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3)
2023(8999)
2022(7701)
2021(7041)
2020(5694)
2019(12098)
2018(11819)
2017(21651)
2016(11840)
2015(12521)
2014(11520)
2013(10989)
2012(9550)
2011(8630)
2010(8622)
2009(7839)
2008(7260)
2007(6200)
2006(5251)
2005(4368)
作者
(34608)
(28927)
(28748)
(27010)
(17969)
(14021)
(12668)
(11323)
(10870)
(9879)
(9742)
(9331)
(9234)
(9059)
(8792)
(8761)
(8655)
(8644)
(8278)
(8173)
(7459)
(6913)
(6670)
(6643)
(6450)
(6376)
(6258)
(6187)
(6032)
(5857)
学科
(38264)
经济(38219)
管理(32613)
(30637)
(24203)
企业(24203)
方法(16481)
数学(14446)
数学方法(14310)
(13475)
(11495)
中国(11095)
(10340)
贸易(10336)
(10071)
业经(10014)
农业(9085)
(8533)
(7809)
(7253)
财务(7234)
财务管理(7226)
环境(7003)
地方(6885)
企业财务(6791)
技术(6774)
(6597)
银行(6556)
(6182)
(6060)
机构
学院(157419)
大学(154243)
(60128)
经济(58977)
管理(57751)
研究(53742)
理学(50908)
理学院(50317)
管理学(49301)
管理学院(49039)
中国(38613)
(37323)
科学(36507)
(31247)
业大(30305)
农业(30067)
(28288)
研究所(26225)
(26121)
中心(24256)
(22592)
财经(21340)
农业大学(20121)
(19515)
(19235)
(19181)
师范(18815)
北京(18608)
技术(18184)
经济学(18075)
基金
项目(114946)
科学(89329)
基金(83500)
研究(77374)
(76602)
国家(75966)
科学基金(63634)
社会(49752)
社会科(47187)
社会科学(47174)
(46282)
基金项目(44499)
自然(43353)
自然科(42397)
自然科学(42379)
自然科学基金(41656)
(39504)
教育(35322)
资助(32441)
编号(30125)
重点(26455)
(24926)
(24887)
(24096)
计划(23905)
创新(23299)
科研(22880)
成果(22393)
(21768)
国家社会(20933)
期刊
(62824)
经济(62824)
研究(39035)
(34228)
学报(34196)
中国(28960)
科学(27996)
大学(24095)
学学(23327)
农业(23158)
(20054)
管理(19498)
教育(14128)
(12537)
业经(12432)
(11873)
金融(11873)
经济研究(11263)
技术(10848)
业大(9964)
财经(9828)
(9535)
科技(8643)
农业大学(8514)
(8443)
问题(8072)
商业(8071)
(7295)
中国农业(6665)
国际(6610)
共检索到21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建波  徐灿  朱荣  吴宏亮  康建宏  
【目的】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胁迫,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研究缓减高温危害的栽培措施,对春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宁夏灌区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定氮条件下不同追肥时期对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导致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和淀粉关键酶活性下降,而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可以缓减高温危害。孕穗期处理下,高温与常温相较总淀粉含量减少7.18%。在常温条件下,孕穗期较分蘖期追施氮肥,总淀粉含量、ADPG-PPase、SBE、SSS分别增加24.6%、32.2%、39.7%、37.7%。【结论】方差分析表明,温度与施氮时期对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可以有效缓减高温对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关键酶及产量的影响,说明适当的氮肥后移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对春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晨阳  张艳菲  卢红芳  赵君霞  马耕  马冬云  朱云集  郭天财  马英  姜玉梅  
【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小麦花后土壤渍水(WL,花后5—14 d全天进行)、高温(HT,花后5—14 d,每天10:00—16:00处理)及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T)对小麦产量、淀粉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WL、HT及WL+HT胁迫均导致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2011—2012年分别下降28%、46%和52%,2012—2013年分别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小艳  李永飞  陈永伟  李鑫  李昱  张海宇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为应对春小麦后期高温引起的早衰,深入探究作物早衰的生理机理,为春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供试材料,以常温为对照(CK),设3个高温(HT)时段:花后10~12 d(HT1)、15~17 d(HT2)、20~22 d(HT3)测定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春小麦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且以花后10~12 d高温胁迫影响最大。与CK相比,HT1花后15~25 d和HT2花后20~25 d时,春小麦旗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及叶绿素含量(Ca、Cb、Cx+c)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上升(P0.05)。此外,高温胁迫越早,对千粒重(TK)和产量(GY)的影响越大,与CK相比,HT1、HT2处理的TK分别降低23.43%、18.90%,GY分别下降15.07%、3.69%,HT3处理的TK与GY下降略低。【结论】高温胁迫显著影响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高温发生越早,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下降越快,影响程度表现为花后10~12 d>花后15~17 d>花后20~22 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慕宇  米美多  孙立影  朱荣  康建宏  
