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3)
2023(6179)
2022(5047)
2021(4510)
2020(3668)
2019(8037)
2018(7587)
2017(13837)
2016(7868)
2015(8303)
2014(7791)
2013(7667)
2012(6962)
2011(6141)
2010(5877)
2009(5406)
2008(5225)
2007(4593)
2006(3833)
2005(3189)
作者
(26282)
(22119)
(22116)
(20528)
(13786)
(10901)
(9501)
(8749)
(8419)
(7673)
(7670)
(7243)
(7173)
(7109)
(6958)
(6771)
(6666)
(6599)
(6403)
(6271)
(5801)
(5478)
(5167)
(5123)
(4974)
(4847)
(4782)
(4737)
(4618)
(4585)
学科
(27111)
经济(27078)
管理(21884)
(21587)
(15842)
企业(15842)
方法(13189)
数学(12085)
数学方法(11999)
(10338)
(7785)
(7455)
贸易(7455)
(7305)
农业(7018)
中国(6796)
业经(6599)
(6473)
技术(5161)
环境(5041)
(4865)
财务(4860)
财务管理(4855)
(4769)
企业财务(4619)
(4361)
地方(4320)
产业(4179)
(4094)
银行(4052)
机构
学院(110578)
大学(110390)
(43737)
经济(43025)
研究(41601)
管理(40869)
理学(36540)
理学院(36104)
(35834)
管理学(35381)
管理学院(35221)
科学(29879)
农业(29276)
中国(28997)
业大(26677)
(23288)
(23088)
研究所(21916)
农业大学(19326)
中心(18572)
(17537)
(15843)
(15763)
(15571)
科学院(14812)
财经(14714)
(14315)
(14090)
(13638)
北京(13528)
基金
项目(85445)
科学(65797)
基金(63243)
(60701)
国家(60233)
研究(51984)
科学基金(49197)
自然(35383)
自然科(34587)
自然科学(34570)
基金项目(34252)
自然科学基金(34014)
社会(33981)
(33979)
社会科(32336)
社会科学(32325)
(29790)
资助(24608)
教育(22765)
计划(20125)
重点(19989)
(18345)
科技(18215)
编号(18187)
(18172)
(18134)
(17818)
科研(17435)
创新(17305)
(16759)
期刊
(41373)
经济(41373)
(32539)
学报(30578)
研究(24805)
科学(23485)
农业(22677)
大学(20865)
学学(20526)
中国(20087)
(12973)
(12731)
管理(12675)
业大(9978)
农业大学(8867)
(7763)
业经(7687)
(7494)
金融(7494)
经济研究(7227)
财经(6793)
中国农业(6762)
技术(6751)
科技(6607)
问题(6038)
(5773)
资源(5632)
教育(5490)
自然(5460)
商业(5303)
共检索到14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艳琦  刘琼  边巴拉姆  陈松鹤  张恒  李朝苏  杨洪坤  郑亭  黄秀兰  樊高琼  
为明确施氮量对四川稻茬弱筋小麦原粮品质及大曲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四川省大邑县进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弱筋小麦品种绵麦367和蜀麦1671,副区为5个氮水平,分别为0(N_0),90(N_(90)),135(N_(135)),180 (N_(180))和225 kg/hm~2(N_(225)),除N_0外,其他处理底肥氮水平为45 kg/hm~2,剩余氮肥于四叶一心期追施。结果表明,两品种籽粒容重均高于750 g/L,粉质率均大于70%,N_(225)处理显著增加了籽粒的硬度指数、降低了粉质率;N_(90)处理下千粒质量最高;随施氮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蜀麦1671)或先升后降(绵麦367),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225 kg/hm~2处理下最大;N_(135)水平下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降落值和RVA特征值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增加或趋于平稳;脂肪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大曲的感官评价总分、糖化力、酸度分别在N_(180)、N_(135)、N_(135)水平下达到最高值;感官评价主要受淀粉、脂肪含量的影响,其次是蛋白质;糖化力和酸度均在淀粉含量较高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认为,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对大曲品质形成尤其重要,合理增施氮肥可以优化弱筋小麦原粮特性,进而促进大曲制作适宜性,建议西南地区用于制作大曲的稻茬小麦的适宜施氮范围为135~180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犇   任开明   马尚宇   樊永惠   张文静   黄正来  
为了选择适合稻茬弱筋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合理施肥模式,以弱筋小麦宁麦13、皖西麦0638为供试品种,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复合肥+尿素(T1)、缓释掺混肥料(T2)、控失肥(T3)、腐殖酸复合肥(T4)、小麦配方肥(T5),在养分供应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析对稻茬弱筋小麦干物质分配及转运、灌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掺混肥料与小麦配方肥较常规施肥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比例、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并且提高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延长有效灌浆天数、增加粒质量。缓释掺混肥料、控失肥、腐殖酸肥料、小麦配方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施用缓释掺混肥料和小麦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及千粒质量,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增产9.27%~24.30%,11.64%~22.98%。缓释掺混肥料2 a间两品种较常规施肥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23.14%,36.88%,小麦配方肥2 a两品种较常规施肥平均提高36.31%,39.35%。小麦配方肥处理2个供试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均达到国家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小麦配方肥可作为试验地区稻茬弱筋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施肥模式之一,或适当降低缓释掺混肥料的施用量作为稻茬弱筋小麦的高产优质生产施肥模式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张平平  张鹏  杨学明  周淼平  
【目的】明确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方法】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120、180、240、300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120、180、240、300万株/hm2),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宁麦18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宁麦18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宁麦1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超过适宜值(即施氮量N 180 kg/hm2、种植密度240万株/hm2)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爱大  蔡金华  温明星  李东升  曲朝喜  
为了给江苏淮南地区的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75、112.5、187.5 kg/hm23个追氮水平和苗期、拔节期、孕穗期3个追氮时期,于2010-2012年研究了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镇麦168'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追氮187.5 kg/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从苗期到孕穗期,随追氮时期的后移,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拔节期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镇麦168'的公顷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千粒重随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公顷穗数随追氮时期的后移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慎举  侯乐新  王绍中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 50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7日,基本苗104.8~106.8万/hm2,施氮(N)量294.9~308.0 kg/hm2,施磷(P2O5)量139.2~152.2 kg/hm2,施钾(K2O)量180.1~200.3 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 hm2麦田示范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睿  任富平  王哲笃  陈久芳  刘党校  
