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1)
- 2023(5064)
- 2022(4098)
- 2021(3815)
- 2020(3136)
- 2019(7398)
- 2018(7388)
- 2017(13413)
- 2016(7228)
- 2015(8259)
- 2014(8188)
- 2013(7887)
- 2012(6880)
- 2011(6193)
- 2010(6441)
- 2009(5943)
- 2008(5630)
- 2007(4775)
- 2006(4116)
- 2005(3581)
- 学科
- 济(33146)
- 经济(33123)
- 管理(19953)
- 业(18538)
- 方法(18498)
- 数学(17265)
- 数学方法(16781)
- 企(15750)
- 企业(15750)
- 农(9263)
- 业经(7539)
- 中国(7380)
- 理论(6270)
- 农业(6125)
- 学(5493)
- 地方(5216)
- 财(5173)
- 贸(4990)
- 贸易(4984)
- 易(4868)
- 教学(4635)
- 技术(4511)
- 环境(4198)
- 划(4061)
- 发(4010)
- 和(3924)
- 制(3870)
- 融(3788)
- 金融(3788)
- 银(3721)
- 机构
- 学院(103098)
- 大学(101363)
- 管理(40747)
- 济(39041)
- 经济(38235)
- 理学(35791)
- 理学院(35465)
- 管理学(34250)
- 管理学院(34103)
- 研究(31415)
- 中国(23640)
- 科学(21072)
- 京(20879)
- 农(17628)
- 业大(17109)
- 财(16219)
- 所(15735)
- 江(14987)
- 中心(14936)
- 研究所(14554)
- 农业(13944)
- 财经(13226)
- 技术(13122)
- 北京(12981)
- 范(12346)
- 师范(12123)
- 经(12046)
- 州(11843)
- 经济学(11692)
- 院(11568)
- 基金
- 项目(73778)
- 科学(57713)
- 基金(52644)
- 研究(51307)
- 家(46759)
- 国家(46422)
- 科学基金(40000)
- 社会(31183)
- 省(30559)
- 社会科(29668)
- 社会科学(29660)
- 自然(27596)
- 自然科(27045)
- 自然科学(27041)
- 基金项目(26938)
- 自然科学基金(26525)
- 教育(25467)
- 划(25325)
- 资助(23201)
- 编号(20929)
- 重点(17030)
- 创(15893)
- 成果(15774)
- 发(15430)
- 部(15383)
- 课题(15027)
- 创新(14737)
- 计划(14361)
- 科研(14306)
- 大学(13899)
共检索到14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猛 杨泽华 伍儒康 陈誉 吴必军 张艳芹
方型双气室漂浮振荡水柱(oscillating water column, OWC)波能模型主要利用波能模型的垂荡运动俘获波能,通过双气室输出气流能驱动透平发电机组转换能量。为探究双气室波能模型的初级能量转换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模型的俘获性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双气室波能模型在浮体垂荡固有周期附近运动响应最大,且俘获性能可达到最高;入射波方向与模型的夹角对其俘获性能影响较大,夹角为0°即双气室前后布置时,模型的俘获性能最佳。实验表明,在规则波下,前后布置的双气室波能模型的俘获性能优于左右布置的双气室模型,且2种模型的最佳俘获性能对应的波周期不同。前、后气室的最佳俘获性能对应的周期不一致,故双气室前后布置能拓宽模型总俘获性能的最佳响应周期范围。在不规则波下,前后双气室波能模型的最大俘获宽度比达到41.84%,接近规则波下的8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段春明 朱永强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深,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成为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发电的新型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文章介绍了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其结构设计,并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说明。结合海浪理论和计算原理、波浪发电系统的水动力匹配准则、波浪能转换效率理论、空气动力学等理论,分析和计算装置的能量及其转化效率。设装置在线性波浪的作用下,波浪周期为4 s,波浪高度为0.5 m,浮子边长为0.3 m,输风管道直径为0.05 m,通过理论计算,装置的整体理论效率为0.364,相比常见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本装置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苏永玲 余克志
