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1)
2023(7279)
2022(6018)
2021(5352)
2020(4499)
2019(9949)
2018(9398)
2017(17203)
2016(9649)
2015(10443)
2014(9861)
2013(9784)
2012(9086)
2011(8104)
2010(7865)
2009(7166)
2008(6998)
2007(6269)
2006(5429)
2005(4726)
作者
(32586)
(27263)
(27231)
(25353)
(17161)
(13397)
(12029)
(10801)
(10463)
(9497)
(9461)
(9071)
(9055)
(8721)
(8571)
(8505)
(8454)
(8210)
(7896)
(7885)
(7243)
(6756)
(6421)
(6300)
(6234)
(6063)
(5913)
(5875)
(5675)
(5627)
学科
(35329)
经济(35279)
管理(26847)
(25762)
(20045)
企业(20045)
方法(16898)
数学(15214)
数学方法(15044)
(10745)
(10316)
(9900)
中国(9293)
(8588)
贸易(8586)
(8392)
业经(8125)
农业(7492)
(6663)
技术(6123)
环境(6015)
(5993)
财务(5986)
财务管理(5973)
企业财务(5676)
地方(5668)
(5356)
银行(5304)
(5177)
金融(5176)
机构
大学(139267)
学院(137226)
(54091)
研究(53296)
经济(53086)
管理(49668)
理学(43700)
理学院(43155)
管理学(42194)
管理学院(41997)
(39069)
中国(38153)
科学(37995)
农业(31765)
业大(30277)
(30047)
(29528)
研究所(27597)
中心(23478)
(22655)
农业大学(20927)
(20201)
(19381)
(18819)
北京(18556)
财经(18392)
科学院(17515)
(17500)
(17345)
(16938)
基金
项目(102688)
科学(79034)
基金(75864)
(72302)
国家(71755)
研究(62911)
科学基金(58793)
自然(42656)
自然科(41696)
自然科学(41671)
自然科学基金(40981)
基金项目(40340)
社会(40173)
(39641)
社会科(38079)
社会科学(38066)
(35394)
资助(30741)
教育(27894)
重点(23963)
计划(23697)
(21929)
编号(21878)
(21687)
(21632)
科技(21496)
科研(21137)
创新(20416)
(20184)
(18247)
期刊
(53771)
经济(53771)
学报(36531)
研究(34785)
(34140)
科学(29457)
中国(27097)
大学(25577)
学学(24813)
农业(23211)
管理(17311)
(16768)
(13562)
业大(11282)
(10541)
金融(10541)
经济研究(9734)
农业大学(9576)
教育(9359)
(9109)
技术(9107)
财经(8916)
业经(8700)
科技(8123)
(7645)
林业(7475)
问题(7327)
中国农业(7053)
自然(6478)
资源(6444)
共检索到19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仇春辰   胡雨彤   严涵   赵婷婷   张一   周小国   郭亮   廖雨  
种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过程中会发生发芽率低、分蘖低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而增施氮肥能够在一定程度改善这种情况,另外在何时收获羊草能得到最大的种子产量仍有待研究。为此,本研究开展施氮量(分别为0、150、300 kg·N·hm~(-2)·a~(-1))和收获时间(分别为盛花期后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对羊草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以明确新疆羊草的施氮量和最佳收获时间。结果表明:(1)施氮量和收获时间对羊草种子发芽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产生显著影响。收获时间为盛花期后35天的处理与收获时间为盛花期后40天、45天的处理相比,羊草种子发芽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没有显著的变化。第一次采样中,150 kg·hm~(-2)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0 kg·hm~(-2)处理和300 kg·hm~(-2)处理分别增加了31.25%和12.51%;(2)不同施氮量和收获时间对羊草各部位全氮、全磷均有提高。在新疆羊草种子生产时,适宜的施氮量是150 kg·hm~(-2),最佳收获时间为盛花期后35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多锋  张瑞博  李道明  高超  王建丽  申忠宝  李佶恺  张睿  张举梅  
以农菁4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No.4’)为对象,研究不同施氮期(上年秋季施肥、当年春季施肥、当年秋季和春季分次施肥以及不施肥)和收获期(盛花期后21、24、27、30、33、36、39、42和45 d)对羊草种子产量、影响因素(抽穗率和结实率)和质量(发芽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以明确黑龙江地区羊草种子生产适宜的施氮时期和收获时期。结果表明:施氮肥显著增加羊草种子的产量(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众  云锦凤  逯晓萍  王润莲  温超  贾利霞  
2002-2003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草籽繁殖场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探索当地自然气候和生产条件下,蒙古冰草种子田的适宜播种技术。经播种行距、种肥量和播种量三因子三位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条播行距是影响蒙农1号蒙古冰草种子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种肥量和播种量为次要因子。建植蒙农1号蒙古冰草种子田时,条播的最适行距为38 cm;用撒可富作种肥的适宜施用量为157.8 kg/hm2;播种量13.3~52.6 kg/hm2为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武慧娟   张榕   耿小丽   李德明   付萍   周栋昌   高占琪   刘乾  
2020-2021年,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甘肃省通渭县不同播种量(7.5、15、22.5和30 kg·hm~(-2))和行距(30、60、90和120 cm)对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实际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当地甘肃红豆草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行距是影响红豆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行距60和90 cm时,种子产量显著高于行距30和120 cm (P <0.05),播种量则对种子产量影响不显著。受二者交互作用影响,在行距60 cm+播种量22.5kg·hm~(-2)组合时红豆草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1 423.81 kg·hm~(-2)。同时,行距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每花序荚果重、千粒重具有显著影响(P <0.05),播种量对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每花序荚果重、每株荚果重和千粒重同样影响显著(P <0.05)。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每花序荚果数、每花序饱满荚果数、空瘪率、每花序空瘪荚果数、每株荚果重、分枝数和千粒重是种子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综上,红豆草种子实际生产中,以行距60 cm+播种量22.5 kg·hm~(-2)组合最佳,同时可通过减少每花序空瘪荚果数,降低空瘪率,增加每花序荚果数、分枝数以及提高每株荚果重和千粒重等方式来提高种子产量,但要注意协调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铁军  韩建国  赵守强  岳薇  
