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3)
2023(3328)
2022(2852)
2021(2509)
2020(1980)
2019(4524)
2018(4326)
2017(8325)
2016(4254)
2015(4839)
2014(4985)
2013(4736)
2012(4463)
2011(4224)
2010(4143)
2009(3727)
2008(3721)
2007(3230)
2006(2925)
2005(2639)
作者
(12102)
(10593)
(10484)
(9667)
(6363)
(4998)
(4834)
(4200)
(3836)
(3519)
(3492)
(3478)
(3430)
(3319)
(3243)
(3148)
(3139)
(3072)
(3029)
(3015)
(2591)
(2580)
(2422)
(2364)
(2291)
(2288)
(2200)
(2194)
(2132)
(2110)
学科
(25426)
经济(25416)
(15847)
贸易(15840)
(15347)
地方(10704)
(9873)
(9779)
方法(9019)
管理(8330)
数学(7672)
数学方法(7632)
农业(7022)
地方经济(6806)
(5894)
关系(5623)
中国(5266)
(5015)
出口(5010)
出口贸易(5010)
业经(4069)
(4018)
企业(4018)
(3795)
环境(3769)
国际(3621)
贸易关系(3507)
概况(3234)
进出(3142)
进出口(3142)
机构
学院(65759)
大学(64042)
(32933)
经济(32468)
研究(23793)
管理(23367)
理学(20554)
理学院(20294)
管理学(20003)
管理学院(19892)
中国(16354)
科学(13705)
(12452)
(11777)
(11500)
(10859)
研究所(10813)
经济学(10715)
中心(10115)
经济学院(9867)
(9822)
(9620)
财经(9542)
(9241)
师范(9193)
业大(9055)
(9020)
(8636)
农业(8330)
(7748)
基金
项目(46379)
科学(36970)
研究(35223)
基金(33848)
(29313)
国家(29123)
科学基金(24521)
社会(23795)
社会科(22687)
社会科学(22683)
(18364)
基金项目(18033)
(15088)
教育(15026)
编号(14666)
自然(14207)
自然科(13836)
自然科学(13834)
自然科学基金(13550)
资助(13139)
(11890)
成果(11264)
重点(10732)
国家社会(10373)
(10308)
发展(10102)
(9968)
课题(9689)
(9608)
创新(9120)
期刊
(35290)
经济(35290)
研究(18454)
(10853)
(10326)
中国(10201)
学报(8966)
国际(8870)
科学(8579)
农业(7676)
业经(7007)
大学(6988)
管理(6858)
学学(6744)
(6636)
经济研究(6629)
问题(6584)
(5408)
贸易(5408)
技术(4836)
国际贸易(4686)
商业(4560)
教育(4557)
世界(4411)
财经(4093)
(3968)
金融(3968)
资源(3913)
经贸(3878)
(3633)
共检索到9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超  黄玖立  李坤望  
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和跨地区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方言距离对企业跨省份销售行为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识别因果关系及其深层历史根源,本文利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跨区域移民信息构造了方言距离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企业跨区域贸易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所在城市与销售目的市场之间的方言距离越大,企业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越小。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地域文化差异对区域间贸易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经济遗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李晓洁  
定量测算各省区的隐含碳排放量及省区间碳排放空间转移量,是科学制定区域减排规划、合理分配碳减排责任的前提。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了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碳排放转移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区的隐含碳排放总量和省区间调入及调出的碳转移量,为界定各省区在区域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责任及减排配额分配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铁瑛  蒙英华  
本文从移民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FTA)缔结的动因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移民网络促进FTA缔结"这一假说,并发现移民网络因素的加入可以将既有FTA缔结动因相关研究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4%,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移民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双边贸易流来提升两国FTA的签订概率,表现为"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这一核心发生机制。本文拓展性的细化研究还发现,无论从时间趋势或FTA缔结数量而言,移民网络对FTA缔结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机制在"南-北"国家对组合中会得到增强,但在"北-北"国家对组合中的表现较弱。本文的结论意味着,移民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重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移民红利",对我国FTA战略的推进及世界FTA领域"中国范本"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安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安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出地区是碳排放从国外转移至国内的中转地,而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碳排放净流入地区则是碳排放转移链的目的地。(2)国外向我国转移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贸易,而不同地区则通过区域间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主要由国内初级产品贸易引起。(3)资源禀赋状况、外贸发展模式等因素均会对我国各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文章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地区碳减排政策与目标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杰  黄文平  李正仕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竞争性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研究了加入WTO对削弱中国地方贸易保护壁垒的效应。具体而言,根据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文章比较了三种情形下贸易保护壁垒对生产者、消费者、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各方福利的影响。文章认为,加入WTO将有助于激励经济参与各方减少地方贸易的保护,并因此增加整体的经济福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姣  史安娜  
