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0)
2023(4270)
2022(3814)
2021(3422)
2020(3016)
2019(6804)
2018(6707)
2017(12652)
2016(6986)
2015(7649)
2014(7176)
2013(7009)
2012(6281)
2011(5635)
2010(5466)
2009(4691)
2008(4559)
2007(3920)
2006(3401)
2005(2920)
作者
(20335)
(17158)
(16828)
(16191)
(10699)
(8229)
(7831)
(6641)
(6466)
(5936)
(5872)
(5829)
(5346)
(5338)
(5271)
(5151)
(5130)
(5049)
(4917)
(4876)
(4151)
(4136)
(4083)
(3849)
(3832)
(3748)
(3684)
(3682)
(3495)
(3381)
学科
(30565)
经济(30548)
方法(18355)
(17125)
数学(16903)
数学方法(16638)
管理(16574)
(11655)
企业(11655)
(8101)
中国(6476)
(6293)
农业(5876)
(5853)
业经(5731)
(4808)
贸易(4807)
(4693)
地方(4592)
环境(4342)
技术(4194)
产业(3661)
理论(3582)
(3510)
财务(3500)
财务管理(3492)
(3453)
(3381)
(3369)
企业财务(3334)
机构
大学(98025)
学院(95994)
(41688)
经济(41008)
管理(38139)
理学(33858)
理学院(33472)
研究(32891)
管理学(32686)
管理学院(32523)
中国(24249)
科学(21742)
(20872)
(20698)
业大(18014)
(16775)
农业(16687)
(16481)
中心(15782)
研究所(15700)
财经(14176)
经济学(13790)
(13490)
(13073)
经济学院(12647)
北京(12482)
(11712)
农业大学(11640)
(11571)
师范(11562)
基金
项目(72678)
科学(57988)
基金(55185)
(49862)
国家(49527)
研究(49071)
科学基金(42479)
社会(33106)
社会科(31721)
社会科学(31712)
基金项目(28845)
自然(28150)
自然科(27607)
自然科学(27602)
(27250)
自然科学基金(27105)
(23541)
资助(23284)
教育(22434)
编号(18681)
重点(16531)
(16437)
国家社会(15192)
(15085)
(14800)
科研(14676)
计划(14098)
成果(14052)
创新(13958)
教育部(13924)
期刊
(36722)
经济(36722)
研究(24347)
学报(18544)
(16991)
中国(16337)
科学(16086)
大学(13863)
学学(13170)
农业(12074)
管理(11973)
(11446)
技术(8493)
统计(8284)
教育(7102)
(6885)
(6879)
经济研究(6578)
财经(6559)
决策(6396)
技术经济(5998)
(5752)
图书(5675)
(5513)
金融(5513)
业大(5369)
业经(5243)
问题(5110)
(5017)
资源(4672)
共检索到130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友春  卢盛荣  靳来群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占新  苏日古嘎  
研究目标:在广义DEA的理论框架下对传统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修正,从而使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更为合理。研究方法:应用广义DEA方法的基本原理,将传统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理论基础从“自评体系”拓展到“他评体系”,给出一种修正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2005~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中。研究发现:基于广义DEA理论的修正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有效消除了数据缺失对Malmquist指数测算的影响,在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面更具合理性和稳定性。研究创新:在广义DEA的理论框架下实现了非平衡面板数据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测算。研究价值: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提供了全新思想,同时也增强了DEA方法在处理非平衡面板数据方面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聪聪  周绩宏  王俊芹  
[目的]厘清苹果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及产区差异,是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基于我国8个苹果主产区2004—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全局ML指数,从静态、动态不同角度,对我国苹果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不同产区之间的差异。[结果](1)我国及各主产省苹果环境技术效率均未达到最优状态,区域差异明显,黄土高原主产区高于环渤海湾主产区,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相比,环境技术效率明显偏低;(2)规模效率是当前我国苹果生产技术效率主要来源,黄土高原主产区纯技术效率略高于规模效率,环渤海湾主产区纯技术效率偏低;(3)苹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高,区域间增速差异较大,黄土高原主产区增速高于环渤海湾主产区;(4)技术效率是我国苹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增长源泉,技术进步贡献度相对较低。[结论]我国苹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各产区要通过因地制宜制定苹果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借助农业科研院所创新优势、加强果农高素质培训等方式提高苹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植  
本文通过索洛余值法估计了京津冀三地2006年到2016年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并进一步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数。比较估算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水平差异较大,以保守的估算结果看,北京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河北的2倍多;第二,北京的科技水平进步最快,天津次之,河北最慢;第三,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未在科技创新上对天津和河北形成明显的溢出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诚  
本文使用序列DEA方法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中国1978至2008年30年间各省、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结果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轻微下降的态势,只是在1986至1996年间出现过较为明显的上升,技术效率的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基本同步。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较为粗放,对投资的依赖逐渐加重,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TFP变化基本一致,而西部地区呈现出一定的追赶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丙金  李婧  常建新  
