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282)
2022(5193)
2021(4704)
2020(3834)
2019(8377)
2018(7991)
2017(14397)
2016(8132)
2015(8623)
2014(8125)
2013(7887)
2012(7252)
2011(6323)
2010(6226)
2009(5659)
2008(5491)
2007(4783)
2006(4094)
2005(3426)
作者
(27600)
(23181)
(23134)
(21792)
(14696)
(11454)
(9920)
(9046)
(9034)
(8174)
(8138)
(7694)
(7597)
(7441)
(7370)
(7188)
(6992)
(6834)
(6746)
(6657)
(6107)
(5811)
(5475)
(5341)
(5283)
(5183)
(5180)
(5068)
(4892)
(4817)
学科
(28305)
经济(28272)
管理(21915)
(21763)
(16270)
企业(16270)
方法(12917)
数学(11822)
数学方法(11695)
(10041)
(7901)
(7816)
业经(7160)
(7127)
贸易(7126)
中国(7059)
农业(7036)
(6949)
地方(5598)
环境(5507)
(5383)
技术(5311)
(4880)
财务(4878)
财务管理(4873)
企业财务(4635)
(4302)
产业(4245)
(4182)
银行(4134)
机构
学院(114316)
大学(114046)
研究(43339)
(43137)
经济(42375)
管理(41274)
理学(36784)
理学院(36298)
(36192)
管理学(35446)
管理学院(35286)
科学(31994)
中国(30188)
农业(29727)
业大(27846)
(24507)
(23749)
研究所(23118)
农业大学(20014)
中心(19134)
(17574)
(17473)
(16953)
(15859)
(15402)
(15396)
科学院(15162)
财经(14566)
实验(14526)
北京(13988)
基金
项目(88651)
科学(67641)
基金(64937)
(62511)
国家(62031)
研究(53318)
科学基金(50473)
自然(36641)
(36013)
自然科(35832)
自然科学(35816)
自然科学基金(35218)
基金项目(35138)
社会(34150)
社会科(32434)
社会科学(32421)
(30968)
资助(25501)
教育(23636)
计划(21143)
重点(21055)
科技(19534)
(18853)
(18808)
编号(18587)
(18423)
(18108)
科研(18091)
创新(17728)
(16948)
期刊
(41298)
经济(41298)
学报(32774)
(32387)
研究(25460)
科学(24828)
大学(22599)
农业(22498)
学学(22229)
中国(21133)
(13050)
管理(12954)
(12598)
业大(10895)
农业大学(9552)
(8316)
(7673)
金融(7673)
业经(7405)
科技(7271)
经济研究(7223)
技术(7021)
中国农业(6801)
财经(6749)
资源(6506)
林业(6302)
教育(6184)
自然(5914)
问题(5702)
(5686)
共检索到15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亨达  张丽  张坚超  王秋君  徐大兵  哈丽哈什·依巴提  徐佳乐  黄启为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于2009至2010年在苏南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研究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无机肥对水稻和小麦产量、不同时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其中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无机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9.5%、16.2%和17.4%;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无机肥处理(4 146.1 kg.hm-2),增产率为16.2%~20.3%。在水稻季和小麦季,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不同时期功能叶SPAD值及氮素利用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海峰  周文兵  邓昌彦  徐德全  袁巧霞  
以猪粪堆肥为原料,设置高氮、高磷和高钾的有机无机复混(散混)肥处理,以及分2次施用的高氮处理和颗粒态高氮处理,研究了这些不同养分配比和施肥方式对盆栽条件下樱桃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维生素C、硝酸盐及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为每千克土P2O50.2g的各肥料处理,樱桃番茄幼苗的生长受到磷营养不足的抑制,施磷量为每千克土P2O50.3g的高磷处理幼苗生长良好,各处理在每千克土追施P2O50.1g后磷的限制作用得以解除;在不同养分配比及不同施用方式中,高钾处理(每千克土N0.2gP2O5-0.3g-K2O0.3g)和在苗期、初果期分2次施用的高氮处理(每千克土N0.3g-P2O5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洁  高华  李鸣雷  秦清军  程逵  
 对农业废弃物采用生物发酵腐解,进行无害化、矿化和腐殖化处理,经干燥后添加一定比例的化肥以调节养分,加入成粒剂制成颗粒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获得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促进冬小麦分蘖,改善冬小麦产量结构,提高冬小麦产量756.0~901.5kg/hm2;还可降低冬小麦耗水系数,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1.311~1.675kg/(mm·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美蓉  刘强  荣湘民  肖时运  廖育林  陈煦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莴苣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莴苣产量、品质及其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了莴苣的产量,增加了莴苣茎、叶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使莴苣茎叶中粗纤维含量适中.且在莴苣生长过程中,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了莴苣功能叶中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莴苣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鸣钿  罗光宇  吴鸿潜  罗玉水  林爱琴  
推广作物专用肥是今后施肥技术发展的方向。沙县复混肥厂生产的水稻专用复混肥N—P_2O_5—K_2O含量为10—5—10,并含有镁、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和丁草胺除草剂。为明确其对水稻的增产效应,1992年早季进行肥效对比试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鲁耀雄  龙世平  陈山  范海珊  彭福元  
为了探明中南丘陵区茄子高效优质栽培的施肥新技术,以早红茄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控制总施氮量135 kg/hm2前提下,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不同比例配施及氮肥运筹对茄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75 d时以25%有机氮肥+75%无机氮肥处理苗高、茎直径均最高,且该处理实测产量和茄果数量高于其他处理;由"施肥量-产量"模型分析,发现25.8%有机氮肥+74.2%无机氮肥配施,可使模型达到最高产量,而19%有机氮肥+81%无机氮肥配施,不仅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而且无明显减产;无机肥梯度增施或采收期追肥,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茄果中可溶性糖、Vc含量,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成城  苏天明  秦芳  苏利荣  韦彩会  唐红琴  张野  李忠义  
