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1)
- 2023(13006)
- 2022(11353)
- 2021(10616)
- 2020(8730)
- 2019(20118)
- 2018(20159)
- 2017(38256)
- 2016(21006)
- 2015(23623)
- 2014(23891)
- 2013(23637)
- 2012(21978)
- 2011(19994)
- 2010(20225)
- 2009(18150)
- 2008(17587)
- 2007(15564)
- 2006(13829)
- 2005(12318)
- 学科
- 济(87068)
- 经济(86984)
- 管理(57514)
- 业(55651)
- 企(44729)
- 企业(44729)
- 方法(34504)
- 数学(29257)
- 数学方法(28939)
- 中国(26193)
- 农(24530)
- 地方(24164)
- 业经(20601)
- 学(18963)
- 财(18831)
- 农业(16723)
- 贸(15321)
- 贸易(15308)
- 制(15125)
- 易(14749)
- 和(14245)
- 银(14221)
- 银行(14168)
- 环境(14156)
- 理论(14020)
- 技术(14008)
- 融(13745)
- 金融(13743)
- 行(13629)
- 发(13192)
- 机构
- 大学(295870)
- 学院(295680)
- 管理(116170)
- 济(114525)
- 经济(111814)
- 研究(104461)
- 理学(99489)
- 理学院(98301)
- 管理学(96673)
- 管理学院(96136)
- 中国(77102)
- 科学(65988)
- 京(65076)
- 所(53712)
- 财(51708)
- 农(51194)
- 研究所(48834)
- 中心(46591)
- 业大(45465)
- 江(44706)
- 北京(41844)
- 范(41415)
- 师范(41001)
- 财经(40703)
- 农业(39945)
- 院(38049)
- 经(36938)
- 州(36892)
- 师范大学(33014)
- 技术(32910)
- 基金
- 项目(200508)
- 科学(156106)
- 研究(147891)
- 基金(142086)
- 家(124133)
- 国家(123014)
- 科学基金(104444)
- 社会(90274)
- 社会科(85378)
- 社会科学(85353)
- 省(79792)
- 基金项目(75870)
- 自然(68024)
- 教育(67389)
- 划(67348)
- 自然科(66376)
- 自然科学(66360)
- 自然科学基金(65134)
- 编号(61532)
- 资助(58498)
- 成果(50397)
- 发(46908)
- 重点(45083)
- 部(43266)
- 课题(43206)
- 创(41545)
- 创新(38666)
- 科研(37984)
- 项目编号(37482)
- 发展(37167)
- 期刊
- 济(133875)
- 经济(133875)
- 研究(90319)
- 中国(62071)
- 学报(47942)
- 农(47588)
- 科学(44141)
- 管理(43737)
- 教育(38576)
- 财(37283)
- 大学(35603)
- 农业(33506)
- 学学(33239)
- 融(26971)
- 金融(26971)
- 技术(26380)
- 业经(23225)
- 经济研究(20366)
- 财经(18950)
- 图书(17649)
- 问题(17186)
- 业(17149)
- 经(16065)
- 科技(15208)
- 理论(14986)
- 技术经济(14239)
- 现代(13930)
- 实践(13906)
- 践(13906)
- 商业(13220)
共检索到448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洪柏 宋苏祥 孙大江 范兆廷 贾世杰 苏辉
施氏鲟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受精后胚盘隆起不明显,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与多数硬骨鱼类有明显差别,与两栖类卵裂相似,且卵裂方式有明显的硬骨鱼类盘状卵裂的痕迹。施氏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果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心脏形成博动期和孵出期;胚后发育则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和稚鱼期。水温17~19℃时,施氏鲟胚胎发育历时95~104 h,总积温需用 1710~1872℃·h。胚后发育水温为20~23℃,刚孵出的仔鱼全长9.42~11.0 mm,体重29~39 mg;出膜后第 30天的平均全长42.8 mm,平均体重3.2 g,其外部形态与成鱼基本一致。
关键词:
施氏鲟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秋白 吴华东 吴红翔 杨发群
将黄鳝的受精卵静水控温孵化后,经活体解剖和透明处理,记录黄鳝孵化时序,显微观察并拍摄黄鳝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黄鳝卵圆球型,橙黄或淡黄色,沉性,卵粒重25~38mg,卵径1.7~3.1mm。受精吸水3~5min膨胀后,卵径增大至3.0~3.7mm。黄鳝出膜时全长15~21mm,卵黄吸收完成时,全长25~35mm。黄鳝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具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的胸鳍。胸鳍在胚体出膜后卵黄囊完全消失前退化。在温度26℃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68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368;在温度32℃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44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608。在温度32℃时,胚后发育所需时间(...
关键词:
黄鳝 孵化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赖见生 杜军 赵刚 邓晓川 李华 何兴恒 赵海鹏
显微观察并拍摄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描述了鲈鲤早期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 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3.8 mm。受精卵在水温(18±0.5)℃条件下,受精2 h 28 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5 h 23 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126 h 28 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0.4 mm,卵黄囊大而侧扁。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鲈鲤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2个时期。在水温1...
关键词:
鲈鲤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蓝泽桥 王正凯 答和庆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王丙乾 马建
对人工养殖施氏鲟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1~8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龄施氏鲟处于性分化早期,卵巢中卵原细胞形成增殖团;2~3龄鱼卵巢为I期,第1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0~60μm,核大,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均匀分布;4~5龄卵巢为Ⅱ期,第2时相小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60~200μm,核内含有7~26个核仁;6~7龄卵巢Ⅲ期,第3时相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200~1600μm,卵母细胞内出现脂肪滴、卵黄颗粒和色素颗粒。细胞膜有完整的3层结构。8龄卵巢Ⅳ期,第4时相晚期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600~3300μm,细胞核膜消失,核仁溶解,核由中心向动物极受精孔移动;Ⅴ期卵巢的第5时相生...
