键词:
玉米 红壤旱地 有机肥 无机肥 配合施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良 韩琅丰 江荣风 张福锁
有机肥料中的碳含量与氮素释放关系很大。不同方法测定的C,N及其组成的C/N比与氮素释放和植物吸收氮的关系不同。有机肥料的全碳及碳氮联合测定的氮素之比(C/N比)和氮素矿化率成直线关系,和植物吸收氮素成幂函数相关。在C/N比低于17~21时,有机肥料开始释放无机氮,在C/N比小于14时,植物才能大量吸收有机有肥料中的氮素。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氮素 植物吸收氮 C/N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建生 焦晓燕 杨治平 郑普山 李娓 张京社
研究了浅水位条件下麦菜轮作体系中夏甘蓝生长季节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夏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甘蓝生长季节正值雨季,导致各处理硝态氮累积峰值出现在靠近地下水位处,并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增多。有机肥用量增加导致甘蓝中白利糖度降低,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影响;尽管大量使用有机肥导致土体剖面硝态氮的累积,由于淋洗作用,耕层硝态氮含量并不太高,有机肥用量对甘蓝中硝酸盐含量没有影响。因此,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应该避免盲目大量地使用有机肥料,以免增加污染环境风险和影响蔬菜品质,确保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关键词:
有机肥 夏甘蓝 硝态氮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作新 廖文华 刘建玲 郝小雨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关键词:
磷肥 有机肥 渗漏 土壤磷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玉实
消除动物标本虫害,是动物标本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用除虫菊类药物针对害虫的习性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害虫防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除虫效果。
关键词:
除虫菊类药物 剥制标本 标本虫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