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进行初步设计,并通过数值计算对装置结构进行优化,找出影响装置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出在中国南海工况下装置性能最优的参数。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海常波周期5-6 s附近,前港长Lfp和浮子长Lb对装置性能影响最大,是决定装置性能的主要因素;浮子吃水深度D和港内水深Dp是影响装置性能的次要因素,通过调整这两个参数,可在局部范围内改善装置性能;等深域水深H对装置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建造装置选址时可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使装置性能最优的参数取值依次为:Lfp=4 m,Lb=3 m,D=2.5 m,Dp=4.3 m。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羊晓晟 曹守启 侯淑荣 张丽珍
针对目前出现的全球能源短缺危机,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运用海洋波浪能进行发电的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简要介绍该装置的基本组成和确定转换装置的方案,完成转换装置的结构设计,并对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说明。结合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海洋波浪能转换以及机械设计等知识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装置的整机理论效率。假设装置在规则线性波浪的作用下,通过理论计算,该装置在波浪周期为5 s,波浪高度为1.5 m,浮子直径为0.2 m,长度为0.3 m的条件下,整机理论效率可达0.393。该装置具有很好的发电效率,并且装置的结构可靠性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波浪能 发电装置 振荡浮子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峰
文章对传统的随机振荡序列的直线喇叭带预测模型提出了疑问,分析了产生随机振荡序列的主要原因;采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弱化随机振荡序列的峰值,将随机序列取值带由直线喇叭带转换成指数包络带;根据弱化后的数据序列峰值所连直线计算新序列,求出了该序列GM(1,1)模型的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并进一步计算包络带的上缘点和下缘点;对上缘点和下缘点序列再次使用GM(1,1)模型,得到了随机振荡序列预测区间的上限、下限及基本预测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宇哲 武春友
GM(1,1)模型是城市用水量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利用GM(1,1)模型难以反映序列的随机波动性。本文提出的平移变换和几何平均变换方法,不仅能构造更适合建立GM(1,1)模型的单调递增序列,也能有效地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并保持其单调性,使其变化梯度趋于平缓。通过大连市2000~2006年用水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反映出城市用水量所具有的波动特性,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可应用于对灰色振荡序列建立GM(1,1)模型,从而扩大了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继光
针对统计数据中小样本振荡序列建模和预测问题,文章利用GM(1,1)幂模型白化计算公式完成最小二乘准则下的参数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非线性振荡序列统计数据预测计算模型,将其应用于城市用水量波动统计数据预测,并进行GM(1,1)幂模型参数变动影响预测精度探讨,计算结果验证了灰色预测GM(1,1)幂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为小样本振荡序列建模和预测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如国 吴婷 樊唯
引入规制俘获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地方政府偏好和环保税制度,来分析规制俘获形成的机理,并通过仿真来研究破解规制俘获和构建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措施和路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容易被大型企业俘获,而中央政府督查是避免规制俘获的关键因素;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惩罚力度能增强企业治污的意愿,且地方政府的惩罚政策对督促企业治污更加直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经济偏好的同时需要监督机制的保驾护航,地方政府才能完全达到严格执行环境政策的稳定状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海燕 贺伟
俘获型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模式。在俘获型网络中,弱势代工制造业能够获得期望中的绩效或分得一杯羹吗?面对发达国家候鸟型的强势领导企业,代工制造业该如何转型升级呢?本文以治理、绩效和升级为核心脉络来分析俘获型网络中代工制造业的处境和发展方向。本文认为,俘获型网络中,发展中国家代工制造业通常面临双重不利的治理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中通常受制于领导企业、在国内受制于弱势的产业治理结构。据此,代工制造企业常常具备明显的单边依赖性,强势企业则呈现四处逐利的候鸟特征。在此治理模式下,从既得利益来说,代工制造业的经济租金、提供的社会就业机会和在位权摇摆不定,难以掌控;从发展方向来看,为了在全球竞争...