目前,从一个国家之内的"区域"角度分析虚拟水贸易对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尚是空白。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间水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点,文章提出我国应通过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解决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姣  史安娜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基于我国南北地区间水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点,提出应通过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轶群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加重了中国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技术进步角度探讨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加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初始值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引致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产品进出口均会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中介作用,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开放程度、提升人力资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区域间存在差异;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则会扩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业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在区域间较为一致,农产品贸易经由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受区域间农产品贸易规模差异的影响。本文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章奇  张旭  何凌云  陈博文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对区域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建模方法,在计算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后统称"省区")区贸易隐含碳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为减轻区域间贸易对省区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的影响,以及中国各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碳减排的问题,由此在减排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减排比单个省区独自应对更为有利,同时考虑到在区域合作中各个省区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采取资金补助等方式有助于推动区域合作减排"的政策建议。这对完成中国整体减排目标、提高区域减排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佳容  
降低中国国内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对于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降低国内区域间的制度性贸易成本,更是促进国内大循环有效畅通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中国国内贸易中的制度性贸易成本在国内总贸易成本中占比为21.7%,且制度性贸易成本的降低对贸易福利的改善来说效益十分明显,平均来看制度性贸易成本降低50%,会使中国整体福利水平提升5.9%,欠发达区域从制度性贸易成本的下降中获益最多。进一步地,各区域生产率差异化程度越高,即贸易弹性值越小,则制度性贸易成本的下降所带来的潜在收益也就越大;分部门来看,降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农业、钢铁及有色金属加工冶炼业以及食品加工业部门的制度性贸易成本,将对中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带来可观的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方一  刘卫东  刘红光  
虚拟水贸易是实现水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间贸易模型和各地产业用水系数,构建虚拟水贸易模型,以模拟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格局。选取山西省为案例区,利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山西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结合山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区的贸易关系,估算山西与其他省区的虚拟水贸易量,揭示山西虚拟水贸易的空间格局。主要结论有:①2007年,山西省用水总量为58.71亿m3,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共产生了1.53亿m3的虚拟水净调入量,对本省水资源短缺局面有缓解作用;②通过农业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允柱  张国强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中国及中国在1981—2004年28个省际间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我国区域间进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于我们认识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同时分析了其他变量比如市场规模和国内收入等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勇  
区域贸易在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引力模型、边界效应模型和空间互动模型探讨中国省际贸易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贸易表现出不对称性、空间相关性等特征;地区间的贸易受经济规模影响,无论是贸易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会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地理距离依然是阻碍区域贸易的主要因素,邻近地区间贸易更为活跃,但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满元  
区域间的净贸易量及其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及波动间的关系乃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和贸易条件的优劣对比决定了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同时,与对国外贸易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异常复杂一样,区域间净贸易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复杂:从短期看,顺差扩大与逆差减小有利于从外部需求的角度去增强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长期看,则短期的贸易逆差扩大有可能从增强本区域供给能力的角度去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