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9)
2023(19071)
2022(16172)
2021(15010)
2020(12827)
2019(29300)
2018(28771)
2017(55648)
2016(30243)
2015(34032)
2014(33314)
2013(33199)
2012(30443)
2011(27422)
2010(27503)
2009(25937)
2008(26106)
2007(23230)
2006(20618)
2005(18902)
作者
(84967)
(70904)
(70361)
(66954)
(45361)
(33722)
(31900)
(27497)
(26846)
(25446)
(24185)
(24019)
(22791)
(22473)
(21973)
(21507)
(21104)
(20527)
(20349)
(20311)
(17605)
(17280)
(17023)
(16130)
(15820)
(15815)
(15744)
(15535)
(14168)
(13932)
学科
(128413)
经济(128233)
(109322)
管理(104089)
(96994)
企业(96994)
方法(58345)
数学(47883)
数学方法(47451)
(42253)
(36816)
业经(35448)
中国(34369)
(29360)
(29054)
财务(28986)
财务管理(28940)
企业财务(27558)
农业(25211)
(24229)
贸易(24213)
(23558)
技术(23204)
(22392)
地方(22325)
理论(21792)
(21773)
(21087)
(21063)
银行(21043)
机构
大学(435192)
学院(433513)
(185454)
经济(181922)
管理(175094)
理学(150735)
理学院(149191)
管理学(147133)
管理学院(146319)
研究(143310)
中国(113286)
(92653)
(89874)
科学(83099)
财经(71089)
(70971)
(66665)
(64807)
中心(64316)
(63835)
研究所(63699)
业大(60024)
北京(58957)
经济学(57047)
(53052)
财经大学(52912)
师范(52614)
农业(52021)
(51740)
经济学院(51565)
基金
项目(284485)
科学(226406)
研究(211938)
基金(210029)
(181067)
国家(179548)
科学基金(156181)
社会(137449)
社会科(130452)
社会科学(130421)
基金项目(110394)
(108165)
自然(99164)
自然科(96875)
自然科学(96855)
教育(96082)
自然科学基金(95222)
(90230)
资助(86684)
编号(84715)
成果(69269)
(64684)
重点(62759)
(61428)
(59693)
课题(57685)
国家社会(57515)
创新(56911)
教育部(56416)
(55871)
期刊
(205875)
经济(205875)
研究(134114)
中国(83762)
(72987)
管理(69297)
学报(61788)
(61533)
科学(59415)
大学(48472)
学学(45626)
教育(43196)
(42929)
金融(42929)
农业(42322)
技术(36981)
财经(36216)
业经(33187)
经济研究(33181)
(31057)
问题(26708)
(24864)
技术经济(22976)
(22462)
世界(20869)
现代(20719)
理论(20485)
财会(19817)
科技(19680)
国际(19530)
共检索到652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长征  高灼琴  王硕  
以中国2007-2012年间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发生CEO变更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以CEO自主权为解释变量,以高管薪酬水平为因变量,应用基于配对样本分析的多元回归方法开创性地研究和比较了不同资历的CEO运用其自主权操纵高管薪酬的机理与动机。研究发现,新任CEO自主权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显著低于资深CEO,且新任CEO自主权能够显著促进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以及高管薪酬与知识合作需求的正相关性,而资深CEO自主权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高管薪酬与二者的正相关性。该结果证实,新任CEO和资深CEO虽然都能够通过其自主权实质性地操纵高管薪酬,但新任CEO是以利企性的间接操纵效应为主,而资深CEO则是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再胜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为了分析经理管理防御对经理人薪酬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作用,先作影响机理分析,然后选取2008-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经理管理防御指数,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弱的企业,经理人薪酬与业绩相关。而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强的企业,经理人薪酬与业绩不相关;(2)对全样本分析发现经理防御程度的增强有助于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高;(3)在同等条件下,随着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增强,非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是影响经理人薪酬激励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使薪酬激励本身成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对理解我国经理人薪酬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蒋航程  赵丹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上市公司年度经营绩效以及管理人员报酬等相关信息着手,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人员的薪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探讨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内在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向阳  李前兵  
本文以67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间1946个时间序列的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团队特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高管薪酬与业绩是同向变化的;高管年龄越大,企业经营的惰性越大;高管的教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公司业绩;两职兼任利于管理层制定高薪酬,但是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层股权激励并没有显著提高公司业绩,但有助于管理层利用权力获取高额薪酬;财务杠杆成为拉低高管薪酬的反向力,一定程度上既有助于激励管理层实现组织目标,又能限制管理层利用权力从企业获得高薪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万伦来  潘星星  
基于2005-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理论解析CEO权力强度、职位变更与薪酬激励间作用机理,重点考察CEO权力-薪酬敏感性关系以及职位变更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并借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间作用展开逐层检验。研究发现:CEO权力强度提升对薪酬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权力强度-薪酬总额敏感度显著高于年薪报酬;职位变更对两者间关系发挥调节效应,其中权力强度-年薪报酬敏感性受到抑制,权力强度-薪酬总额敏感性反而得到促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朝辉  张涛  
近年来,股价暴跌引发的股价崩盘风险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因此,针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CEO薪酬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薪酬水平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而且,随着CEO权力的增大,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减弱,但随着董事会中独董人数的增大,两者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薪酬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主要是通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来发挥作用的。本文结论丰富了CEO薪酬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相关部门进一步认识CEO薪酬的作用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黄如意  陈伟宏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从创新投入,未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和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三个层面研究企业创新绩效,分析CEO过度自信对三个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特征在上述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利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CEO两职兼任增强了上述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削弱了上述正相关关系;董事会流动性增强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酬,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上市公司,CEO薪酬越高;一个地区上一年的平均高管薪酬,以及该地区领导企业的高管薪酬,均对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中国,地理位置是公司高管薪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宏  陈坤  张兴源  
资本市场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我国“沪深港通”开通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是否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操纵行为。实证结果显示,成为“沪深港通”标的公司之后,上市公司CEO利用管理层权力攫取的超额货币薪酬以及攫取超额薪酬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CEO的薪酬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沪深港通”通过强化标的公司股东对CEO的监督意愿从而抑制CEO对超额薪酬的攫取。异质性分析显示这一效应在CEO权力较弱以及公司信息透明度较高时更加显著。文章从高管薪酬监管的角度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