关键词:
俘获型网络 弱势企业 转型升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浩 张锋 刘伟 叶旭昌 胡夫祥 许柳雄
网囊作为拖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聚集、选择和储存渔获物。渔获物的堆积会使网囊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网囊水动力特性,进而影响网囊选择性和稳定性。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层拖网网囊的水动力特性和囊内渔获物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循环动水槽试验,对存在不同渔获物的网囊模型在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阻力、形态和振荡变化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网囊结构水阻力随着渔获物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在低流速时,模拟渔获物每增加1倍(1.68kg),其网囊水阻力增加值约为空网的30%。网囊结构形状随着流速的增大呈逐渐收紧趋势,而随着渔获物的增加,网囊结构充盈,并造成导鱼区收紧,呈“腰鼓”形状。网囊体积与渔获物的大小成正比,当渔获物增加到5.04 kg时,网囊体积约为空网时的0.8倍,表明无渔获物时,网囊总体积最大。随着流速的增大,各渔获条件下的网囊纵向位移振荡周期变短,振幅减小。采用 3级傅里叶级数拟合网囊纵向位置振荡,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性为86.7%,拟合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网囊结构、提高网囊水动力和形态特性,改善网囊选择性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关键词:
网囊 阻力特性 振荡特性 渔获量 形态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威 谢小荣 姜齐荣 毛航银
变流式新能源机组并网后可能引发次/超同步振荡。随着运行工况、电网强度和变流器控制参数的变化,次/超同步振荡频率可能逐渐接近工频,变为小扰动同步失稳引发的功率低频振荡问题。该文首先比较了次/超同步振荡和小扰动同步失稳的基本特征,指出用于次/超同步振荡分析的阻抗模型方法同样可用于分析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对于同一变流式新能源机组并网系统,基于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动态方程分析和基于频率耦合阻抗模型分析的等价性,进一步为阻抗模型方法分析小扰动同步稳定性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阻抗模型方法分析变流式新能源机组小扰动同步稳定性的准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鸿源 高会芹
文章讨论了背景值改造后的GM(1,1)模型中,背景值公式存在的异议及存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振荡序列中的应用。直接应用的结果是对精度的虽有改善,但改善的幅度不大;对振荡序列做了预处理之后,对精度的改善会大大提高。因此,这种有条件的应用扩大了该模型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背景值 振荡序列 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仝蕊 申卯兴 任俊亮 陈疆萍
为了拓展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并提高其预测精度,文章针对带有振荡特征的数据序列构建了灰色预测模型。由于振荡序列中参数有正有负并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果直接利用各类GM(1,1)模型建模效果并不好。文章使用反三角函数数据生成方法,使带有振荡的数据适合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建模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灰色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振荡序列 反三角函数 灰色预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鹏 黄桥高 秦登辉 潘光
涡激振动(VIV)是一种典型的流固耦合(FSI)现象,除了在结构安全设计方面有重要意义外,近年来在流体动能俘获方向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采用一种基于尾流振子的低成本降阶模型(ROM),以及一种基于直接模拟的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CFD-FSI)求解器,对圆柱VIV俘能效率的全局优化问题展开研究。通过ROM模型,得到了四组不同质量比和Reynolds数下的高分辨率俘能效率优化数据,其中优化参数为阻尼比和折合速度。将RO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CFD-FSI的高保真模拟结果和已有研究中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ROM的有效性。该文发现了最优俘能效率点受到折合速度和质量—阻尼耦合参数的控制;另外,从ROM模型的内在关键参数推论出VIV俘能设备更适于在相应结构固定绕流升力系数更高的流动条件下工作,由此解释了高Reynolds数条件下VIV俘能效率更高的现象;此外,优化结果表明低质量比条件下的VIV俘能设备工作表现更优,由此证明海流能VIV俘能收益高于风能VIV收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目的]文章旨在阐明传统农业地区金融发展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发挥。分析精英俘获对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为精准减贫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方法](1)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理顺金融减贫出现目标偏离的内在逻辑;(2)采用2009—2016年我国中部地区104个传统农业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农村居民收入为门限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内部的贫困减缓效应。[结果](1)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内部贫困减缓的作用呈现出鲜明的双重门槛特征;(2)当农村居民收入跨过第二个门槛值后,农村居民内部贫困减缓效果显著减弱。[结论]农村金融"嫌贫爱富"及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现象是金融减贫效应呈现门槛特征的潜在诱因,而减贫资源更易被农村富裕的精英群体获取导致金融减贫的初衷难以落实,加大了农村贫困内部社会分化;该文建议,应站在乡村社会和乡村治理的角度反思金融减贫,建立金融减贫长效机制,以避免农村金融减贫工作陷入"内卷化"的窠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