【目的】探明复合肥和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菜心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Ⅰ)、复合肥(Ⅱ)、75%复合肥+25%有机肥(Ⅲ)、50%复合肥+50%有机肥(Ⅳ)、25%复合肥+75%有机肥(Ⅴ)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栽培试验,测定菜心在不同施肥处理后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在生长前期,菜心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值均在25%复合肥+75%有机肥处理组表现为最佳。收获前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株高、叶长及叶宽有增加的趋势,而茎粗和叶片数则相反。50%复合肥+50%有机肥处理下的菜心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入均为最高。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结论】综合产量及效益,50%复合肥+50%有机肥为种植菜的最佳配施比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家顺  赵承  陆引罡  
利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等量NPK的普通专用肥比较,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AA、AB和BB处理的株高增高11.2~11.4 cm、最大叶面积增加51.71~146.02 cm2,单株叶片数提高1.2~3.4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前期高,后期下降快,以AB处理最为明显;成熟时烟株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16.96%,22.38%,19.44%,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11.05%,12.27%,7.36%,氮含量均有所下降,施木克值、糖碱比更趋于协调。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结果趋势一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夏永秋  杨奇勇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供氮水平下(施氮50 kg/hm2、150 kg/hm2、250 kg/hm2)施用肥料添加剂对苏南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表观损失氮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在水稻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指标上二者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表观损失氮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并能提升氮肥利用率和降低表观损失氮量,且该效应总体上随施氮量增加而愈趋明显;施用肥料添加剂对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燕  黄耀  宗良纲  周权锁  
采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 5种类型水稻土 (共 1 0个土样 )进行室外盆栽试验 ,研究稻田土壤秸秆施用对后季麦田N2 O排放的影响。试验组土壤施小麦秸秆 (每盆 1 0g)和化肥 ,对照组仅施化肥。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气候及基本相同的水分含量条件下 ,有 6个 (江宁A1、宜兴B1和B3、宝应C3、仪征D3、六合E2 )土样的N2 O排放量较对照增加 ,增加量为 2 4 3~ 71 3μg·m-2 ·h-1 ;宝应 (C5 )和仪征 (D2 )土样N2 O排放量较对照减少 1 1 2和 79 3μg·m-2 ·h-1 ;而江宁(A3)和六合 (E4 )的增加量不明显。单相关分析表明 ,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素丽  刘孟朝  徐明岗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设5个处理:①对照(不施肥);②NPK化肥;③秸秆还田;④NPK化肥+秸秆还田;⑤NPK化肥+有机肥。结果表明,NPK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其作用优于化肥配合等养分含量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对于对照,不同肥力地块产量增加75.64%~79.7%,增稳系数增加3.03~3.19,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4.59%~19.2%,5.7%~14.81%,10.38%~24.30%,8.63%~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大伟  周春燕  杜立宇  梁成华  
以耕地棕壤和草甸土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及有机肥与钾肥配合施用对小麦生物量和吸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可以提高小麦的生物量和吸钾量。在棕壤上施用有机肥20,40,80g·kg-1处理的小麦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85%、24.94%和42.46%,在草甸土上施用有机肥20,40,80g·kg-1处理的小麦吸钾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8.41%、83.37%和143.5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施用钾肥的基础上再施用有机肥,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吸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军  杨基峰  彭保发  崔京珍  
【目的】团聚体是土壤重要的物理属性,也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固存场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洞庭湖平原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分形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双季稻田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稻田土壤肥力与施肥效应长期试验为平台(1986—2013),运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分析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低量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LOM,有机肥氮比例为30%)和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HOM,有机肥氮比例为60%)4种处理影响下耕作层(0—20 cm)土壤粒径>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W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新  肖汉乾  周万春  龚宝国  李九玉  
为探明生物活性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效果 ,于 2 0 0 0年 (大田试验 )和 2 0 0 1年 (盆栽试验 ) ,对 AA,BA两种不同生物活性肥的施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 :对照 (不施活性肥 )处理旺长前期促进烤烟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作用优于 BA和 AA处理 ;AA处理则在中、后期对增大烤烟最大叶叶面积的作用最明显 ;AA处理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 14.1%~ 2 3 .8% ,8.1%~ 2 8.4% ;成熟后期烟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烟叶含钾量分别提高 8.3 % ,17.0 % ,而含氮量降低 5 .3 % ;烟叶腹面腺毛数 AA处理比 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蒋健容  朱红梅  刘强  张富强  刘觉民  岳振华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 .结果表明 ,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 2 5 %~ 5 0 %有机肥加 75 %~ 5 0 %化肥 .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 ,促进玉米生长 ,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