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4)
- 2023(9127)
- 2022(8221)
- 2021(7842)
- 2020(6571)
- 2019(15417)
- 2018(15490)
- 2017(29696)
- 2016(16358)
- 2015(18387)
- 2014(18413)
- 2013(18218)
- 2012(16585)
- 2011(14823)
- 2010(14627)
- 2009(13106)
- 2008(12548)
- 2007(10767)
- 2006(9238)
- 2005(7780)
- 学科
- 济(61120)
- 经济(61055)
- 管理(45996)
- 业(42933)
- 企(36295)
- 企业(36295)
- 方法(30324)
- 数学(26221)
- 数学方法(25919)
- 农(16082)
- 中国(15148)
- 学(15097)
- 财(14678)
- 业经(13864)
- 地方(12990)
- 理论(10971)
- 农业(10828)
- 和(10756)
- 贸(10609)
- 贸易(10604)
- 易(10268)
- 技术(10015)
- 环境(9987)
- 制(9817)
- 务(9686)
- 财务(9628)
- 财务管理(9613)
- 教育(9096)
- 企业财务(9092)
- 划(8862)
- 机构
- 大学(226998)
- 学院(224948)
- 管理(93100)
- 济(83225)
- 理学(81511)
- 经济(81226)
- 理学院(80614)
- 管理学(79138)
- 管理学院(78751)
- 研究(74267)
- 中国(52782)
- 科学(49118)
- 京(48632)
- 所(37530)
- 农(37501)
- 财(36594)
- 业大(36337)
- 研究所(34732)
- 中心(33120)
- 江(31437)
- 北京(30698)
- 范(30198)
- 财经(30068)
- 师范(29896)
- 农业(29640)
- 经(27404)
- 院(27396)
- 州(26051)
- 技术(24519)
- 师范大学(24292)
- 基金
- 项目(162836)
- 科学(126888)
- 研究(117708)
- 基金(117032)
- 家(102735)
- 国家(101891)
- 科学基金(87040)
- 社会(71219)
- 社会科(67371)
- 社会科学(67351)
- 省(63860)
- 基金项目(63327)
- 自然(58820)
- 自然科(57394)
- 自然科学(57380)
- 自然科学基金(56323)
- 划(54353)
- 教育(53569)
- 编号(48580)
- 资助(48277)
- 成果(38812)
- 重点(36316)
- 部(35310)
- 发(34217)
- 创(33760)
- 课题(33021)
- 科研(31593)
- 创新(31420)
- 计划(30189)
- 项目编号(30109)
共检索到314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可君 祁保民 尚迎辉
通过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的胰腺在体内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鲟的胰腺弥散分布于肝内、肠道及胃的周围,以肠道周围分布最多;另外脾脏内也有胰腺分布。肝脏前部无胰腺分布,中部分布较多,后部分布较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书俊 杨先乐 李聃 高鹏
从患水霉病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肌肉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水霉菌株XJ001。大麻籽上水霉XJ001培养物的形态观察表明,菌丝透明无间隔,分枝少;新孢子囊以层出方式产生或从旧孢子囊根部长出,游动孢子按水霉属方式释放;在7℃、15℃和25℃条件下不能产生有性器官,但能够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电镜观察发现第二孢孢子表面具有大量弯曲的长毛,其在25%GY培养液中呈现出间接萌发。根据形态及生理学特征将水霉XJ001鉴定为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水霉XJ00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NaCl敏感,当PDA培养基中NaCl质量分数为1%和2%...
关键词:
施氏鲟 寄生水霉 形态特征 致病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颖 孙慧武 刘晓勇 孙大江 曲秋芝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起源、迁移和原始生殖腺的形成及分化。结果表明,施氏鲟PGC最早出现于1.5 dph(days post-hatching)的仔鱼中肾管(又称吴尔夫氏管)原基一侧的中胚层中。3~7 dph,PGCs数目增多,并聚集成细胞索,17~31 dph,PGCs沿肠系膜向肾管区下方迁移,并与生殖嵴细胞一起形成原始性腺;40~60 dph时成群的小细胞团由肾区向原始性腺迁移,原始性腺上皮细胞柱状;90~120 dph,原始性腺中出现生殖上皮和性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增多。180 dph以后,施氏鲟幼鱼性腺在组织...
关键词:
施氏鲟 PGCs 性腺分化 温度 性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蓝泽桥 王正凯 答和庆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关键词:
施氏鲟 全人工繁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洪柏 宋苏祥 孙大江 范兆廷 贾世杰 苏辉
施氏鲟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受精后胚盘隆起不明显,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与多数硬骨鱼类有明显差别,与两栖类卵裂相似,且卵裂方式有明显的硬骨鱼类盘状卵裂的痕迹。施氏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果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心脏形成博动期和孵出期;胚后发育则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和稚鱼期。水温17~19℃时,施氏鲟胚胎发育历时95~104 h,总积温需用 1710~1872℃·h。胚后发育水温为20~23℃,刚孵出的仔鱼全长9.42~11.0 mm,体重29~39 mg;出膜后第 30天的平均全长42.8 mm,平均体重3.2 g,其外部形态与成鱼基本一致。
关键词:
施氏鲟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王丙乾 马国军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养殖施氏鲟群体 5个年龄组及亲鱼 (8龄 )血液中睾酮 (Testosterone ,T)、雌二醇 (17β-estradi ol,E2 )的不同含量 ,并与其对应年龄的性腺组织学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龄性腺刚刚完成性分化发育初期 ,T( X±SD) =(1.8± 0 .72 4 )nmol/L ,α =0 .0 1;E2 ( X±SD) =(5 5 .8± 2 .879)pmol/L ,α =0 .0 5。 2龄精巢Ⅱ期 ,卵巢I期 ,T( X±SD)=(2 .2± 0 .934)nmol/L ,α =0 .0 1。E2 ( X±SD) =(38.9± 2 .343...
