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8)
2023(5117)
2022(4451)
2021(4225)
2020(3455)
2019(7876)
2018(7555)
2017(14139)
2016(7948)
2015(8858)
2014(8673)
2013(8421)
2012(8127)
2011(7378)
2010(7243)
2009(6466)
2008(5883)
2007(5152)
2006(4743)
2005(4089)
作者
(21709)
(18294)
(17834)
(17194)
(11692)
(8827)
(8286)
(7191)
(7039)
(6644)
(6593)
(6114)
(6091)
(5630)
(5616)
(5577)
(5444)
(5377)
(5289)
(5268)
(4580)
(4440)
(4383)
(4382)
(4097)
(4068)
(4003)
(3932)
(3690)
(3669)
学科
(34880)
经济(34848)
管理(18565)
地方(17791)
(15447)
(13832)
农业(10023)
地方经济(9425)
方法(9292)
中国(8740)
(8517)
企业(8517)
数学(8409)
数学方法(8344)
(7645)
(7346)
业经(6765)
(6417)
国家(6111)
环境(6051)
财政(5375)
工作(5042)
(4985)
(4640)
(4480)
(4432)
(4325)
金融(4319)
资源(4250)
收入(4089)
机构
学院(102729)
大学(101516)
(38724)
研究(38284)
经济(37798)
管理(37232)
理学(31972)
理学院(31442)
管理学(30956)
管理学院(30742)
中国(27759)
科学(25379)
(22311)
(22282)
(20313)
(19231)
(18401)
中心(18336)
研究所(17596)
(16783)
师范(16610)
业大(16314)
农业(15561)
(14607)
(14517)
(13811)
财经(13652)
师范大学(13530)
北京(12558)
(12273)
基金
项目(74955)
科学(59304)
研究(56280)
基金(53167)
(46317)
国家(45913)
科学基金(39230)
社会(35435)
社会科(33376)
社会科学(33366)
(32087)
基金项目(29414)
(25881)
自然(24742)
教育(24339)
自然科(24040)
自然科学(24037)
自然科学基金(23574)
编号(23323)
资助(19751)
成果(18726)
(18466)
重点(17294)
课题(16803)
(15689)
(15486)
(15013)
发展(14936)
(14716)
创新(14601)
期刊
(48980)
经济(48980)
研究(29719)
中国(23867)
(18970)
学报(16418)
科学(15676)
(14211)
农业(12544)
大学(11782)
管理(11555)
教育(11341)
学学(10931)
业经(8887)
资源(8774)
技术(8529)
(8345)
金融(8345)
问题(6728)
图书(6515)
经济研究(6427)
(6239)
(6030)
财经(5949)
(5527)
科技(5242)
(5144)
(4983)
(4853)
论坛(4853)
共检索到158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麦思杰  
地方志的纂修往往与地方社会秩序的变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随着地方社会逐步被整合至国家权力体系,府江流域昭平县的"民户"与"僮人"发生了激烈的田产官司。清代以后,许多拥有"民户"身份的僮人借助科举制度逐渐转变为乡绅。乾隆年间,乡绅与官府合作纂修《昭平县志》,透过文化手段的运用确立了其对田产的控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社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其间经历300余年,呈现出整体落后、阶段起伏、逐渐推进和官员创建等特点。该地区社学的部分特质主要是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社师选择和经费来源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社学的设立,不仅使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推动了乌江流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君丽  过慈明  
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明清时期,战乱灾荒频繁、农村土地掠夺式开发等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但也逐渐形成不同层级、功能各异的农村商品流转体系。明清官府、地主和高利贷者等利用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趁机抬高租额及各种额外盘剥,农民不断失去生产资料,生活状况堪忧。农民收入微薄,依靠以副补农、出卖劳动力和从事商贩活动等谋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畅  
随着两套清代粮价资料的公开发行,国内外掀起了新一轮的粮价研究热潮。本文以清代官方奏报的粮价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乾隆朝长江流域的粮价分析,探究了乾隆朝长江流域粮价波动的原因及粮食市场的整合情况。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区",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商品粮流通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前人的粮价研究地域范围主要是就单个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鲁西奇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民众在垸堤修筑、维护、管理等一系列水利活动中,逐步建立起以协作互助为基础的社会关联;垸庙的功能不断扩展,逐步超越了"镇遏洪水,保障堤垸"的范围,发展成为垸内民众的信仰和祭祀中心;清前中期,江汉平原诸州县渐次推行按田归垸、按垸纳粮的做法,垸遂逐渐演变为官府征科赋役的基本地域单元;在清后期的社会动乱中,各州县以垸为单位组织团练,给垸赋予了"准行政区域"的意义。在江汉平原以围垸为中心的水利社会之形成过程中,"协作防洪"是促使人们通力协作的根本原因;官府以垸取代乡里作为赋役征科的基本单元,是垸得以稳定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乡绅豪强及其对垸内"公共事务"的经营,则是垸田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得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欧悦  
