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5)
2023(13070)
2022(11055)
2021(9849)
2020(8195)
2019(18511)
2018(18001)
2017(33219)
2016(18667)
2015(20455)
2014(20029)
2013(19534)
2012(18449)
2011(16942)
2010(16957)
2009(15517)
2008(15121)
2007(13507)
2006(12005)
2005(10906)
作者
(59741)
(49802)
(49718)
(46613)
(31493)
(24127)
(22192)
(19611)
(18954)
(17670)
(17036)
(16619)
(16380)
(16021)
(15861)
(15375)
(15097)
(14801)
(14339)
(14293)
(12951)
(12341)
(12163)
(11536)
(11412)
(11134)
(11052)
(10978)
(10409)
(10019)
学科
(81740)
经济(81662)
管理(48835)
(48225)
(36920)
企业(36920)
方法(34047)
数学(30526)
数学方法(30092)
中国(23886)
(22896)
地方(21608)
(18251)
业经(18042)
(16991)
农业(15880)
(14911)
贸易(14899)
(14408)
(13350)
环境(13322)
(12946)
(12880)
金融(12880)
银行(12875)
技术(12827)
(12447)
(12235)
地方经济(11881)
(10614)
机构
学院(265425)
大学(263786)
(106671)
经济(104573)
研究(101506)
管理(95752)
理学(82604)
理学院(81543)
管理学(79612)
管理学院(79189)
中国(74039)
科学(68413)
(63361)
(57434)
(55041)
农业(50644)
研究所(50634)
业大(49615)
(45739)
中心(44965)
(40894)
(36592)
北京(36362)
财经(36057)
(35116)
(34377)
师范(33745)
(32838)
(32652)
科学院(32508)
基金
项目(185022)
科学(144205)
基金(133631)
研究(122987)
(122413)
国家(121422)
科学基金(101312)
社会(77524)
(75519)
社会科(73536)
社会科学(73514)
基金项目(70267)
自然(69866)
自然科(68310)
自然科学(68289)
自然科学基金(67074)
(64352)
教育(56065)
资助(55075)
编号(46245)
(45253)
重点(43042)
计划(39271)
(39150)
(38851)
创新(36723)
科研(36554)
成果(35737)
科技(35333)
课题(34478)
期刊
(118567)
经济(118567)
研究(74556)
(58444)
中国(58328)
学报(56553)
科学(47998)
大学(40293)
农业(39851)
学学(38674)
管理(36119)
(33013)
教育(27251)
(24582)
金融(24582)
技术(22265)
(21899)
业经(20760)
经济研究(19959)
财经(17514)
业大(16139)
问题(15525)
(15087)
科技(14663)
(14553)
农业大学(13640)
统计(13613)
技术经济(13343)
(12774)
商业(12234)
共检索到401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晁晓乐  申丽霞  吕静瑶  
为解决生产中氮肥过度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选择适宜的玉米氮高效品种至关重要。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及氮效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采用田间试验,对屯玉99(TY)、潞玉19(LY)、先玉335(XY)3个玉米品种在4个施氮水平N0、N1、N2、N3(0,80,160,240 kg/hm2)条件下的籽粒发育和氮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玉米的籽粒干质量与氮含量差异在N3水平下最大,依次表现为N3>N2>N0>N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双高效型先玉335和高氮高效型屯玉99籽粒发育速率加快,籽粒干质量和籽粒氮含量在各生长时期都有明显增加,增施氮肥可以有效提高其氮肥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马国胜  王满意  贾育恒  任建宏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为分析低氮胁迫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和近红外分析技术,以3种类型6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当施氮量由450 kg/hm2逐渐降为0 kg/hm2时,各类型品种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淀粉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但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与正常施氮(450 kg/hm2)相比,在较强低氮胁迫下(45 kg/hm2),2013年和2014年高产耐低氮玉米品种产量分别降低22.15%和11.96%,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9.74%和5.82%,在极端低氮胁迫下(0 kg/hm2),2014年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25.9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萍  陈冠英  耿鹏  高雅  郑雷  张沙沙  王璞  
【目的】灌浆期高温会对玉米籽粒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是影响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灌浆期高温对不同耐热型玉米品种籽粒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寻找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和缓解高温胁迫伤害。【方法】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技术,以耐热型品种郑单958和热敏感型品种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了籽粒灌浆期(授粉后17—28 d)高温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机制。【结果】高温加快了两品种玉米强势粒前期的灌浆速率,但降低了强、弱势粒中后期灌浆速率,总体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籽粒千粒重下降。在授粉后40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德杨  张海艳  董树亭  
【目的】淀粉粒粒度分布是评价淀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对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较大,水分和氮肥是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中的主要农艺措施。因此,明确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淀粉糊化特性、粒重和淀粉组分之间的关系,能为玉米淀粉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利于玉米淀粉的定向加工利用。【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设置雨养(W1)与补充灌溉(W2)两个水分处理,其中补充灌溉处理以土壤含水量是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来确定是否灌水,以灌水后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来确定灌水量,其计算公式为m=10ρbH(?i-?j),式中m为补灌量(mm),H为该时段补充灌溉深度(c...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路  王志敏  阎建河  赵明  赵久然  郭景伦  