关键词:
施氏鲟 卵巢发育 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远超 危起伟 潘光碧 沈丽 胡佳
采用照射强度为10188μW(/cm2·s),照射距离为15cm的紫外线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精子进行4-7min的照射,用照射后的精子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卵进行人工授精,以探索精子的最佳紫外线照射时间。设计热休克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探索人工诱导匙吻鲟雌核发育的理想热休克条件。结果表明:用紫外线照射5min处理的施氏鲟精子,与匙吻鲟卵受精所得胚胎经染色体观察均为单倍体(n=60),表明照射精子遗传失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若热休克处理前受精卵保持在(18±0.3)℃,在一定的休克温度(35-39℃)条件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若波 徐钢春 闻海波 李晓莉 华丹 曾令兵 张守领
采用体视显微镜成像系统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Bleeker)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正常发育特征,并继续对胚后期的仔、稚、幼鱼发育阶段采用测量、照相等方法进行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鮈受精卵呈卵圆形,卵膜径为(3.43±0.0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1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1)℃下,历时95h08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初孵仔鱼平均全长7.25mm;在水...
关键词:
似刺鳊鮈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帆 杨瑞斌 樊启学
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Herzenstein)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东方高原鳅成熟卵呈淡黄色、圆形,卵径为0.971.11 mm,遇水具微黏性,为沉性卵。在水温(16±0.5)℃下,受精卵历时132h9min孵化出膜,所需积温为2 113.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时期: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初孵仔鱼全长(4.86±0.09)mm,在水温(16±0.5)℃下,胚后发育历时34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炜坪 甘松永 王庆 杨少森 黄锦雄 赵艳飞 邹翠云 黄培卫 张潇潇 陈永南 秦真东 吴锦辉 林蠡
黄鹂无齿鲹(Gnathanodon speciosus)是一种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鱼类。本文报道了黄鹂无齿鲹的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受精卵孵化条件为:盐度(30.26±0.67)‰、 温度 (24.72 ± 0.32)°C 、 pH值(7.46±0.12)、溶解氧(5.13±0.33) mg/L、光照强度约3 000 LUX。结果显示黄鹂无齿鲹受精卵为透明浮性圆球形,平均卵径764.29 ± 14.74 μm;含单油球,油球平均直径166.32 ± 18.28 μm。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期、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与孵化出膜期8个阶段,再进一步细分成24个时期。受精后18 h 30 min孵化出膜,进入仔鱼阶段(含前仔鱼期和后仔鱼期)。前仔鱼期位于孵化后0-3天,卵黄囊没有完全吸收;后仔鱼期位于孵化后4-20天,卵黄囊完全吸收。初孵仔鱼全长1 520 ± 19 μm,出膜后第6天油球储备耗尽并形成鳔。孵化后第20天,鱼体后脊索完全弯曲,各鳍和消化系统发育完善,体表大量色素沉淀且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仔鱼进入稚鱼阶段。本研究为黄鹂无齿鲹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黄鹂无齿鲹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志敏 朱俊杰 贾永义 潘亚均 黄鲜明 许谷星 杨元杰
对从太湖收集的野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经人工繁殖获得子一代,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于2005年6月,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能获得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翘嘴红鲌受精卵为圆球型,呈墨绿色、青灰色、黄色等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9mm(0.72~1.18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mm。翘嘴红鲌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19期,在水温23~25℃范围内,受精3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2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26h...
关键词:
翘嘴红鲌 人工授精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生熬 宋勇 牛玉娟 刘洁雅 谢从新 任道全 范镇明
采用形态学和生态学方法,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卵微黏性,略有沉性,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0.60±0.052)mm,在水温(20.0±1.0)℃下,历时65 h 34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过程;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体色、鼓鳔和须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初孵卵黄囊仔鱼全长(2.0±0.65)mm,出膜后7 d,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初孵仔鱼继续培育至16日龄,仔鱼鳃盖后缘鼓鳔明显长出,须清晰可辨,体色加深,...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华莲 何川 马立鸣 宣廷孝
为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匙吻鲟资源,对匙吻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对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产卵、取精,进行干法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与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辅助拍摄并记录。结果表明,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孵出期。在水温为22~25℃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90~96 h,总积温为2112~2250℃.h。孵化出的仔鱼全长7.05~7.32 mm
关键词:
匙吻鲟 胚胎发育 积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亚 龚全 李强 杜军 赵刚
【目的】为探讨达氏鲟胚胎在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和发育过程。【方法】用Leica EZ4 HD体视显微镜和Leica DM2500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对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组织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径2.63.2 mm。受精卵在水温为1618℃下历时159 h后开始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34个发育时期。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所需总积温为23222544℃*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王丙乾 马国军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养殖施氏鲟群体 5个年龄组及亲鱼 (8龄 )血液中睾酮 (Testosterone ,T)、雌二醇 (17β-estradi ol,E2 )的不同含量 ,并与其对应年龄的性腺组织学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龄性腺刚刚完成性分化发育初期 ,T( X±SD) =(1.8± 0 .72 4 )nmol/L ,α =0 .0 1;E2 ( X±SD) =(5 5 .8± 2 .879)pmol/L ,α =0 .0 5。 2龄精巢Ⅱ期 ,卵巢I期 ,T( X±SD)=(2 .2± 0 .934)nmol/L ,α =0 .0 1。E2 ( X±SD) =(38.9± 2 .343...
关键词:
施氏鲟 性腺 睾酮 雌二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