周亮工在明末即与南京地方文人交往频繁,鼎革后仕清,至康熙初年,已经拥有不凡的政绩和社会地位。在清初文化重建中,他运用个人的交游网络,联系遗民张怡与高岑,使他们参与到康熙初年官方工程《江宁府志》的纂修中,促进了这部地方志的顺利出版。通过对《江宁府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贰臣"周亮工结合起了由明入清的地方文人与新的政权,缓和了南京紧张的文化氛围,使遗民与官方的合作成为可能,二者共同塑造了清初南京的城市文化。在明清之际,面对朝代的更迭和由此带来的诸多矛盾,以周亮工为代表的"貳臣",扮演了协调冲突的中间力量的角色,成为新王朝建立统治的一个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斌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土司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流域锦屏亮司留存的碑刻和多次编修的龙氏族谱均显示,龙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亮司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宗族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刊物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文广  
沁河流域中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地质量低下,煤铁资源却很丰富。白巷里耕地总面积较小,铁矿蕴藏量却非常大,且质量好,埋藏浅,还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这些都给白巷里冶铁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依靠丰富的煤铁资源,明清时期的白巷里形成了发达的冶铁业和较为繁荣的商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畅  杨建庭  马建华  
本文以王业键先生编辑的清代粮价资料库中的粮价数据为基础,具体考察了清乾隆朝中期(1754-1777)长江流域九府的粮价波动情况。研究表明,乾隆中期长江流域粮价波动主要是由于受灾荒与战争的影响。乾隆中期,先后发生了长达五年的平定准噶尔与回部之役、长达七年的征缅甸之役和长达五年的第二次金川战争。为了保障军粮的供应,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宏观调控,将长江流域的粮食大量用作军粮,并征调各省大量的马牛驴骡等牲畜来保障军需,这干扰了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长江流域粮食市场的整合程度,也刺激了长江流域的粮价上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英泽  张力  
在灌溉农业区,地权与水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以往的研究者或是从水权角度出发,关注水权与地权的合一、分离;或是从地权角度出发,考察地权集中、分散和水利共同体的解体,未能从水利灌溉的角度深入考察地权分配。同样,历史时期北方鱼鳞册地权研究,也缺乏水利灌溉的视角。而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古城营村《九渠地亩册》正好提供了从水利灌溉角度理解地权分配的珍贵资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英泽  张力  
在灌溉农业区,地权与水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以往的研究者或是从水权角度出发,关注水权与地权的合一、分离;或是从地权角度出发,考察地权集中、分散和水利共同体的解体,未能从水利灌溉的角度深入考察地权分配。同样,历史时期北方鱼鳞册地权研究,也缺乏水利灌溉的视角。而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古城营村《九渠地亩册》正好提供了从水利灌溉角度理解地权分配的珍贵资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晴云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志、地方志的形成以及对黑龙江地区地方志沿革的概述。
关键词: 地方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许檀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部为鄱阳湖平原,中部南部为丘陵山地。赣江发源于省境南端的南岭山脉,自南而北流经南安、赣州、吉安、临江、南昌、建昌等府,汇抚、袁、信、修诸水入鄱阳湖,北接长江。赣江全长700余公里,纵贯全省,流域面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继来  
据现今发现的城砖铭文,洪武年间营建南京和中都,江西时设13府69县中有12府66县参与供砖,所制之砖还大量供应本地城市建设,有力推动了江西造砖业的进一步发展。严格的层级责任制保证了江西等地所供城砖的质量,均工夫、粮长、里甲等制度保证了城砖造运人夫的佥派。洪武、永乐时营建南京、中都、北京三城,将城砖造运与赋役直接挂钩,可称之赋役砖,此种供砖方式洪武以降至清朝皆有之。永乐以降渐渐形成苏州府、临清州等多个造砖业中心,但江西造砖业历明清两朝皆有一定规模,曾大量供应明显陵建设用砖,本地城市建设、民居建设等用本地砖数量亦多。赋役砖外,江西造砖业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清末民国还出现了新式砖瓦工厂,商品砖在供砖方面作用越来越大。明清时期江西造砖业的发展轨迹既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强大的国家控制能力,也体现着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走向和新经济因素的萌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