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8)
2023(9340)
2022(7779)
2021(7394)
2020(5895)
2019(13122)
2018(13126)
2017(21892)
2016(12851)
2015(14096)
2014(13692)
2013(12314)
2012(11091)
2011(10012)
2010(10591)
2009(9581)
2008(8950)
2007(8305)
2006(7461)
2005(6730)
作者
(31086)
(25759)
(25617)
(24531)
(16398)
(12358)
(11676)
(9957)
(9729)
(9478)
(8753)
(8509)
(8185)
(8108)
(8082)
(8009)
(7736)
(7719)
(7573)
(7351)
(6682)
(6397)
(6216)
(6028)
(5993)
(5816)
(5803)
(5660)
(5175)
(5127)
学科
管理(36847)
(34542)
(31657)
经济(31617)
(30306)
企业(30306)
教育(22617)
中国(18137)
技术(16840)
理论(12931)
(11646)
技术管理(11627)
教学(11227)
业经(10060)
方法(9813)
(9421)
(9079)
(8513)
农业(7647)
地方(7598)
数学(7373)
数学方法(7147)
(7043)
银行(7030)
(6833)
(6791)
研究(6585)
学法(6436)
教学法(6436)
(6343)
机构
大学(157456)
学院(157051)
管理(55121)
研究(53666)
(51384)
经济(49856)
理学(46565)
理学院(45979)
管理学(45022)
管理学院(44680)
中国(34685)
(34571)
教育(33530)
(32633)
师范(32450)
科学(30883)
(27944)
师范大学(26029)
(25583)
(25078)
中心(24669)
技术(23953)
职业(22674)
北京(22557)
研究所(22476)
(22146)
(19980)
(19560)
财经(19309)
业大(19071)
基金
项目(100484)
研究(85712)
科学(81519)
基金(66573)
(56127)
国家(55408)
社会(50764)
教育(48931)
科学基金(48171)
社会科(47741)
社会科学(47734)
(44381)
编号(38515)
(37959)
基金项目(34261)
成果(33852)
课题(31159)
自然(28196)
自然科(27637)
自然科学(27631)
(27433)
自然科学基金(27133)
(27078)
资助(24955)
创新(24387)
重点(24274)
规划(24253)
项目编号(23496)
(23367)
(22624)
期刊
(62720)
经济(62720)
教育(62294)
研究(59152)
中国(47638)
管理(23596)
技术(20428)
(20051)
学报(18913)
(18784)
科学(18545)
职业(16987)
大学(16067)
(13269)
金融(13269)
学学(12890)
农业(12876)
业经(12177)
(11264)
论坛(11264)
技术教育(10808)
职业技术(10808)
职业技术教育(10808)
科技(9821)
图书(9647)
经济研究(9518)
财经(9030)
(8939)
高等(8188)
(7975)
共检索到258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涉及链条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改革。从2014年改革启动以来,高校以高考改革为契机,主动推动大学与中学的衔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考改革的"浙江经验"主要有四点:一是评价方式更加科学。浙江实施了分类、综合、多元的评价体系,设计了统一高考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四种招生模式,促使高校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二是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取消文理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丽云  
我来自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牟平一中是一所办学底蕴比较深厚的学校,它的办学经验曾经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约10%。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学段的贯通与合作。高考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至2020年,全国各省市全部实行新高考。新高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若玲  谭蔚  万圆  
调研发现,大学与中学的合作程度、师资力量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是制约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目前,这三个方面的实施情况均不理想,表现为大中学的合作不够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师资存在困难、高考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为使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需联动大学、立足中学,推动大中学的深度合作;中学需借助大学力量培养自身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招生政策需给予支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大中学贯通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锋  张宇庆  
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是当前学界或业界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与中学共同努力。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与以往教育改革不同,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招考体系中的考试内容、评价标准、选拔体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璐  
高考改革,不仅对中小学教育产生指挥棒作用,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其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内容的改革,将造成高校新生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以适应新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马晓晨  张凯  张春莉  
在大力倡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下,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超常教育的认识存在争议;超常教育体系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受众面小;超常教育支持系统薄弱、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苏格兰的超常教育曾经面临着与我国相似的情境,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世界上实施超常教育颇为成功的典范。借鉴苏格兰超常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从(1)拓展对超常儿童的认识,重新定义超常儿童;(2)深入推进当前课程与招生制度改革,践行关注超常学生发展的全纳教育理念;(3)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网络平台;(4)明确有关超常教育的法律和政策,并保障落地实施这四个方面努力,切实推进新时代我国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钟秉林  
新高考平稳落地,在促进科学选才、促进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和学生获得感高。但是如何设置选考科目、如何应对生源知识结构多元化和生源质量差异大的挑战、如何凸显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如何保障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等,依然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导高校合理设置选考科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扩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的范围,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198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为正定的小学办学条件忧心着急,他曾经对党支部书记讲,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难道不怕他们变成罗锅、近视眼吗?所以总书记当时骑着自行车走遍了正定的每一所中学、小学,他曾经为这里的学校建设亲自跑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总书记做县委书记时亲自给正定籍的大学生写信介绍家乡的变化,希望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回到正定,为家乡作贡献。当年总书记联系的党支部塔元庄,至今一直保留着尊师重教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韩晓萌  王瑶  
2018年8月1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主办,北邮正定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河北正定中学承办,石家庄市教育局支持,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正定县第一中学协办的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河北正定召开。120余位大学与中学校长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相互衔接,特别是促进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展开深度研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徐冰娜  
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16年"泰国4.0战略"推出以来,泰国政府为适应该战略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绑定"。其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包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强化人才培养;革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市场联系;搭建产学研平台,营造创新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创新效率等多维度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图为泰国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推进"泰国4.0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向东  
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明确无缝衔接的核心理念,通过开设科技试验班探索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培养方式、硬件资源等方面的方法和机制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人才发展持续性属性的基本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拟以上海为视角,通过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内涵的界定及基于上海区域特点的需求解读,关注到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两种可行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够给予职业教育改革以启示,以期待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实践的可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兰菊  曹晔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相芬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