以扁穗冰草为材料,通过肥料的施用与行内疏枝组合处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限制扁穗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营养元素依次是氮、磷、钾。连续2年施氮,种子产量显著增加,秋施N45kg/hm2、春施N90kg/hm2、行内疏枝到45cm的扁穗冰草种子产量最高达924.3kg/hm2;同一施氮量下,秋春季2次施氮的扁穗冰草种子产量高于春季一次施氮处理,另外,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扁穗冰草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是影响扁穗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组成因素,秋季施氮可以显著增加第二年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春季施磷有利于生殖枝数、小穗数、种子千粒重增加;春季施钾可以增加每小穗小花数、每小穗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疏行处理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江湖  呼天明  王佺珍  胡晓宁  朱勇  郑红梅  曹仲华  边巴卓玛  苗彦军  
【目的】探讨施N量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施N量为0(CK),50,90,130,170,210,250,290和330 kg/hm2共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垂穗披碱草的每m2生植枝数(X1)、每生植枝小穗数(X2)、每小穗小花数(X3)、每小穗种子粒数(X4)、种子千粒重(X5)和每公顷种子产量(Z),分析施N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与种子千粒重极显著相关,每小穗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斌   张敏   王彦龙   刘颖   马玉寿  
为探究发草(Deschampsia cespitosa)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和行距,本研究采用3因素5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磷酸二铵施用量及行距对发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发草的实际种子生产和高效原种扩繁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播种量、施肥量及行距处理下,第2年种子产量以播种量22.5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150.0 kg·hm~(-2),行距30.0 cm的组合模式最高,产量为130.78 kg·hm~(-2)。从各产量构成因素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来看,种子产量与穗宽、每生殖枝小穗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和每生殖枝结实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穗长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通过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关系模型发现,穗宽、每生殖枝结实数、小花数、小穗数及千粒重对种子产量增益明显。在种植过程中可适当调整栽培技术,增加发草穗宽、每生殖枝结实数和小花数来提高发草种子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柔屹  任勇  唐祈林  荣廷昭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有0、2.2、3.8、5.4g/株4个水平,副处理有间隔45、55、65d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但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总鲜、干草产量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而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又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3.8和5.4g/株的处理,后两者的总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均为最低,显著低于施氮量2.2g/株的处理,施氮量为2.2、3.8、5.4g/株处理间各品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刈割间隔时间为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麒   彭杰   张钊   邱深   姚晓芬   杜轩   杨国正  
为探讨长江流域棉区基于“增产不增投”理念的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合理施氮量,选用早熟棉品种华棉3097,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考查施氮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300(N300)、330(N330) kg/hm2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显示:N270和N300棉花产量相当,但高于N180和N330。N270水平下2 a平均籽棉产量比N180和N330分别提高7.0%和5.4%,该施氮量的单位面积铃数比N180和N330分别高24.9%和21.6%,各施氮水平间株高、果枝数、果枝起始高度、绿叶数和节位数表现类似。棉花冠层透光率随生育进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冠层高度30~50 cm和棉行20 cm内,N270比N330高23.9%,比N180低10.0%,与N300相当。N27(0N300)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于N180和N330;N270胞间CO2浓度低于N180和N330。可见,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施氮270 kg/hm2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可以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改善冠层透光状况,提高光合性能,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雪珊   孔晓蕾   刘杰淋   张强   彭大庆   于利民   刘新鹏  
为明确施氮对人工羊草地的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人工羊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N0(0 kg·hm~(-2))、N1(42 kg·hm~(-2))、N2(84 kg·hm~(-2))和N3(126 kg·hm~(-2))处理,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试验观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人工羊草地的株高、干草产量及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后羊草的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施氮量为84 kg·hm~(-2)(N2处理)时表现最好,随后呈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在N2处理下羊草的干草产量较N0(对照)分别提高了43.2%(P<0.05)和22.15%。与N0相比,N2处理显著提高了2019年0-10 cm土壤氮磷含量,但对pH值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的株高、干草产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当氮肥施用量为84 kg·hm~(-2)时,对松嫩平原人工建植羊草地的羊草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尚钦  邓科君  童文  杨晓  班依蓉  黄璐琳  孙佩  