关键词:
施氏鲟 性腺 睾酮 雌二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颖 刘晓勇 曲秋芝 孙大江
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口唇形状、吻须形状及长度、鳃盖膜形态差异显著。在7项可数性状中,大杂交胸鳍、侧骨板、腹骨板和鳃耙数偏母本性状(HI>55),臀鳍条数明显地偏父本性状(HI<55),背骨板数偏离双亲性状,背鳍条数为中间性状。可数性状的平均杂交指数为74.97,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可数性状中鳃耙数可作为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2)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大杂交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细华 朱永久 刘鉴毅 杨德国 杜浩 危起伟
以20~100 mg/L的MS-222(Tricaine M ethanesu lphonate)在水温15~25℃条件下对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和施氏鲟(A.schrenckii)的麻醉效果进行试验,中华鲟或施氏鲟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甚至出现死亡。30~40 mg/L的MS-222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鱼的活动量明显下降,可保持镇静并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体位,麻醉48 h后,在清水中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游动状态,适合于长途运输。50~100 mg/L的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适合于进行短时间的操作,如捉拿、称重、测量、外科手术、体外标记等。中华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双凤 邹作宇 韩志忠 曲立 董宏伟 徐连伟 蔡勋
以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hii)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抗原,免疫兔获得高免血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施氏鲟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ELISA技术。结果显示: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7CFU/mL和1∶20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每孔104CFU;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阻断实验中的阻断率达66.88%;交叉反应和阻断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22份人工感染后的施氏鲟和健康施氏鲟,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0.9%和13.6%,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施氏鲟,而且能够检测带菌...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董崇智 唐富江 姜作发
2001年对黑龙江中游施氏鲟155尾进行种群生态学特征研究。捕捞群体结构特征为:全长平均为153.9(105~232)cm,体重平均为17.07(5.95~62.65)kg,年龄平均为16.9(8~29)龄,全长体重相关关系W=6.9614×10-6L2.9281,性比为1:1.8,绝对生殖力平均为433496.7(6200~1318350)粒,相对生殖力平均为11173.3(6893~15694)粒/kg,卵径平均为3.65(3.0~4.5)mm,成熟系数平均为22.49%(12.5%~33.3%);捕捞群体数量为620尾,计12t。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的施氏鲟资源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黑龙江 施氏鲟 渔业生物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张帆 程鹏 胡谋 王洁 张婷婷 黄红涛 杜合军 陈松林
为了解抗冻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及其冷冻损伤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浓度海藻糖和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的精子稀释液处理后施氏鲟精子冷冻复苏的活力、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结果表明,添加60 mmol·L~(-1)海藻糖1.0 mmol·L~(-1)氯化钾的稀释液处理后,精子冻后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活力较其他处理组有所提高,达到(26.67±3.32)%,但仍显著低于鲜精(P<0.05)。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前后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能量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低温冻存造成施氏鲟精子的膜系统和细胞器(主要为线粒体和轴丝)损伤;能量代谢酶[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上升(P<0.05),表明冷冻精子的生理功能损伤、内环境稳定性下降,能量供给系统被破坏。未添加抗冻剂组精子的总ATP酶、CK、CAT、SOD及GR酶活性相比添加抗冻剂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含有海藻糖的抗冻剂可对冷冻精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进一步优化施氏鲟抗冻剂的配方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佳 汪登强 危起伟 沈丽
采用39对微卫星引物扩增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正反杂交子代[A.schrenckii(♀)×H.dauricus(♂),H.dauricus(♀)×A.schrenckii(♂)]的全基因组。其中5对引物无扩增产物,其余34对引物中,有3对只在施氏鲟中得到扩增产物,有31对能同时在3种鱼中进行有效扩增,其中均呈单态的有7对,均呈多态的有22对,位点LS19和LS22在施氏鲟中呈多态,在达氏鳇中呈单态。34个微卫星位点共得到96个等位基因,大小在80~394bp之间。检测到种间特异位点6个(HLJSX22,HLJSX23,H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华 沙晓姣 陈阿琴 唐建清 夏爱军
为了研究5-HT与DA阳性物质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细胞和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特征,运用免疫组化法对卵巢发育4个不同时期的卵巢与肝胰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期卵巢卵细胞和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5-HT与DA阳性物质。Ⅰ期卵巢5-HT阳性物质分布于卵母细胞胞核,胞质未出现阳性;Ⅱ期~Ⅳ期5-HT阳性物质主要集中在卵母细胞胞质以及胞核。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中5-HT的免疫物质均呈阳性。Ⅰ~Ⅳ期卵巢中,DA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卵母细胞的胞核以及肝胰腺细胞,其强度呈递减趋势。结果提示5-HT具有促进卵巢发育作用,而DA则抑制卵巢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田宏杰 赵峰 宋超
研究了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幼鱼[初始体长(24.95±1.89)cm,初始体质量(117.80±16.72)g]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盐度25条件下饲养10d,检测不同盐度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盐度条件下,不同消化器官中同种消化酶活力高低顺序不同。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力(淡水和盐度25时)及淀粉酶活力(淡水时)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盐度10时)及淀粉酶活力(盐度10和25时)...
关键词:
施氏鲟 盐度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