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籽粒败育类型杂交种为材料,在授粉后第2天对大田玉米雌穗用聚乙烯塑料袋进行覆膜处理,考察了处理后籽粒发育过程中内派激素(乙烯、细胞分裂素)、呼吸强度及粒重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明显促进了果穗顶部籽粒的发育,使粒重增加、败育粒减少,但中下部籽粒粒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导致穗粒数增加、平均粒重降低。覆膜处理后还表现出预部籽粒在籽粒形成期呼吸强度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明显升高,而乙烯释放量则明显降低,营养物质在果穗上的分布趋于均一化等生理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启现  王璞  王伟东  鲁来清  
以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农大108为供试材料,分别研究了在前轻中重(基肥N90kg·hm-2++小花肥N 180 kg·hm-2)和前重中轻(基肥N 180 kg·hm-2++小花肥N90kg·hm-2)共2种氮肥运筹基础上均于吐丝期增施N 75 kg·hm-2对籽粒灌浆和籽粒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吐丝期增施氮肥后籽粒千粒重明显增加(4.81%)且接近显著水平,其中在前轻中重基础上吐丝期施氮后烘干千粒重比原来(257.7g)提高5.89%;2)吐丝期增施氮肥显著地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如在前重中轻基础上籽粒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7.63%增加到 8.23%(增幅达 7.95%);3)吐丝期增施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边大红  刘梦星  牛海峰  魏钟博  杜雄  崔彦宏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严重的问题,探讨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情况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区高产夏玉米氮素管理、提高夏玉米植株抗茎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植株形态的玉米品种先玉335(XY,高秆低穗位型)、浚单20(XD,中秆高穗位型)和京单28(JD,中秆低穗位型)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种肥(N1)、苗肥(N2)、拔节肥(N3)、大喇叭口肥(N4)和抽雄肥(N5)5个施氮时期处理,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和机械力学特征以及田间倒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谢俊良  姚文影  曹红梅  陈淑萍  彭海成  卜俊周  
为准确评价黄海海地区夏玉米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和丰产性,采用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对2018—2019年黄淮海地区25个夏玉米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在不同品种和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品种和试点间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GY(籽粒产量)×WAASB双标图显示,‘衡玉7182’,‘衡9’,‘华农138’,‘宝玉168’,‘郑单958’和‘蠡玉86’等品种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较好的品种。其中,‘衡9’的WAASBY得分最高,属于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而‘农大108’的WAASBY得分最低,属于表现较差的品种之一。安阳、德州、石家庄和邯郸最适宜种植的夏玉米品种均为‘浚单29’、‘农大108’、‘浚单20’和‘裕丰303’,深州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登海685’,运城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中单856’、‘衡玉7182’和‘梦玉908’。综上所述,WAASB和WAASBY可为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的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连成  库丽霞  陈彦惠  赵博  赵文明  王付娟  李思远  常丽丽  孙朝辉  王新涛  
以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8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2年多点试验,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独立效应大于互作效应,在独立效应中,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HE-1、HE-2、豫单101和豫单2002粗蛋白含量高于11%,赖氨酸含量高于0.35%,是较理想的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的玉米品种;郑州、南阳和洛阳比较适宜种植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玉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研究氮锌配施下夏玉米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玉米生产上氮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郑单958和谷神玉66为材料,设置90,180,225 kg/hm~2等3个施氮水平和不喷锌、苗期和拔节期1∶1喷锌、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大口期喷锌等4个喷锌处理,分析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籽粒产量、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超过180 kg/hm~2,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籽粒中Ca、Cu、Fe、Zn含量以及Cu和Fe累积量显著增加,施氮量为180 kg/hm~2,N含量和P、K、Mg含量分别达最高和最低;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和大口期喷锌2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N和Zn含量以及N、Mg、Zn、B和Na累积量,但降低了P、K、Ca、B和Na含量;与谷神玉66相比,郑单958产量平均提高了19.3%,且籽粒中K和Fe含量以及K、Ca、B和Na累积量也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与大多矿质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除Ca与Mg和Zn相关性不显著外,籽粒中Ca、Mg、Cu、Mn、Fe、Zn和B含量之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n与N、Mg含量的回归关系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之,施用氮肥180 kg/hm~2,结合拔节期大口期1∶1叶面喷施锌肥4.5 kg/hm~2,能够使玉米籽粒高产稳产,并同步提高籽粒中N和Zn含量及其他矿质元素累积量,达到籽粒产量和矿质元素营养品质同步提高的目的,可在大田中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庆  詹延廷  王月  王萍  殷诗凯  韩彩霞  董学会  
