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9)
2023(8332)
2022(6571)
2021(6108)
2020(5215)
2019(11669)
2018(11449)
2017(21823)
2016(11370)
2015(12855)
2014(12503)
2013(12697)
2012(11709)
2011(10438)
2010(10412)
2009(10077)
2008(10310)
2007(9114)
2006(8046)
2005(7703)
作者
(31616)
(26470)
(26468)
(24881)
(17067)
(12363)
(11851)
(10261)
(9981)
(9401)
(9182)
(8788)
(8753)
(8283)
(8273)
(7995)
(7897)
(7577)
(7457)
(7248)
(6547)
(6379)
(6366)
(6044)
(5924)
(5832)
(5806)
(5726)
(5332)
(5098)
学科
(67447)
(62938)
企业(62938)
(60383)
经济(60310)
管理(50045)
方法(26751)
业经(23592)
(20916)
(20628)
数学(19648)
数学方法(19600)
(16469)
中国(16465)
财务(16465)
财务管理(16458)
企业财务(15549)
农业(15134)
技术(14536)
(13175)
贸易(13166)
(12932)
(12557)
(12515)
(11943)
(11713)
(10415)
企业经济(10381)
经营(9997)
技术管理(9970)
机构
学院(174364)
大学(170539)
(88286)
经济(87277)
管理(73014)
理学(62575)
理学院(62059)
管理学(61692)
管理学院(61351)
研究(57567)
中国(49286)
(39241)
(35570)
财经(31551)
科学(29792)
(28962)
(28213)
经济学(27887)
(27530)
经济学院(25231)
研究所(25196)
中心(24987)
(24962)
财经大学(23285)
北京(22821)
商学(22389)
商学院(22192)
农业(21634)
业大(21470)
经济管理(20890)
基金
项目(108779)
科学(89205)
基金(83854)
研究(82620)
(71493)
国家(70868)
科学基金(62908)
社会(57849)
社会科(55118)
社会科学(55107)
基金项目(43574)
(39714)
自然(38095)
自然科(37304)
自然科学(37295)
自然科学基金(36767)
教育(35425)
资助(33911)
(32566)
编号(30787)
(29721)
(26185)
(25933)
国家社会(25495)
(24115)
重点(23873)
成果(23697)
中国(23619)
创新(23570)
教育部(22868)
期刊
(99655)
经济(99655)
研究(54938)
(33509)
管理(32523)
中国(31897)
(26910)
科学(22507)
学报(19489)
农业(19084)
(17168)
金融(17168)
财经(16955)
业经(16903)
经济研究(16830)
大学(16141)
技术(15998)
学学(15506)
(14829)
(13400)
问题(13129)
(12978)
世界(12930)
技术经济(12178)
国际(11421)
现代(9676)
教育(9247)
财会(9080)
商业(8566)
经济管理(8470)
共检索到26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性美  纪辛  
一1903年,方显廷出生于浙江宁波,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进入上海厚生纱厂做学徒工,后受著名实业家穆藕初资助,考入南洋模范中学;1921年,方显廷赴美留学,先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随即转入纽约大学学习;1924年获得纽约大学文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嗣后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受教于当时著名商业史教授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维  
我国入世对国内市场和行业的保护措施已逐步削弱,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一、低效率的行业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高新技术和人才,高附加值的产品,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进口压力。另一方面,新兴的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与我国相当,改造制造业的步伐比我国要快,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出口阻力。因此,我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本文研究的是 1 92 7年至 1 93 7年间的棉纺织手工业。这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分布最广泛 ,影响最大的门类。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研究 ,前辈学者不乏其人 ,极有建树。但对此最深入、全面的研究 ,还当推严中平先生。严中平在 60年前的著作《中国棉业之发展》(1 955年修改为《中国棉纺织史稿》) ,曾对手工棉纺织业在 2 0世纪 3 0年代的存在状况深入考察 ,研究了 1 6省 53 6县 (地区 )的手工纺织资料。但自严先生研究发表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 ,尚未见到对手工棉纺织业的更为全面详尽的全国性研究。这里 ,我们希望在严中平的基础上 ,吸收诸位学者的成果 ,对 2 0世纪 3 0年代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强  
西非地区棉纺织业投资及市场前景顾强西非主要包括贝宁、多哥、加纳、科特迪瓦、马里等国家,一直是我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市场。投资环境概述1投资政策贝宁纺织企业赋税有五个税种:营业税,为固定税;地皮税,为固定税;纺织布匹特殊税,税率为6%,出口布匹则免6%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建刚  
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考察明清棉纺织业产业组织,并就其生产流程中的组织分工、生产销售、交易环节进行论述,分析其产业效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桂鸽  王浩强  
