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8)
- 2023(14954)
- 2022(12314)
- 2021(11484)
- 2020(9959)
- 2019(22683)
- 2018(22551)
- 2017(43548)
- 2016(23481)
- 2015(26998)
- 2014(27256)
- 2013(26584)
- 2012(24295)
- 2011(21577)
- 2010(21398)
- 2009(19944)
- 2008(19879)
- 2007(18034)
- 2006(15573)
- 2005(13703)
- 学科
- 济(99745)
- 经济(99554)
- 管理(71071)
- 业(69209)
- 企(58556)
- 企业(58556)
- 方法(49008)
- 数学(41794)
- 数学方法(41205)
- 农(27582)
- 中国(26610)
- 财(25224)
- 业经(23096)
- 学(20806)
- 技术(19091)
- 贸(18223)
- 贸易(18216)
- 地方(18146)
- 农业(18065)
- 理论(17988)
- 易(17703)
- 制(17538)
- 和(16448)
- 务(16221)
- 财务(16156)
- 财务管理(16114)
- 企业财务(15275)
- 银(13875)
- 银行(13831)
- 环境(13397)
- 机构
- 大学(342338)
- 学院(340833)
- 济(136421)
- 经济(133514)
- 管理(132976)
- 理学(115439)
- 理学院(114188)
- 管理学(111818)
- 管理学院(111197)
- 研究(109722)
- 中国(81637)
- 京(71242)
- 科学(68980)
- 财(61652)
- 农(56883)
- 所(55012)
- 中心(52190)
- 业大(51500)
- 江(51300)
- 研究所(50122)
- 财经(49971)
- 范(45360)
- 经(45337)
- 师范(44884)
- 农业(44793)
- 北京(44066)
- 经济学(41923)
- 州(40798)
- 院(39246)
- 经济学院(37886)
- 基金
- 项目(230401)
- 科学(181852)
- 基金(167980)
- 研究(166378)
- 家(146375)
- 国家(145172)
- 科学基金(125321)
- 社会(106960)
- 社会科(100593)
- 社会科学(100560)
- 省(90432)
- 基金项目(89018)
- 自然(81714)
- 自然科(79943)
- 自然科学(79923)
- 自然科学基金(78468)
- 教育(78292)
- 划(75830)
- 资助(68493)
- 编号(67699)
- 成果(54678)
- 重点(51808)
- 部(51342)
- 发(48395)
- 创(48140)
- 课题(45940)
- 创新(44953)
- 科研(44659)
- 教育部(44262)
- 国家社会(44039)
共检索到493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 包平
文章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研究语料,抽取其中蕴含的物产名与别名的关联关系为数据对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通过线值、点度、个人中心网络、连通子网络等维度,可视化地展示物产名与别名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知识关联分析,探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在方志类古籍知识挖掘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方志类古籍的知识挖掘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提升了资料的研究支持功能,也展现了运用数字人文手段智能化处理方志类古籍文献并进行知识发现的良好前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利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实现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通过对物产地名、识别规则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知识内容,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新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文洁 李忠凯 黄水清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人文在社会人文领域的广泛应用,借助于便捷高效的计算技术从海量的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挖掘出潜在的信息,并以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方法/过程]以《左传》中所描述的战争为研究对象,从已经获取的战争句子中抽取出每一场战争的战略进攻方和战略防守方。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对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春秋战争格局变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根据战争合作与战争对抗关系进行了社群划分,并对社群与核心国家逐一分析与讨论。同时运用html、css和E-Charts三种技术将《左传》中的战争进行动态展示。[结果/结论]提供一种从非结构化的《左传》文本中抽取春秋时期的战争信息的方法,并组织成可量化的数据。证明从战争的角度来展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邦交关系是可行的,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
关键词:
《左传》 数字人文 社会网络分析 战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坤 李晶 王文韬 谢阳群
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分享经济相关的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对相关文献的年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合作情况和研究主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然后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绘制了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分享经济的五大研究热点主题,旨在为未来研究者研究分享经济相关问题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可视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蓉英 王静
本文首先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社会网络分析(SNA)为主题的文献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出社会网络分析(SNA)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的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检测词频变动趋势显著的主题词确定出国际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并绘制出国际视野下的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锁玲 王明峰
以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探讨GIS在方志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借用GIS,实现对《方志物产》中物产分布、物产传播等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制图并进行史料数据的空间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方志史料,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GIS 方志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整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林芳 杨海峥 袁晓如
古籍流传涉及时间与空间,适宜采用可视化方式呈现,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刊古籍可作为典例加以探索。所需数据在内容、形式、性质上都有其特点,故于著录时要求有效、准确、翔实、规范;能充分反映古籍的流传情况;需适合计算机分析使用;需能准确体现某些信息自身的模糊状况。经考辨著录,形成“书目表”“源流表”“其他数据表”,并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建设形成成果。该成果从多种维度呈现古籍在时空中的辗转图景和有关信息,其间区分多种类型,并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展现古籍流传面貌、辅助研究教学、促进古籍的普及传播等多方面具有意义。
关键词:
古籍流传 可视化 数据著录 宫内厅书陵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金辉 贾昱 钱志发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是近年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本研究以2004~2014年间CNKI收录的188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运用Excel、Bibexcel和Ucinet软件,分别对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解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网络结构、重要文献、权威作者、主题分布和学术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内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金辉 贾昱 钱志发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是近年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本研究以20042014年间CNKI收录的188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运用Excel、Bibexcel和Ucinet软件,分别对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解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网络结构、重要文献、权威作者、主题分布和学术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内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古籍地名识别系统。采用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现了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分析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中国方志类古籍整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方志类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鲍杨 朱庆华
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情报学领域的论文(1998—2007年)为数据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情报学研究领域引文网络、共引网络及作者合著网络。并选取其中的重要节点,用Pajek进行了可视化,从而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和论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缨 朱蓓
本文基于信息主体的视角,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来研究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链,为相关部门改善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思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中心性、密度、凝聚子群以及核心—边缘模型4个方面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链主体的关系模型,提出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链优化的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龙 刘嘉利 蔡培民
基于OECD-TiVA(2021)与世界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库,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工业智能化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一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地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对低水平研发投入国家、高制度质量国家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的提升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会弱化人工智能对一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承希 王军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符号分析法 宋代政治 可视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阮陆宁 张鑫 刘青
以CSSCI所收录关键词为"科技管理"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凝聚子群与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对科技管理的研究包括科研人员管理创新、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科研人员培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科技战略与政策、政府科技管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对策、基础研究与科技评估等9方面。科技管理基础研究与政府、高校科技管理以及成果转化之间衔接不紧密,科技管理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应继续加强科技管理基础研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