为了探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籽粒充实过程的影响,利用胚乳细胞数目计数、淀粉粒度分析等方法对玉米自交系B73籽粒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探究。主要探讨了拔节期喷施乙烯利以及吐丝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籽粒灌浆过程、胚乳细胞发育以及淀粉粒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喷施乙烯利之后在DAP 20灌浆速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17. 7%,在DAP 44玉米籽粒百粒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11. 3%。在DAP 12,乙烯利处理之后的胚乳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22. 9%,且淀粉粒在胚乳细胞面积为IV、V和VI范围内的胚乳细胞内的数目显著减少。在授粉后不同时期乙烯利处理组(处理B)中的淀粉粒直径的分布范围与对照组中淀粉粒直径的分布范围显著差异。在吐丝期搭配使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E)的胚乳细胞数目和淀粉粒分布与处理B结果差异不显著。搭配使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C)或者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处理D)后,与处理B相比提高了百粒质量、籽粒灌浆速率、淀粉粒的直径分布范围以及胚乳细胞内的淀粉粒数目,其中处理D中玉米百粒质量和淀粉粒数目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津   汤艳芳   杜何为   张祖新  
为解析玉米籽粒形成的遗传基础,探究Emp35基因在玉米籽粒发育中的作用,对籽粒缺陷突变体empty pericarp35(emp35)进行表型鉴定、胚乳细胞显微观察、胚乳贮藏物质含量测定及图位克隆。结果显示:突变体籽粒发育缓慢,明显小于同期发育的正常籽粒,成熟籽粒干瘪呈空皮状;胚乳细胞显微观察发现emp35的胚和胚乳发育严重滞后,胚乳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异常;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减少;F2代分离果穗上正常籽粒与发育缺陷籽粒呈3∶1分离,表明籽粒缺陷表型由单个隐性核基因突变所致。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将Emp35定位于第8染色体127.90~163.36 Mb区间,在该区间内开发了4个InDel标记,连锁作图将Emp35精细定位于139 571 117~146 176 858区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  梁茜  葛均筑  郑志广  张垚  马志琪  吴锡冬  杨永安  侯海鹏  
为明确施氮量对不同密度夏玉米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以京农科728(JNK728)为材料,设置密度和施氮量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JNK728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N180相比,N300和N360叶面积指数(LAI)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DM)显著增加。增加密度显著降低同等施氮水平下JNK728吐丝后穗位叶SPAD值和DM,但显著提高V12-R1+20阶段的LAI。增加施氮量和增加密度均可显著提高JNK728的产量,低密度下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显著增加穗行数和千粒质量而提高产量,高密度下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显著增加行粒数,增加密度通过增加穗数提高产量。施氮量增加氮肥偏生产力降低31.2%~72.3%,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12.5%~52.6%,增加密度后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总之,在本研究条件下,耐密抗倒夏玉米在7.5×104株/hm~2时,施氮量宜低于300 kg/hm~2,产量可达9.5×10~3 kg/hm~2;增加密度至9.0×10~4株/hm~2时施氮量在300~360 kg/hm~2为宜,产量可达12.0×10~3 kg/hm~2。总之,在本研究条件下,耐密抗倒夏玉米选择耐密抗倒品种在中密度(7.5×10~4株/hm~2)时,施氮量宜低于300 kg/hm~2,产量可实现9.5×10~3 kg/hm~2,增加密度至9.0×10~4株/hm~2,施氮量在300~360 kg/hm~2为宜,产量可以达到12.0×10~3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晨   赵仁杰   刘晓龙   边少锋   赵洪祥   闫伟平   孙宁   李前   王洪君   张治安   张丽华  
为探讨玉米应对不同滴灌定额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2 a池栽试验,以2个具有耐旱性差异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CK1(耐旱型品种、500 mm)、T1(耐旱型品种、350 mm)、T2(耐旱型品种、200 mm)、CK2(干旱敏感型品种、500 mm)、T3(干旱敏感型品种、350 mm)和T4(干旱敏感型品种、200 mm)6个处理,分析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光合响应特性及籽粒灌浆特性、籽粒中激素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滴灌定额减少玉米R3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4项光合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4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玉米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等10项光合响应相关参数均随滴灌定额减少而下降,CK1、T1与CK2处理光补偿点(LCP)与光饱和点(LSP)、CO_2补偿点(CCP)与CO_2饱和点(CSP)间差值范围较其他处理大。籽粒灌浆速率在开花后25 d达到峰值,T2和T4处理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随滴灌定额减少籽粒中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T2和T4处理籽粒中酸性蔗糖转化酶、蔗糖合酶、淀粉合成酶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玉米产量随滴灌定额减少而显著下降,T1处理较CK1处理仅下降3.45%~4.51%。T1处理与CK1和CK2处理在上述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T1处理的玉米叶片仍能维持光合性能和光系统Ⅱ结构,增强叶片对光与CO_2适应能力,玉米籽粒相关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增加,有效调控了籽粒生长发育及灌浆进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较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