中南银行是一家侨办银行,创办人为印尼华侨黄奕住。黄奕住在印尼经营蔗糖贸易,在业务发展壮大的同时,他意识到了金融业的重要,将经营重心由商业转为金融业,于1921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南银行,实收资本为银元500万元。随着业务的发展,中南银行陆续在天津、汉口、厦门等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我国的手工棉纺织业在历史上的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54年开始的棉花统购与棉布统购统销,中断了手工棉纺织业、特别是农村手工纺织业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手工棉纺织业从地下转入地上,得到合法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上重又蓬勃兴旺,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我国手工棉纺织业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新的活力。本文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考察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1954至1965年间——在国家统购统销制度严格管控下的手工棉纺织业的生存状况,并通过这一个侧面,来观察改革前在实施工业化战略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储诚山  潘家华  
本文先介绍了棉纺织产品链结构。在棉纺织产品链的棉花节点中,着重分析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对出口国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在棉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的福利影响,以及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消费者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在全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群英  
国内棉价自2003年9月以来一路飚升,直接对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及时掌握了解棉花价格上涨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程度,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近期对山东、河北等九个产棉和纺织大省(市)的近200家棉纺织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棉价暴涨不仅对2003年纺织行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制约了2004年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同时也暴露出棉花市场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陈倩  刘子恒  郭萍  
棉纺织业作为近代中国民营机器工业中较为发达的一个部门,在抗战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史料梳理,在分析了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特点后,结合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得到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1.机遇和资源驱动是企业成长的基础;2.不稳定的环境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障碍;3.扩充和并购能力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催化剂;4.战略企业家和技术研发是企业开拓创新的源泉。这些因素同样也为当代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东刚  李东生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棉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民族棉纺织工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使全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涌现出大生、恒丰、申新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典型企业。1895-1936年间,技术进步对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6%,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作用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赖海榕  
德州棉纺织厂是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也是《比较》杂志的老朋友。该厂始建于1958年,经过艰苦奋斗,固定资产已从1984年的2200万元上升到今天的3个亿。直到1995年以前,该厂的经济效益始终处于山东省同行业领先水平,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实现利税总额继1991年首次跨入全国纺织工业十强后,1992年进一步跃居到第6位,1993年,德棉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1994年该厂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一直处于山东省前列,是全国纺织工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日本对近代中国的企业直接投资极为复杂、庞大,在以往关于日本在华棉纺织企业的研究中,学者们最为关注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华纺织企业的空前扩张。此如前辈学者王子建早在1932年就指出的:"日本棉业家到中国来从事纺织工业的尝试始于世界大战前十年,有尝试的结果而着手经营是在大战期中,其事业的大成功则在大战终了之后"。①然而,一次大战前日本首家棉纺织企业进入中国的路径以及经验对于日后日本在华纺织企业的扩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商在华棉纺织业的最早开拓者——上海纺织株式会社进入中国的路径与特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元彬  
湖南近代棉纺织在前清发展的基础和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烈刺激下,既受到了洋纱、洋布的冲击,同时也促使棉纺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内倡导发展实业和国货运动的多重推动下,洋纱、洋布、国产纱在湖南棉纺织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湖南近代棉纺织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