文章详细梳理了几种以往TFP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测算和分解TFP的Hicks-Moorsteen TFP指数方法,并对其推导及分解过程进行了介绍。以西部地区为例,应用此方法实证测算和分解了西部地区2000~2010年间的TFP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为厘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解决当前关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不明晰,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测算方法选择偏误、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不合理等问题,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出发,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归纳了非生产前沿面方法、生产前沿面方法及微观核算方法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测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说明,进而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清泉  江华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清泉  江华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华  
为了与SNA2008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核算标准接轨,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的研发支出核算方法进行了相应改革,并于2016年发布了依据新的核算标准修订后的GDP数据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基于此修订数据,本文对1952-2015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重新测算,并就此次数据修订对测算结果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FP测算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对此次数据修订表现得不太敏感,生产函数的形式对TFP测算结果的影响也不明显;数据修订使多数年份的TFP增长率出现小幅上调,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所上升;R&D资本投入的增加对TF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不随R&D资本折旧率的不同和TFP序列的不同而有明显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应瑞瑶  潘丹  
现有文献报告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82年—2011年46项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行定量综述,试图寻找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研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原始文献在估计方法、数据选取以及变量处理等方面的不同:相对于索洛余值法,采用代数指数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采用SFA方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农业TFP值,而使用DEA方法计算出的农业TFP值和索洛余值法无显著差异;若实证研究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会比面板数据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原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蕊  齐振宏  曹丽红  
为掌握环境制约下我国各地区养猪业经济增长状况,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将养猪业碳排放引入生产效率模型,测算新世纪以来我国养猪业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他资本投入、用工投入、饲料投入、仔猪投入和养猪业碳排放对生猪产出都有显著影响;在分时期及整个样本期,中部、东部和西部的技术效率逐次降低,且三大地区的差距具有不断拉大的趋势;2001—2012年除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4省市外的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指数均<1;2006—2012年全国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速度呈现出由中部、东部、西部逐次递减的格局;2001—2012年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蕊  齐振宏  曹丽红  
为掌握环境制约下我国各地区养猪业经济增长状况,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将养猪业碳排放引入生产效率模型,测算新世纪以来我国养猪业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他资本投入、用工投入、饲料投入、仔猪投入和养猪业碳排放对生猪产出都有显著影响;在分时期及整个样本期,中部、东部和西部的技术效率逐次降低,且三大地区的差距具有不断拉大的趋势;2001—2012年除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4省市外的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指数均<1;2006—2012年全国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速度呈现出由中部、东部、西部逐次递减的格局;2001—2012年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群丽  
文章利用1991~200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资料计算了各省份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TFP),按照区域平均后的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省份的TFP趋同,并高于西部省份。从内生技术选择的角度,我们将TFP分解为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产出效率两大因素,对各区域TFP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以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技术选择类型趋同,但是东部和中部省份的技术效率远高于西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小平  朱钟棣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1986 ̄2002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34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生产率增长并不是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通过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离差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发散"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