【目的】本文研究了氮素基追比对花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模拟高温,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和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F_v/F_m和PI下降显著,热耗散量子比率F_0/F_m升高,C_i变化不明显。但在高温和氮素互作下,氮肥基追比为3∶7和4∶6条件下春小麦旗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飞   李战魁   张战胜   陈永伟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探究氮肥后移对高温胁迫下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筛选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科学施肥方法。【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以宁3015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农垦平吉堡农六队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温度,设(25±2)℃(常温RT)和(35±2)℃(高温HT),副区为氮肥运筹。施氮总量一定(300 kg·N·km~(-2)),2022年设G1(分蘖期30%)、G2(拔节期30%)、G3(孕穗期30%)、G4(抽穗期20%)和G5(灌浆期20%)共5种施肥方式,2023年由前一年试验结果筛选出G1(分蘖期30%)、G3(孕穗期30%)和G5(灌浆期20%)共3个处理。于开花期开始取样,每5天取样一次,测定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结果】连续两年氮肥运筹试验中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产量均在G5处理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和膜透性均在G5处理下最低,且与G1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春小麦籽粒产量和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含量和膜透性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评价表明,2022和2023年氮肥运筹的主成分得分排序为G5>G3>G4>G2>G1和G5>G3>G1,两年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适当的氮肥后移可以降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而增加产量,本试验中灌浆期施氮总量20%的处理较为适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汝晨  胡笑涛  吕梦薇  陈滇豫  王文娥  宋天媛  
【目的】本研究基于气候室模拟温度日变化特征,旨在探讨氮素对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下冬小麦地上干物质重、氮积累与分配、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人工气候室开展冬小麦盆栽试验,以小偃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以2个温度处理(高温:H;适宜温度:S)为主区,以2个水分水平(干旱:D;充分供水:F)为裂区,3个施氮水平(低氮:N_1;中氮:N_2;高氮:N_3)为裂-裂区,研究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对高温干旱胁迫及各施氮量的响应特征。【结果】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地上总干物质重(ADW)和氮积累量(ANA)降低。在成熟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HD)和干旱胁迫(SD)下N_3处理ANA分别较N_1处理增加7.26%和6.82%。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提高小麦花前氮素对籽粒贡献率(NRR),HD胁迫各施氮处理NRR均值较对照(SF)增加达38.21%,施氮量的增加扩大这种增加效应。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成熟期穗氮分配率降低,特别是复合胁迫。暴露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下籽粒蛋白质产量(PY)降低,干旱胁迫(7.37%)各施氮处理PY均值较高温胁迫(3.94%)降低更多,无论单一或复合胁迫下籽粒PY均在N_2处理下显著增加。此外,单一的干旱和高温胁迫下降低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在N_2处理下显著增加,复合胁迫N_1处理NR和GS活性分别较N_3处理提高23.81%和23.07%。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各施氮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值的降幅均高于高温胁迫,N_2处理对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这些参数存在明显正向调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_g)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_b)在N_2处理下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N_2处理籽粒(NUE_g)分别较低干旱和复合胁迫N_3处理提高19.09%和19.44%,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中氮能有效地缓解干旱和高温胁迫下籽粒氮利用效率的降低。NUE_g和NUE_b的提高可能归因于合理氮肥调控下增加的GS和NR活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胁迫条件下小麦千粒重和ADW与产量的关系更紧密。【结论】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效应比单一胁迫对小麦危害更大。在单一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适量增加氮输入能增加氮代谢酶活性并维持更高氮代谢能力,提高籽粒氮积累量及蛋白质产量,将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然而在花后遭遇高温干旱复合胁迫时,相比低施氮量,增加施氮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水氮的吸收利用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天宏  刘玉莲  曹莹  段萌  赵艺欣  
为了探讨不同形态氮肥在缓解镉对农作物毒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减少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以辽春10号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模拟镉污染农田,设置了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两种氮素形态,施氮量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氮素形态对小麦体内含氮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铵态氮对小麦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高于硝态氮;而施氮量在150~300kg/hm2范围内,硝态氮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作用高于铵态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绚  汤绪  陈葆德  田展  钟洪麟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生殖阶段对高温较敏感,尤其在开花期前后如遇短暂的高温天气,产量会显著下降。本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在IPCC SRES A1B情景下2001-2090年气候预估数据,运用CERES-Wheat模型,对中国6个代表站点的小麦产量受高温的影响设计了敏感性试验,计算高温胁迫强度指数,预估了中国未来小麦产量易受高温胁迫威胁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开花前期和后期小麦产量对高温的响应不同。开花前期为小麦产量受高温影响最重要的敏感时期,在开花前期遭遇短暂的高温天气(单日最高气温大于32℃)就会导致产量的剧烈下降,并且当单日高温发生的越接近开花期,产量的损失越严重。灌浆期小麦遇到极端高温或者连续性的极端高温产量会有下降,并且灌浆期前期比后期对高温更敏感。CERES-Wheat模型在模拟小麦灌浆期对高温反应的敏感性较弱。中国小麦生产受高温胁迫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中高纬地区,即新疆、河套和东北地区,并且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高温敏感期高温胁迫的强度和范围均会进一步扩大。气候变暖导致高温胁迫强度增强,必然提高未来小麦减产的风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嘉琦  刘宇庆  王艳玲  杨再强  
