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5)
2023(10146)
2022(7748)
2021(6898)
2020(5654)
2019(12277)
2018(12497)
2017(22313)
2016(12880)
2015(14707)
2014(14914)
2013(14144)
2012(13406)
2011(11879)
2010(12080)
2009(11292)
2008(11344)
2007(10805)
2006(9806)
2005(9020)
作者
(43233)
(35948)
(35851)
(33987)
(22624)
(17312)
(16221)
(14031)
(13923)
(12945)
(12523)
(12276)
(11932)
(11859)
(11705)
(11060)
(10898)
(10869)
(10623)
(10330)
(9329)
(9296)
(9095)
(8337)
(8290)
(8277)
(8139)
(7887)
(7612)
(7612)
学科
(45692)
经济(45624)
管理(35811)
(30267)
(24177)
企业(24177)
中国(16747)
(16129)
(15729)
方法(14744)
业经(12502)
(12278)
(11724)
数学(11658)
数学方法(11377)
(10186)
农业(10164)
地方(9785)
理论(9532)
环境(9307)
(9202)
银行(9138)
(8839)
(8773)
(8744)
金融(8737)
(7895)
(7714)
贸易(7708)
(7647)
机构
大学(186928)
学院(185889)
研究(74320)
(65498)
经济(63669)
管理(59788)
中国(55480)
科学(51427)
理学(49574)
理学院(48898)
管理学(47433)
管理学院(47152)
(46387)
(43028)
(41223)
研究所(37671)
农业(37046)
业大(35306)
中心(33162)
(31999)
(31675)
北京(27500)
(27479)
(27310)
(25633)
师范(25126)
技术(25111)
(24910)
财经(23834)
农业大学(23256)
基金
项目(124064)
科学(93638)
基金(86004)
研究(83581)
(80211)
国家(79534)
科学基金(64224)
(50100)
社会(49360)
社会科(46376)
社会科学(46359)
基金项目(43972)
自然(43776)
(43063)
自然科(42719)
自然科学(42692)
自然科学基金(41879)
教育(37923)
资助(35468)
编号(33072)
重点(29675)
成果(28284)
(27633)
计划(26475)
课题(25275)
(25061)
(24701)
科技(24686)
科研(24183)
创新(23332)
期刊
(81635)
经济(81635)
研究(54813)
中国(47433)
学报(45330)
(44103)
科学(36021)
大学(32730)
学学(31019)
农业(29648)
教育(26030)
(25670)
管理(24961)
(17611)
金融(17611)
技术(16493)
(16145)
业大(13522)
业经(13034)
(12707)
经济研究(12454)
财经(12285)
农业大学(11210)
(10764)
问题(10520)
图书(10190)
科技(10025)
林业(9499)
(8463)
世界(8172)
共检索到301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瑛  吴振禹  周立祥  兰叶青  
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硫酸亚铁的作用获得施氏矿物,并研究其在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的协同作用下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施氏矿物对孔雀石绿存在微弱的吸附作用;紫外光照射下,单独施氏矿物对孔雀石绿的降解有催化作用,在有机酸的协同下,催化降解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相同试验条件下,不同有机酸对施氏矿物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同时提出了有机酸协同施氏矿物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可能机制为:有机酸吸附于矿物表面,并形成高光活性的Fe(Ⅲ)-有机酸配合物,进而释放出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最终导致孔雀石绿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  宋丽芳  王亚君  兰叶青  
研究了酒石酸协同下TiO2光催化降解水溶性染料孔雀石绿的影响因素、降解反应动力学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酒石酸对TiO2降解孔雀石绿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相同试验条件下,3种不同光源对孔雀石绿的降解效果大小依次为:紫外光、模拟日光、可见光。孔雀石绿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用苯作为羟基自由基(.OH)捕集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苯酚,间接地测定了反应中间产物.O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彤晴  杨洪生  林海  王静  周刚  李强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in aquatic water.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were extracted with dichloromethane,then concentrated,and dissolved with acetonitrile.Samples were chromato...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秋红  刘永涛  艾晓辉  王群  宋怿  索纹纹  吕思阳  
研究了以全池泼洒的投药方式,孔雀石绿(MG)(池塘中MG的理论浓度为1 mg/L)及其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LMG)在斑点叉尾(Ietalurus punetaus)肌肉和皮肤以及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MG及其代谢物LMG在斑点叉尾体内及环境中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肌肉、皮肤中MG于用药后第1天最高浓度分别为:(42.77±5.26)μg/kg和(6.36±0.11)μg/kg,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57.76 d、31.51 d;皮肤和肌肉中LMG分别在用药后第3天和第1天达到最高(502.27±20.43)μg/kg和...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翟毓秀  张翠  宁劲松  耿霞  
孔雀石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视以及其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的披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孔雀石绿的性质、毒性、代谢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孔雀石绿的监控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为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邱绪建  林洪  江洁  
主要对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毒性和检测方法现状作一概述。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以便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斌  赵红萍  冷凯良  于慧娟  汪云泉  陈雪昌  钟志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新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孔雀石绿或结晶紫用硼氢化钾还原为其相应的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或隐色结晶紫,用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提取,二氯甲烷液液萃取,PRS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范围为1~600μg/L时,该方法的线性关系极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9。该方法定量检出限为0.4μg/kg。当空白样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添加水平为0.4~100μg/kg时,孔雀石绿回收率为70.0%~90.6%,结晶紫回收率为73.0%~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艺蓓  岳田利  乔海鸥  贾如  蒋旭鹏  李璐  