为了研究N、P、K对赶黄草生长发育、产量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为赶黄草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P、K三因素二水平完全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药用有效成分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施N极显著提高产量,N明显增加植株分枝和根的重量,施P有增加植株高度的效应,施K对提高植株槲皮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因此,N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增施N肥,配施P、K肥是提高赶黄草产量、增加槲皮素含量和积累量的有效施肥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家柱  赵贵宾  颉建明  何志学  赵常旭  杨煜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陇优长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下(0,192,231,288,384 kg/hm~2),茄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及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茄子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T2产量最高,为61 920 kg/hm~2。氮肥用量(x)与茄子产量(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数学模型为y=-0.570 9x2+290.03x+22 915,R2=0.989 9**。各施肥处理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T2最高,分别为3.433%和2.264 mg/g;维生素C以T1最高,为70.610 mg/100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二伟   王媛   王劲松   刘秋霞   黄晓磊   焦晓燕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谷子产量、干物质分配和氮素累积转运特征,分析氮用量对小米糊化特性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素累积的关系,探究植株氮素营养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1年在山西省沁县研究4个施氮水平(0、75、120和150 kg·hm~(-2))对春播谷子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及小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提高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和植株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了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率,促进了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从而提高产量。施氮也提高了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的含量,其中,施氮75 kg·hm~(-2)时上述元素含量的增幅最大,氮利用率最高。与不施氮相比,施氮75 kg·hm~(-2)时谷子收获穗数、穗粒数、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氮素累积总量和氮素转运率增幅最高,增幅分别可达7.5%、23.3%、31.0%、21.2%、8.6%、40.3%和9.2%,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7.2%、43.6%、56.0%、30.5%和16.9%。过量施氮(150 kg·hm~(-2))不利于谷子穗粒数和收获指数的提高及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与施氮量75 kg·hm~(-2)比较,两年氮素转运率分别降低了23.1%和28.2%;氮素施用过量也降低了小米支链淀粉含量,淀粉形成受限,抑制了小米粉最终黏度、回升值和峰谷黏度,影响糊化品质,同时氮肥利用率低至25%左右。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中铁、锌、钙、镁和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小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小米粉的最终黏度和峰谷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施氮量在75—120 kg·hm~(-2),能促进谷子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分配,实现籽粒产量、小米糊化品质和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的同步提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旭春  顾洪如  张霞  董臣飞  许能祥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多花黑麦草生殖枝数增加,穗长缩短(多效唑除外),倒伏率降低,种子实际产量增加。当多效唑施药量为200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267kg·hm~(-2),较对照提高了3%;抗倒酯施药量为423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842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稀施保施药量为1 770 mL·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508kg·hm~(-2),较对照提高了14%。3种生长抑制中,抗倒酯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抑制节间长度、防止倒伏方面效果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健宇   张光雨   王江伟   黄绍琳   王志述   付刚   沈振西   余成群  
为探究西藏地区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优质高产的种植方式,本研究在拉萨河谷区设置N0(0 kg·hm~(-2))、N300(300 kg·hm~(-2))、N600(600 kg·hm~(-2))和N900(900 kg·hm~(-2))施肥处理,分别于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采集试验样品,分析不同施肥梯度和收获期对白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草干草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乳熟期(P<0.05)。白草粗蛋白含量随收获期推迟而逐渐降低,粗灰分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施肥对不同收获期的白草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白草土壤全氮含量在抽穗期随施肥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全磷含量随施肥量增加以及收获期的推迟而趋于下降。在抽穗期收割N900处理的白草生产性能最佳,其次是同期收割N600处理的白草,但后者较前者拥有更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