为了揭示果期高温胁迫下氮素施用水平对黄瓜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以津优10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以28℃/18℃为对照,设置了35℃/25℃、38℃/28℃、41℃/31℃3个高温处理,施氮量设置0(N0),160(N1),240(N2),320(N3)kg/hm~2 4个水平,共1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果期高温胁迫9 d后测定了黄瓜功能叶片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各处理间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果期高温胁迫后黄瓜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显著受损,叶片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Fm与荧光曲线围成的面积(Area)均显著降低。35℃胁迫下各施氮处理黄瓜叶片的ΔW_(O-J)和ΔW_(O-K)均为负值,放氧复合体(OEC)未失活且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顺畅;而38℃胁迫下N2处理和41℃胁迫下N1处理黄瓜叶片的ΔW_(O-J)均为正值,OEC失活,且N1~N3处理的叶片ΔW_(O-K)均为正值,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受阻。高温胁迫下施氮可显著增加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Fm、Fv/Fm、PIabs、PItotal、Area、Sm,增强OEC活性且促进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高温胁迫下黄瓜叶片PSⅡ单位活性反应中心的吸收光能(ABS/RC)、捕获光能(TRo/RC)、热耗散光能(DIo/RC)均表现为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则呈上升趋势。施氮量和温度对黄瓜叶片荧光特性和产量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果期35,38,41℃高温环境中,施氮量分别为236,283,177 kg/hm~2时黄瓜叶片光合作用较旺盛,且能获得较高产量。因此,果期高温胁迫下合理施氮可以提高黄瓜叶片PSⅡ的OEC活性,促进能量传递,减缓PSⅠ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库的抑制,促进叶片光合作用的有序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朝  卫丽  程相武  李凤民  黄冰艳  
利用PEG-4000对春小麦根系进行了不同时间和浓度下水分和磷素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根系和叶片干重均随胁迫时间的推移而显著下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从处理开始到胁迫24h明显下降,其后变化呈起伏现象。根系中无机磷随胁迫时间的推移呈倒“V”型趋势,其中,以处理24h根中磷素的浓度较高。不同浓度处理下,峰值出现在15%。根系活力随胁迫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在5%~15%范围,根系过氧化物同功酶带无显著的变化,但在最高浓度下,缺少一条谱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 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 和扬麦 16 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以喷施 pH5.6 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和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 17 旗叶中 NR、GS 活性,籽粒中 GS、GPT 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的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的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花后酸雨提高了扬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试验设6个处理,以喷施p H5.6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17’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显著降低。花后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飞  何钟佩  
以14C饲喂旗叶为方法,研究了高温胁迫(持续变温及控制高温)对冬小麦灌浆期物质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影响旗叶光和性能并影响光和产物的输出与向库器官的分配,减少籽粒和韧皮都汁液中蔗糖的含量,改变14C同化物的输出动态,导致灌浆强度和千粒重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学林  郭天财  朱云集  王晨阳  马冬云  王永华  
大田条件下,选用2个有代表性的强、弱筋型冬小麦品种,研究追肥时期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糊化时间外,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而且两种筋型品种之间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幅度有较大差异。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的淀粉糊化特性值均高于弱筋型品种豫麦50号。随追肥时期变化,两种筋型品种的变化规律不同,且均以拔节期追肥表现较优,因此,拔节期是淀粉糊化特性的较佳施肥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木英  石庆华  胡志红  潘晓华  谭雪明  
【目的】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胚乳灌浆影响的酶学生理特征。【方法】选用水稻耐热型品种082、农大228和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茉莉占,采用高温胁迫与常温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灌浆前期高温对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胚乳淀粉合成酶活性高峰出现在花后9~12d。高峰期间及之前,胚乳SS、AGPase、SSS和Q酶受高温影响活性上升,高峰之后,除Q酶外,均较对照下降,耐热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类活性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影响淀粉积累速率与AGPase、SSS、SS和R酶活性相关显著。【结论】不同水稻品种胚乳淀粉合成酶对高温的感应存在差异,AGPase、SSS、SS和R酶是高温影响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