【目的】探讨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关中主栽小麦品种小偃22高产调优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检测其产量、籽粒品质指标和面粉粉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后小偃22平均单产较对照提高13.6%,其中以拔节期施纯氮37.5 kg/hm2+孕穗期施纯氮75 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净增1 350.5 kg/hm2,增幅达20.8%。追施氮肥处理平均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及出粉率和吸水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依次较对照提高6.6%,9.2%,9.9%,2.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财  王伯伦  王术  贾宝艳  
在大田条件下,以辽粳294(直立穗型)和沈农8718(弯曲穗型)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粳294和沈农8718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90kg.hm-2和167kg.hm-2。两个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反应基本相同。增加施氮量可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但同时也导致每穗颖花数、每穗成粒数减少,成粒率和千粒重下降。各品质指标中,氮肥对垩白率、垩白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质、脂肪酸含量和整精米率,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施氮量增加,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糙米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下降,而整精米率、胶稠度则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分析了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 ,但对各组分含量提高的幅度存在差异 ,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的比例升高 ,而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比例下降。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提高吸水率。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麦谷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现增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变了蛋白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 ,增施氮肥是改善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书勤  郭瑞  赵淑章  王汉芳  张德奇  
2001~2004年连续4年在大田和池栽2种条件下研究主要栽培措施(氮磷钾、灌水和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运筹以“前轻中重后补充”模式的产量品质俱佳;施用氮肥对强筋小麦的面团稳定时间有明显的正效应,对蛋白质、湿面筋有一定的正效应,尤其在肥力偏低的地块,施氮效果十分明显,而磷、钾肥对几项指标都有一定负效应;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有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产量和品质俱佳又节水的处理为小麦生育中期供水即浇拔节期水;喷洒杀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子粒千粒重,喷洒1次杀菌剂对子粒品质无明显影响,喷洒3次子粒的品质有下降的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玲燕  杜金哲  姜雯  林琪  刘义国  
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弱筋小麦宁麦9为材料,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减少,强、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与小麦烘焙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烘焙品质的参考指标。2个供试品种中,强筋小麦(济麦20)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条件下烘焙品质最好;而弱筋小麦(宁麦9)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朋  杨学明  张鹏  杨丹  张平平  姚金保  马鸿翔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忠志  赵广才  郑家国  杨玉双  刘利华  
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以两个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两个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总蛋白质、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清蛋白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施氮水平下差异不显著。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各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的影响不大,各蛋白组分在籽粒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增施氮肥能够提高面粉的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降低小麦籽粒的容重。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与谷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铁钢  戴廷波  曹卫星  
以2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下花后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的同化、转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后氮同化量约为转运量的10%~40%,而花后碳同化量则为转运量的0.5~2.5倍。高蛋白品种豫麦47花后氮素和碳水化合物的转运量均较高,低蛋白品种豫麦50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较高。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豫麦47的氮素转运量提高了45%,氮素同化量减少了84%,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提高了37%;而豫麦50的氮素转运量变化较小,氮素同化量减少了63%左右,花后碳水化合物同化量提高了63%,两品种碳水化合物转运量变化幅度较小。因此,适当提高施氮水平,对2种品质类型小麦可起到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蕴倩  刘雪  张巍  亓春杰  汤开磊  赵杨  张岩  李刚  王斌  赵春江  周剑敏  罗卫红  
【目的】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为弱光天气事件对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灾损评估提供模型工具。【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为试材,通过设定花后3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诱发的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定量分析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氮素累积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其与籽粒品质指标的函数关系,将这些函数关系与笔者前期建立的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影响模拟模型相结合,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仝星星  张洪生  杨锦忠  姜雯  
以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夏玉米季缓释氮肥施用量(0,150,225,300 kg/hm2)对后茬冬小麦土壤氮含量、分布及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氮)相比,夏玉米施氮肥明显增加了后茬冬小麦季土壤0~80 cm各土层全氮含量,尤其当施氮量达到300 kg/hm2时,氮肥在小麦季土壤中大量积累;小麦各生育期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着夏玉米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素向籽粒转移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夏玉米季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影响显著,当夏玉米施氮225 kg/hm2时,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值均最高,过量施氮则导致冬小麦干物质和籽粒产量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