【目的】对2013年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的4种兽药残留进行检测研究,为保证当地食品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6种购自陕西省10个地市批发市场的120份鱼样品,采集鱼样可食部分匀浆后用乙腈提取,经中性氧化铝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兽药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隐性结晶紫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和定性、定量分析,统计4种兽药残留的总检出率、16种样品中兽药残留的检出率、10个地市兽药残留的检出率、4种兽药残留的平均水平及同一样品中4种兽药的混配使用情况。【结果】16种120份鱼肉样品中4种兽药的总检出率为4.6%,其中隐性结晶紫未检出;120份鱼肉样品兽药残留的样品检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波  张鸣  卢爱民  徐江艳  梁剑茹  周立祥  徐峙晖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偶氮染料,运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生物制备黄钾铁矾在草酸的协同作用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过程。[方法]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酸亚铁生成黄钾铁矾,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在XPA-7型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甲基橙光催化降解,二次回归方程用于拟合试验数据和过程优化。[结果]甲基橙能有效地在紫外光照射下被黄钾铁矾/草酸体系催化降解,反应25 min降解率可达100%,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论]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反应参数是:黄钾铁矾装载量0.2 g·L-1,草酸浓度3 mmol·L-1,p H值为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钱科蕾  胡鲲  杨先乐  
首次建立了Na+-Ti(SO4)2法检测草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方法:孔雀石绿溶于浓硫酸显黄色,稀释后显暗黄色,Ti(SO4)2使其褪色,加入Na+变为白色沉淀,依据沉淀量对孔雀石绿残留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实验条件,采用pH=7.4、硫酸钛和氯化钠的浓度均为2.0 mol/L时,可有效地检测孔雀石绿残留。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0.08 mg/kg,在草鱼肌肉和肝脏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5.00%~75.63%,63.75%~71.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2%~1.89%,4.93%~1.97%。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准确,依据白色沉淀仅凭肉眼即可进行初筛,适合于快速检测孔雀石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蔡友琼  姜朝军  钱蓓蕾  于慧娟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1和0.2 mg.L-1浓度(P1和P2组)孔雀石绿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在药浴过程中,鳗鲡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平均含量不断升高,P1和P2组分别于药浴12 h和24 h达到最高值(720.5±192.6)μg.kg-1和(1404.8±421.9)μg.kg-1;在清水养殖过程中,孔雀石绿在鳗鲡肌肉中含量波动式下降,并于水浴2160 h(90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力  胡鲲  姜有声  黄宣运  安健  杨先乐  
【目的】制备无色孔雀石绿(LMG)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建立LMG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LMG-BSA)与副品红-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PA-BSA),用紫外扫描、质谱法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LMG-BSA与PA-BSA作为免疫原,免疫4~5周龄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LMG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亲和力、灵敏度和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LMG-BSA与PA-BSA的偶联比率分别为7∶1和37∶1;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选,由LMG-BSA和PA-BSA抗原各获得1株杂交瘤细胞,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友琼  高露姣  于慧娟  钱蓓蕾  姜朝军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 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结果表明:在药浴开始阶段,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MG含量迅速上升,肝脏、肾脏和血液于浸浴6 h时即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59.8±127.0μg/kg、589.2±40.0μg/kg和88.6±51.3μg/kg,肌肉于浸浴12h时达最高值(720.5±192.6μg/kg),随后含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莹莹  王晓娜  邱宇  张家良  宋远红  
以纳米TiO_2为例,设计了光催化物理特性分析、离子掺杂对催化性能影响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实践表明,引入分子模拟教学项目,并采用"虚拟+真实""基础+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丰富了专业实验内涵,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基础学科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志林  张旭志  马绍赛  周明莹  赵俊  孔青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导电炭黑糊电极,制备了对孔雀石绿(MG)具有高灵敏度的功能传感器。实验对MG在该功能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测定的各种条件(制备糊电极所用导电材料种类;功能试剂修饰量;支持电解质的离子强度、pH值、种类;富集电位与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MG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在5~2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μg/L(S/N=3)。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应用于测定经过简单过滤预处理后的淡水渔业水样,平均回收率为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